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络肢体病证>>痹证
经络肢体病证>>痹证
痹证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内经》所言五脏痹、六腑痹、奇恒之腑痹、五体肢节痹,反映了痹病的基本内容,可见证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又分外痹与内痹。本节主要讨论肢节证。
肢节证,是以肢体经络为风寒湿热之邪所闭塞,导致气血不通,经络痹阻,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痠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历史沿革】
① 病名首见于《内经》,有专论,详细论述了病因、病机、分类、传变、转归等为后世师法。
病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分类:三痹、五痹、脏腑痹。
病机:
《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因感邪季节、患病部位及临床症状的不同, 《内经》又有五痹之分。
《素问·痹论》曰: “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素问·痹论》还以整体观阐述了痹与五脏的关系: “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并在预后方面指出:“其人脏者死,其留连筋骨者痛久,其留连皮肤者易已。”
②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之“历节”即在本病范围内。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痛,黄汗出,故曰历节。”
张仲景《金匮要略》有湿痹、血痹,历节之名,其中历节病的特点是遍历关节疼痛,所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后世言痹,或从白虎历节,如《金匮要略》、《济生方》;或痹证,如《儒门事亲》、《景岳全书》、《金匮翼》、《时方妙用》等;或痹病如《证治百门》、《医宗金鉴》、《诸病源候论》、《杂病广要》等......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称为“历节风”;王焘《外台秘要》述其症状痛如虎咬,昼轻夜重,而称“白虎病”;严用和《济生方》则称“白虎历节”;朱丹溪《格致余论》又称“痛风”;王肯堂《证治准绳》对膝关节肿大者称为“鹤膝风”,手指关节肿大者称为“鼓槌风”......
③ 《中藏经》最早提出热痹名。
《症因脉治·痹证论》不仅对风、寒、湿痹,而且对热痹之病因、症状、治疗均予以论述,完善了痹病的诊治内容。
④ 《医宗必读》概括了痹证的治疗原则,主张分清主次,采用祛风、除湿、散寒治疗,行痹应参以补血,痛痹参以补火,着痹应参以补脾补气。
《医宗必读·痹》:“治外者,散邪为急,治脏者,养正为先。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之害也。治着痹者,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亦不可缺,大抵参以补脾补气之剂,盖土强可以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
叶天士对痹久不愈,邪人于络,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并重用虫类药剔络搜风,对临床均有较大指导意义。
【范围】
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学的结缔组织病、骨与关节等疾病相关,常见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它如增生性骨关节炎等出现痹证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
气血不通,经络痹阻,所致肢体关节疼痛,是肢节痹病共有的证候学特征。不同的分证,有各自的症状学特点。
行痹:疼痛游走不定,恶风寒。
痛痹:疼痛剧烈,遇寒则甚,得热则缓。
着痹:重着而痛,手足笨重,活动不灵,肌肤麻木不仁。
热痹:肢体关节灼痛,或痛处焮红,肿胀剧痛,筋脉拘痛。
尪痹:关节剧痛、肿大、僵硬、变形,屈伸受限。
气血亏虚型:关节酸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并见心悸、四肢乏力等。
[病因病机]
痹证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及饮食等有密切关系。正虚卫外不固是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证发生的外在条件。邪气痹阻经脉为其病机根本,病变多累及肢体筋骨、肌肉、关节,甚则影响脏腑。
一、病因
1.外因
外因为痹证发生的条件。
(1)感受风寒湿邪: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暴雨浇淋、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外邪注于肌腠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风寒湿痹。由于感受风寒湿邪各有所偏盛,而有行痹,痛痹、着痹之别。若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复感风寒湿邪,可从阳化热;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亦可蕴而化热。
(2)感受风湿热邪:久居炎热潮湿之地,外感风湿热邪,袭于肌腠,壅于经络,痹阻气血经脉,滞留于关节筋骨,发为风湿热痹
2, 内因
内因为发病的基础。
(1)劳逸不当:劳欲过度,将息失宜防御机能降低,汗出肌疏,外邪乘袭。精气亏损,卫外不固;或激烈活动后体力下降
(2)久病体虚:老年体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失养;或病后、产生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外邪乘虚而人。如《济生方·痹》所云:“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此外,恣食甘肥厚腻或酒热海腥发物,导致脾运失健,湿热痰浊内生:或跌仆外伤,损及肢体筋脉,气血经脉痹阻,亦与痹证发生有关。
二、病机
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是痹证的基本病机。患者平素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空虚,易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痹阻筋脉,肌肉、骨节,而致营卫行涩,经络不通,发生疼痛、肿胀、酸楚,麻木,或肢体活动不灵。
外邪侵袭机体,又可因人的禀赋素质不同而有寒热转化。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者,感受风寒湿邪,易从阳化热,而成为风湿热痹。阳气虚衰者,寒自内生,复感风寒湿邪,多从阴化寒,而成为风寒湿痹。
痰浊,瘀血、水湿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邪痹经脉,脉道阻滞,迁延不愈,影响气血津液运行输布。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酿成痰浊瘀血,痰浊瘀血阻痹经络,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屈伸不利等症;
痰浊瘀血与外邪相合,阻闭经络,深入骨骱,导致关节肿胀,僵硬,变形。痹证日久,影响脏腑功能,津液失于输布,水湿停聚局部,可致关节肢体肿胀。
痰瘀水湿可相互影响,兼夹转化,如湿聚为痰,血滞为瘀,痰可碍血,瘀能化水,痰瘀水湿互结,旧病新邪胶着,而致病程缠绵,顽固不愈。
病初邪在经脉,累及筋骨、肌肉,关节,日久耗伤气血,损及肝肾,虚实相兼;痹证日久,也可由经络累及脏腑,出现相应的脏腑病变,其中以心痹较为多见,《素问·痹沦》:“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临床常见心烦、惊悸,动则喘促,甚则下肢水肿不能平卧等症状。
总之,本病的发生,系由机体正气不足,外卫不固,或先天禀赋不足,复因久住湿地,汗出当风,冒雨涉水,热毒浸淫,风、寒、湿、热之邪得以内侵于肌肉、筋骨、关节之间,致使邪气留恋,壅塞于经络,气血凝滞,脉络痹阻而成。若复感于邪,邪气内舍而成内痹之象,即脏腑痹,治疗更难,预后更差。因此,正气不足和风寒湿邪乘虚伤人是致病的内外因素。而经络闭塞,气血不通,脉络绌急是肢节痹病的病机所在。故《诸病源候论,风病·风湿痹候》说:“由血气虚,则受风湿”。《济生方·痹》也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病邪稽留而病势缠绵。
【临床表现】
肌肉、筋骨、关节疼痛为本病的主要证候特征。但疼痛的性质有酸痛、胀痛、隐痛、刺痛、冷痛、热痛或重着疼痛等各异。疼痛的部位,或以上肢为主或以下肢为甚,可对称发作亦可非对称发生,或累及单个关节或多关节同病,可为游走不定或为固定不移。或局部红肿灼热,或单纯肿胀疼痛,皮色不变。或喜热熨,或乐冷敷。多为慢性久病,病势缠绵,亦可急性起病,病程较短。病重者,关节届伸不利,甚者关节僵硬、变形,生活困难。
【诊断】
1.发病特点本病不分年龄、性别,但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运动员以及体育爱好者易于罹患。同时,发病的轻重与寒冷、潮湿、劳累以及天气变化、节气等有关。
2.临床表现突然或缓慢地自觉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为本病的症状学特征。或游走不定,恶风寒;或痛剧,遇寒则甚,得热则缓;或重着而痛,手足笨重,活动不灵,肌肉麻木不仁;或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欣红灼热,筋脉拘急;或关节剧痛,肿大变形,也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伴心悸、乏力者。
3.舌苔脉象舌质红,苔多白滑,脉象多见沉紧、沉弦、沉缓、涩。
4.辅助检查实验室和X线等检查常有助于痹病诊断。
【鉴别诊断】
痿病
肢体痹病久治不愈,肢体关节或因痛剧,或因届伸不利,或因变形而活动减少,肌肉废用而渐萎瘦,而与痿病相似。其鉴别的要点是看有无疼痛。
痿病以肌肉软弱无力或萎缩为临床特征,并无疼痛,因肌肉软弱无力而行动艰难,甚至瘫软于床榻;
痹病以肢体肌肉关节疼痛、酸楚、麻木为临床特征,因疼痛或关节变形而行动艰难,因行动艰难肌肉少用而渐瘦,但不至瘫痪。
临床上也有既有肢体肌肉萎弱无力,又伴有肌肉关节疼痛者,是为痿痹并病,可按其病因病机特点,辨其孰轻孰重进行辨证论治。
痹病痿病
主症肌肉、关节、筋骨疼痛、痠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 四肢均易罹患 活动正常或有屈伸不利肢体痿弱,羸瘦无力,行动艰难,甚至瘫软于床榻 大多病於下肢 痿弱不用是痿證的主要临床表现
疼痛疼痛突出多无疼痛
病机风、寒、湿、热邪气乘虚而入,气血凝滞,经络痹阻脏气受损,肢体筋脉失养,虚多实少
【辨证要点】
一、把握主症
肢体关节疼痛为本病的基本特征,例如:游走不定而痛者为行痹;重着而痛、麻木不仁者为着痹;疼痛剧烈,伴关节肿大变形为尪痹。
二、辨病邪偏胜和病程的久暂
风寒湿热为病各有偏胜,根据临床主症特征,分辨主导病邪。如游走不定而痛者为风邪胜;疼痛剧烈,遇冷加重,得热则减者,寒邪为胜;重着固定,麻木不仁者湿邪为胜;病变处掀红灼热,疼痛剧烈者热邪为胜;病变处有结节、肿胀、瘀斑或肢节变形者,为痰瘀阻痹。
风邪胜者为行痹;
寒邪胜者为痛痹;
湿邪胜者为着痹;
热邪胜者为热痹;
突然发病病程短者,多为急性风寒湿热痹;
久治不愈,肝肾亏虚,痰瘀阻络,关节肿大变形者,为尪痹;
反复发作者,多属慢性之痰瘀相结,气血俱虚证。
三、辨别虚实
本病也有虚实之别,临床应予以细心辨识。切勿认为凡关节酸楚疼痛,且随天气变化而变化,不问病程之长短,便使用祛风活络之品,这样易犯虚虚实实之误,造成坏病。行痹、痛痹、着痹、热痹等,虽起病亦缓,但病程短者多为实证,而痰瘀相结,肝肾亏虚证为虚中挟实,其治较难。
一般突然发病,或发病虽缓,但病程短者多为实证。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多虚实夹杂。疲乏少动者多气虚;面色觥白,心悸者多血虚;肌肉麻木,肢节屈伸不利者多肝虚筋失所养;骨节变形,腰膝酸软,多肾虚骨痹不已。
治疗原则
痹证以风,寒、湿,热.痰,瘀痹阻气血为基本病机,其治疗应以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根据邪气的偏盛,分别予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痰,行瘀,兼顾“宣痹通络”。
痹证的治疗,还宜重视养血活血,即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寒宜结合温阳补火,即所谓“阳气并则阴凝散”;治湿宜结合健脾益气,即所谓“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久痹正虚者,应重视扶正,补肝肾,益气血是常用之法。
分证论治
·行痹
症状:肢体关节、肌肉酸痛,上下左右关节游走不定,但以上肢为多见,以寒痛为多,亦可轻微热痛,或见恶风寒,舌苔薄白或薄腻,脉多浮或浮紧。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药;
1.防风汤加减,方以防风、麻黄、秦艽、葛根祛风除湿;肉桂、当归温经活血;茯苓健脾渗湿,姜、枣、甘草和中调营。
防风汤加减:防风15g,麻黄9g,桂枝15g,葛根30g,当归12g,茯苓15g,生姜6g,大枣9g,甘草6g。加减:腰背酸痛者,加杜仲15g,续断15g,桑寄生15g,淫羊藿15g,巴戟天15g以温肾阳,祛风湿。关节肿大、苔薄黄者,有化热之象,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2.宣痹达经汤。
方以蜂房、乌梢蛇、土鳖虫、螳螂通经活络以宣痹;威灵仙、羌活、防风、秦艽、稀莶草、青风藤疏风祛邪;当归养血活血;穿山甲搜剔络脉瘀滞。
若以肩肘等上肢关节为主者,为风胜于上,可选加羌活、白芷、桑枝、威灵仙、姜黄、川芎祛风通络止痛。若以下肢关节为主者,为湿胜于下,选加独活、牛膝、防己、蓖藓、松节等祛湿止痛。以腰背关节为主者,多与肾气不足有关,酌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续断等温补肾气。若见关节肿大,苔薄黄,邪有化热之象者,宜寒热并扇,投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痛痹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甚至关节不可屈伸,遇冷痛甚,得热则减,痛处多固定,亦可游走,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
麻黄9克(3两)  芍药9克(3两)  黄耆9克(3两)  甘草9克  乌头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6克(5枚)
上五味,咀四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140毫升;不知,尽服之。
【主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
方中以制川乌、麻黄温经散寒,宣痹止痛;芍药、甘草缓急止痛;黄芪益气固表,并能利血通痹;蜂蜜甘缓,益血养筋,制乌头燥热之毒。可选加羌活、独活、防风、秦艽、威灵仙等祛风除湿。加姜黄、当归活血通络。寒甚者可加制附片、桂枝、细辛温经散寒。
或予验方温经通痹汤,方以附子、干姜、炒川椒温阳以祛寒;乌梢蛇、蜂房、土鳖虫活络通经;当归、丹参人血和营,活血通络;稀莶草、羌活祛风除湿,共奏散寒通络,宜痹止痛之功。
·着痹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酸楚,或有肿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手足困重,活动不便,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药:薏苡仁汤加减。
方以薏苡仁、苍术健脾渗湿;羌活、独活、防风祛风胜湿;川乌、麻黄、桂枝温经散寒;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生姜、甘草健脾和中。关节肿胀者,加秦艽、革藓、防己、木通、姜黄除湿通络。肌肤不仁,加海桐皮、稀莶草祛风通络,或加黄芪、红花益气通痹。
若痛甚者,可用《医学心悟》蠲痹汤治之。
羌活(去芦) 姜黄 当归(去土,酒浸一宿) 黄 (蜜炙) 赤芍药 防风(去芦,以上各一两半) 甘草(半两,炙)
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盏,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热痹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则舒,筋脉拘急,日轻夜重,多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
方以白虎汤清热除烦;桂枝疏风通络。可加银化藤、连翘、黄柏清热解毒;海桐皮、姜黄、木防己、威灵仙等活血通络,祛风除湿。若皮肤有瘀斑者,酌加丹皮、生地、地肤子清热凉血散瘀。
湿热胜者亦可选用《温病条辨·中焦》宣痹汤加减治疗。
热痹化火伤津,症见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者,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痛,可用犀角散加减。
·尪痹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急,肘膝不得伸,或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而成废人,舌质暗红,脉细涩。
治法:补肾祛寒,活血通络。
方药:补肾祛寒治王汤。
方以川续断、补骨脂、骨碎补、淫羊藿补肾壮筋骨;制附片补肾阳除寒邪;熟地填精补血滋养肝肾;桂枝、独活、威灵仙祛风散寒除湿;白芍养血缓急舒筋。
肢体关节刺痛,屈伸不利,多个关节漫肿,重则关节肿大,顽麻顽痛,久而不除,舌质红赤,两侧有瘀斑,治以化瘀涤痰,通络止痛为主,方以宣痹化瘀涤痰汤。方中蜂房、乌梢蛇、廑虫、羌活、伸筋草、稀莶草活血祛风,通络宣痹;当归养血和营;制南星、白芥子豁痰;生姜、片姜黄舒筋散结止痛。瘀血征明显者加血竭、皂刺、乳香、没药活血化瘀。骨节变形严重者,可加透骨草、寻骨风、自然铜、骨碎补、补骨脂搜风壮骨。兼有低热,或自觉关节发热,去淫羊藿,加黄柏、地骨皮退虚热。脊柱僵化变形者,可加金毛狗脊、鹿角胶、羌活补肾壮筋骨。
尪痹久而不除
主症:肢体关节刺痛,屈伸不利,多个关节漫胀,重则关节肿大,顽麻顽痛。
舌脉:舌质红赤,两侧有瘀斑。
治法:通经活络化瘀。
主方:宣痹化瘀涤痰汤。
方药:蜂房、乌蛇、蟅虫、羌活、伸筋草、豨莶草、当归、制南星、白芥子、生姜、片姜黄。
加减:
①瘀血证明显者,加血竭、皂刺、乳香、没药;
②骨质变形重者,加透骨草、寻骨风、自然铜;
③兼低热者,加黄柏、地骨皮,去淫羊藿。
痰瘀痹阻证
症状:痹证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或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着,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面色黯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证机概要:痰瘀互结,留滞肌肤,闭阻经脉。
冶法: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代表方:双合汤加减。
本方有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作用,适用于痰瘀痹阻筋脉,关节重着疼痛者。
常用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茯苓,半夏、陈皮、白芥子、竹沥,姜汁健脾化痰。
痰浊滞留,皮下有结节者,加胆南星、天竺黄;瘀血明显,关节疼痛、肿大.强直、畸形,活动不利,舌质紫暗,脉涩,可加莪术、三七,地鳖虫;痰瘀交结,疼痛不已者,加穿山甲,白花蛇,全蝎、蜈蚣,地龙搜剔络道;有痰瘀化热之象者,加黄柏、丹皮。
·气血亏虚证
症状:四肢乏力,关节酸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汗出畏寒,时见心悸,纳呆,颜面微青而白,形体虚弱,舌质淡红欠润滑,苔黄或薄白,脉多沉虚而缓。
治法:益气养血,舒筋活络。
方药:气血并补荣筋汤。
方中以生薏苡仁、茯苓、生白术、首乌、当归、砂仁、熟地、黄精益气补血而荣筋;蜂房、乌梢蛇、稀莶草、络石藤、金毛狗脊、秦艽活络导滞通经,宣痹止痛;菟丝子补肝肾,强筋骨。
本证亦可选用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
独活9克  寄生6克  杜仲6克  牛膝6克  细辛6克  秦艽6克  茯苓6克  肉桂6克  防风6克  川芎6克  人参6克  甘草6克  当归6克  白芍6克  熟地黄6克
【功效】益肝肾、补气血、袪风湿、止痹痛。
【主治】痹證日久、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腰膝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舌淡苔白,脉细弱。
本方适用于因风、寒、湿三气,痹著日久,致肝肾不足,气血两虚之證。方中以独活为主药,理伏风,善祛下焦与筋骨间之风寒湿邪。细辛发散阴经风寒,搜剔筋骨风湿而止痛;防风祛风邪以胜湿;秦艽除风湿而舒筋;寄生、杜仲、牛膝祛风湿兼补肝肾;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又兼活血;人参、茯苓补气健脾;桂心温通血脉。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用可使气血得充、肝肾得补、风邪得袪、共奏标本兼治之效。
疼痛较剧:加地龙、红花、马钱子(制)。寒邪偏盛:加附子、乾姜。湿邪偏盛:加防己、苍朮。腰痛似折:加川断、狗脊、菟丝子。
【注意禁忌】
服药后忌食生冷油腻之品。服药后宜避风寒。
【现代应用】
本方消炎,镇痛,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平衡,改善血液循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椎间板异位、神经痛。
朱丹溪曰:久腰痛必用官桂以开之方止,腹胁痛亦然。
【附方】本方除独活寄生,加羌活续断,名羌活续断汤,治同。
肝肾两虚证
症状:痹证日久不愈,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或骨蒸劳热,心烦口干。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
证机概要:肝肾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温煦。
治法: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代表方:补血荣筋丸加减。
补血荣筋丸
肉苁蓉 牛膝 天麻 木瓜 鹿茸 熟地黄 菟丝子 五味子各等分
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米汤或温酒送服。
【主治】阴血衰弱,不能养筋,筋缓不能自主,肢体痿软无力者。
本方有滋补肝,肾,祛风湿,舒筋通络止痛作用,用于久痹之肝肾不足,筋脉失养证。
常用药:熟地黄、肉苁蓉.五味子滋阴补肾,养血暖肝;鹿茸、菟丝子、牛膝、杜仲补肝肾,壮筋骨;桑寄生,天麻,木瓜祛风湿,舒筋通络止痛。
肾气虚,腰膝酸软,乏力较著,加鹿角霜,续断、狗脊;阳虚,畏寒肢冷,关节疼痛拘急,加附子,干姜,巴戟天,或合用阳和汤加减;肝肾阴亏,腰膝疼痛,低热心烦,或午后潮热,加龟板、熟地、女贞子,或合用河车大造丸加减。
【外治法】
(1)威灵仙60克研末,葱白30克捣烂,用醋适量共调成糊状,外敷贴于痛处。
(2)丝瓜络30克,地龙20克,莱菔子12克,共捣烂,外敷痛处。
(3)乳香、没药各10克,地骨皮15克,车前草20克,共捣烂,用白酒调拌,外敷贴于痛处。
(4)鲜威灵仙500克,松树针90克,甘草50克。水煎,熏蒸并热敷痛处,每日1次,每次1小时。
(5)食盐500克,小茴香120克,研末,共炒热,用布包熨痛处。
(6)川乌头、草乌、松节、生胆南星、生半夏各30克,共研细末,浸酒外擦患处(不可内服)。
【转归预后】
痹病因体质差异,病因有别,治疗调摄是否得当等因素,有不同的预后转归。其转归规律一般是风寒湿痹日久化热转化为风湿热痹;风、寒、湿、热痹日久不愈,转为虚实夹杂的王痹以及痰瘀相结、气血亏虚证;久痹不已,内舍其合,转成五脏痹。一般病程短,全身状况好者,预后良好;痹病反复不已,全身状况差者,治疗较难;若关节变形,肌肉萎缩,或伴见心悸、浮肿等脏腑痹症状者,多预后不良。《温病条辨,中焦》说:“寒痹势重而治反易,热痹势缓而治反难,实者单病躯壳易治,虚者兼病脏腑夹痰饮腹满等证,则难治矣。”
【预防与调摄】
本病是因正气不足,感受外在的风寒湿热之邪而成。因此,平时注意调摄,增强体质和加强病后调摄护理,便显得格外重要。预防方面,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御邪能力;创造条件,改善阴冷潮湿等不良的工作、生活环境,避免外邪入侵;一旦受寒、冒雨等应及时治疗,如服用姜汤、午时茶等以祛邪等措施都有助于预防痹病的发生。病后调摄护理方面,更需做好防寒保暖等预防工作;应保护病变肢体,提防跌扑等以免受伤;视病情适当对患处进行热熨、冷敷等,可配合针灸、推拿等进行治疗;鼓励和帮助患者对病变肢体进行功能锻炼,有助痹病康复。
【结语】
痹病是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外邪,阻滞经络,痹阻气血,引起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麻木、重着、肿胀、届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临床表现的病证,随着病程的发展,可形成痰瘀痹阻,气血耗伤,甚至内传脏腑。辨证应分清虚实及病邪的偏胜。其病机是邪气阻滞,故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治疗大法,但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应互相配合,又有主次,并视病情佐以养血祛风、温阳散寒、健脾化湿及凉血清热之法,以增强祛邪活络之力;病程日久应辅以补益气血、补养肝肾、祛痰、化瘀等治法,虚实兼顾,标本并治。痹病的预防与调摄,应从加强锻炼、避免受邪等着手,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和促进痹病的康复。
【文献摘要】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素问·痹论》:“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中藏经·论痹》:“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亏脏腑之为也。……而有风痹、寒痹、湿痹、热痹、气痹,又有筋、骨、血、肉、气之五痹也。……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痹叙论》:“夫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虽曰合痹,其用各殊。风胜为行痹,寒胜为痛痹,湿胜为着痹。三气袭人经络,人于经脉、皮肉、肌肤,不已则人五脏。……大抵痹之为病,寒多则痛,风多则行,湿多则着。在骨则重而不举,在脉则血凝不流,在筋则屈而不伸,在肉则不仁,在皮则寒,逢寒则急,逢热则纵。”
《症因脉治·热痹》:“热痹之因,阴血不足,阳气偏旺,偶因热极见寒,风寒外束。内经云:炅气相薄,;则脉满而痛。此热痹之所由生也。”
《医宗必读·痹》:“治外者,散邪为急,治脏者,养脏为先。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之害也。治着痹者,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亦不可换,大抵参以补脾补气之剂,盖土强可以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
中华针灸 痹證
针灸治疗痹證,《素问?痹论》亦已提出:「痹,…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之后,《针灸甲乙经》载有各种性质及不同部位痹痛的针灸治疗。而《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等医著中皆有针灸治疗风痹、历节及四肢关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的丰富资料。
(一)风寒湿痹
1.治则:散寒除湿、祛风通络。
2.处方:
(1)局部取穴:肩关节:肩腢、肩髎、巨骨、曲池;肘关节:曲池、尺泽、曲泽、少海、手三里;腕关节:阳池、阳溪、大陵、合谷、外关;掌指关节:八邪、合谷、三间;指关节:四缝;髋关节:环跳、居髎、阳陵泉;膝关节:内外膝眼、梁丘、委中、膝阳关、曲泉、阳陵泉;踝关节:昆崙、太溪、解溪、丘墟、然谷;蹠趾关节:八风、内庭、太冲;脊柱关节:大椎、身柱、腰阳关、相应病变局部的华佗夹脊穴。
(2)全身取穴:大椎、气海、关元、神阙。
3.方义:阳虚气弱,内外不固,风寒湿邪侵袭,发为风寒湿痹,故取关元、气海、神阙,以壮元阳益元气;大椎乃手足三阳督脉之会,既能祛散外感之邪,又能调和诸阳经之气机。关节局部及周围的腧穴,均有活血通络,祛风散寒之功。局部与整体相配,标本同治,以达扶正祛邪之效。
4.治法:关元、气海、神阙但灸不针,余穴用平补平泻法。针后可加艾条悬灸。
(二)风热湿痹
1.治则:清热祛风,除湿通络。
2.处方:
(1)局部取穴同风寒湿痹;
(2)全身取穴:大椎、身柱,曲池。
3.方义:本型系风湿热邪乘虚外袭,或风寒湿痹延久化寒,先泻大椎、身柱、曲池以清热祛风除湿;再泻病变关节部腧穴,以清泄局部风湿热邪,并能通调经络,行气活血。
4.治法:先针大椎、身柱、曲池,中强刺激泻法,不留针。后针病变关节周围腧穴,用轻刺激泻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远离病灶循经选穴,用中强刺激泻法,间歇留针10~15分钟。
(三)痰瘀痹阻
1.治则:祛痰化瘀,泻血通络。
2.处方:
(1)局部取穴同风寒湿痹;
(2)全身取穴:膈俞、脾俞、血海。
3.方义:痹症日久,由气入血,气滞血凝,痰瘀形成,故泻膈俞、血海活血化瘀,脾俞健脾化痰。局部穴位均有通经活血,消瘀利络的作用。
4.治法:脾俞、膈俞、血海均用泻法,不留针。关节局部穴位进针后稍摇大其针孔,然后再深入,使针尖达于骨的附近,稍加提插,出针时再摇大其针孔,令其出血。远离关节循经所取位穴用强刺激泻法。若指(趾)关节呈梭形肿胀,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古方辑录】
《灵枢?四时气》: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
《针灸甲乙经?卷十》:膝中痛取犊鼻,以园利针,针发而间之。
足不热痛不能久坐,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
膝内廉痛引髌,不可屈伸…膝关主之。
骨痹烦满,商丘主之。
《类经图翼?十一卷》:受湿手足拘挛:曲池、尺泽、腕骨、外关、中渚。
白虎历节风:膝关。
足腕肿痛:解溪、丘墟。
《医学纲目?卷之十二》:白虎历节风痛:两踝尖(在内外两踝尖灸之)。浑身疼痛,往来上下无常:阳辅。如足跟不得履地:风池。如膝盖肿起:曲池(一寸半)、阳陵泉(一寸半)。
《针灸聚英?卷四下》:风痹尺泽阳辅区,身寒痹治曲池穴,列缺环跳与风市,委中商丘及中封,再兼临泣八穴攻。
痛风、风热、风湿、血虚有痰、针百会、环跳。
预防药膳
膝退化关节炎应属中医「痹症」范围,在临床应用若气血虚弱者可使用大防风汤、十全大补汤加牛膝、杜仲、碎补,或选用紫河车、鹿茸补充骨质效更佳,兼有疼痛者,可使用独活寄生汤与三痹汤,壮实体质者使用疏经活血汤,舒筋立安散,若有发炎发热症状较明显,可用当归拈痛汤或上下通用痛风丸。有骨质疏松可加服龟鹿二仙胶或紫河车粉末,皆有良好的裨益。对肾气不足者,可用还少丹为主方,随症状加减处方。
药浴
中药药浴能改善局部血循不良,促进新陈代谢作用,选用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去风湿、消炎止酸痛的中药药材,将所有药材研磨成细末并放入袋中,置入水适温适量的单人澡盆或是水桶内,浸泡局部或全身皆可,用手揉捏 20 次即可使用,每周4 ~ 5次,每次15分钟左右。
1. 红花活血浴
组成:红花、花椒、羌活、白芷、碎补、木瓜各 7 克,乳香、没药各 4 克。
功效: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去风湿。
2. 除酸药浴
组成:当归、川芎、防风、薄荷各 10 克、香茅草 50 克。
功效:活血化瘀、活络筋骨、促进气血循环、纾解酸痛、放松肌肉。
3. 舒经缓和浴
组成:当归、红花、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乳香、没药各 5 克。
功效: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去风湿、消炎止酸痛的作用。
伤口未瘉合者、重症高血压控制不佳者、皮肤病、紫斑症、出血疾病、重症贫血、重症精神病患等不适合中医药浴疗法。
养生补骨药酒
药酒也是最近相当流行的一种养生方法,如何酿制一瓶好的补骨药酒呢?现在一般都是用冷浸法制作,最好是先把生药材 ( 方子中的固体中药材 ) 捣碎、切片,才可快快泡出有效成分,约浸泡 40 天以后就可饮用,用来泡药酒的酒精浓度不宜过高,因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有的易溶于水,有的易溶于酒,如果酒精浓度过高,则只利于酒精溶性成分的析出。
1. 虎骨木瓜药酒 ( 去虎骨 )
出自《中国医学大辞典》,包含木瓜 10 克,川芎、川牛膝、当归、天麻、五加皮、红花、续断、白茄根各 3.5 克,玉竹 6.5 克,秦艽、防风各 1.5 克,桑枝 12.5 克、米酒 1.5 公升,功效壮筋强骨、追风定痛,治筋脉挛急、风寒湿痹;高血压、胃溃疡忌服。
2. 东引风湿药酒
出自民间验方,包含山药、牛膝、羌活、前胡、黄耆、白朮、何首乌、独活、肉桂、甘草、紫草、桂枝、走马胎、木瓜、续断、威灵仙、千年健、防风、当归、杜仲、熟地黄、秦艽各 2.5 克、米酒 1.5 公升,功效有驱风湿、强壮筋骨、调和气血,治腰背酸痛、关节炎;高血压、胃溃疡忌服。
药酒泡制完成,一定要先把药渣过滤取出才能久放,并且置于冷暗处保存,最好于一年内服完,一般观念认为「陈年好酒」,但药酒则无浸泡愈久愈补,药材久泡反而使药性消失。
「每天、少量」是基本饮法,一般的标准是,一天喝 40~100 ㏄,而且分为二至三次饮用,例如在饭前或两餐之间饮用,一小杯做 20~30 小口,慢慢咽下,并静下来慢慢感觉药酒的流动,缓缓使药入腹。
1. 泡药酒的酒精度浓在 40 度左右最好,例如米酒或米酒头。
2. 泡药酒最好用陶瓷或玻璃瓶子,避免阳光照射或热。
3. 泡药酒的罐子要以酒冲洗过,才可以拿来泡药酒。
4. 每天摇晃药酒罐,使药性溶出。
5. 泡药酒时可加蜂蜜、桂圆肉、白糖或冰糖,使药酒可口,蜂蜜性平和,加入药酒后,不仅可以减少药酒对肠胃的刺激,还能提高药效。
使用的时候,先把药酒倒在一个容器中,用热水浴把药酒温热,然后把纱布放在药酒中浸泡好后,稍稍拧干后放到疼痛的关节上,外面再包裹一块干纱布进行热敷,敷约15分钟左右即可。在关节疼痛的时候这样坚持热敷,可以活血通经,缓解疼痛。
拉筋防治痹证
拉筋是舒展筋脉、疏通气血、强身健体的可靠功法。中老年人肩背、腰腿疼痛,肢体活动不便,就是中医所谓的“痹证”侵犯,也是人老筋脉萎缩的表现,故有“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的说法。这个“筋”泛指中医的经脉、经络及现代解剖学中的韧带、肌腱。若人老懒动,越懒动就越易老。拉筋便是延缓衰老、保持健康的健身妙法之一。
肝主筋,肝血充盈,才能使筋得到充分的濡养。肝血不足,筋便受损而缩,而筋缩又反过来损伤肝。肝肾同源,肾主骨,筋附于骨,筋缩又势必致肾虚,从而易造成慢性腰腿痛等疾患。故有“老筋太短,寿命难长”的说法。
要延缓筋缩,平时应注重生活规律、饮食科学,多吃些强筋壮骨的食品,如筋类、豆类、山药、黑(白)木耳、枸杞、芝麻、核桃、海带、紫菜等,更要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筋喜温、喜揉,运动后会全身发热,使筋结疏通,经络气行顺畅,有利于延缓器官的老化。经常拉筋锻炼可养肝强肾,提高人体免疫力,对健康长寿大有裨益。中老年人可根据自身部位的症状来判断是否筋缩,从而采用相应的拉筋锻炼来防治。
膝筋萎缩:主要表现为坐后起来时关节僵硬、迈不开步,下蹲时屁股不能接触足跟,或四肢痉挛等。身体若有这些表现,可用跪膝法来防治。方法为:跪在铺有软垫的地面上,徐徐前进,每天20分钟。这可引血下行,充养膝筋。
腿筋萎缩:主要表现为大腿经常酸痛,横跨困难,行走时步伐迈不大。这种情况当以补气养筋为主。方法为:按揉阳陵泉(是筋之会穴,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凹陷处),致有电麻感为度。
每次按揉5分钟,每天3次,坚持做可增强肝肾功能,改善腿筋萎缩状况。此外,还可用羊(或牛)筋20克、怀山药15克、枸杞子6克、老母鸡肉500克,煲汤食用,每周1次,有养阴柔筋的功效。
腰背筋萎缩:主要表现为弯腰困难,转身不灵。这种情况,可揉按督脉上的筋缩穴(背部中线上第九椎棘突下),每天3遍,每遍20分钟。
也可将炒热的粗盐或蚕砂500克装袋热熨此穴位,每次30分钟,早晚各1次,7天一疗程,坚持做有温肾活络养筋之效。
足筋萎缩:主要表现为足跟部肿胀疼痛,有时出现足部抽筋。这种情况,可常食猪血豆腐汤调治。方法为:猪血100克、豆腐100克,切成小块放入煮沸的500毫升鸡汤内,煮5分钟加入调味品食用。也可每天晚上坐在凳子上双脚踩一圆木棒,将圆木棒滚动于足底前后之间,重复100~150下,每天1~5次。
颈部筋缩:主要表现为颈项不适及耳鸣,手臂内侧及腋下隐隐作痛,或颈部肿胀。有这种情况,应当改掉高枕睡眠的习惯。枕头高度不可超过8~10厘米,否则易加速颈椎退变。用蚕砂做枕头可以改善,也可采用局部热敷。此外,还可每天早晚采用“与颈争力”拉筋法。方法为: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两手叉腰做深呼吸,上身不动头望天,颈部后仰吸气;头部还原低头向地,尽量使下颌接近胸部,呼气复原。重复此动作5~15次。
肩筋萎缩:主要表现为肩不能上抬,手臂不能屈伸,食指、上臂外侧、肩前颈侧、面颊部等肌肉疼痛。这种情况可采用外敷治疗。方法为:取生姜500克、葱根50克,切碎捣烂成浆,小茴香100克和花椒250克磨成粉,然后将上述4味置于铁锅中用文火炒热加白酒15毫升搅匀,装入袋中热敷患处,每晚1次。还可采用“上肢回环”拉筋法。方法为: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一手叉腰,一手握拳,握拳侧上肢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画圈,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左右交替重复5~15次。这对预防肩关节的粘连和肩部软组织拘紧挛缩都大有益处。
朱良春:痹证的3大主症与用药经验
“痹病”是风湿类疾病之总称,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质增生及坐骨神经痛等疾病。其共同特征均以关节疼痛、肿胀、拘挛僵直为主证。其病因、病机均以风、寒、湿、热之邪外袭,气、血、痰、瘀内阻,导致经脉闭阻,凝涩不通,气血壅滞,痰瘀胶结,深入经隧骨骱,如油入面,难以化解,以致病情反复缠绵。施治颇感棘手,绝非一般祛风、散寒、燥湿、清热、通络、止痛之品所能奏效。且久痛多虚,久痛多瘀,久痛入络,久必及肾,故在治疗上需于常规辨治基础上,参用益肾培本、涤痰化瘀、钻透剔邪之品,庶可奏效。兹就疼痛、肿胀、僵直拘挛三个主证,结合临床实践,谈谈用药经验。
一、疼痛
疼痛是痹病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如果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则患者信心增强,病情易趋缓解。根据疼痛的临床表现,可分为风痛、寒痛、湿痛、热痛、瘀痛,此五者只是各有侧重,往往多是混杂证型,难以截然分开。
1 风痛:其疼痛多呈游走状,走注无定,因“风者善行数变”之故。祛风通络以治其痛,是为正治。
在辨治基础上,轻者可以加用独活,因《名医别录》谓其“治诸风,百节痛风,无问久新者”;《本草正义》称“独活为祛风通络之主药……能宣通百脉,调和经络,通筋骨而利机关……故为风痹痿软诸大证必不可少之药。”
本品确有镇痛、抗炎镇静、催眠之作用,用量以20~30g为佳,惟阴虚血燥者慎用,或伍以养血之品,始可缓其燥性。或用海风藤30~45g亦佳,以其善解游走性之疼痛。
重证则宜选用蕲蛇,《玉楸药解》谓其“通关透节,泄湿驱风”;《本草纲目》称其“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不到也”。
本品透骨搜风之力最强,乃“截风要药”。不仅善于祛风镇痛,而且具有促进营养神经的磷质产生之功,对拘挛、抽搐、麻木等症有缓解改善作用。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使抗原、抗体的关系发生改变,防止组织细胞进一步受损,促使痹证病情之稳定,提高疗效。以散剂效佳,每次2g,1日2次,如入煎剂需用10g。
2 寒痛:因寒邪内阻经脉而致之疼痛,临床最为多见,受寒加剧,得温稍舒,治宜温经散寒,而止其痛。
川乌、草乌、附子、细辛四味乃辛温大热之品,善于温经散寒,宣通痹闭,而解寒凝。
川乌、草乌、附子均含乌头碱,有大毒,一般多制用,每日15~30g;生者应酌减其量,并先煎1小时,以减其毒。
细辛可用8~15g,有人曾报道用60~120g,未见毒副作用,可能与地域、气候、体质有关,仍宜慎重为是。
或用穿山龙30g,徐长卿15g,亦有祛寒止痛作用。
3 湿痛:痛处有重着之感,肌肤麻木。治当健脾化湿,参用温阳之品。湿去络通,其痛自已。
生白术45g,苍术15g,熟苡仁30g,制附子15g,具有佳效。
或用钻地风、千年健各30g,善祛风渗湿,疏通经脉,以止疼痛。
4 热痛:多见于痹证急性发作期,或邪郁已久而化热者,其关节红肿热痛,得凉稍舒,伴见发热、口干、苔黄、脉数等一派热象。
常规用药收效不著时,加用羚羊角粉0.6g,分2次吞,可以奏效。黄宫绣《本草求真》明确指出:“历节掣痛,羚羊角能舒之”。用山羊角或水牛角30g亦可代用。
关节红肿热痛,如仍不解者,可服用“犀黄丸”,当能挫解。同时外用“芙黄散”(生大黄、芙蓉叶各等分研细末)以冷茶汁调如糊状,取纱布涂敷患处,每日1换。
或用鲜凤仙花茎叶(透骨草)捣拦外敷亦佳,可以加速消肿止痛,缩短疗程。
5 瘀痛:久痛多瘀,凡顽痹久治乏效,关节肿痛,功能障碍,缠绵不愈者,多是病邪与瘀血凝聚经隧,胶结难解,即叶天士所云“络瘀则痛”是也。
常规用药,恒难奏效。必须采取透骨搜络、涤痰化瘀之品,始可搜剔深入经隧骨骱之痰瘀,以蠲肿痛。而首选药品,则以蜈蚣、全蝎、水蛭、僵蚕、天南星、白芥子之属最为合拍。
其中虫类药之殊效已为众所周知,唯天南星之功,甚值一提:生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制则毒减,能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专走经络,善止骨痛,对各种骨关节疼痛,具有佳效。
《神农本草经》之“治筋痿拘缓”,《开宝本草》之“除麻痹”,均已有所启示。
就类风湿性关节炎来说,其基本病变是滑膜炎,在体液免疫异常方面,滑膜组织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及肥大细胞等集聚;类风湿因子无论是IgM、lgG、IgA,都大多在关节内部产生,这些病理变化,似与痰瘀深结经隧骨骱之机理,相为吻合。
前贤指出南星专止骨痛,是很有深意的。其用量制南星可用15~30g。
二、肿胀
“湿胜则肿”,此为关节肿胀形成之主因。早期可祛湿消肿,但久则由湿而生痰,终则痰瘀交阻,肿胀僵持不消,必须在祛湿之时,参用涤痰化瘀,始可奏效。
通常而言,“伤科治肿,重在化瘀;痹证治肿,重在祛湿”。二法同时并用,相得益彰,可提高疗效。
肿胀早期,常用二妙、防已、泽泻、泽兰、土茯苓等。中后期则需参用化痰软坚的半夏、南星、白芥子和消瘀剔邪的全蝎、地鳖虫、乌梢蛇等。
此外,七叶莲长于祛风除湿,活血行气,消肿止痛,并有壮筋骨之效。又刘寄奴、苏木、山慈姑均擅消骨肿,亦可选用。
三、僵直拘挛
僵直、拘挛乃痹病晚期之象征,不仅疼痛加剧,而且功能严重障碍,有时生活不能自理,十分痛苦。此时均应着重整体调治,细辨其阴阳、气血、虚实、寒热之偏颇,而施以相应之方药。
凡关节红肿僵直,难以屈伸,久久不已者,多系毒热之邪与痰浊瘀血混杂胶结,在清热解毒的同时,必须加用豁痰破瘀、虫蚁搜剔之品,方可收效。
药如山羊角、地龙、蜂房、蜣螂虫、水蛭、山慈姑等,能清热止痛,缓解僵挛,如肢节拘挛较甚者,还可加蕲蛇、山甲、僵蚕等品。
如属风湿痹痛而关节拘挛者,应重用宽筋藤,一般可用30~45g。偏寒湿者,重用川乌、草乌、桂枝、附子、鹿角片等。
此外,青风藤、海风藤善于通行经络,疏利关节,有舒筋通络之功,与鸡血藤、忍冬藤等同用,不仅养血通络,且能舒挛缓痛。
伴见肌肉萎缩者,重用生黄芪、生白术、熟地黄、蜂房、石楠藤,并用蕲蛇粉,每次3g,1日2次,收效较佳。
以上诸证在辨治时,均需参用益肾培本之品,药如熟地黄、仙灵脾、仙茅、淡苁蓉、补骨脂、鹿角片、鹿衔草等,始可标本同治,提高疗效。
摘自《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谢海洲:治痹三要四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痛风辨治
肢麻抽搐(五藤一仙汤)验案
中医内科学讲稿肢体经络第一节 痹证
中医辨证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痹病2
肢体经络病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