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站桩使骨重建肌通连——李照山


站桩使骨重建肌通连——李照山
 
王芗斋先生强调: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大成拳之所以把桩功放在首位,就是因为站桩能获取技击所需要的力量体系,尤其是站技击桩,则可达到培养锻炼“内劲”之目的,所谓“内劲”就是肢体上的肌松力掤 ,而具有这一效应的途径,就是在于桩功能改善或强化骨骼与肌肉性能。
 
通过站桩可起到“骨重建”的作用。所谓重建就是骨骼通过改变大小、形状和结构以适应力学需要的功能。重建可增加骨的密度,从而也就增加了骨的强度和硬度。无论发何种力量,打出何种招法,都离不开骨骼作支撑。只有具有良好性能的骨骼作运动链,才能具有较好的肢体支撑和掤 劲效果。比如,用同样粗的木棍和铁棍去搭架子,或去击人,肯定是后者的支撑力和打击力要大得多,其原因是后者的密度要远大于前者。对于一个长期站桩和试力的人来说,我们可通过腕部的触点感知其臂如棉里裹铁,非常沉重,这正是“骨重建”效应。其作用可增加推手或阻截过程中的掤撑感,可提高打击中的穿透性。
 
站桩对肌肉的影响是:既能改善肌肉的质量,又可达到“肌通连”的效果,即大成拳所讲的肌肉若一。由肌肉做功原理可知,参与做功的肌肉质量越大,力量就越大,功率就越大。对于一般人而言,在进行某项肢体动作时,往往是仅赖于肌肉的本能生理活动。对于经过不同体育锻炼的人来说,虽然其质量可得以改善(如肌节增长,肌肉体积增大等),但欲使之若一的参与某项运动是有一定难度的。经过相当的站桩后,肌肉不但能有效的收缩,而且参与收缩的肌肉可在力点的位置达到尽可能大的延伸。这样,不但肌群数量与质量增加,而且动作的距离也得以延长。当做到“肌通连”后,若用手腕搭扣于对方的手臂时,其力源不但来自上肢肌群收缩,而且还可使肩部、背部、腰部的肌肉参与收缩,此时,若让人触摸一下他的腰背,可明显的感到这些部位肌肉的收缩作用,这就是为什么经过长期站桩的人能够具有较大的发放力与穿透力的原因。
 
肌肉收缩产生了力量,而这种力量是由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得以实现的。化学能就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如ATD、CP、ADP等,肌肉储能越多,其收缩力就越大。站桩可加强高能物质的产生和利用。在桩功的位静式特殊运动中,肌肉能较长时间处在微动收缩与刺激状态之中,此时体内生化物质易于以脱氢方式氧化,能量逐步释放,并且以ATP、CP的形式储存起来,在内家拳法中,常有培养“内气”、聚集能量的说法,实际上就是能量物质的产生和储备的过程。
 
站桩之所以能产生技击方面的力量,就是因为桩功下的间架结构能适合肌肉的收缩原理。例如,站桩对肢体角度的要求,是以钝角为主的,这正是符合肌肉的等张收缩(向心收缩)原理。等张收缩的原则是:上、下肢的力量与关节角度有密切关系。当肘关节屈曲为120度时,相关肌群收缩产生的张力最大;对下肢而言,则髋与膝伸的力量随角度的增大而增加。
 
技击桩的重要桩法是矛盾桩,其桩式为:下肢丁八步,身体重心前三后七,前臂屈肘约120-135度,后臂屈肘约95度,下肢的髋屈与膝屈角度基本大约为150-170度,此状态基本符合等张收缩的原则,符合大成拳肩撑肘横或外撑内抱的要领;这样,易于放松身体,易于产生沉重整体之感,易于体认“肌松力掤 ”的内劲效应。其它桩式虽不同矛盾桩,但其屈臂、屈髋、屈膝的角度都是以钝角支撑的,对下肢而言,当屈髋、屈膝在80度左右时肌力较小,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常通过高级矛盾桩与裹跨步得以强化。
 
技击桩的种类比较多,不同的桩式具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就要选择相应的技击桩,当有了一定的矛盾桩基础后,就可进行其它在技击桩法的练习。下面各桩均以左式为例,右式练法与此相同,只是方向相反。
 
1、抓球桩
 
姿势:在矛盾桩基础上,两手内旋,变掌心向下,手指弯曲,胯部松沉,微向后拉,两手如抓起两个大铁球。此桩既能产生大成拳的整体力,又能获得大成拳中的抓、拉、拿、捋、拧、带等手上功夫。
 
意感调整:设想两手各抓一个大铁球,每个指缝间又夹一个小铁球,大小铁球一会儿合成一体,一会儿又分开,我稍有意,则可把铁球向左或向右甩得很远;也可设想我双手扶按在远处的一座高山上,稍有意念,可把此山按入地下,或将其推倒。
 
2、虎抱头桩
 
姿势:下肢与矛盾桩相同,腹部微收,两臂抬起,手握空拳,左拳在前,
 
与眼同高,距头部约一尺二寸,右拳在后,位于鼻子稍下方,两眼目视前方。此桩易锻炼炮拳的进击能力和防守能力,对培养临战意识及周身扑打能力也有积极作用。
 
意念活动:设想远处有一大树,意欲把大树一拳击倒;或可设想有一壮汉向我击来,我则以虎抱头桩式进行挡、拨、拦的假想,同时寻机向其进攻,意欲一拳将其击毙。
 
3、大步桩
 
姿势:站成左式大丁八步,两脚距离约三步,臀部后坐,两腿下蹲,两手抬起,略高于胸。手心斜向前,左手在前,与左脚掌相齐,右手在后,前后相距约一手,横向距离约一头,肩松肘横、两手如推一物。此桩功对于锻炼大成拳的发放力、斜面力、横力、弹力有较好的作用。
 
意感活动:设想自己如捕鼠之猫,将窜而未动,欲捕而待机,也可设想我面对强敌,扑之即倒;或可做各种自卫反击的准备,以不变应万变,与敌作生死周旋。
 
4、伏虎桩
 
姿势:站成左式大丁八步,两脚距离约四足,两腿下蹲,腰往后拉,头正项竖,上身挺直略向前倾,两手前伸,左手在前,右手在后,相距约有一手,两肘外撑,两掌内斜相对,两手十指斜向下方,手指微屈,如掐虎颈,自身如坐虎背之上。此桩对增长下肢力量见效快,有助于培养大成拳的磁力、惰性力、定中力、惊力等。
 
意感活动:设想两手如挂空中,两腿两足好似把地球撕裂,同时又不要使之分裂,正是欲合不能,欲开也不能;或设想两腿如插入虎身,虎狂吼不已,亦无能为力。
 
5、降龙桩
 
姿势:两脚前后尽量大步分开,成左弓步,前脚掌向外转,脚跟向里,后脚伸直,脚跟不要离开地面,右手横掌向前推,略高于头,掌心向外,左手置于胯部左上侧,掌心向后,双肘略弯曲,上身前伏,腰及颈项向右后扭转,两眼怒视后方。此桩对增强大成拳的内气、内劲、力度、四肢力量、磁力、鞭力等有特殊作用。
 
   意感活动:设想我两臂有擎天托地之势,而心静如同止水,周身如同坐禅一般。
 
6、高级矛盾桩
 
姿势:在初级矛盾桩的基础上,前脚稍向前移动三寸距离,两腿尽量弯曲,
 
身体重心为前三后七,两手可调至为以下三种情况的任何一种:1、 前手不变,后手掌心向下;2、后手不变,前手掌心向下;3、两掌心均向下。两脚跟离地,仅以两脚掌着地进行练功,若有不适之感后,可使全脚掌着地。
 
    意感活动:在如此站桩过程中,两眼凝视前方,含歹毒之光。要更加体会周身的松沉浑厚之存在,尤其是上肢的内劲存在与变化,可假想我周围有巨蛇猛兽向我袭来,我欲与之对搏;也可假想我若上弦之箭,发之即出。
 
对于站桩的中、高级练法,必须在有相当功力的基础后方可进行,否则将适得其反。尤其是对初练站桩与体质较弱的人来说,更不可试行。正是由于这两种练法不易掌握,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一切都处于初级的阶段。在大成门中,能掌握这些高级练法的人是为数不多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成拳劲力修为的途径——郑东炬
大成拳(意拳)·技击桩
大成拳技击桩
卢氏结构科学自修教程(六)(七)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桩功
[内家拳]技击桩法·解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