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谷子讲内经

金谷子讲内经

一、为什么心与小肠相表里
        一位老师给学生讲中医的脏腑表里关系,当时就有一个学生提出"老师,这是为什么啊?为什么不与大肠相表里呢?"结果老师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呵呵。
所以,我认为每一个学中医的不仅仅是要知其然,还要尽可能的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好中医。

如果一个老师,只是读课本给学生听,不能解答学生的提问,我认为学生有权请他下台走人。如是收了学费,不能解惑,应引以为耻,退而求学,不要再站台上误人子弟,丢人现眼。
 
我先简单说说脾统血,请大家指教:
1、人吃饭活着,是事实吧?而食入胃,经脾消运而长养人身,如地长养万物,故“近取诸身”,五行脾为土。
2、血是液体,水类也。水流地上,堤坝岸为之统约而不泛滥,是土克水也。脾之统血,就是土之统水。
3、明白了土克水,就知了脾统血。所谓二线不交公理,不对,不知为不知,不能胡扯误人。
4、进一步说明。回答这个问题,应用的理论是:易之比象;五行归属;物类制化。这是传统学问研究一贯的方法。没了这一贯的方法,对许多的成果,就不知“所以然”了。
五脏的五行属性,不好叫规定,是比象。比较起来有些象,就归为一类了。
心与小肠相表里,是古人的发现。发现了什么?不可能是解剖来看的,看也是看不见的。还是比象。
所以我想,有必要原本始初,追求古人最原始认识的基础,才搞清中医的本源,理清思考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
 
其实,很简单。你看看大肠与肺,一是最下,一是最上;再深一层,心与小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都是有对应关系。
表里,是说的位置,是实见如斯,非唯理论.
相关,相类,相邻,相对.
器官生成,如树之生长.象年轮,阴阳面是一年生的,就象这脏腑的表里阴阳对应是一样的.
我画了个图,发不上来,理解了,自己画,能发的发上来看看,就明白了.
肾与膀胱,肝与胆,这是相邻,同用,一阴一阳.一个出汁,一个贮之.最好理解.
咳与屁,上下表里的肺与大肠.
 
本来道理很简单,简单得有人不信。怕这么简单的道理不足显中医之深奥和学问,就写本大书,把人搞糊涂,自己装明白。
咳与屁,虽言之不雅,然皆是“肺腑之言”,肺为咳,与其相应之腑为大肠,出气为屁。
不过话又说回来,医学是实在为人除痛之实学,不是文娱以乐人耳目,言求实,不求华。
 
多读书,可破障。
多思考,也能破障。
真临床,才能真破障。
否则,执于破障,障于破障。

一切医学,无不依赖解剖。经典一贯的中医也不例外。
现时一些虚妄的说法,根本是臆想,去医远矣!
 
有朋友问,金老师,“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您是如何理解的呢?谢谢

答:这个题目,87年之前中研院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基课目中,曾连续五年出同一个题目。可见中医界把这个问题看成是考验一个人中医基本功夫的一个亮点。

有标准答案,或是判分的论述要点。有兴趣您可自己在网上,或是历史资料中自己搜来看看,或有参考意义。

另外,历代注内经者说法不一,也多有发明。都可参考。
那么我个人的理解,就没那么重要了。关键是你怎么理解。

我读《六节藏象论》时,看到是讲了五色、五气,然后讲了心、肺、肾、肝后,又讲到: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联系前后文,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
1、其它四脏单论,独脾与其它五腑合说,叫“之类”、“通于土气”。
2、凡,是指哪一些?前面只有十,找不出十一脏、或十一脏腑来。所以这个十一,不好讲。有说加胆是十一,则于理不通。
3、见有校对者说,在有的版本是“凡土脏....”。古书竖排,土字,一个字传抄了两个,完全可能。
4、前有“之类”通土,后有“凡”土,从文义的句式的排列上,是前后反复的形式。说土,是通的。
5、从意义上说,胆木,为土之主,叫土脏取决于胆,则是明白的。

个人看法,不当法眼,请大家指教。
这个观点,在临床中的意义,就是脾及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的病变,凡见有胀气胁腹满闷者,皆可用治木、从少阳,如用小柴胡汤治疗或调少阳胆经的方法。
这在临床中是可以证实的。
那么再反观,如是十一脏的话,意义何在呢?如何在临床验证呢?
 
顺理成章,言理而验于实,则内经似不是那么难。
也许只是一个字的写法,稍微分开了那么一点点,就让后人费尽了心思强猜多少年。
 
经络系统的实质
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血管!
包括动脉和静脉,有时述及淋巴管。
请看部分经文:
《灵枢·九针十二原》:“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的实质,看得见,摸得着。
《灵枢·经水》中则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 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脉,其实体是具体而清楚的,是解剖可见的。
   
     《灵枢·经脉》:“经 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又“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灵枢·动腧》亦 云:“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太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
“气口”、“手太阴”则系中医诊脉之处,为桡动脉分 布,
足少阴则相当于内踝后动脉,
足阳明是相当于足背动脉,
足太阴相当外踝上动脉。

   
    《灵枢·经脉》:“诸脉之浮而常 见者,皆络脉也”、
“凡诊络脉,脉色青”、
“诸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 结,急取之。”
————这里说的是静脉。
《灵枢·官针》:“四日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
《灵枢·寿夭刚柔》:“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
《灵枢·杂病》:“……腰脊强。取足太阳胭中血络”。
————都是小静脉。

     “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应天道、决死生、处百病”、
“不可不通者也”。
《灵枢·本输》:“经 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
《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营于身者也。”
————经络的主要作用就是“行血气”。
《素问·离 合真邪论》:“夫邪气去络人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
《灵枢·经水》:“经脉者受血而营之”,
《灵枢·本藏》:“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覆阴阳”,
《针灸 大成》:“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外布一身,为血脉之道路也”。
——这也是说的血管。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说:“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灵枢·痈疽》:“余闻胃肠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 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
《素问·经脉别论》则日“肺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 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
————经和络、大血管和小血管、体循环和肺循环,全有了。

想想所谓经络实质的研究等,很可笑。实质就是血管,为了对这个网络状结构分类的方便,分成上下肢、内外侧、前中后,而有手足阴阳太少十二经、十四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大络,皆是不同的分类方法而已。方法,有何实质?实质,不过是血管淋巴管。
 
经脉来说,是血管似乎是无疑的。
内经中反复论述了。
卫行脉外,有类似神经的功能,不是营血不在脉中。并且解剖可视而见之。
络,也很明确。就是小的血管。
区别上只是述说方式、方法不同,为方便而类归。
 
大家学过现代医学循环系统解剖的都知道,这和经络系统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所以如果非得要一一对应,肯定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说古人解剖认识不够的原因,认识不全面。
这两个系统的出发点是不同的,方向是不同的,最后达成的成就也是不同的。

但从内经中,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离开循环系统谈经络,那同样也是不对的。内经明白如话地告诉了我们头面、四肢、腹主动脉等主要动脉的搏动所在和诊察方法,明言此即经脉。

开篇我已说了,是个方法学上的不同。
不明这个方法的差别,就使死板对应于哪条血管和完全脱离血管一样,走进了认识上的死胡同。
不是死板认为古人认识水平低下,就是过度虚玄迷信经络高明,皆无益于临床治病,没了有效的临床,医疗就只不过成了些“医聊”了。
 
基于实质上的血管和淋巴管的一个概念化的方便类归方法。
非虚非实,有虚有实。
虚,不离临床实际的治疗,不离于做为基础的可见管网。
实,而不死板于一条血管、淋巴的走行追到底,也是达成治疗有效为止。
对于解剖的没有深入追究,个人认为,非不能也,是有所不为。
 
就实质来讲,有形的、可见的方面来讲,就是循环系统。但经络显然又超出了形的层面,不完全受限在形的层面,附加了相关的所过部位的一切生理的功能。
是个“虚实相生、非虚非实、有虚有实”的综合体系。
 
理论的追究就是为了临床的真实。
这些在内经、尤其是灵枢经中反复强调,对诊断、治疗的标准,尤其是血管的部分,非常真实。不把这个落实到实处,比如是什么是“得气”,就越说越远离了实际,成了种不好把握的“感觉”。
一言难尽,有机会专门另谈。
 
有经脉,是脉管血管当是无疑的,络脉孙脉等皆然。
另还有经筋、皮部、经别等,实质上对应也是有解剖基础的,肌肉和韧带的部位分类、走行,神经血管所支配的皮肤分部等。
还是个分类、分部、区别的方法。
 
血管,物也,经络之本质;
分类,法也,经络之为事;
阴阳,理也,经络之思想。

在这里讨论阴阳,再提到经络,综合起来,大家的看法就越来越明确了。
说本质是血管,是在物的层面而言,舍此则虚无;
不考虑分类的方法,执于血管,则不见三阴三阳之为事,不能为事;
知道了血管和分类,不解阴阳之理,同样不能在理上贯通;

那么反过来,知阴阳理,知分类法,不落在实质的血管上,则临床脉无从诊,血无从刺,刺不知调,调不知气,效无从知。同样是个严重的认识不全。

经络,一而三,三而一,各说一面没什么不对,只是不全。执一而非其二,或执二而非任一,同样是认识的不全面。任何一方面的不全,都有可能妨碍境界的提高和临床的效验。
 
细读经典,本来是个很明白的事。
外而可见的,是络,包括浅静脉。
足太阴脉、太渊脉等,都是大的动静脉。
 
事实,只有一个。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来认识、说明、应用,而有区别。
血管无所不在,营养全身,如水脉无所不在,此有经水篇为证。正经络系统之明证也。经言甚明。
至于个人认为的各种可能的不同,我完全尊重。虽然我不认同。
经典,是恒常的,事实,只有一个。
 
经脉,是在里的大血管,络脉是在表的能看见的小血管,再一分级叫孙络,再一分叫毛络。
经典如是说,和现代解剖用的血管分级说法是一致的,只是叫法不同。
血液循环是个开放的系统。
当然,开放是绝对的,封闭是相对的。在毛细血管末端和组织间的交换上,是开放的。大的经脉络脉,是封闭的。
 
我尊重各种不同的看法。虽然我完全不认同。

内经所言经脉,明确就是大血管。大血管是相对封闭的,内经所言“如环无端”的循环系统。
内经所言交通内外的,润肤充身泽毛的,就是孙络、毛脉,相当于毛细血管的水分的渗透。所以我说开放是绝对的。

至于个人所作的另外定义,或独到认识,或许有个人自己的意义。

我是仅就经典本身和中医一贯的认识来说的。
 
五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
分别应五脏的输刺。
这个输刺和十二节中第七曰的那个俞刺,直入直出不一样的,这是至骨的,也叫输刺。
那前面提到了一曰输刺,输刺者,刺诸经荥俞、脏俞也。这三个俞刺是不是一样呢?后面这两个输刺说的是针法。
刺骨是这样刺,刺热是这样刺。而前面那个说的是部位。那我联系起来讲,是否可以说成对骨病或者对热病从俞穴上来治疗呢?应该是从不同方面讲的,都是指从俞穴的治疗。
分十二节刺也好,分五脏刺也好,在这里前面那些是讲方法的,后面这里提到是穴位。是需要在穴位上治疗的,俞穴上治疗。

那么这里就看到,通篇结合起来,俞穴治疗取五俞穴,五五二十五穴,六六三十六只是取穴的一种。在五脏刺中占其一,在十二节刺中也占其一,在九刺中也占其一。要知道有俞穴,还要没有无俞穴。好多情况下是不用俞穴。而各种刺法又不离于俞穴。

你看看咱说治腰痛的,治这个皮肤的,治红眼病后背放血的,治筋结的,胃痛的,针刺拔罐的,你问问用的哪个穴,我都不知道。只是一个刺法。一说治哪个病治好了,刺哪个穴?好多都这么问。仅仅是知道十二分之一,或九分之一。往多了说,你能知道五分之一。差得很远。

所以综合起来看看《内经》,学的是这个精神。可使你临床思维充分开阔起来,而不至于局限于哪个穴位的点。那差远了去了。
改正:要知道有俞穴,还要(没有)知道无俞穴。
 
冬至当天的针刺病例二

经言“冬刺井”,今天冬至,冬之极至之日也,病果刺井乎?不刺井,是不守经乎?
皆非也。
知必刺与未必刺,知言天验人,方是医经之真髓。

一、女,38,左目赤目涩七个月。
无明显诱因,起病缓慢。某眼科医院初诊为病毒性结膜炎,后诊巩膜炎,一直治疗中,外用内服激素、抗病毒药物,效果不理想。经治医生告知此病缠绵顽固,不易治疗。
症状目涩目赤,诊见阳明血盛,太阳络盛,少阳实。
生活史:小儿二岁半,自己带,公司管理,应酬酒局多,工作压力大。
脉明如上,色气诊如上,诊在其中,证辨如上。
治疗:病在脉气,不以汤药,先刺太阳络,次少阳。
一刺后眼松,休息一刻,再次后目不涩,眼明,红未退,脉复,止刺阳明。饭后,再来诊室,两小时内,目赤退。
然阳明血气未全平,嘱隔日复诊,看脉后再定。

二,女,42,咳嗽二个月,外感引起,气短心慌音低,服用抗生素后无明显效果,舌红。
刻诊中,持续咳,间断不超过一分钟,不能禁。诊太阴虚阳明实。
处方:麦门冬汤
取春刺太阴,咳嗽止,及到吃完饭未咳,等拿煎药机煎的中药,未咳。

一何刺夏,见病在夏取夏刺也;二何刺春,知病所在而刺,见而刺也。
把针经落在实处,则效有桴鼓之应也。
没什么玄机、没什么神机,也没什么禅、道、神、佛的高妙、独悟、超然,只是一个小医生的小把戏,但我把这个针刺的小术看得很重,因为这是我的饭碗。
我得靠这个吃饭。
尝读内经言:善言天者,必验于人。
内经之言天,意在说人也,尤其运气七篇,明言时有早晚,天时不拘;地有南北和高下,地无可凭。然后反复论述天地运气者何?人以法地,地以法天,天以法道,道法自然。意在真实自然的人体气血阴阳往复也。此合于道也者,必以天地比类。
视之必见,循而可得。非执天象,意在人身。所谓“以象见不以数推也”。
此个人读经之一得,就正于大家面前,意求指教。
 
昨天人多,说话多,误了水。晚上有北中医的老师过来参加科技局和中管局办的中医战略会议,72岁了,难得有个机会见面,陪同吃了饭,送至宾馆。走路多,汗出受风,有些音哑。服第二例相同的方后,轻松了。

第二例病人,从针后一直没咳。昨天带其小女过来,12岁,刚一坐在诊椅上,我说,脉不用看了。因为从她的一个动作中,望“态”,知其有病,可“勿药有喜”。
:——你水果吃多了!
:也不多啊
其父在旁:昨天一顿吃了七个橙子、一个大苹果。
我:你现在肚子还胀,低头就出冷水。
:是是,这不算病吧?经常这样。
:小孩子经常这样还不算病?不算小病,长期这样伤胃、少肉。
其母:是啊,别看大脸象胖,身上没肉的。

卷袖,前臂很细。

让开药。
——不开。先调食饮。开了个吃饭配比的方。
其母:这样倒好,不用吃药。
 
黄帝问曰:五气交合,盈虚更作,余知之矣。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这问的是天地的事

岐伯再拜对曰:明乎哉问也。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这是纪天地用的,用生辰八字说人一生的病,非也。人通天地,也用这个相应的方法而已,

帝曰:愿闻上合昭昭,下合冥冥奈何? 上面天上日月,天文观察好讲,是明白的,下面的人就不是那么好明白了,更不是死板对应了,这怎么搞明白呢

岐伯曰:此道之所主,工之所疑也。规律是不变的,医生们对此多是有疑问的,包括对运气的批判和死板迷信的,都是一种不同方向的疑。
我只说这个人神是怎么通应。
下面讲的正味补泻、逆从,听大家讨论。
..........................

帝曰: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气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从之,余以知之矣。其于正味何如?

岐伯曰: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味之主,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

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收之;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软之。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帝曰:善。
五运六气是说天地的大的规律的一个总结归纳方法,叫天地之大纪。
人神通应者,人的血气运行,可用这个方法,叫“应”。
如天有昼夜,人有睡醒。
而不是你北京时间的卯时酉时,全世界的人都一起睁眼闭眼。就连北京市人也不是这样的。
明白了这个,就不会简单相信时间开穴的流注方法了,就不会死板拘执认假为真了,就会真明白流注所指,明白其真实的意义所在和临床的实用所在。
 
学习笔记及总结—五变第四十六
        本篇内容首先分析疾病的起因,提到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存的道理。接着用一个风邪,用木之阴阳,来分析人体经常容易受邪气入侵的部位,再接着对五种不同的证候进行分析,从病证——体质——病机——外候,一步步推论,最后对本篇内容做了总结。
       对外感病因的讨论。提到两个问题,
1、所有病的发生,基本上是由于风、雨、寒、暑,外邪循着皮毛进入腠理,有的退回皮毛,有的留在体内,然后出现风肿汗出,消瘅,寒热,留痹,积聚等等。大的邪气过度在体内泛滥,形成很多病,想知道为什么?
2、人在同一时间段得病,但不是相同症状,是因为他们所受的不同的风邪造成的吗?为什么会在同一情况下产生不同的病因?(外因和内因的关系问题,发病过程中人为主还是邪为主的问题,邪气与人的因素,他们的主次问题)。自然界生的风,不是为了某个人而产生的,是一种自然现象,如果你触犯了,就会生病,如果你避开它,就没事,不是邪气找人而是人不遵循自然的规律,触犯了所以生病。
         同时感受风邪,但出现的症状不一样,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个问题太重要!用一个木匠干活做比喻,木匠在准备干活前把斧头、砺刀等工具都磨得很锋利,用来砍伐木材。木头有阴阳两面,(梢为上为阳,根为下为阴,向阳面和背阴面不一样,木放水里浮在上为阳,沉为阴),有坚脆不同,坚硬的木质不宜砍,脆弱的木质容易砍,如果砍到结节的地方,还会伤到砍伐的工具。在一块木头中,坚脆不一样,坚硬的强,脆弱的容易折断,何况木材的质地不同,树皮有厚与有薄,内部所含的水分、汁液的成分也不一样(人体不同部位也相应的有坚脆,如四肢容易受伤,)
①有些树木早开花长叶的,当遇到春霜和强烈的风,容易花落,叶枯萎,(人也一样,过早结婚生孩子的,体质弱,当遇到流行病的时候,容易感染得病),
②干旱少雨的季节,哪些长得旺盛的,皮薄的含水分、汁液较多的树木容易叶落,枯萎;
③阴雨绵绵的季节,哪些皮薄的水分,汁液多的树木,容易腐烂;
④突然出现狂风暴雨的时候,那些刚脆的树木,枝条容易折断,树桩也容易被伤到,
⑤秋霜,秋风到的时候,那些刚脆的树木,根部泥土水分少了,根和土容易分离,树木的根部容易动摇,树叶容易落下。
        无论春夏秋冬,寒温暑湿,都是那些长得快的,脆的,水分多树木地容易受到伤害。看那些长的特别旺,特别弱的,什么邪气都耐受不了,何况人呢,小孩脆而汁多,容易感受风邪,还有用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病人,特别虚弱,动则汗出,喘,容易感冒,就象用化肥,催得太快,也太脆。激素是好东西,但人工制造然后加上去的,就太过。
         人体怎样与树木进行对比呢?树木受伤,先伤它的树枝,如果树枝坚实,就不容易受伤。人体容易得病的地方也是在皮肤、腠理、骨节等不坚固的地方开始的,邪气最容易进入,所以容易得病。
        接着对五个不同的证候进论治。
1、怎样对经常的反复的发作风厥病,或者出汗(淅淅汗出,漉漉汗出),受风四肢冷,风气厥逆而导致的异常汗出进行诊查?怎样知道哪些人容易得这病呢?肌肉不够结实,腠理疏松,这样的人容易病风,容易受到风邪。用什么方法来诊查肌肉够不够结实呢?全身肌肉不结实,没有弹性,肌肉的大小纹理不清晰。大概能看到大小纹理但皮肤不细致紧密的。(浑,大;浑然,大然,浑然一体,大概的一个说法。)大概的说皮肉腠理是混合在一起的(外面皮肤细密的,里面纹理也相对细密,外面皮肤粗的,里面的纹理也相对粗,司外揣内),那么这样的人就容易受风四肢冷。(妇女产后,白白胖胖,哺乳期过于肥胖的,容易汗出,这样的人腠理疏松,皮肤不细腻,肌肉不结实,看不出纹理;哮喘的病人,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人就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
2、 怎么对经常反复发作消瘅病进行诊查?五脏比较柔弱的人,容易得消瘅病。怎么能知道五脏皆柔弱呢?里面柔弱,外在必然有刚强的一面(阴阳关系,好寒冷的人,有地方发热,热的体质有的地方发凉),必然容易发怒,情绪容易变化,这样的人里面柔弱(比如甲亢的人,容易发怒,吃得很多,但很瘦)。怎么诊候柔弱和刚强?这样的人皮肤较薄(天生有皮薄,皮厚的),眼眶凹陷的,这样的人内脏柔弱,脖子长,昂着头,心里刚强,刚强则容易发怒,发怒则容易使气往上冲,脸红脖子粗的,内脏的气都挤到胸里,胸肺怒张,血气逆乱,在不该停留的地方停留,使皮肤腠理看起来胀大(充大,蓄积、逆流),血脉运行不畅,然后转为热,热则消瘦肌肤,这就是消瘅病形成的机理。(内脏柔弱,压不住火气,怒气上逆,最后引起血气逆流,转化成热,热消肌肤,则形成消瘅,典型病人就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多怒,善消,发热,代谢亢进性疾病这样的人性子急,容易发怒,浑身乏力,吃得多,喝得多,拉得多。)
3、 怎么知道人容易反复出现忽冷忽热,从什么方面进行诊断呢?骨骼小肌肉弱的人,容易得恶寒发热病。怎么证候骨的大小,肉的强和弱,颜色是否一样呢?颧骨,看颧骨大的骨头大,颧骨小的骨头小。皮肤薄肌肉不坚实的,手臂肉比较软,额头为天,颌为地,嘴角周围和额头颜色有区别,(善病寒热的人,两颧骨比较低些,身上的肉比较少些,胳膊比较软些,脸上发黑,额头和颌的颜色还不一样,地天不同色),手臂比较瘦弱些,骨髓不满的,这样人容易得寒热病。
        经文在讲的时候,先提出一个病,然后说体质,接着讲外候也就是怎么样看证候,在实际临床上正好相反的,从证候反推测出体质。明白讲述的方式与应用的不同,这就是个诊断的问题,对疾病的诊断,从体质的诊断到病机的推论,最后到实际的诊断。
4、怎样对经常容易发生痹证的人进行诊查?皮肤上的纹理比较粗糙些,毛孔开大,肌肉不坚实的,软绵绵的,这样的人容易反复发生痹证。皮肤粗糙毛孔开大,风邪容易进入,肌肉不坚,不能坚拒在外,这样风邪容易进入体内形成痹证。它的好发部位怎么看?你想知道病的具体位置在胳膊还是在腿,在脚踝还是在背,通过面诊、手诊、脉诊、耳诊等不同诊断手段诊查。(作为系统的诊察,全面看看是对的,但一般看病不可能全身看看,作为一个方面的诊察看面,五阅五使和五色篇都提到,从颧、背、颊sheng、颊车、看臂、看骨、看胫、各有所不同,看哪部位出现特别的纹理和肌肉的改变,那个部位好发痹证,这就是望诊中对一个病的望诊。除了对部位分布的望诊,前面讲了对色泽的望诊,还有对特意病的望诊,还有对体质的望诊,通过这几篇应该看到这些问题,前面提到了看颧骨知道骨的大小,是指面上的一块骨头,这里指的高下,可通过不同部位诊断看出)
5、 怎样诊候哪些容易反复发生肠中积聚的病的人?(现代医学把积聚分成,积和聚两个病,积为有形血分属脏属阴,聚为无形气分属腑属阳,从什么时候分的,可以考证下。笼统称为包块类的病,)皮肤薄没有光泽(泽和夭相对,夭即指没有光泽),肌肉不坚实而且湿润。(肉里黏黏糊糊很多水,且皮肤不光滑)脾主肌肉,脾有留湿,肠胃里留的东西太多,积聚容易伤脾胃之间空余地方,(次,即次序,不次,即不恰当的次序,)寒温混乱,寒不在寒的地方,热不在热的地方,(临床中常见的,上热下寒,脾寒胃热,胃热肠寒,在伤寒论的阳明篇中提到,在前面的寒热xx中提到,比如很多人胃里感到发热的感觉喜欢吃凉的东西,吃了凉的东西后又出现腹泻,拉肚子不舒服。正是因为有了病才出现寒热错杂,如果不错杂,那就不是病了,易经中的最后一个卦象叫火水未济,反过来叫水火既济,正常的生理状态时水火既济,煮东西下面火上面水,百姓日用之水火,取自然之象。饮食习惯,生活起居习惯,人际交往中的关系,都是按照这个象来排的,所以说是自然之象。有病之象也是自然之象,头上发热,脚底发凉,这就是病了,头上凉,脚底热,这是正常的,很健康的。这就是水火和火水的关系,天地阴阳,大点的天地,否象,地天叫秦象,地在下,天在上,上面的阴气下降,下面的地气阳气上升,上下交争,否则阴是阴,阳是阳,阴阳离决,坚的更坚,弱的更弱,就成一个反的象)只要阴阳这格局颠倒了,就会出现虚的地方,邪气就会进入,并留在这,进一步形成大的积聚。(简单的比方,妇科病,做了刮宫手术后然后出现卵巢囊肿,出现输卵管炎症,包括包块,反复刮宫,导致子宫肌瘤,本身在终止妊娠的时候,本事就是个虚位,把有形的胎去掉,做手术的时候,风寒湿都容易侵入体内,如果再用西药消炎药消炎,引起胃肠道反应,上脘部的饱胀感,灰腻苔,黑苔出现,寒大了,本来已造成虚,再加上寒,寒和湿出现腻苔,常常出现湿象,盆腔积液,宫颈囊肿,很多妇科病出现,不想要孩子的时候有,当结婚想要孩子的时候,麻烦了,这是逆天之象。)
        通过上面五个病,不同的体质,善病风厥汗出、善病消瘅、善病寒热、善病痹、善病积聚者,一个风(木),一个热(火),一个虚(水)在骨头最深的地方,一个坚(金),一个堆积(土),从这五种病来看更象是对五行体质的论述,虽然一开始这篇提到风气伤人,这提到不同体质容易感受某种邪气。
         关于病的形态通过皮、肉、面色、骨象等就能知道,想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会得这病?是经常犯病?是三年、五年犯病?知道了病形,如何预测疾病的发生时间,其年是指什么?是指病发当年?还是病人形体所应的年?先根据前面提到的五行人的体质,确定所相应的年份,比如木形之人,在木年,或岁在甲乙,这说法有不同,按照《素问》上,那七篇大论中,对年时的相加,有分五运,按天干,有六气,按地支,有常运,有大运,有流年的运气,来看看正常是五行次序和这个年份,五行的顺序,然后加上天之五运的次序,和地支六气的次序,合在一起看看当时的气,看看在五行中哪个盛哪个衰,这叫做立其年,已知其时。除了五运六气以外,在前面提到的一日,二日间日相克的时候,都是按照五行的生克来算的。这病到你相克的年份的时候,它就加重,到年本身天气的变化,加上相克,它就加重,到你生它的时候,那叫耗气,到它生你的时候,到你本脏的时候,那是最旺的时候,对一个脏在里面内脏的五行次序是这样。对这一年的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也是这样,还有一个六十年的(甲子纪年)也是这样,所以说这个地方范围非常之大,从六十年的纪元,到一年的季节,甚至到子午流注的一个时辰。外在的时间,内在的从人的五行的形体,到人的五脏六腑,都归到五行属性里生克的,不同的五行系统对发病的影响。特别重视“因形而生病”这几个字,这里说的五变是形体的五种形,前面说的那五个病(善病风、热、虚……)就是指的五种不同形态,不同的人感受风,有人生病的,有不生病的,甚至有觉得舒服的,这就是形不同,形不同怎么办?能通过外在看出来,或随着不同的年份,风气的多少,病邪的多少,风雨寒暑的多少,而生不同的病变,这就是五变之纪,一个大概。形,形体形象上的五行。
        大概知道五行生克,知道逢克的时候严重就行,具体在那个层次上来看,在年的层次上,在人形体的层次上,还是在五脏的层次上,这就看我们在诊断和治疗中所取的方向,我们要在那个层次上给人调整,他在哪个层次上出了病变,所以这个运气相加也好,不同层次的五行相加也好,象上篇提到的“藏主冬、时主夏、音主长夏、味主秋、色主春,”是在不同的层次,从不同角度来说的五行,这两篇对应起来看,都是说的五行,详细读通这篇,有助于理解五行在诊断在发病,在预测再加上不同的年份,甚至长期预测的时候,它的作用。举简单例子,分析,把道理弄明白,并光是学原文这点东西,看清道理,别的自己都能推算。
        在《病传第四十二》中提到病在五脏中的传变,是按照五行的相克来传变的,如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中提到五变是从人体的五脏谈起,每一个脏中均有藏、时、音、味,色,相应于五时的冬、夏、长夏、秋、春,相应于水、火、土、金、木又相应与五输穴井、输、经、合、荥,那么在治疗中根据在藏、在色、在时间时甚、在音、在味的不同取不同输穴进行治疗,本篇中的五变讲述人体的五行体质,及根据这五行体质与岁运之间的关系来对疾病进行预测和诊断(不知道五运六气具体对应的岁运是什么,举不出例子推算。)。
通过这几篇的学习,知道疾病的起因和生成,不外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等方面引起,它们会出现什么具体的症状,通过望诊,病情在五时的变化,五行体质对疾病发作的影响等,明白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对疾病进行诊断,从而做到准确预测,精准诊断,及时治疗。
点评:本篇是学员根据课堂的讲述作的详细的整理,可见是下了功夫的。
      层次上基本不离原文的次序,按讲课时的阐释而来。
     如果能再加提练, 去除在讲课中为阐明问题进行的啰嗦,并按自己的理解,进行更系统的归纳,就更好了。
 
什么是气、真气、正气、邪气、经气?
看似是基本的文字的概念,实际上,搞不得就会附会想象,把中医搞得不知所云。
气就是动脉血混氧后的营养
内经: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若雾露之熏,润肤充身泽毛,是谓气

在上焦肺循环后的到全身的。

真气:经言:真气者经气也。
就是流于经中的正常血循环的作用

正气:经言,正气者正风也。如春之婴儿风、夏之大弱风等四时之正风叫正气。伤人轻微,并且有正气在,邪不伤人。

邪气:从其对冲之方来者为邪气。如夏之大刚风,冬之大弱风者是也。
 
 除后一个“气”(打不出)字外,还有“原气”,想不起内经中有说明,其余的,皆有明确的概念限定。也有是在不同场合,针对比较而定义不同。
医家所论,不涉虚玄,“必验于人”,气有明断。
以之说病,切于实践,以针以药,为求效验。
 
病邪在肺脏,症状有,皮肤痛,发热恶寒,气喘,出汗,咳嗽的声音发自肺部,这时在背部肺腧穴与心腧穴周围用手触诊,按到感觉舒服的地方下针,或针刺或放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病邪在肝脏,症状有,两胁有疼痛感,胃中寒,有瘀血在里面,肢体活动时感觉关节拘急,经常脚肿的,取肝经的行间穴,上病下取,胁肋是肝经终点期门穴的位置,采用补法针刺足三里用来治疗胃中寒,检查肝经循行所过,盛则泻之,去瘀血;在耳周围找青脉,刺血,缓解肢体活动出现的关节拘急,胆经循行过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
病邪在脾胃,症状有,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脾胃热,容易感到饥饿;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胃中寒,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或俱不足的,寒热夹杂的,在治疗上均取足三里穴。病邪在肾脏,症状有,骨痛,用手按找不到疼痛的固定地方,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经常出现眩晕,在治疗上取足少阴的涌泉穴和足太阳的昆仑穴,找到血络,刺络放血。病邪在心脏,症状有心痛,容易感到悲伤,经常出现眩晕仆倒,这具体看是有余还是不足,然后针刺大陵或神门来治疗。

金谷子
嗯,这样好。
再分段更好
癫疾第二十二
        癫疾是属情志方面的疾病,在开始发生时通过面部望诊能看出来,出现情绪上的改变,不乐,头部感觉重有痛感,眼上视,眼睛红,严重的还会出现烦心,治疗时在手太阳、阳明、太阴经上刺络放血,血变色为止。阳明过面,太阳过外眦,烦心属太阴经症状,盛则泻之,所以用刺血的方法。
       癫疾开始发作的时候,会出现两个不同情况,一是口啼,呼吸喘促,半边身体僵硬等,检查手阳明、太阳经络循行所过,左边僵硬的从右边治疗,右边僵硬的从左边治疗,盛则泻之的,用繆刺,也是血变而止;二是身体反僵,引起脊背疼痛,这从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经络循行所过进行检查,盛则泻之,刺血变而止。
        癫疾患者,让其住院治疗,仔细观察病人的表现,因为癫疾没有固定治疗的经络和部位,发病的时候,及时检查各经络所过,盛则泻之,看不出经络有明显变化的,可灸骶骨二十壮。
        骨癫疾的患者,以骨的病变表现为主,頷齿周围的肌肉胀满,骨头突出来,出汗后感到烦悗。呕吐沫,泄泻,这就是阴阳俱衰的表现,很难治。
         筋癫疾的表现,以筋的病变表现为主,身体卷缩,经常抽搐,脉大,在治疗上取大杼穴,如果出现呕吐沫,泄泻,很难治。
        脉癫疾的患者,突然晕倒,四肢的脉皆胀而纵的,脉满的,刺血;不满的,灸足太阳膀胱经在项部的穴位,灸带脉于腰间三寸的穴位和分肉之间。呕吐沫,泄泻,很难治。
      癫疾患者,发病到最后就出现狂证,这没法治疗。

金谷子
嗯,没法治疗,或难以治疗,或预后不良

      狂症也是属情志方面的疾病,刚开始发生是先感觉悲伤,容易忘,发怒,容易恐惧,由于忧虑和饥饿导致病因,内虚和过度思虑担忧的表现,用手太阴、阳明来治疗,盛而燥,取手阳明,这里采用表里经治疗,盛则泻之,刺血至血变而止,然后取足太阴、阳明进一步调理。
       狂开始发作时,不能睡,不感到饥饿,人体精神处于亢奋的状态,自以为了不起,能说能辩,好骂人,日夜不止,在治疗上取手阳明、太阳、太阴、舌下少阴,手阳明过面,手太阳络心,太阴,少阴系舌本,检查这些经络循行,盛则泻之,不盛,以经调之。
        由于受到惊恐后得的狂证,具体表现有,惊吓,喜欢唱歌,喜欢笑,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治疗上取手阳明、太阳、太阴,惊恐伤肾,下虚后气血往上冲,上盛,盛则泻之。
       由于气血虚衰神失引起的狂证,具体表现有,眼睛、耳朵出现幻觉,看到和听到奇怪的东西,经常出现惊叫,在治疗上采用手太阳、太阴、阳明、足太阴、头、两顑,还是检查经络所过,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调之。狂证开始会出现盛的状态,用泻法,长期处于亢奋状态后,人体消耗太过,也会虚,这时需要进一步调理。
        由于大喜过度引起的狂证,具体表现有,多食,总是感觉看到鬼神,偷偷笑,在治疗上取足太阴、太阳、阳明,然后取手太阴、太阳。阳明。善饥为阳明经的症状,
        狂证刚开始发作,没前面出现的明显症状,可检查肝经曲泉穴周围,盛则泻之,不好的,灸骶骨二十壮。

风逆,症状是突然四肢肿,身体沉重、无力,呼吸感觉寒的,饥饿时感觉烦躁,吃饱后在症状上会有改变,在治疗上取手阳明、太阴表里经,足少阴、足阳明经,阳明,太阴属土,土主四肢,足少阴属水,主骨所生病,冷到肌肉取荥穴,冷到骨取井穴。
        厥逆病,足特别冷,心胸刺痛,烦闷而且不能吃东西,脉涩,身体感觉暖的取足少阴,身体感觉冷的取足阳明,补足阳明,泻足少阴。 阳明取三里,足少阴取井荥。
       厥逆病,腹胀满,肠鸣,胸满呼吸不流畅的,取胸部二胁,或三肋间,咳嗽引背的,在背腧二、三肋间触诊,找到敏感点,然后进行治疗。
       小便不利,窿,刺足少阴、太阳,或用长针平刺骶骨,足少阴、太阳属水,盛则泻之。
        气逆,一般情况下在治疗上取太阴、阳明、厥阴,阳明取足三里,太阴取商丘、阴陵泉,厥阴取手厥阴的内关,严重情况下,检查少阴、阳明经脉循行,哪有变动取那条经,所以气逆病具体要根据逆气发作范围,形式,部位,症状,进行详查。胃上冲心胸取太阴,阳明。厥气上冲巅顶的就要取足厥阴。
       少气,身体沉重、无力,声音听起来尖细单薄,骨痠体重,懈惰,活动不便的,在治疗上取足少阴,用补法。
      短气,呼吸不连续,活动呼吸更紧促。在治疗上,补足少阴,刺足少阴血络,这是以通为补的一种方法。
 
《素问》:
“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
   
                —— 没跟老师好好学习过,胡乱弄点杂七杂八的玩意儿, 胡说还当成是医道,变个新名当成是自己的创新,乱用针灸按摩等,给人造成损伤而不自知。

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
——不知道中医的方法,整天害人害己、把自己整得一塌糊涂,还当成是治病救人呢!.

..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

——只摸个寸口脉,能知道什么病? 胡乱起个名堂,粗鄙到家了,还自以为高明(黄帝真能说大实话!!)

坐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

——只个寸口脉,诊不全的,弄些模糊说法,诊不出来,还怨自己的手指头不灵活,老师要是教出这样的学生来,是该打屁股的,是有过错和责任的。治起病来,“不走寻常路”,胡乱卖弄,胡治偶尔治愈一个,傻呵呵的还自以为得道了呢。

对照时下的脉法、针法及各种新法纷纭,好象黄帝就是在说今天。
 
昨天治一中年妇,右食指末节关节痛不能伸屈一月。
诊告之三年前头后外伤有关。
惊曰:是。
缪刺一针,针入,令自试,立曰不痛了;再让其试还肿吗?说不痛就好了,肿不会那么快,可再摸说:好象消了,真的吗?是不是心理 作用?
我再让弯曲试。惊曰:真的是消了,你看能弯曲了,全好了。
时间不到一分钟。
还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告之:你能理解为什么你来看手指,我先看出了你正好是三年的头外伤,就明白这个了。
她不解:三年前滑冰摔了,当时半个头连眼都肿了,可没留疤痕啊?
:好了就行了,别再想了。

这,现在学院派是不能信的,可内经如是说。
这个诊断和治疗,是正经正说,不是哪家独门秘技。

正好讲到《至真要大论》的“察阴阳所在”的司天、在泉、邪胜,能通能验就真了
所以说,运气是说天地,但这不是目的,目的是说人说病说治的。

平常小病,连一指头点大的小事,针灸都办不了的话,就只能用“治未病”当遮羞布遮盖“不治病”的事实了。
 
千万不要误会成“总是”这么快,“不是”的更多。
我说的这一例是快好的,更多是渐好的,要看什么病去。
易治的病,当然一针可愈。
内经明言,有百日乃愈、有期年乃愈者、有立已者。

正好前几天来了一学员,开始半路入手学运气,先补了点干支五行的课。
见了这例,让其从这例入手分析,理解了就通了。
时间一年,带着问题读经。
这个诊断和治疗,全不出内经原文的述说。
学了半年的那个 同学,一看就明白了。
内经是平白的,没什么虚玄。
 
相信可能不会人人有所收获。
能有部分人懂,能知内经之所应用,知其意可也。
读过、熟悉、并思考过内经的朋友,相信见而能知能解也。
经典是实在而不虚的,言诊言治,一术一作,必有实据的。
不似一些“脉神”,寸口可比B超、CT
读素问至“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
      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
...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
坐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

对照时下的脉法、针法及各种新法纷纭,好象黄帝就是在说今天。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
        本篇讲述二个问题,一是人之肥瘦的针刺方法;二是经络的逆顺。
        关于针道的理论知识学了不少,到实际临床上没有准确的把握来治疗,不知道具体怎样治疗。有些医生在临床中治疗有效是因为他们的学问做得熟,把道理搞得更清楚明白呢?还是仔细检查根据临床经验自己临时想出来的解决办法呢?这里涉及到个问题,在临床中是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深入学习,还是纯粹的通过仔细观察自己断出来的。天地人之间的事情,圣人立法让人学习的时候肯定有让人明白的说法,有其具体的规矩和格式之后才能传授给人,中医是有量化标准的。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就像工匠不能估计尺寸的长短,而不用尺子量,弃掉绳墨而度水平,丢了规去画圆形,去了矩而去画方形,知道了如何使用工具,明白了规矩方圆,通过简单的方法就能明白什么是逆,什么是顺.
        讲了量化标准,具体如何落实到天地自然与人呢?在深处放水,不需要费力气,水很容易就流干,循着洞穴挖隧道,相同也是很简单的事情。这就好比人的血气滑涩、清浊,还有循行的逆顺。
        接下来按七种不同人形来讲述具体的治疗方法:
1、人有高、矮、胖、瘦、黑、白。他们都有具体的度量数吗?(前面篇章中提到取其中度,平均数。)壮年人血气多,皮肤比较坚固,如果受到邪气侵袭,这样的人可以深刺留针,按治疗肥人的方法治疗,壮年的、壮实的、肥人的、身体好的,皮腠肉厚的,这类的比秋冬,血气深,所以刺得也深。
2、肩膀很宽,腋下很空阔,脖子上的肉很薄,皮厚黑,唇厚厚的,脸色发黑,唇色也发黑,这类人胖大嘴唇黑,阴气比较重,好贪(吃),针刺采用深刺留针,可以多扎几针,因为这样的人血色高,血脂高。
3、瘦人,皮薄脸色白,身体瘦薄肉少,唇薄,不喜欢说话,血清活动时容易心慌,容易脱气,容易损伤血气,刺的时候,采用快速浅刺。
4、正常人具体看黑白,肥瘦,各有具体调理的,如果端正敦厚的,血气调和的,按照常数调理即可。(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
5、有些人肌肉比较结实(举重、拳击类的人),骨节之间比较灵活,比较坚持的样子,特别壮实的人,发病时会浑身发沉气涩血浊,在治疗上,深刺留针,可以多扎几针;
6、有些人壮实但比较很灵活的轻巧的(技巧、跳水、武术类的人,或经常保持一定锻炼的人),气滑血清的,在治疗上,浅刺不留针。
7、婴儿肉嫩,血少气弱,用最细的针,轻轻一点刺就拔针,一天刺两次。
      还有根据气血的清浊来治疗的,血清气滑的人,在治疗上采用快速泻法,这样邪气则去。就像在深处放水,不用费力,就能把水放干。血浊气涩的人,在治疗上也是采用快速泻法,但可以多刺几处,这样能使经脉通畅,就像在洞里挖几个隧道或地洞,就容易流通。
        最后讲到脉的逆顺。分两部分,一是十二经脉的逆顺,二是讲了冲脉的循行。
        脉的循行逆顺是怎样的?手三阴(心、肺、心包)从脏走手;手三阳(小肠、大肠、三焦)从手走头;足三阳(胆、胃、膀胱)从头走足,足三阴(肝、脾、肾)从足走腹。
         少阴脉为什么下行?这不是足少阴肾经,是另一个分支,冲脉是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皆受其滋养。(功能上类似大动脉的分支辅助动脉)上行的脉,出于咽喉上部,渗入各阳经,灌于各阴经;下行的注入肾脉,出于气冲穴,循大腿内廉进入腘中,深入循行在小腿内侧,往下到内踝之后分支(冲脉起于太溪穴),下行的,并入少阴肾经,渗入足三阴经中;往足背动脉循行的,下循跗阳穴,进入足大趾间,渗入诸络脉而温煦肌肉。如果别络有结不通畅,摸不到动脉,这样就会引起脚背寒凉,逆气。怎么知道具体它的循行呢?用语言描述清楚,然后用手检查足背的动脉看能否摸到,这个脉动是顺,不动是逆,这样就非常清楚逆顺问题。
       通过本篇学习,明白针灸是有量化标准的,结合临床是必须仔细观察病人的实际情况,对之高、矮、胖、瘦、老幼刺法不同,血气清浊刺法不同,另外还必须对经络循行了如指掌。做到这样才能有准确的把握治疗。
 
有针下辨气感的说法,可做为一家之言。
内经素问和灵枢中,也有不同的论述,都可参考。

所谓得气、气至。灵枢:“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
这是说,得气是看脉的。
还说:“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
这些也都是可以用眼睛观察能看到的,不只是针下的“感觉”。
素问针解中说:“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
这也是说法之一。
 
经典俱在,不假外求"
针家可以问而刺之、可以必先诊脉、可以睹目察色、可以知针下阴阳盛衰、可以色脉合,这些都是经典明言,且切实可以操作的。
色脉外,还有形脉合、血脉合、合谷气等法,都是可以据实操作、不假外求的。
经所谓精、神、魂、魄,都是据实可明断的,而不虚玄的。
因为在某论坛看到有网友讨论针感,说到针下辨六淫等,说到“神机”、“灵悟”等,经中未见,事涉虚玄,流于言谈,恐失于实作,有感而引论也。
 
十四、《灵枢》讲记
(动输第六十二)
金谷子按:这是学员根据我的讲课整理成的笔记。欢迎大家讨论、批评、指正。
  黄帝:有十二经脉,为什么唯独手太阴—太渊脉,足少阴—太溪脉,阳明——人迎脉、跗阳脉,动不休止?(这三脉是最容易摸到的)。歧伯答:先从胃脉说起。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五脏六腑的气血都从胃里运化出来的,清气上注入肺,浊气下降为糟粕排除体外,肺气是在太阴脉中运行的,所以当人呼一次时脉动两次,吸一次脉动两次,呼吸不停止,脉搏也随着动而不止。呼吸和脉搏的节律相应。
       黄帝: 气不在寸口的位置,上了寸没有,下尺就伏下去了,从哪来的,到哪去了,不知道顶点在哪里,就说看着这脉波动着,不知道跑哪去了,问的就是血管的循环。
        气从内脏发出的时候非常快,就像弓离来弩一样飞快,如海水涨潮退潮,气上到鱼际后开始衰减,然后散开逆上,所以气行较微弱。(现在说血液循环是整个的充盈系统,光心脏的波动不可能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而波动的时候除了心脏波动以外,包括微循环本身它是波动的,同时波动。血气运行到末梢上后,分散为小的血管,从经脉—络脉—孙络—浮络,小而微,所以不容易摸到脉的波动)。这段是手太阴脉。
        问比较根据的生理问题。足阳明为什么波动呢?胃气还不全说的是阳明之气。胃气上注于肺,它的彪悍之气上冲于头部,循着喉咙,走到空窍,循着眼后,入脑中,出颔,下客主人穴,循颊车,合入阳明经,并行下人迎,这是胃气走入阳明经。故太阴脉和阳明的脉,动起来是一致的。阴阳上下是一致的,阳病见阳脉,应该是大,如果脉小,这就是逆证(发热典型的阳病,出现脉小,这就是逆证);阴病见阴脉,应该小,如果脉大,这也是逆证。(心脏病、冠心病、心悸供血不足等,应该是脉小,病在内属沉小,如果出现脉大说不定合并高血压)阴阳脉俱盛或俱衰,象一个绳子绷紧了。出现这些都是病象。这段说阳明脉—人迎。
       足少阴为什么波动呢?冲脉是十二经之海,与足少阴的大络脉,都起于肾下部,出于气街(气冲穴),循着大腿内侧,进入腘中(这就是股动脉的循行),循着胫骨内侧,并少阴经脉,下入内踝之后太溪脉。入足底,它的分支,入踝里,出于跗上—跗阳脉,入足大趾之间太冲脉从这里出来的,注入所有络脉,温足胫,这几个地方的脉都是长期波动的。下肢的脉波动是少阴经的,上肢的波动是大动脉是手太阴的,这里说的阳明是头面部分人迎脉,阳明能摸到地方还有个跗阳脉。
        这篇说的是上肢的动脉循环,下肢的动脉循环,还有头面部的大的动脉循环。说得非常明确,分不同的方法还论述血脉的循行。在内经中讲的经隧、经道、经脉、血脉就是血管,毫无疑问。但你不要去对应具体是哪一条血管,是那一经,具体说那一条经的时候是按照功能、按部位、按前后、按内外这么分的,人为的分的,用一棵树来比喻,可分两脉向阳枝向阴枝,分阴脉阳脉;分五脉,向东、向西、向南、向北、中间;还可分为十二脉,按纵横方向分,按十二时辰分,具体有多枝呢?一棵树可分无数枝,也可按靠近中间为经脉,往上走是络脉,再往梢的孙络,到叶的时候是浮络,浮络很多但都隶属于十二经脉。到粗干一绺看不见,没有分支也可把树干分成枝,按部位划分,如十二皮部、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经脉,就这个意思。对一个大的错综复杂的网络系统,举其大要,进行内外、前后中的不同的分类,这就是经络系统。经络实质就是血管。  
        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循环系统。营卫的循行,上下相通象一个个环不断的运动着,突然一个有病,引起阻断了,那么这个气是怎么环回去的?遇到贼风邪气,又逢大寒,手足无力,它背离正常循行,又是怎么复环的?在末梢上的阴阳的相会,是指的在大的络上相会(按现在说法,在毛细血管和动脉静脉网相会);气的路径有四街,有头气、胸气、腹气、胫气。别看外面受伤了,看到末梢上有些地方不正常,就算四末烂掉了,血液循环照常存在的,在末梢上相合是络脉,还有气街,在大的血管里有交通支,静脉之间有内流,而动静脉的吻合无处不在,只要大的动脉和静脉没坏,它就会自己形成一个回环。好。这正象一个环循环着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不断的运行着。这回环依赖于气街,就是笼统把这一块的动静脉循环称为气街,也就是大量的血循环。通过这篇能看到血液的循环,能看到回环无处不在。在现实中,通过现象而切实准确的认识到气血的循环状态。由现象而对内部机理的推测。
 
 金谷子按:不是我想突出。
在这一篇中,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很有趣,尤其是提到了下肢动脉的分支和侧枝循环的问题。
其实,我想,对经典的学习,我们一不要抱过高的、神圣的心理有意拔高;二不要抱俯视的、古人认识粗浅的态度来小看经典;三、最怕的是有意附会,一定以具体的字句为根据,不要先入为主,先有定见。
供参考。
 
问:经络实质就是血管?咋好多书又说经络不是血管,甚至不是具体的物质。
答:一种看法,多种看法,皆是看法,各法其法。
认清这个问题本来的意义和历史的演变,对于认识经典的针灸术和后来的诸家演变会有意义,对于如何提高临床疗效会有意义。
我想这就是研究理论、求真求实的现实意义吧。
转贴部分引论:
《灵枢·九针十二原》:“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看得见,摸得着。
《灵枢·经水》中则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 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脉,其实体是具体而清楚的,是解剖可见的。
   
     《灵枢·经脉》:“经 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又“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灵枢·动腧》亦 云:“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太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
“气口”、“手太阴”则系中医诊脉之处,为桡动脉分 布,
足少阴则相当于内踝后动脉,
足阳明是相当于足背动脉,
足太阴相当外踝上动脉。
   
    《灵枢·经脉》:“诸脉之浮而常 见者,皆络脉也”、
“凡诊络脉,脉色青”、
“诸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 结,急取之。”
————这里说的是静脉。

我不敢以自己的想象,确立自我臆测的观点。
读经的意义,在于放下自己的意见,认识经典原本是怎么说的。
或云内证云云,内经并无此论。
重视解剖和生理标准值,有可操作可重复的规范,使“为工”者,有标准可守,这是内经一贯的思想方法。

观点很多,角度不同,多学有益,重要的是要认真。
从其真处看其真,从其偏处识其偏。
否则,执一端而非其余,就是偏面、不全。
这个问题,在内经中有三句话已明确概括,是从天地人说的,我多是重复经言,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的。并无己意,也并不违经。经典表达明白,人不读经则乱。

大的小的粗的细的,乱成一团麻一样的血管,怎么掌握呢?
大概看,有顺的粗的,就叫经,细的乱的横的,就叫络吧。
只分大小粗细不全面。
分上下,过手的过足的,又是一类。
上下肢的再分,不是几条的事,交叉太乱纠结在一起,互通,就分个部位吧。外侧的叫阳经,内侧的叫阴经。
还嫌不够细,就再三分,每侧分个前、中、后,就有了阴阳太少加阳明厥阴的六经说。

这就是我理解的经络实质是血管,但不是哪一条血管。
是对具体的、实在的血管,进行了部位的类归。
就象人,有高人、矮人、中等个的人,但不是指具体的哪一个人,而每个人又皆可归为这三类中。
经络,基于血管,并对血管的特性、部位进行了抽象、概括、类归,便于掌握应用。


这是散在的在天下中医论坛的讨论,转贴于此,供朋友们讨论、批评并指正。
 
这是本人学习中医的领悟和体会,未必适合所有的朋友,也是我自己学习中医的一些感想,说来供部分朋友参考。
溯本求源,直追经典,
不立门派,入圣超凡,
勿拘术法,具通天眼。

今天始,一句句谈。
:中医历史悠久,流传之今,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我们学习中医、认识中医、了解中医,了解这门在中华大地上伴随者先民一路走来的医学,就要回溯,回溯到其本来发展的脉络里。看黄河水灌溉良田,还要知九曲十八弯,乃至昆仑黄河源。溯的目的,是为了求源。求源的目的是为了求真。
     比如,现在流行敲胆经治病了、吃绿豆治病了、吃牛筋治癌了等喧嚣一时的方法,回溯其源,就知道仅是特例、有些甚至是虚妄不实了。
:木无根本不茂,学无根本涉妄,说无根本不远。学习中医,所以要回溯历史,就是为了找到这个本。哪些是枝叶,哪些是根本,要搞清。这样就不会乱花迷眼了。
:要主动去寻求,不要被动接受,等着灌输。别人灌给你的,不同于自己求的,那终是别人的理解。只有主动的寻求的东西,经过了自己的困惑、不解、迷惘,然后一朝得解,豁然开朗的感觉,才会记忆深刻,才合契合真实际。如果仅是听别人说,张三说他比李四高,李四说他比张三胖,王五说他比张三和李四都能吃饭,而你要的找个工人来搬家,听他们各人自己注解而不是自己寻求,那就大不一样了。
:木有本而水有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问要想合于真实,就要重视这个源,就要求源。医学的源在哪里?就在主动的溯回其本,寻而求之,然后才可得其源,才能有活水不断来。
:勿曲曰直。直就是不拐弯,直接千古,直至古人深意。当然这个可能不好理解,古人离我们远去,千古之后的今天我们怎么可能直接和古人对话,直接理解古人的意思,直指古人的深心至意呢?莫非是用通灵之术、练气化神、练神还虚、阳神出窍、阴神魂游以见黄帝岐伯吗?我可以明确地回答:绝对不是!但仍有肯定的方法。什么方法?就是下一个字——
:兔子跑了,狗在后面撵,叫狗追兔子不回头。我们追究、追踪、追求、追寻古人真意,如何追呢?这就是研究经典的方法问题。也就是我们研究、学习的途径,直接古人方法,而这个方法就是通过一个对象,那就是经典。
:经者,常也。经就是不变的、经常的、如日月经天、恒久不变的,才能叫经。有人说,内经时代,生产力落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能力有限,医学知识相当古朴、简单,后来要不断发展才能完善。对这个说法,先不做对错的评论,单从文义上讲,如果真是这样,内经就不叫经了,就只能是早期文献之一,早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就如电脑的更新换代,从电子管的计算机,到现在的电子芯片处理器,一代又一代,新的产生,旧的自然淘汰了,所以就不叫“计算经”,只叫“计算机”。内经与之不同的是,至今仍在临床活生生地用着。当然其它的中医经论也是一样。历久弥新,可以恒常不变,就是古人传下来的经,因此而可以和古人直接对话,可直接追忆。
:典是指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标准、规范,是一个方面成熟的表现,能立为标准,就是可以重复的,可以充分信任的,可以任何人用之有效的。治国有典,医学也有经典。中医学的经典所以能传承至今,就是因为其标准放在今天仍然可以重复有效。
    观当今中医衰微,原因就是失去了标准,无典可依。临床诊断、病重病危、法律界定皆用西医的标准,为什么?因为中医自己失却了经典,各式各样的说法还自我标榜百家争鸣、学术丰富,实际上这就是失范的危险所在。治疗也是,用方无规范,用药用量没标准,不知其害,还自标为“灵活辨证、灵机组方、药随证立”等等,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看似花哨,说重了,正是亡中医的原因所在。
    用药这样,用针也是一样,制针、用针经典早立在那儿了,我们不去主动追寻,迷失在后世的各家说法中,终是难以作为标准推行、普及,难以全面作为标准提高可重复的疗效。
   直追经典,就是寻求这个在失去的标准,使中医建立在可重复的疗效标准、诊治标准之上。不是为复古而复古,也不是厚古而薄今,经典不只是古典,在今天仍有恒久之活力,仍可作为不变之法则应用而效的,才是经典。
:是否定,是要有所不为。有些方法要舍弃,有些技术要改进。有了现代麻醉学的发展,可以不用华佗的麻沸散;有了针刺麻醉,可以不必用那么多的麻醉药量。在不中求是。现代的介入技术、显微技术、无菌技术的发展,不能视而不见,不能拒绝先进的技术,不能顽固。
  直追经典,深入认真,就知道,经的标准中提出了要深入细微观察,那么你用了显微外科技术对大脑动脉进行了缝合,不但不能说就是西化、就是不中医,相反这才是真正的经典中医的精神。
  不,就包括了不凝滞、不顽固,不自以为是,不师心自用。
:有所不为,必有所为。这就是立,立什么?立于经典、立于事实、立于可重复的疗效。但不要人为的创立,无病呻吟式的创立,为写论文,没事找渣式的立。比如一个伤寒的麻黄汤证,立为表实证,还好理解,有人就反对,非要再创立个卫强营郁、卫闭营遏等等拗口的新词,以为创立新说,这于临床见证用方治病何干呢?一立新说,就与旧说相辨是非,其实何是何非呢?庄子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对于医学,医圣论而存焉,依论而行可也?何议辨之立,为写论文而强议也哉?
不立,二字合起来,是不立。不人为而立。
:内外之所出入叫门。医有医门,医门内有针灸门、方药门、疮疡门等,从术业有专攻的角度看,深入一门精研之,作为专家来说,是必要的。从医门作为一个大门来说,医仅是方术之一,执于我是开药的,不会针,我是搞针的不开方等,专则专矣,博则不够。大门与小门,正门与偏门,博与专、泛与深的关系,一定要谐调好。不立门,还包括不人为地限制自己,局限于一偏之中,不见其余而非议其它,这都是不合适的,也是道难行远的。但由一门而入,不论正偏,终极医典,则是无不可的。
:派是什么?茫茫九派流中国,水之脉也。那么脉是什么,脉就是人体上的水道,如地上河流,大河小溪,经脉络脉,大小血管而已。具体到中医的学术上,当然有些大的、小的流派,有不同的出处,形成了不同的门派。有的存在了很久,如长江、黄河,如医经、如经方;有的只是暂时,如灌园临时人工挖个水沟,如鸡血疗法、如某法治百病、如某书“有病不求人”。派之存,本无是非与善恶,各从其善无不可。执偏而不见全,则如沙漠上的季节河、内海,终不知海之阔矣。
不立门派:就是不要有意的执偏以为妙,旁门以为正道,进而看不到正道简易之门,而徒事繁劳。无论旁门正门、偏道正道,各有传承以成派,各有先人以之治病有效,皆可尊重、学习、继承、发扬,同时也要知道除此之外还有多派多门,还有总归的大道大门。不人为地创立,如天地之不言,若有验,后来习用者多,派自成焉,此所谓“不立”而立。

 

前半十二字,落在了“派”上,派同脉,知血脉,知盛衰,是中医诊病的手段。前半是言实作法,后半十二字,是说思想认识问题。
:进入,进入到哪里去呢?哪是内哪是外?有无内外?内外的门在哪呢?文字是表象,古圣远去,文献仍存,籍此文献,数千年一脉传承的文字,这是汉语言的文言、格式化的书面语言的优势,先从识字读文入手入眼,就是一个办法。进而体认文章的结构,语句章法间的意思。要直入,不要侧入。侧入就是后世诸多注家的个人阐释,不是说不对和没有意义,而是这与自己读原著不一样。别人嚼过再吐出的东西,听他说那个味道,而你再去嚼那渣,当然就不是那味了。
:一般意义上是说道德或智慧超群的人,似乎高高在上,我们只有仰视而膜拜的份,不可企及和进入到圣人的内心里去。这个认识,是有偏的,圣字,繁体也好简体也好,下面都是“土”,圣人就是地上的人,如你我一样的人。内经说“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就是世俗之间的人,举止行为上,和常人没什么两样。易经上说上天垂象,圣人则之,和这个处天地之和一样,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的人,这个简单,但不易做到。孔子也说圣人述而不作,仅是体认述说天地本来之道,并没创造什么。医家有医圣、药圣,其实现存的经典,都可以说是圣人之作。我们从此学医,深入学习运用,就算是入圣
:能入还要能超,高出平常,从高处观察,立足高远,不怕手低,就怕眼不高。眼界不高,限于一门一派一法一术一招一式而不自拔,则难见潮平海阔。
:众人见解,平常人的看法。超,就是超凡,而不是要超圣。圣合天地,如孙猴子一蹦十万八千里,超不如如来佛的手掌心,说得也是一个理。有人要改进经典、发展经典、批判经典,甚至创立经典,这种精神不能说没有可取之处,但所作所为是否是真的合于天地之理,合乎事实,在医学上能否验证呢?如果不能,还是少些“我认为”如何如何为妙,不如老实读经以入圣。入了圣,就可以超出一些平常的似是而非的凡人的看法。比如说六味地黄补阴、八味丸补阳等,习以为常,以为是当然,这就是凡见。你入圣,直追经典就知道,八味肾气丸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是治消渴、腰痛、转胞、水气、小便不利等证,而六味出自宋代用治小儿五迟。补阴补阳相对来说,就模糊了具体的治证了。
:和前面提到的”不“一样,也是否定的意思。前面是说在入圣超凡以前,不受门派影响,直入经典,免走一些弯路。现在是说在具体的应用上,多种方法、多种说法,一本经中也有不同,甚至看起来象是相互矛盾,我们怎么认识这个问题,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是取舍、扬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吗?还是限于矛盾之中,不能自拔,作些”各家学说“的文章,以示中医学之洋洋大观?皆非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方法是跳出来看,就是”勿拘“。
 
:止也,约束、固执、限制的意思。勿拘,就是不要止于一些表面的说法,不要受这些说法的限制,进而形成一些固执的不正确的观念。如庄子所言”曲士不可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就是拘执于一些教条,一些一时一地一人的看法,一些凡见,而看不到真正的大道。最简单的说个比方,就说脉学吧,脉迟为寒、脉数为热,这应该没错吧?学中医的都不会有异议。可你要是拘执于此,再看素问时,说到迟为不足、数为有余,可能就有人疑惑了,怎么回事,怎么矛盾了?迟寒热数难道有错吗?哪个对哪个错?这种对错对立的分别,就是因为先受了一种说法的限制而产生的。同样对于攻下、补土、温阳诸说一样,都是不可拘执的。不只是不要拘执于偏见和错误的的观点,正确的观点,如脉学的这些说法,同样也不可拘执。同样在针灸、方药、经方时方、寒凉温热诸派上也是一样。
 
:技术也,技术就应当有规范、可以操作,就有限制,为什么还要“勿拘”呢?制定规范、有标准,操作有依据是必要的,否则术何以为术?术是道的体现,医道是通过具体的一招一式的技术体现的,比如“断者续之”是理论的医道的论述,可具体的一个血管、肌腱、或是肌肉的断裂伤,如何进行疑缝合,缝合好,使恢复正常功能就是技术问题了。或许有人说了,这是西医的问题,不是中医问题。这不对,就医学来说,运用一切技术,体现医道精神救死扶伤,不论中西,这个技术的精熟都是必要的。所以要勿拘,还要看到术仅是术,比如针能治病、药也能治病,还要看到哪个方法更方便,更好,一是你能运用得更好,一是这个技术的成熟程度更好。如灵枢对有些病也主张“调以甘药”,而伤寒论主谈方药,也是针、灸并论,并且首治言针。
:术是具体的技术,而法是一个思想的、运用的方法问题。术不要拘泥,不要因小术而不见大道,局限于一些技术上,看不到维护健康的方法,法也是一样。各种方法,传承有自,必有其可取之处,但要深入研究,落实在临床有效上才算,不要单纯作为一个公式,想当然地生硬搬套。比如阴阳五行、八卦干支化合、子午流注、乃至五运六气、奇经八脉、十二经十四经以及十一经等等。不要认为是真的这里有个八卦、那里含个五行、这里是平面的阴阳、那里有个立体的八卦等等,要知道,这些仅仅是方便取有的一种方法,以非真有也非真无,仅是一法,拘执则失于见实,就如认指作月。要因指见月,通过所指的方向、所用的方法,达到见到明月、见到真实。不为术法所拘,才能有后面的“具通”。
 
最后一句,想想从何说起。
通天之眼,谁具备了?谁没有具备?
如何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再想想。
 
 具通天眼,就是全部,是具备。是人人都有的、本来的与天然相通的观察能力。
:人与天通,具通天,都能和天相通。再广而言之,不只是人,天生万物,皆与天通。天黑了你困了,天亮了你醒了,这就是自然、天然,不管你知道不知道,时至天应,就知道该怎么做,这就是顺天,反而就是违天、逆天。
      合欢树的叶、花生的叶天黑就合上,天明就张开,也是一样,也与天通,人法地、法之用治不寐目不合。半夏长成在五月夏之半,音同“半下”,块根在直扎入土的一半,就象胃在消化道中膨出一个大的腔一样,以之治呕吐、治食不下。
   人乃天地自然的产物,万物也是一样,圣人类其情,五谷五菜养其常,五味异常应其变,顺五运之更、六气之化,通常达变以应天。百姓日用而不知者,非不通也。
  :至高无上,法道而行,而道法自然。天之运,有其道,其道自然而然,不因圣人或百姓的知或不知而有稍改焉。故人人具通天。
   :五官中,眼最高。人比畜类,站立代爬行,眼更高,更近于天。故人能役畜以为用。眼,从目从艮,目所止也。儒曰止于止善。目上还有个额,有个顶,目观天下,不能放眼天外。你不可能看到自己的头顶之上。用自己的眼来观察天然所示现的万物情状,察物如是,察人也这样,看病也是这样,看药物也是一样,那么看针、看穴、看脉、看效、看气至看血去,何尝不是这样呢?
   遵从经典,归于天然,止于目观,大道至简,无需多言。
 
以上所谈,仅仅是个人学医的一点感悟,本人还在学习、探索、领悟中。
   谈不上什么高低,当然有所见不同。
   希望对部分有同感的朋友有所帮助,相信也有部分朋友会觉得不如来几个“秘方”实在。
   医生水平的高低,是由病人说了算,不是听谁自己高谈就高了。

   当然,再次说明的是,这个方法,也不是对所有人都适应。也有一辈子行医没读过一本经典的,不妨碍成为“一方”名医。
  每个人会按自己认可的方法学习,这才是正常的。
   鹤能飞,鱼能游,狗吃屎,虎吃肉,猿能攀,龟能息,虽然动物实验证实了是真的,但我都学不会,也不去学,非其类也。人之差别当然没这么大,但个人的经历、所处环境、人生际遇种种不一,加上先天性情各有不同,差别也是确实存在的。
    所以学别人只能会失去自己。学习的目的是成就自己本来的天然的对知识的认知,尽自己的能力达到最大程度的贴近真实。

同样,这也还仅是我个人的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伯未讲解中医基础学说——经络
灸绳(一)
张效霞:略论经络起源与形成的历史过程
中医探究 | 从经络学说的起源考证经络之实质
脉针探讨
选择中医微博集之60中医的思维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