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孩子们讲孟子
给孩子们讲孟子
分类:
2014-10-20 08:44阅读(692)评论(4)
因为原请的老师仍然没有回来,我在节前应朋友邀请,给9位二年级小朋友讲了第三次课:“孟子的特点”。
上一次讲“孔子这个人”,我把讲课记录发到自己的博客上以后,有博友留言说:“为皇权专制服务的思想工具。”“为何中国两千年历史被孔学占领——太简单了,因为他为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皇帝服务。”
这回讲孟子,也许受到的质疑会小一些,因为,孟子自己和孔子一样,不仅没有亲身“为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皇帝服务”过(因为他们活着的时候,专制皇权还未出生呢),而且,孟子的思想中的“民贵君轻”观念,恰恰可看看作是站在“专制皇权”的对立面。这样的思想,也流传了两千年,并且在其中一千年中在“主流意识形态”之中。这是为什么?专制皇帝们怎么会容忍这种“反动思想”存在呢?是皇帝装作看不见吗?还是另有一种力量助其流传呢?
所以,讲“孟子的特点”,我第一点就讲到了他的“民贵君轻”思想。为了使这个思想呈现得更为形象化,我还把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三个短语,以配图的方式上下排列,形成一个清晰的价值次序:
因为“社稷”这个概念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比较生疏,我就从中山公园中的“社稷坛”说起,然后引吕思勉先生《中国通史》中的话,来说明“社稷”如何成了“国家”的代称。其实,这种以具体事物来指代抽象事物的语言现象,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它可能正是反映了语言的流变和生产规律。
我顺便还借吕思勉先生的话,来介绍了“国家”的其他代称:“邦”和“封”——它如何从标示边界的土堆衍变成了“分封”、“封官”中的动词。
当我在投影中展示中山公园中的“社稷坛”的画面时,我问孩子们:“你们去过这个地方吗?”
小孩子们立即兴奋起来:“我去过!五色土!”
呵呵。
其实,还有一个概念,我也怕孩子们难以理解,就是现在已经没有了的“君”——我总不能把他们说成是“国家主席”啊。
我模糊了战国时代不同国家诸侯的称呼,将其统称为“国王”——这是一个他们可能在童话故事已经熟悉的角色。但讲到“国王”与人民的关系时,我仍然感到有一定困难。因为,那样一种关系,现在也不存在了。所以,当说到为什么“民贵君轻”的时候,一位小朋友脱口而出:“我知道,因为国王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
——这吓了我一跳。但我也不能说错。只好含糊地说:“在远古的时候,国王是选举出来的。”其实,确有史学家认为,我国远古时代部落联盟首领是推举(而不是选举)出来的。他们认为《尚书》中关于尧、舜传代的记载,就是“推举”制度的反映。
因为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表述得还是太抽象了——没有故事。我在备课时忽然想到了《战国策》、《国语》中所谓“赵威后问齐使”的故事。在赵威后的问候次序中,也有一个“民贵君轻”的价值次序,而且更难得的是,这位女政治家还论证这个价值次序的合理性:
孩子们普遍对这个故事感到很兴奋,因为除了其中的“岁”、“恙”两字的意思他们不太了解,需要解释一下,这个故事对于他们来说很生动。而且其中的“苟”字,他们在第一次课讲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时候就已经学过。
在讲课结束以后,还是有一位小朋友问我:“为什么民贵君轻。国王不是有权势吗?(像张仪、公孙衍)那些有权势的人都为国王服务,为什么民反而比国王还尊贵呢?”
我有点儿为难了。我总不能说“主权在民”啊!因为不仅那时候孟子没有这个思想,那个时代也不可能有这个观念。我只能说:你看,社会的物质财富不是由人民生产出来的吗?——这其实也正是赵威后的逻辑。
我讲到孟子的“民贵君轻”观念时,我还讲到了《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指责君主“率兽食人”。由此讲到了孟子的论辩特点:忽略不同事物表面的差异;而揭示其结果和本质的相同。
在讲到孟子的另一个特点“性格刚毅;更有批判精神”的时候,我讲到了孟子提出的“伟大人格标准”,就是那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读到此句不免肃然,立增慷慨之色。
孟子与学生景春的这场对话里,孟子是与在权势者(张仪、公孙衍)的对比中谈到自己关于“大丈夫”的标准的,所以,我不免又讲到了战国时代的国际关系以及“纵横家”这个群体。
孩子们在这个环节纷纷发言,表达自己关于“大丈夫”的看法,以及对孟子“大丈夫”标准的理解。有的还没听清孟子是什么标准,就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标准,非常可爱。看起来,“大丈夫”的话题还是很吸引他们。
但是,有一个词,我原来备课时想到了,但在讲课时没有说出来,就是在孟子的这个“大丈夫”的标准中所体现的“独立”精神。这才是孟子的根本特点,是他在孔子之外贡献于中华民族的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思想文化3:儒家的民本思想
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主张自我教育 修身养性 民为贵君为轻 社稷次之 民本思想
孟子之伟大
孔子和孟子有什么不同?
富贵不能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