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纪十四(3)---王敦上當 王導反目  
userphoto

2019.10.30

关注
    王敦一手遮天,整個王家如同千里冰封覆蓋了東晉大地。此刻,隱隱傳來了破裂的聲音,一個可愛的男孩探出了頭。隨後,縫隙越來越大,迅速傳遍四方,終於伴隨著驚天動地的巨響,看似無邊的冰塊全部崩塌。
         東晉的寒冬即將過去,晉明帝司馬紹漸漸感覺到了微風拂面,春暖花開。
          王導與王敦分道揚鑣
        這個男孩叫王允之,他的爸爸叫王舒,是王敦的堂弟。王敦覺得這個侄子很像自己,從小就喜歡他,經常帶在身邊。一天夜裏,王敦和錢鳳等心腹喝酒,王允之才10歲左右,喝了一點説醉了,進屋裏先睡。
        過了一會醒來,模模糊糊外面有竊竊私語的聲音。再仔細一聽,原來王敦與錢鳳在商量廢立大事。王允之越聽越心驚,渾身冷汗,忽然想到自己處境危險,性命可能不保。立即趴在床上不停地嘔吐,然後繼續呼呼大睡。
        錢鳳走了以後,王敦有種不詳的預兆。打開門進來悄悄看王允之,看見地下、床上吐得到處都是,鼾聲起伏。王敦以為他醉得不省人事,放心離去。
        第二次,王允之要求回建康看望剛拜廷尉的父親王舒,王敦答應了。一到建康,王允之就把王敦的陰謀全盤説出,王舒大驚,找到王導,兩人一起報告司馬紹。
          王導是什麼時候倒向司馬紹的呢?
        元帝司馬睿臨死前,任命王導為輔政大臣。這個遺詔非常奇怪,因為太子司馬紹已經24歲了,又不是五六歲的小孩需要輔政。而且如果真要輔政,王敦是第二號人物,憑什麼被晾到一邊。
         這是司馬睿精心設置的反間計,也是他死前的最後一擊,就是離間王導和王敦的關係。
        這一招真的成功了,王敦氣在心頭,認為自己大丟面子,對王導開始疑神疑鬼。不久把王導升為司徒,剝奪了他揚州刺史的職務,而由自己兼任揚州牧。
        自此,兩人貌合神離,基本分道揚鑣。
        荊州和江州也不穩定
         更糟的是,王敦還不知道王舒已經變心,不久還上表任他為荊州刺史。於是,荊州幾乎失去控制。
         荊州東邊的江州也不穩定,江州刺史是王敦的另一個堂弟王彬。
         王敦剛攻下建康的時候,司馬睿派了一個人去慰勞王敦,就是王彬。因為王彬忠心皇室,就成了“王、馬”之間的調停人。王彬向來看不慣王敦,他和周顗私交很好,周顗被殺時,王彬痛哭不已。王敦後來看到他臉上有淚痕,就問:你這是怎麼了?
          王彬答:我是哀悼周顗,悲傷得不能自止。
           王敦臉色沉了下來。沒想到王彬火氣更大,聲淚俱下地大罵王敦:你是殺害忠良啊,我們一族都會受你連累的。
          王敦越聽越怒,王導正好也在旁邊,急忙勸王彬,要他向王敦下拜道歉。王彬説:我有腳痛以來,連見皇帝我都不拜,還會向他行禮?而且我又沒什麼錯,憑什麼道歉。
  王敦説:你的腳痛會比得上脖子痛嗎?
  王彬睬都不睬,甩頭離去,任殺任剮由你。王敦看到這個不要命的,無可奈何。此次,看到王敦要再次起兵,王彬又當面責問。王敦恨不得剁了他,以眼神示意左右,把他抓起來。王彬面色不變,説:你已經殺了王棱,現在又要殺我嗎?
  王棱也是王敦的堂弟,因為勸王敦不要謀反,王敦秘密派人把他殺了。為了掩人耳目,這個刺客成了替罪羊。王敦聽王彬説出這話,也不想搞得眾叛親離。而且還因為他能力出眾,素有聲望,讓他掌控江州。
         重要謀士也不支援
         王敦曾經有一個重要的謀士叫謝鯤(謝安的伯父),早已知道他的陰謀,天天喝酒裝醉。
          王敦當年和司馬睿翻臉時,問他有什麼看法。謝鯤説:劉隗固然有罪,但他們是城狐社鼠。“社鼠”最早出自《晏子春秋》, 這個詞的意思是:狐狸住在城墻洞裏,你不能用水去灌,因為城墻可能會塌陷;老鼠住在土地廟,你不能用火去熏,因為可能發生火災。
          謝鯤的意思是:劉隗雖然是胡作非為的壞人,但因為顧忌到皇室,你想進兵討伐肯定是不對的。
          這就是成語“城狐社鼠”的由來。
          王敦一聽,大怒,連罵謝鯤是個庸才。
         此後,謝鯤任豫章太守,和王敦一刀兩斷。王敦之亂平定後,他應當被滿門抄斬,後來朝廷查實,他確實沒有參與謀反,逃過一劫。
        謝鯤只活了43歲,葬在建康城南石子岡(今雨花臺一帶),是平民葬地,説明他的地位並不高。但因為他的正確站隊,謝氏家族沒有遭到滅頂之災,到了下一輩,終於成了能與王家抗衡的顯赫大族。
         身患重病無力控制局勢
         來看看王敦信任的人。
         最親近的是哥哥王含,郗鑒回建康後,王敦調王含接替郗鑒的職務,統領江淮的流民軍。但他還是不放心,又加封他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但王含人品極差,在廬江郡做官的時候,貪贓枉法,兇暴貪鄙,搞得聲名狼藉。
         王敦沒兒子,王含的兒子王應過繼給了王敦。王敦偽造聖旨,任王應為武衛將軍,作為自己的接班人。王應沒有打過仗,不學無術,沉湎于聲色犬馬,一看就是敗家的“官二代”。
         王敦的心腹沒有一個名將,最得力的就是錢鳳、沈充,兩人仗著王敦作威作福。強佔別人的田宅,建了豪華別墅。還嫌錢不夠,派手下扮成強盜土匪,去挖古墓,搶劫商人,惡名遠揚,老百姓深惡痛絕。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自己身體不好。
         人一旦生了病,人生觀往往發生明顯的變化,往日的豪情灰飛煙滅,悲觀絕望漸漸襲上心頭。建康近在眼前,王敦已知道是遙不可及,一切都成夢幻,還是懸崖勒馬吧。此刻,他腦中盤旋的是:如何保全王家。
        錢鳳見他病得越來越重,對未來更是迷惘,試探性問王敦:公若有萬一,王應能接過重任嗎?
        王敦説:非常之事,不是常人能做得了的。王應年齡太小了,不可能完成這樣的大事。我死以後,上策是放下武器,解散軍隊,向朝廷投降,這樣可以保全家族;中策是退守武昌,擁兵自守,以觀時變;下策是率兵直逼建康,推翻朝廷,只有看運氣了,或許能僥倖成功。
       錢鳳卻是壯志在胸,出來對手下人説:大人説的下策才是上策。
       錢鳳帶信給在吳郡的沈充,兩人一拍即合,決定放手去拼,不成功,便成仁。
       山雨欲來風滿樓,司馬紹為了擊敗王敦,居然置生死於不顧,獨自去完成了一次冒險行動。

  
 
 
 
 
  [7]甘卓家人皆劝卓备王敦,卓不从,悉散兵佃作,闻谏,辄怒。襄陽太守周虑密承敦意,诈言湖中多鱼,劝卓遣左右悉出捕鱼。五月,乙亥,虑引兵袭卓于寝室,杀之,传首于敦,并杀其诸子。(甘卓(?-322年),字季思,丹杨(今安徽当涂)人。东晋初期将领,秦国丞相甘茂之后,东吴大将甘宁曾孙。官至镇南大将军,王敦之乱时一度起兵讨伐王敦,但因为人迟豫不决而延误时机,最终在王敦击败朝廷军队并执掌朝政后选择退回驻地襄阳。不久即被王敦秘密命人杀害。)敦以从事中郎周抚督沔北诸军事,代卓镇沔中。抚,访之子也。(死有余辜,两头不讨好。)
 
  敦既得志,暴慢滋甚,四方贡献多入其府,将相岳牧皆出其门。以沈充、钱凤为谋主,唯二人之言是从,所谮无不死者。以诸葛瑶、邓岳、周抚、李恒、谢雍为爪牙。充等并凶险骄恣,大起营府,侵人田宅,剽掠市道,识者咸知其将败焉。
  
  [8]秋,七月,后赵中山公虎拔泰山,执徐龛送襄国;后赵王勒盛之以囊,于百尺楼上扑杀之,命王伏都等妻子刳而食之,坑其降卒三千人。
  
  [9]兖州刺史郗鉴在邹山三年,有众数万。战争不息,百姓饥馑,掘野鼠、蛰燕而食之,为后赵所逼,退屯合肥。尚书右仆射纪瞻,以鉴雅望清德,宜从容台阁,上疏请征之;乃征拜尚书。徐、兖间诸坞多降于后赵,后赵置守宰以抚之。
 
  [10]王敦自领宁、益二州都督。
 
  冬,十月,己丑,荆州刺史武陵康侯王廙卒。(王廙(yì)(276年-322年11月4日),字世将。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音乐家,是王导、王敦的从弟、晋元帝司马睿的姨弟、"书圣"王羲之的叔父。初仕晋惠帝为太傅掾,又转任参军。建武初年,擢升为辅国将军,封武陵县侯,历任尚书郎、散骑常侍、左卫将军等职。永昌元年(322年),被叛乱的王敦任命为平南将军、荆州刺史,世有"王平南"之称。同年十月卒,享年四十七岁,谥号康。王廙工于书画,擅长音乐、射御、博弈、杂伎,其书画被称为"江左第一",晋明帝司马绍、王羲之等都曾随他学习书画。时人称"王廙飞白,右军之亚。"张怀瓘在《书估》中目其书法为第三等。王廙善画人物、故事、鸟兽、鱼龙,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目其画为上品之上。有文集三十四卷,已亡佚。)
 
  王敦以下邳内史王邃都督青、徐、幽、平四州诸军事,镇淮陰;卫将军王含都督沔南诸军事,领荆州刺史;武昌太守丹杨王谅为交州刺史。使谅收交州刺史湛、新昌太守梁硕杀之。谅诱湛,斩之。硕举兵围谅于龙编。
  
  [11]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围谯。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后赵遂取陈留,梁、郑之间复騷然矣。
 
  [12]十一月,以临颍元公荀组为太尉;辛酉,薨。(荀组(公元257年 - 公元322年12月6日),字大章(一作大张)。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西晋末年大臣。西晋司徒荀勖第三子。东汉司空荀爽玄孙,司空荀藩之弟。初为司徒左西属,补太子舍人。司徒王浑请为从事中郎,累官至侍中。怀帝时领太子太保。愍帝司马邺称皇太子后又任司隶校尉。建兴初(公元313年)为司空,尚书左仆射,东晋建立后官至太尉,领太子太保,还未到任,就去世了,时年六十五岁,谥号元。
  
  [13]罢司徒,并丞相府。王敦以司徒官属为留府。
  
  [14]帝忧愤成疾,闰月,己丑,崩;(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马睿于290年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役;但是由于作战失利,司马睿便离开洛阳,回到封国。晋怀帝即位后,司马睿被封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后来在王导的建议之下前往建康,并且极力结交江东大族。311年晋愍帝封司马睿为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晋愍帝被俘后,司马睿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于317年称晋王,318年即帝位,为晋元帝。323年去世,谥号元皇帝,庙号中宗。"牛继马后"之说称司马睿是牛金之子。)司空王导受遗诏辅政。帝恭俭有馀而明断不足,故大业未复而祸乱内兴。庚寅,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尊所生母荀氏为建安君。
 
  [15]十二月,赵主曜葬其父母于粟邑,大赦。陵下周二里,上高百尺,计用六万夫,作之百日乃成。役者夜作,继以脂烛,民甚苦之。游子远谏,不听。
 
  [16]后赵濮陽景侯张宾卒,(张宾(?-322年),字孟孙,十六国时期后赵赵郡南和(今邢台南和)张相人(乾隆十四年《南和县志》),一说邢台内丘人。十六国时期后赵大臣、著名谋士和政治家。张宾胸怀大志,谋略过人,辅助石勒建立后赵,并订立各种国家制度,被石勒任命为大执法,专总朝政,位冠僚首。张宾为官清廉,谦虚谨慎,任人唯贤,礼贤下士。深受石勒和群臣的尊重。他死后,后赵追封为"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配享丞相同等待遇。史载其"算无遗策、机无虚发",为五胡十六国第一流的谋士。)后赵王勒哭之恸,曰:“天不欲成吾事邪,何夺吾右侯之早也!”程遐代为右长史。遐,世子弘之舅也,勒每与遐议,有所不合,辄叹曰:“右侯舍我去,乃令我与此辈共事,岂非酷乎!”因流涕弥日。
 
  [17]张茂使将军韩璞帅众取陇西、南安之地,置秦州。
 
  [18]幕容廆遣其世子皝袭段末,入令支,掠其居民千余家而还。
 
  肃宗明皇帝上太宁元年(癸未、323)[1]春,正月,成李骧、任回寇台登,将军司马玖战死,越太守李钊、汉嘉太守王载皆以郡降于成。
 
  [2]二月,庚戌,葬元帝于建平陵。
 
  [3]三月,戊寅朔,改元。
 
  [4]饶安、东光、安陵三县灾,烧七千余家,死者万五千人。
 
  [5]后赵寇鼓城、下邳,徐州刺史卞敦与征北将军王邃退保盱眙。敦,之从父兄也。
 
  [6]王敦谋篡位,讽朝廷征己;帝手诏征之。夏,四月,加敦黄、班剑,奏事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敦移镇姑孰,屯于湖,以司空导为司徒,敦自领扬州牧。敦欲为逆,王彬谏之甚苦。敦变色,目左右,将收之。彬正色曰:“君昔岁杀兄,今又杀弟邪!”敦乃止,以彬为豫章太守。
 
  [7]后赵王勒遣使结好于慕容廆,廆执送建康。
 
  [8]成李骧等进攻宁州,刺史褒中壮公王逊使将军姚岳等拒之,战于螗,成兵大败。岳追至沪水,成兵争济,溺死者千余人。岳以道远,不敢济而还。逊以岳不穷追,大怒,鞭之;怒甚,冠裂而卒。逊在州十四年,威行殊俗。州人立其子坚行州府事,诏除坚宁州刺史。
 
  [9]广州刺史陶侃遣兵救交州;未至,梁硕拔龙编,夺刺史王谅节,谅不与,硕断其右臂。谅曰:“死且不避,断臂何为!”逾旬而卒。
 
  [10]六月,壬子,立妃庾氏为皇后;以后兄中领军亮为中书监。
 
  [11]梁硕据交州,凶暴失众心。陶侃遣参军高宝攻硕,斩之。诏以侃领交州刺史,进号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未几,吏部朗阮放求为交州刺史,许之。放行至宁浦,遇高宝,为宝设馔,伏兵杀之。宝兵击放,放走,得免,至州少时,病卒。放,咸之族子也。
 
  [12]陈安围赵征西将军刘贡于南安,休屠王石武自桑城引兵趣上邽以救之,与贡合击安,大破之。安收余骑八千,走保陇城。秋,七月,赵主曜自将围陇城,别遣兵围上邽。安频出战,辄败。右军将军刘干攻平襄,克之,陇上诸县悉降。安留其将杨伯支、姜冲儿守陇城,自帅精骑突围,出奔陕中。曜遣将军平先等追之。安左挥七尺大刀,右运丈八蛇矛,近则刀矛俱发,辄殪yì五六人,远则左右驰射而走。先亦勇捷如飞,与安搏战,三交,遂夺其蛇矛。会日暮雨甚,安弃马与左右匿于山中;赵兵索之,不知所在。明日,安遣其将石容觇赵兵,赵辅威将军呼延青人获之,拷问安所在,容卒不肯言,青人杀之。雨霁,青人寻其迹。获安于涧曲,斩之。安善抚将士,与同甘苦,及死,陇上人思之,为作《壮士之歌》。杨伯支斩姜冲儿,以陇城降;别将宋亭斩赵募,以上邽降。曜徙秦州大姓杨、姜诸族二千余户于长安。氐、羌皆送任请降;以赤亭羌酋姚弋仲为平西将军,封平襄公。
 
  [13]帝畏王敦之逼,欲以郗鉴为外援,拜鉴兖州刺史,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镇合肥。王敦忌之,表鉴为尚书令。八月,诏征鉴还,道经姑孰,敦与之论西朝人士,曰:“乐彦辅,短才耳,考其实,岂胜满武秋邪!”鉴曰:“彦辅道韵平淡,愍怀之废,柔而能正;武秋失节之士,安得拟之!”敦曰:“当是时,危机交急。”鉴曰:“丈夫当死生以之。”敦恶其言,不复相见,久留不遣。敦党皆劝敦杀之,敦不从,鉴还台(朝廷),遂与帝谋讨敦。(以谈话试探。)
 
  [14]后赵中山公虎帅步骑四万击安东将军曹嶷,青州郡县多降之,遂围广固。嶷出降,送襄国杀之,坑其众三万。(曹嶷(?-323年),山东东莱人,西晋末年动荡中求生,参加王弥暴动,后归附后赵为征东大将军、青州刺史。曹嶷驻守青州先后十二年,最重要的举措是建立广固城,把青州、齐郡、临淄县三级治地纳入城中。广固城以及后来的东阳城、南阳城,后来成了山东东部的政治中心、经济商埠和军事重镇。)虎欲尽杀嶷众,青州刺史刘征曰:“今留征,使牧民也;无民焉牧,征将归耳!”虎乃留男女七百口配征,使镇广固。
 
  [15]赵主曜自陇上西击凉州,遣其将刘咸攻韩璞于冀城,呼延晏攻宁羌护军陰鉴于桑壁,曜自将戎卒二十八万军于河上,列营百余里,金鼓之声动地,河水为沸,张茂临河诸戍,皆望风奔溃。曜扬声欲百道俱济,直抵姑臧,凉州大震。参军马岌劝茂亲出拒战,长史汜祎怒,请斩之。岌曰:“公糟粕书生,刺举小才,不思家国大计。明公父子欲为朝廷诛刘曜有年矣,今曜自至,远近之情,共观明公此举,当立信勇之验以副秦、陇之望,力虽不敌,势不可以不出。”茂曰:“善!”乃出屯石头。茂谓参军陈珍曰:“刘曜举三秦之众,乘胜席卷而来,将若之何?”珍曰:“曜兵虽多,精卒至少,大抵皆氐、羌乌合之众,恩信未洽,且有山东之虞,安能舍其腹心之疾,旷日持久,与我争河西之地邪!若二旬不退,珍请得弊卒数千,为明公擒之。”茂喜,使珍将兵救韩璞。赵诸将争欲济河,赵主曜曰:“吾军势虽盛,然畏威而来者三分有二,中军疲困,其实难用。今但按甲勿动,以吾威声震之,若出中旬张茂之表不至者,吾为负卿矣。”茂寻遣使称藩,献马、牛、羊、珍宝不可胜纪。曜拜茂侍中、都督凉·南·北秦·梁·益·巴·汉·陇右·西域杂夷·匈奴诸军事、太师、凉州牧,封凉王,加九锡。(吓唬倒了。)
 
  [16]杨难敌闻陈安死,大惧,与弟坚头南奔汉中,赵镇西将军刘厚追击之,大获而还。赵主曜以大鸿胪田崧为镇南大将军、益州刺史,镇仇池。难敌送任请降于成,成安北将军李稚受难敌赂,不送难敌于成都。赵兵退,即遣归武都,难敌遂据险不服。稚自悔失计,亟请讨之。雄遣稚兄侍中、中领军琀与稚出白水,征东将军李寿及琀弟玝出陰平,以击难敌;群臣谏,不听。难敌遣兵拒之,寿、玝不得进,而琀、稚长驱至下辨。难敌遣兵断其归路,四面攻之。琀、稚深入无继,皆为难敌所杀,死者数千人。琀,荡之长子,有才望,雄欲以为嗣,闻其死,不食者数日。(孤军深入。)
 
  [17]初,赵主曜长子俭,次子胤。胤年十岁,长七尺五寸,汉主聪奇之,谓曜曰:“此儿神气,非义真之比也,当以为嗣。”曜曰:“藩国之嗣,能守祭祀足矣,不敢乱长幼之序。”聪曰:“卿之勋德,当世受专征之任,非他臣之比也,吾当更以一国封义真。”乃封俭为临海王,立胤为世子。既长,多力善射,骁捷如风。靳准之乱,没于黑匿郁鞠部(刘胤隐匿身世,藏身在匈奴族的黑匿郁鞠部)。陈安既败,胤自言于郁鞠,郁鞠大惊,礼而归之。曜悲喜,谓群臣曰:“义光虽已为太子,然冲幼儒谨,恐不堪今之多难。义孙,故世子也,材器过人,且涉历艰难。吾欲法周文王、汉光武,以固社稷而安义光,何如?”太傅呼延晏等皆曰:“陛下为国家无穷之计,岂惟臣等赖之,实宗庙四海之庆。”左光禄大夫卜泰、太子太保韩广进曰:“陛下以废立为是,不应更问群臣;若以为疑,固乐闻异同之言。臣窃以为废太子,非也。昔文王定嗣于未立之前,则可也;光武以母失恩而废其子,岂足为圣朝之法!向以东海为嗣,未必不如明帝也。胤文武才略,诚高绝于世;然太子孝友仁慈,亦足为承平贤主。况东宫者,民、神所系,岂可轻动!陛下诚欲如是,臣等有死而已,不敢奉诏。”曜默然。胤进曰:“父之于子,当爱之如一,今黜熙而立臣,臣何敢自安!陛下苟以臣为颇堪驱策,岂不能辅熙以承圣业乎!必若以臣代熙,臣请效死于此,不敢闻命。”因欷流涕。曜亦以熙羊后所生,不忍废也,乃追谥前妃卜氏为元悼皇后。泰,即胤之舅也,曜嘉其公忠,以为上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领太子太傅;封胤为永安王,拜侍中、卫大将军、都督二宫禁卫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命熙于胤尽家人之礼。(颇费笔墨,废立大事。)

  [18]张茂大城姑臧,修灵钧台。别驾吴绍谏曰:“明公所以修城筑台者,盖惩既往之患耳。愚以为苟恩未洽于人心,虽处层台,亦无所益,适足以疑群下忠信之志,失士民系托之望,示怯弱之形,启邻敌之谋,将何以佐天子,霸诸侯乎!愿亟罢兹役,以息劳费。”茂曰:“亡兄一旦失身于物,岂无忠臣义士欲尽节者哉!顾祸生不意,虽有智勇无所施耳。王公设险,勇夫重闭,古之道也。今国家未靖,不可以太平之理责人于屯之世也。”(旷世歪理,大兴土木。)卒为之。
 
  [19]王敦从子允之,方总角,敦爱其聪警,常以自随。敦尝夜饮,允之辞醉先卧。敦与钱凤谋为逆,允之悉闻其言;即于卧处大吐,衣面并污。凤出,敦果照视,见允之卧于吐中,不复疑之。会其父舒拜廷尉,允之求归省父,悉以敦、凤之谋白舒。舒与王导俱启帝,陰为之备。(伪装就必须逼真,不计代价。)
 
  敦欲强其宗族,陵弱帝室,冬,十一月,徙王含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王舒为荆州刺史、监荆州沔南诸军事,王彬为江州刺史。
 
  [20]后赵王勒以参军樊坦为章武内史,勒见其衣冠弊坏,问之。坦率然对曰:“顷为羯贼所掠,资财荡尽。”勒笑曰:“羯贼乃尔无道邪!今当相偿。”坦大惧,叩头泣谢。勒赐车马、衣服、装钱三百万而遣之。
  
  [21]是岁,()越巂斯叟攻成将任回,成主雄遣征南将军费黑讨之。
 
  [22]会稽内史周札,一门五侯,宗族强盛,吴士莫与为比;王敦忌之。敦有疾,钱凤劝敦早除周氏,敦然之。周嵩以兄之死,心常愤愤。敦无子,养王含子应为嗣,嵩尝于众中言应不宜统兵,敦恶之。嵩与札兄子皆为敦从事中郎。会道士李脱以妖术惑众,士民颇信事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63)贼心不死(附音频)
读通鉴(292)王敦很像拜登
【王麟说史】东晋风云志(5)谁说东晋无能臣?
王汝涛·魏晋琅琊王氏述考
曾经位高权重的王敦起兵失败,病死于军府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78----两晋时期割据政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