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纪四十一(一)---藩镇之祸  
userphoto

2019.08.29

关注

       一 前言

         (一) 藩镇的意义

       「藩镇」亦名「方镇」是指镇守一方中央用之作屏障的镇将。藩镇不听中央命令甚叛乱,谓之「藩镇之祸」 。

       新唐书称「夫所谓方镇者,节度使之兵也。 」注,方镇之范围包含节度使、都防御使、经略使,其中以节度使最为重要故史书常以节度使代表方镇藩镇 。 节度使始置于何时史籍记载互有出入通鉴卷,唐睿宗景云元年十月「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 」此条胡三省注云 「考异曰统纪景云二年四月以贺拔延嗣为河西节度使。节度使之名自此始。 」唐会要卷七十八节度使、通典卷三十二职官四、 通志卷五十六职官六 均言景云二年四月以贺拔延嗣为河西节度使乃节度使之始。而新唐书卷方镇表则开元元年「幽州置防御大使。 」因此通鉴记景云元年十月丁酉条考异乃有景云二年四月贺拔延嗣为河西节度使之说通典、文献通考、通志均采景云二年贺拔延嗣的说法后世学者认为较为可信。

        不过从新唐书方镇表里我们可以知道从睿宗朝已开始置节度使至玄宗时为防御边境敌人入侵更于沿边之重地陆续置节度使授以调度军事之权可指挥数州之军事。肃宗乾元年间节度使又多兼监察使的身分于是军事区与监察行政区合而为一。

        (二) 安史之乱前的藩镇 

        唐初国势鼎盛于沿边设安西、北庭、燕然、单于、安东、安南六都护府以统驭外族但自睿宗以后东北西三方之邻国日强六都护府不能防御因此至玄宗时于边境陆续置十个节度使以镇御之分别为安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河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岭南五府经略使各自领兵从一万五千到九万一千不等(注)十个节度使统帅的军队占全国兵额的90%左右(注)。 玄宗时安禄山受到宠信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直属指挥军近十九万(注)无怪乎有叛乱之资本。

        (三) 安史之乱后藩镇的形成

       玄宗天宝年间奢靡纵乐政事怠理小人弄权因此当安禄山、史思明的强悍叛军一起唐室兵慌马乱顾此失彼。安史之乱历时九年得以平定之因有两个一是唐朝的忠贞之士的卫护如郭子仪、李光弼等一是安史降将的军事援助。对于建有大功的忠臣名将唐室授与节度使之位以嘉赏因此于全国遍置节度使各自均拥有军权治数州至十数州不等 而对于安史降将亦既往不咎不但不处罪还诏留原地亦授与节度使官职。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仆固怀恩的建议一方面也是因为唐朝本身的军力考量加上代宗一心想提早结束战争因此不惜采取如此姑息的态度。

    「癸亥以史朝义降将薛嵩为相卫邢洺贝磁六州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李怀仙仍故地为幽州卢龙节度使。时河北诸州皆以降嵩等迎仆固怀恩拜于马首乞行间自效怀恩亦恐贼平宠衰故奏留嵩等及李宝臣分帅河北自危党援。朝廷亦厌苦兵革尚冀无事因而授之。 」 

       唐室既非以武力镇服安史叛军因此在安史降将的眼中唐室就不是一个使人威服畏惧的政府。受封于大河南北的安史降将们自始即对中央叛服无常形成最早的割据情势相互攻伐扰嚷不安。而唐室对彼姑息的态度也造成一些非安史贼系强藩的轻视亦视机叛变造成中、晚唐政局不安国立削弱甚至导致灭亡。 

          二 中唐至唐末藩镇的叛服状况

             (一) 肃代二朝

       肃宗乾元元年,西元758,平卢节度使管辖今热河、辽宁一代王玄志卒其裨将李怀玉拥立侯希逸肃宗未予责罚反任命侯希逸为节度副使节度使由军士废立自此始。上元二年西元761,侯希逸与范阳叛军相攻连年唐室救援不能到达平卢而平卢又受奚人的侵扰侯希逸率平卢军二万余人渡海至青州(今山东益都)盘据青州、淄州一带肃宗又承认平卢军占领青淄等州为合法任命侯希逸为平卢淄青节度使节度使以武力占据地盘自此始。不过肃宗一代绝大部分的藩镇均很恭顺叛乱跋扈的藩镇在160任里只占七任约 4.4%。

       代宗时跋扈的藩镇不少尤以安史降将系为主。前言已略述安史降将封于于河北地号称河北四镇昭义、幽州、魏博、成德桀傲不驯 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孳萌以成祸根。乱人乘之遂擅专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效战国肱髀相依以土地传子孙胁百姓加锯其颈刮怵逆污遂使其人自视由羌狄然。一寇死。一贼生,迄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

  这时跋扈的藩镇有平卢淄青节度使侯希逸、李正己 、卢龙节度使李怀仙、朱希彩、朱泚、成德节度使李宝臣、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田悦 、昭义节度使薛嵩、薛萼 、淮西节度使李忠臣、李希烈 、宣武节度使、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 其中最跋扈的藩镇是田承嗣他为安禄山、史思明父子四人立祠称他们为四圣简直目无唐朝。又向代宗求兼宰相代宗只得允之封雁门郡王还肃代二朝 将公主嫁与田之子田华。然而代宗的姑息却使田承嗣更为骄傲不时出兵侵扰邻镇还以平李灵耀之乱为名占领原属昭义道的数州之地代宗无法控制。不过当时全国藩镇大多数仍是对中央效忠恭顺的代宗朝共166任的藩镇叛乱跋扈共13任,约占 7.8 %已高于肃宗朝。

       (二) 德宗建中之乱

       德宗初即位时 颇思振作 有励精图治之心 因此对强藩的态度转趋强硬但却由于策略不周详大意行事引发一场撼动京师的变乱。 叛乱之因是始于藩镇的继承问题。李正己、田承嗣与李宝臣最初曾有一个默契就是互相帮助以使每人所辖的土地传之于每人的子孙。而这种例子在代宗时已被默允过好几次如魏博田悦袭田承嗣之位卢龙之朱希彩、朱泚等。因此李宝臣死其子惟岳自称留后请求唐室正式任为节度使但德宗有意将藩镇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因此坚持不允于是田悦、李正己联合李惟岳共谋起兵 带起长达六年的动乱,

 建中二年至贞元二年 西元781--786 。牵连在内的有成德李惟岳、王武俊魏博的田悦淄青的李纳山南东道梁崇义淮西的李希烈卢龙的朱滔泾原姚令言朔方的李怀光等。其中姚令言的泾原兵攻入长安城大抢大略迫使德宗仓皇出逃 而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四人更相约称王建中三年十一月朱滔称冀王王武俊称赵王田悦称魏王李纳称齐王并以朱滔为盟主。德宗兴元元年(784 年)朱泚更称帝国号先秦后汉又自称楚帝。

       后来唐德宗通从翰林学士陆贽之建于兴元元年下罪己诏兴兵叛变者只要投降既往不咎并免除若干苛捐杂税收纳贼心。王武俊、田悦、李纳见赦令皆除去王号上表谢罪。又赖李晟、珲瑊、马燧等忠贞名将军力的支持这场大动乱终于贞元二年(786 年)告平定。 但从此之后德宗心生怯懦对藩镇走回姑息之路对藩镇的要求几无不允藩镇的气焰不减反盛。姑息的结果造成贞元时期跋扈的藩镇众多有宣武节度使韩弘淄青节度使李师古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昭义节度使卢从史成德节度使王武俊与王士真横海节度使程怀直与程怀信魏博节度使田绪与田委安幽州节度使刘济山南东道节度使于由页等,共28任占藩镇比例约9.8 %乃是唐僖宗以前跋扈藩镇同时存在最多的时期。

        (三) 宪宗的短期中兴

        宪宗在位十五年他的最大成就便是打平若干抗命的藩镇如西川、镇 海、淮西及河北诸镇使全国的藩镇至少在名义上复归于唐室的直接管辖。 宪宗对付强藩的事迹简列如下

 1 平西川节度使刘辟之乱

     2 平夏绥节度使留后杨惠琳的拒命

     3 平镇海节度使李锜之乱

      4 擒昭义节度使卢从史

      5 对付成德节度使王承宗

      6 魏博节度使田弘正的归顺

      7 收复淮西

       8 平定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的叛乱

         9 义昌节度使程权的归顺

 幽州节度使刘总的归顺 在宪宗一朝里跋扈叛逆的藩镇有15任占总比例270任约为5.56 %但到元和十四年全国的藩镇均对中央表示恭顺这是安史之乱以后中央的权利达到最高峰的时候。 但在元和十五年由于宪宗好长生之道喜食丹药食后脾气暴躁时常怒责身旁官宦后被身旁的宦官害死而他所建立的基业由于威权尚未稳固随著他的崩殂也很快地瓦解河北三镇没几年又形同半独立。

       (四) 穆宗至黄巢之乱前

        穆宗即位后卢龙军发生变乱军士拥立朱克融为帅成德的王庭凑鼓动兵士杀田弘正自称留后于是朝廷出兵同时讨伐成德与卢龙然而中央军并不能取胜加上财政枯竭力不能支长庆元年十二月遂赦朱克融并任命朱为卢龙节度使。长庆二年二月穆宗赦免王庭凑也任命王为成德节度使 再者魏博田布被牙将史宪诚逼迫不能尽己志而自杀唐室竟也任命史宪成为魏博节度使河北三镇又形成割据局面至唐末唐室均无法收复。

       资治通鉴对于河北三镇的得而复失有下面一段分析 上之初即位也两河略定萧俛段文昌以为天下已太平渐宜消兵请密诏天下军镇有兵处每岁百人之中限八人逃死上方荒宴不已国事为意遂可其奏军士落籍者众皆聚山泽为盗及朱克融王庭凑作乱一呼而亡卒皆集诏徵诸道兵讨之诸道兵既少皆临时招募乌合之众 又诸节度既有监军其领偏军者亦置中使监陈主将不得专号令战小胜则飞驿奏捷 自以为功不胜则迫胁主将以罪归之悉择军中骁勇以自卫遣羸弱者作战故每战多败。又凡用兵举动皆禁中授以方略朝令夕改不知所从不度可否为督令速战中使道路如织驿马不足掠行人马以继之人不敢由驿路行。故虽以诸道十五万之众裴度元臣宿望乌众胤李光颜皆当时名将讨幽镇万余之众屯守余年竟无成功财竭力尽。崔植杜元颖为相皆庸才无远略史宪诚既逼杀田布朝廷不能讨遂并朱克融、王庭凑以节授之于是再失河朔迄于唐亡不能复取。

   穆宗朝的跋扈藩镇有五任比例约为 4.23 %。 敬宗在位仅二年当时跋扈的藩镇有六任。 文宗朝跋扈的藩镇有七任武宗朝有五任都不算多除了河北三镇外朝廷大致上均能掌控全国的藩镇。 如武宗时 昭义节度使刘从谏欲效河北故事谋求节度使世袭图谋割据 唐室调成德王元淕、魏博何弘敬与唐军合力征讨会昌四年(844 年)乱世平定。 宣宗、懿宗二朝不从朝廷的跋扈藩镇仍是以河北三镇为主。 其实武宗以后的河北三镇虽然为中央政令所不及但他们的首领因受至于强兵因而有些自顾不暇远不如初起时的跋扈。同时他们的内部也时常发生内乱尤以魏博为甚 节度使的废立生死由部下操纵。卢龙的秩序则较好大半一个节度使死后由军中推举一人担任有时且可以传之子弟但其中间也有被逐或被杀的。成德方面则最为稳定自王元淕以后节度使一职由王氏子孙相继充任直至唐亡。

    (五)黄巢之乱至唐亡

        僖宗年间政治败坏全国灾害连连饥荒四起民变随之而来。僖宗乾符元年王仙芝之乱起二年黄巢纠众响应引发更严重大规模的叛乱至最后的秦宗权共历时十五年僖宗乾符元年至昭宗龙纪元年西元874~889乱区遍及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粤江流域重创唐朝的立国之基使唐朝走向灭亡之路。 对于这样一场全国性的大动乱唐室本身已没有平乱的能力因此借助外族的沙陀军队及招降黄巢的部将才终于勉强平定。乱平后唐室以节度使的名位和广大地盘来安置沙陀首领和黄巢降将这种办法洽与安史乱时借用回纥兵以及任用安史降将的办法如出一辙也因此兴起了新的藩镇割据势力。 黄巢之乱对唐朝的一个重大影响是全国地方割据的形成。在僖宗以前藩 镇割据只是少数如河北三镇全国大多数的藩镇仍是效忠中央的当中央下令讨伐跋扈、叛逆的藩镇时 大多数的藩镇均能接受中央的诏令有的出军队有的出物资支持中央的军事行动。但是黄巢之乱后中央威信已丧失全国各地形成了割据局面中央失去了政治控制力。

        如僖宗一朝共268任的藩镇里对中央表现跋扈不驯态度甚至兴兵叛逆的计有82任这还不包括态度不明的藩镇。

       而昭宗朝的情况更加恶劣在178任的藩镇里只有17任的藩镇是效忠唐室的及至哀帝只剩两个国门之外皆为敌国藩镇之强者有问鼎之志弱者以攀附强藩为事。 在诸多的割据藩镇里黄河以北最大的势力是沙陀部酋长李克用黄河以南则是黄巢降将朱全忠黄河南北的诸镇其后渐被这两大势力所吞并朱全忠在唐末时更是呼风唤雨权势熏天昭宣帝天佑四年(西元 907 年)朱全忠篡唐唐亡。

        总结而言代宗、德宗、顺宗、宪宗四朝跋扈叛逆的藩镇较多其中尤以德宗朝为最显示出德宗时代为藩镇不服从中央之一高潮时期。宪宗朝跋扈的藩镇虽多 但宪宗以毅力及绝不姑息的魄力予以压制 终使全国藩镇听命中央。穆宗后至黄巢之乱前跋扈的藩镇以河北道为主叛乱之事反较前朝为少一方面也许可以称之为宪宗朝压制藩镇的遗泽所赐。 僖宗 也就是黄巢之乱以后以后各地割据不服中央的藩镇大增终使唐亡。

        三唐朝藩镇得以壮大割据原因探讨

     (一)肃代两朝对安史降将处置的失策种下祸根

           肃宗对侯希逸的姑息开启藩镇占地割据的先例而代宗对安史强藩的处处让步也让非安史系的藩镇起轻视朝廷之心敢于作乱。

     (二)唐皇帝忌功臣

     所用非人贻误大事 唐肃宗、代宗都忌郭子仪、李光弼有大功而不愿重用将统领全局的重务交予奸巧的仆固怀恩造成河北三镇的长期割据仆固怀恩本人也起兵反唐。德宗时引起一场大叛乱有赖陆贽之谋及李晟、浑咸、马燧的用兵但乱平不久陆贽被贬李晟等人相继被罢兵权失去了整顿朝政收服藩镇的机会。

     (三)唐政府眼光短浅

   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失却良机 宪宗朝展现唐中期后君主少有的毅力与魄力经过十多年的扫荡, 终使绝大多数的藩镇归命中央。只可惜宪宗的英明无法持续又遭宦官陷害元和十五年即驾崩。宪宗死后穆宗即位面对宪宗留下的大好情势竟然不能掌握令人惋惜。

        当时成德王承宗死朝命调魏博田弘正为成德节度使以李愬为魏博节度使。田弘正是河北三镇里对唐室最忠恳之人魏博之能收复有赖田弘正的归顺而成德能平也赖田弘正兴兵相助。 田弘正受命至成德因为过去和成德战争有仇乃带魏博兵以自卫奏请中央供其粮饷。户部侍卫崔凌怕开事端不肯给予。弘正一连上表四次被拒不得以遣回魏兵。政府赐成德的百万缗又不能按时送到军事不悦。都知兵马使王庭凑乘机激怒士兵勾结牙兵沙田弘正自称留后。朝廷发兵往讨不能胜成德又成割据之事。 倘唐室能见机行事善用田弘正田弘正若不因而枉死或许成德魏博不会那么快失去。

       再者卢龙节度使刘总于穆宗时归朝上奏请求弃官为僧为免卢龙再乱请将卢龙节度使的辖区分为三道又把幽州将领中有功而难制者如朱克融等遣送到京师请朝廷任用使河北人能心向朝廷又献良马五千匹到长安以减少当地人作乱的战具。 假使唐室能擅用这个时机妥善安排则河北地区从此渴望平安无事。可惜穆宗荒淫不以国事为念而宰相催植杜元颍又没有远见未能妥善处理至卢龙轻易又叛刘总对唐朝的一番美意竟未能实现。

    (四)宦官误国 

        唐代之宦官与藩镇,并兴于玄宗时安史乱后臻于极盛同为唐室政治之毒瘤祸乱相成直至唐亡。就表面上看来唐室信用宦官而畏忌藩镇其势颇似对立实则有唐后期之大部分时间内两者勾结甚力藩镇赖宦官以巩固其割据宦官倚藩镇而维持其窃柄。藩镇之中除安史余孽如卢龙成德魏博淄青等数镇自成一系为宦官势力不能答其余绝大多数的藩镇几无不与宦官有密切的关系。 唐至中叶以后 宦官势力逐渐强大 祸害忠良 掌权作势 甚至废立皇帝取自由心一切以巩固自己的权势为要丝毫不以国政为念唐室在这群小人 的围绕之下怎能振兴国事抵御剽悍的藩镇呢 宦官勾结藩镇欺上瞒下紊乱朝政 德宗中岁每命节制必令采访本军为其所归者。长荣卒从史因军情且善逢迎中使得授昭义军节度使。渐狂恣不道至夺部降妻妾。…….王士真死从史窃献诛承宗计以希上意用是起授委其成功。及诏下讨贼兵出逗留不进阴雨承宗阴谋。

       全义将略非所常能以巧佞财贿结中贵人以被荐用。及师临贼境又制在监军。每议兵出一帐之中中人十数纷然争论莫决。蔡贼闻之屡求决战。

    贞元十六年五月遇贼于殷水南广利城旗鼓未交诸军大溃。……….十七年全义自陈州班师而中人掩其败绩尚待之如初。

   中唐以后宦官所以能够专权骄横与宦官典禁兵掌军权有绝大的关系。唐代常利用监军制度以牵摰藩镇而监军即由宦官担任干扰藩镇军政大权遇有真正紧急的战事常扰败其事。

 

 

 

 

     起阏逢摄提格(甲寅),尽屠维协洽(己未)七月,凡五年有奇。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大历九年(甲寅,公元七七四年)
    

     春,正月,壬寅,田神功薨于京师。(田神功(?-767),河北南宫人。唐朝大将,参与平定安史之乱有功于国,此后又参与平定淮西度度使李希烈的叛乱,但也纵兵祸乱了富庶的江淮地区。)
    

     澧朗镇遏使杨猷自澧州沿江而下,擅出境至鄂州,诏听入朝。猷遂泝汉江而上,复州、郢州皆闭城自守,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发兵备之。
    

     二月,辛未,徐州军乱,刺史梁乘逾城走。
    

      谏议大夫吴损使吐蕃,留之累年,竟病死虏中。
    

       庚辰,汴宋兵防秋者千五百人,盗库财溃归,田神功薨故也。己丑,以神功弟神玉知汴宋留后。
    

       癸巳,郭子仪入朝,上言:“朔方,国之北门,中间战士耗散,什纔有一。今吐蕃兼河、陇之地,杂羌、浑之众,势强十倍。愿更于诸道各发精卒,成四、五万人,则制胜之道必矣。”
    

         三月,戊申,以皇女永乐公主许妻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之子华。上意欲固结其心,而承嗣益骄慢。
    

        以澧朗镇遏使杨猷为洮州刺史、陇右节度兵马使。
    

        夏,四月,甲申,郭子仪辞还邠州,复为上言边事,至涕泗交流。
    

        壬辰,赦天下。
    

       五月,丙午,杨猷自澧州入朝。泾原节度使马璘入朝,讽将士为己表求平章事。丙寅,以璘为左仆射。
   

         六月,卢龙节度使朱泚遣弟滔奉表请入朝,且请自将步骑五千防秋;上许之,仍为先筑大第于京师以待之。
    

        癸未,兴善寺胡僧不空卒,赠开府仪同三司、司空,赐爵肃国公,谥曰大辩正广智不空三藏和尚。
    

       京师旱,京兆尹黎干作土龙祈雨,自与巫觋更舞。弥月不雨,又祷于文宣王。上闻之,命撤土龙,减膳节用。秋,七月,戊午,雨。
   

       朱泚入朝,至蔚州,有疾,诸将请还,俟间而行。泚曰:“死则舆尸而前!”诸将不敢复言。九月,庚子,至京师,士民观者如堵。辛丑,宴泚及将士于延英殿,犒赏之盛,近时未有。
    

        壬寅,回纥擅出鸿胪寺,(鸿胪寺,hóng lú sì,官署名。秦曰典客,汉改为大行令,武帝时又改名大鸿胪。鸿胪,本为大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大鸿胪主外宾之事。至北齐,置鸿胪寺,后代沿置。南宋、金、元不设,明清复置,主官为鸿胪寺卿。主要掌朝会仪节等。清末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后汉书。百官志二》:“大鸿胪,卿一人,中二千石。.....丞一人,比千石。”)白昼杀人,有司擒之;上释不问。
    

        甲辰,命郭子仪、李抱玉、马璘、朱泚分统诸道防秋之兵。
    

        冬,十月,壬申,信王瑝薨。乙亥,梁王璇薨。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诱昭义将吏使作乱。
   

         代宗大历十年(乙卯,公元七七五年)
   

        春,正月,丁酉,昭义兵马使裴志清逐留后薛崿,帅其众归承嗣。承嗣声言救援,引兵袭相州,取之。崿奔洺州,上表请入朝,许之。
    

       辛丑,郭子仪入朝。
   

        壬寅,寿王瑁薨。
    

        乙巳,朱泚表请留阙下,以弟滔知幽州、卢龙留后,许之。
   

        昭义裨将薛择为相州刺史,薛雄为卫州刺史,薛坚为洺州刺史,皆薛嵩之族也。戊申,上命内侍魏知古如魏州谕田承嗣,使各守封疆;承嗣不奉诏,癸丑,遣大将卢子期取洺州,杨光朝攻卫州。
    

        乙卯,西川节度使崔宁奏破吐蕃数万于西山,斩首万级,捕虏数千人。
    

        丙辰,诏:“诸道兵有逃亡者,非承制敕,无得辄召募。”
   

        二月,乙丑,田承嗣诱卫州刺史薛雄,雄不从,使盗杀之,屠其家,尽据相、卫四州之地,自置长吏,掠其精兵良马,悉归魏州;逼魏知古与共巡磁、相二州,使其将士割耳剺面,请承嗣为帅。
    

        辛未,立皇子述为睦王,逾为郴王,连为恩王,遘为鄜王,迅为随王,造为忻王,暹为韶王,运为嘉王,遇为端王,遹为循王,通为恭王,达为原王,逸为雅王。
    

        丙子,以华州刺史李承昭知昭义留后。
    

       河阳三城使常休明,苛刻少恩。其军士防秋者归,休明出城劳之,防秋兵与城内兵合谋攻之,休明奔东都;军士奉兵马使王惟恭为帅,大掠,数日乃定。上命监军冉庭兰慰抚之。
    

       三月,甲午,陕州军乱,逐兵马使赵令珍。观察使李国清不能禁,卑辞,徧拜将士,乃得脱去。军士大掠库物。会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入朝,过陕,上命忠臣按之;将士畏忠臣兵威,不敢动。忠臣设棘围,令军士匿名投库物,一日,获万缗,尽以给其从兵为赏。
    

        乙巳,薛崿、常休明皆诣阙请罪,上释不问。
   

       初,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淄青节度使李正己,皆为田承嗣所轻。宝臣弟宝正娶承嗣女,在魏州,与承嗣子维击球,马惊,误触维死;承嗣怒,囚宝正,以告宝臣。宝臣谢敎敕不谨,封杖授承嗣,使挞之;承嗣遂杖杀宝正,由是两镇交恶。及承嗣拒命,宝臣、正己皆上表请讨之,上亦欲因其隙讨承嗣。夏,四月,乙未,敕贬承嗣为永州刺史,仍命河东、成德、幽州、淄青、淮西、永平、汴宋、河阳、泽潞诸道发兵前临魏博,若承嗣尚或稽违,卽令进讨;罪止承嗣及其侄悦,自余将士弟侄苟能自拔,一切不问。
    

       时朱滔方恭顺,与宝臣及河东节度使薛兼训攻其北,正己与淮西节度使李忠臣等攻其南。五月,乙未,承嗣将霍荣国以磁州降。丁未,李正己攻德州,拔之。李忠臣统永平、河阳、怀、泽步骑四万进攻卫州。六月,辛未,田承嗣遣其将裴志清等攻冀州,志清以其众降李宝臣。甲戌,承嗣自将围冀州,宝臣使高阳军使张孝忠将精骑四千御之,宝臣大军继至;承嗣烧辎重而遁。孝忠,本奚也。(田承嗣并无威望
   

        田承嗣以诸道兵四合,部将多叛而惧,秋,八月,遣使奉表,请束身归朝。
    

        辛巳,郭子仪还邠州。子仪尝奏除州县官一人,不报,僚佐相谓曰:“以令公勋德,奏一属吏而不从,何宰相之不知体!”子仪闻之,谓僚佐曰:“自兵兴以来,方镇武臣多跋扈,凡有所求,朝廷常委曲从之;此无他,乃疑之也。今子仪所奏事,人主以其不可行而置之,是不以武臣相待而亲厚之也;诸君可贺矣,又何怪焉!”闻者皆服。(很会自己转弯
    

       己丑,田承嗣遣其将卢子期寇磁州。
    

        九月,戊申,回纥白昼刺市人肠出,有司执之,系万年狱;其酋长赤心驰入县狱,斫伤狱吏,劫囚而去。上亦不问。
    

       壬子,吐蕃寇临泾,癸丑,寇陇州及普润,大掠人畜而去;百官往往遣家属出城窜匿。丙辰,凤翔节度使李抱玉奏破吐蕃于义宁。
    

       .李宝臣、正己会于枣强,进围贝州,田承嗣出兵救之。两军各飨士卒,成德赏厚,平卢赏薄;旣罢,平卢士卒有怨言,正己恐其为变,引兵退,宝臣亦退。李忠臣闻之,释卫州,南渡河,屯阳武。宝臣与朱滔攻沧州,承嗣从父弟庭玠守之;宝臣不能克。
    

       吐蕃寇泾州,泾原节度使马璘破之于百里城。戊午,命卢龙节度使朱泚出镇奉天行营。
    

       冬,十月,辛酉朔,日有食之。
    

        卢子期攻磁州,城几陷;李宝臣与昭义留后李承昭共救之,大破子期于清水,擒子期至京师;斩之。河南诸将又大破田悦于陈留;田承嗣惧。
   

        初,李正己遣使至魏州,承嗣囚之,至是,礼而遣之,遣使尽籍境内户口、甲兵、谷帛之数以与之,曰:“承嗣今年八十有六,溘死无日,诸子不肖,悦亦孱弱,凡今日所有,为公守耳,岂足以辱公之师旅乎!”立使者于廷,南向,拜而授书;又图正己之像,焚香事之。正己悦,遂按兵不进。于是河南诸道兵皆不敢进。承嗣旣无南顾之虞,得专意北方。(老家伙缓兵之计
    

       上嘉李宝臣之功,遣中使马承倩赍诏劳之;将还,宝臣诣其馆,遗之百缣,承倩诟詈,掷出道中,宝臣惭其左右。兵马使王武俊说宝臣曰:“今公在军中新立功,竖子尚尔,况寇平之后,以一幅诏书召归阙下,一匹夫耳,不如释承嗣以为己资。”宝臣遂有玩寇之志。(朝廷官吏官吏混乱
   

       承嗣知范阳宝臣乡里,心常欲之,因刻石作谶云:“二帝同功势万全,将田为侣入幽燕。”密令瘗宝臣境内,使望气者言彼有王气,宝臣掘而得之。又令客说之曰:“公与朱滔共取沧州,得之,则地归国,非公所有。公能舍承嗣之罪,请以沧州归公,仍愿从公取范阳以自效。公以精骑前驱,承嗣以步卒继之,蔑不克矣。”宝臣喜,谓事合符谶,遂与承嗣通谋,密图范阳,承嗣亦陈兵境上。
   

        宝臣谓滔使者曰:“闻朱公仪貌如神,愿得划像观之。”滔与之。宝臣置于射堂,与诸将共观之,曰:“真神人也!”滔军于瓦桥,宝臣选精骑二千,通夜驰三百里袭之,戒曰:“取貌如射堂者。”时两军方睦,滔不虞有变,狼狈出战而败,会衣他服得免。宝臣欲乘胜取范阳,滔使雄武军使昌平刘怦守留府。宝臣知有备,不敢进。(一个阴谋
    

        承嗣闻幽、恒兵交,卽引军南还,使谓宝臣曰:“河内有警,不暇从公,石上谶文,吾戏为之耳!”宝臣惭怒而退。宝臣既与朱滔有隙,以张孝忠为易州刺史,使将精骑七千以备之。(阴谋连环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朝河北三镇再次叛离的深思 – 铁血网
唐」宦官声威碾压朝野的开始:王守澄与唐敬宗的夭亡
河朔三镇的沿革
2场兵变,唐穆宗3个'骚操作',害死田弘正,大唐从此丧失河北藩镇
vol.35 【博古通今】奉天之难(上)
可恶可恨:唐朝中后期的六次内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