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过庭《书谱》原文及译文(五)
原文:夫潜神对弈,犹标坐隐之名;乐志垂纶,尚体行藏之趣。讵若功宣礼乐,妙拟神仙,犹挻埴之罔穷,与工炉而并运。好异尚奇之士,玩体势之多方;穷微测妙之夫,得推移之奥。著述者假其糟粕,藻鉴者挹其菁华,固义理之会归,信贤达之兼善者矣。存精寓赏,岂徒然欤?而东晋士人,互相陶淬。至于王谢之族,郗庾之伦,纵不尽其神奇,咸亦挹其风味。去之滋永,斯道逾微。方复闻疑称疑,得末行末,古今阻绝,无所质问;设有所会,缄秘已深;遂令学者茫然,莫知领要,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或乃就分布于累年,向规矩而犹远,图真不悟,习草将迷。假令薄解草书,粗传隶法,则好偏固,自阂通规。讵知心手会归,若同源而异派;转用之术,犹共树而分条者乎?
译文:全神贯注下棋的人,可标榜“坐隐”的美名;逍遥垂钓的人,能体会“行藏”的情趣。而这些又怎比得上书法能起宣扬礼乐的功用,并具有神仙般的妙术?如同陶工揉和瓷土塑造器皿变化无穷一般,又像工匠操作熔炉铸锻机具大显技艺那样!崇异尚奇的人,能够欣赏玩味字书体态和意韵气势的多种变化;精研探求的人,可以从中得到潜移转换与推陈出新的幽深奥秘。撰写书论文章的人,往往接受前人的糟粕;真正精于鉴赏的人,方能得到内涵的精华。经义与哲理本可溶为一体,贤德和通达自然可以兼善。记录下人的思想精华借以寄托自己的情致,难道能说是徒劳无益的吗?东晋的文人,均互相熏陶影响。至于王、谢大族,郄、庾流派,其书法水平没有尽达神奇的地步,也已具有一定的韵致和风采。距离晋代越远,书法艺术就愈加衰微了。后代人听到书论,明知有疑也盲目称颂,得到一些皮毛也去实践效行;由于古今隔绝,反正难作质询;某些人虽有所领悟,又往往守口忌谈,致使学书者茫然无从.不得要领,只见他人成功的漂亮,却不明白人家成功的原因。有人为掌握结构分布费时多年,但距离法规仍是甚远。临摹真书难悟其理,练习草体迷惑不测。即便能够浅薄了解草书笔法,和粗略懂得楷书法则,又往往陷于偏陋,背离法规。哪里知道,心手相通犹如同一源泉形成的各脉支流;对转折的技法,就像一颗树上分生出若干枝条。
注:文中部分字读音及字义
讵(jù)
1.文言副词。难道;岂。表示反问:~知。~料。
2.文言连词。如果:~非圣人,不有外患,必有内忧。
挻(shān)
1.长(与“短”相对)。
2.引发;延及:挻祸。挻灾。挻乱四方。
3.取。
4.揉和:“丸挻雕琢,刻镂钻笮。”
罔(wǎng)
1.蒙蔽:欺~。
2.无;没有:置若~闻。
3.古同“网(網)”。
4.古又同“惘”。
赜(zé)
精妙;深奥:探~索隐。
挹(yì])
1.舀:~取。~彼注兹(从那里舀出来倒在这里头)。
2.牵引;拉。
欤(yú)
文言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与同“欤”。学弈中“为是其智弗若与(yú)?”《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子非三闾大夫~?”(子:您。三闾大夫:官名。指屈原。)曹操《论吏士行能令》:“一似管窥虎~!”(就好像从细管里看老虎。)
淬(cuì)
“水”与“卒”联合起来表示“用水把物品的极热状态突然改变或扭转(表现在温度曲线上是一个拐点,这个拐点就是“极点”,就是“卒”)”。本义:用水急速冷却的办法制造巨大温度反差的方法或技术。引申义:盛水以供淬火的器具) 。
郗( chī 、 )
[ chī ]
姓。
[ xī ]
1.姓。
2.春秋周邑名 。故地在今河南省沁阳县。
庾(yǔ)
1.露天的谷仓。
2.姓。
溺(nì、 niào )
[ nì ]
1.淹没:~死。
2.沉迷不悟;过分:沉~。~爱。
[ niào ]
同“尿(niào)”。
阂hé
阻隔不通: 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全译(十四)
《王著教帝学书》原文及译文.pdf
《世说新语》注释及译文(中)
潘长宏以为读十句史书中经典诗句胜读十年书(9)
晋书《郭璞传》原文及译文
孙过庭《书谱》原文、注释和译文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