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体系建构:张柳青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体系建构:张柳青
                            单位:广东省兴宁市张柳青诊所 
 
[摘要]目的:中医基础理论科学体系建构。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和神经系统构成人体巨系统;五脏是人体巨系统的五个子系统;人体巨系统的"能量信息"系统和精、血、津液“物质信息”系统;阴阳五行在人体巨系统的运用;病因病机;诊断辩证;预防治则等归纳分析;建构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体系。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科学体系人体巨系统五脏子系统能量信息物质
 
    中医现代化提出近30年,至今中医要不要现代化,怎样现代化还争论不休.不支持中医现代化的代表意见认为,中医现代化实质就是中医西医化,结果是西医吃掉中医.这个意见我认为大过杞人忧天。如果西医能吃掉中医应当早已被吃掉了,不至于等到今日之时。正因为西医吃不掉中医,也不可能吃掉中医,才有中医现代化的问题。
    中医流传几千年不倒,说明其有顽强的生命力。针炙走向世界,广受欢迎,说明有其科学道理。但中医不能固步自封,亦应当以时俱进,实现中医现代化。中医现代化其实是中医不断进步,继续发展和创新的问题。作为中医界人士和所有支持中医事业发展的各界有识之士,没有理由不支持。那么中医应当怎样现代化?著名老中医李致重教授曾经指出:“中医现代化的含义是以现代语言和以系统方法为代表的综合性研究方法,使中医理论在保持固有的特色与优势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实现现代科学意义的新的、全面规范化”。中医现代化的难点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化。中医基础理论理现代化的建立决定中医学现代化的成败。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应当欢迎新思想,新技术,迎接新的挑战。兼收并蓄,在保持和发杨特色与优势的前提下,把现代的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融入到中医学系统中来,建构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体系。本文作者从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尝试建构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体系。
   一,张柳青认为[1],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是中医学科学体系的核心理论。中医学科学体系是建立在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的基础上的科学体系。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和神经系统构成人体巨系统;五脏是人体巨系统的五个子系统统;“神”是人体巨系统的控制中心;“气”是人体巨系统和子系统传递的“能量信息”系统;精、血、津液是人体巨系统的“物质信息”系统;阴阳用于阐明人体巨系统功能态;能量系统与物质系统的关系;五行是用于阐明五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1,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和神经系统构成人体巨系统
    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和神经系统构成人体巨系统。张柳青认为[2],中枢神经元是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与神经系统共同的形态结构组织,神经系统有神细胞、神经干、神纤维等特殊的形态结构组织。大脑信息控制系统的控制中心,穴位,经络通道等是跨系统的组织结构。大脑是人体巨系统的控制中心、一个中心分两部系统,一部分是神经系统。另一部分是大脑信息控制系统。两部分共同参与机体对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生理功能调节活动。神经系统对外部世界的刺激作适应性反应。包括通过五官感觉接受外界信息,通过一定的信息处理,作出调节反应。大脑信息控制系统对内部世界进行调节活动。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通过经络通道传递“能量信息”调控内部世界,联系五个子系统,使人体巨系统与五个子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调控“能量信息流”调节五个子系统的生理功能,使人体巨系统与五个子系统处于有序运动的最优功能态。
    大脑信息控制系统的控制活动有两种控制活动方式。一种是自觉的、主动的控制活动方式。在“气功功能态”下的控制活动是自觉的、主动的。它是从控制中心到穴位、经络通道、“能量信息”对人体内部主动进行控制活动。例如:[3]练功有素者往往能通过意识状态的调整、轻易地改变一些原来不受意识控制的人体内部参量,如体温、脉搏、血压、内分泌等等.另一种是不自觉的、被动的控制活动方式。在针炙治疗状态下的控制活动不是主动的、是被动的控制活动。它是从穴位、经络通道传递“能量信息”到控制中心,对内脏功能被动进行控制活动。例如:[4]刺激胃经的足三里、伏兔穴,在大脑的海马旁回部位都能呈现出最强的反应成像。刺激脾经的阴陵泉穴,也会在大脑的海马旁回部位呈现出最强的反应成像。情志(七情、五志)变化影响内脏功能活。如发怒、心情紧张(意识状态),使心脏跳动加快、血压升高等。发怒、心情紧张是人的一种意识状态,是意识影响到血压和心脏跳动。但它是不自觉的、被动的,是大脑对内脏功能进行被动的控制活动。
    西医神经生理学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神经系的调控是随意的,植物神经系统是自主神经,是非随意的,不受意识活动的调控。人体巨系统的大脑信息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能量信息”沟通大脑意识活动与植物神经系统的联系,通过人体巨系统控制中心调控“能量信息流”的传递活动,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使大脑的功能活动与植物神经系统成为一个整体。
    在基本调节方式上,神经系统的基本调节方式,反射与反射弧。[5]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基本方式,正反馈配合负反馈。人体巨系统包括两个系统的调节方式,但最具特色的信息联系方式,既可以有连续性,又可以有间断性;既可以有非定域性,又可以有定域性。例如:大脑功能活动,是以电磁埸结构的形式向身体内外传播。在“气功功能态”下,大脑与机体的信息联系是可连续性的、可定域性的;在人体正常功能态下,大脑与机体的信息联系是可以间断性的、非定域性的。在针炙治中,针刺穴位,激发“能量信息”沿经络通道传递,出现循经感传导。针刺穴位出现循经感传导是既可连续性、又可定域性;在非治疗状态下,表现为信息的可间断性、非定域性。这是人体巨系统,对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信息调控和信息联系的基本特点。
    人体巨系统除有中枢神经系统对外部世界的功能活动外,尚有二大特色功能系统:一是保健系统。二是治疗系统。[6]这二大功能系统是中医最具特色的功能系统。人体巨系统的治疗系统是被动的、不自觉的,是人与动物共有的系统。人体巨系统的保健系统,即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开发潜能的功能系统。保健系统是主动的、自觉的,是人类独有的,是人体医学与动物医学最根本的区别。西医理论源于动物实验,动物实验的参数是西医理论的依据。动物实验不可能发现大体巨系统的保健功能系统,只有在大脑功能活动,以电磁埸物质的形式直接作用于人体,在“气功功能态”下,才能发现人体巨系统的保健功能系统。人体巨系统的保健系统是中医最具特色和优势的系统,这是西医无法超越的,也是中医与西医最根本的区别。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开发潜能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也是医学发展的最终目的。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和神经系统构成人体巨系统,是建构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体系的理论依据,是中医学现代科学体系的基础。
    2,五脏是人体巨系统的五个子系统
    五脏:心、肝、脾、肺、肾,是人体巨系统的五个子系统.五个子系统不是单一的形态结构组织,它涉及到多个形态结构组织.五个子系统不仅是解剖概念,更重要的是功能系统概念.它概括了人体某一子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涉及到神经、内分泌、血管、淋巴等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例如:心:对心气虚实质研究,从血液流变学、血浆cAMP(环核苷酸)含量,心肌图等方面与心气虚进行对比研究,揭示心气虚患者淋巴细胞内cAMp含量提高,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机理之一。肝:对肝阳上亢所致肝病的研究,选用神经系统、内分泌、血管紧张素、分子生物学、血液流变等40项实验指标研究,认为其生理病理基础是外周交感—肾上腺髓质功能偏亢。揭示肝与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神经一体液调节素有密切关系。脾: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锌、铜是脾的物质基础,在脾虚失运(脾主运化)、脾主肌肉模型中,酶分泌下降,活性降低;揭示脾与植物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免疫、消化系统及三大物质代谢有关。肾: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有密切关系,肾阳虚证具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紊乱的特征。肺:肺气虚患者微循环血液流变量值及微血管传导值有改变,说明肺气是调节微循环物质之一。以上临床实验证明,五脏病变除本脏发生病理变化外,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有密切关系。
    五个子系统除具有本脏的生理功能外,还包括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子系统之间通过经络通道传递和交换"能量信息",以达到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使五个子系统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在生理上相互促和制约,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五个子系统在人体巨系统的调控下成为人体的有机整体.
    3,“神”是人体巨系统的控制中心
    “神”是人体巨系统控制中心的功能活动。大脑是人体巨系统的控制中心。一个中心、两部功能活动。一部分是对外的,包括通过五官感觉接受外界信息,通过一定的信息处理,作出反应。这部分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神经系随意调控的对外部分。另一部分是对内的,对内脏活动状态进行调节。这部分是属大脑信息控制系统的对内部分。植物神经是内脏的功能活动的调节中枢,植物神经系统是自主神经,是非随意的,不受意识活动的调控。[7]大脑信息控制系统可以沟通植物神经系统的联系,通过大脑功能的活动,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生理活动。大脑两部分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完成人体巨系统对外、对内的生理功能活动。
    大脑调控内脏功能活动是通过如下机制实现的:[8]大脑信息控制中心,控制人体信息的输出,输入分析和处理。大脑皮质以下各级中枢是控制器,控制信息的输出,输入量。经络通道是传递信息通道,穴位是被控制部分,下丹田是“能量埸”。意识状态信息输入大脑,经大脑分析处理刺激控制器向被控制部分输出信息,被控制部分接收大脑输入信息或外部信息的刺激,激发聚集“能量信息”。“能量信息”聚集到一定阈值时,沿着经络通道传递,成形“能量信息流”。大脑通过调控"能量信息流"的运行、协调、调整五个子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
    在中医学体系中,非常重视人的思维、意识的能动作用。赵国求[9]认为,现代脑科学和思维科学已经证明,思维的能动性除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之外,还可以直接作用于世界。思维作为一种电磁场物质结构形式,可以直接作用于自身。大脑的功能活动与人体“能量埸”产生共振,从而打通了大脑的功能活动与机体内部的联系,实现大脑功能活主动调控机体内部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的目的。
    现代脑科学和思维科学虽然已经证明,大脑思维、意识活动可以直接作用于自身。但是,思维、意识是一种电磁场结构形式,它是如何把思维、意识加载在电磁埸的电磁波中?电磁波输出的频率是多少,它如何向自身传送信息?自身又通过怎样的途径接收到大脑传输出的电磁波信息?大脑输出的电磁波信息与自身“能量埸”发生共振后,如何产生新的“能量信息”等等,都还是个未解之迷,有待现代科学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现代科学一旦破解大脑向自身输出电磁场的电磁波信息的编码、频率、和自身怎样接收和解读大脑输出的电磁波信息、大脑电磁埸与“能量埸”发生共振、生成新的“能量信息流”的原理。然后,运用现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模拟大脑思维、意识活动直接作用于人体自身。开通人体巨系统控制中心的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开发潜能的功能系统。让人人享有健康、智慧的人生。那么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是革命性的。
    4,“气”是人体巨系统的“能量信息”系统
    张柳青认为[10], “气”是人体巨系统的“能量信息”系统。“能量信息”是“能量”与“信息”的整合,“能量”的排例、大小、数量、编码、速度、频率、振幅、波形等是“能量”所携带的“信息”。“能量”是“信息”载体。“能量”与“信息”一体称为“能量信息”。“能量信息”通过经络通道和神经传递,把五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能量信息”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许多科技工作者初步[11]测定,“能量信息流”已知的有声能、光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磁波等。亦有许多未知的“能量信息”,有待人们继续探索和研究。“能量信息”的作用非常广泛,大到整体调节,系统、组织器官的功能调节, 小到细胞,分子水平的功能活动,都是“能量信息”所起的作用。现代医学有许多人体未知的功能和现象都与“能量信息”密切相关,“能量信息”是破解人体巨系统奥秘钥匙。破解人体巨系统奥秘的难点是“能量信息”的测量和提取,要破解难点,必须把现代的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融入到人体巨系统中来,多学科的通力协作攻关,才有希望破解人体巨系统“能量信息”的奥秘,造福人类。
    传统中医学的“气”有“元气”、“宗气”、“卫气”、“营气”等之分。但其实质都是人体巨系统与子系统传递的“能量信息流”。“元气”、“宗气”、“卫气”、“营气”是指“能量信息”的不同属性和不同的生理功能,其本质都是“能量信息”。此外还有“脏腑之气”。“脏腑之气”是指在“能量信息”调控下的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例如:“心气”是指心的排血功能。“肺气”是指肺的呼吸功能。“胃气”是指消化功能等等。
    用于说明人体巨系统的功能态。如“正气内存”是指人体巨系统处于运动有序的正常功能态。人体巨系统保护机体、防止发生疾病的功能正常,则不生易生病。“正气不足”是指人体巨系统保护机体、防止发生疾病的功能不正常,则容易生病。又如:“气虚”“气滞”“气陷”“气逆”“气郁”等等都是指人体巨系统与子系统功能失调,出现疾病功能态。
    5,精、血、津液是人体巨系统的物质系统
    精、血、津液是人体巨系统的“物质信息”系统。精、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它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精、血、津液是通过血脉来运行、输布的,同时血脉亦靠其来滋养的。精、血、津液都是人体巨系统的物质基础,但各有不同形态结构组织和生理特性。“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器官生理功能活动的产物。精的来源有二,一为先天之精。它与生俱来,禀受于先天,为生命的原物质。二是后天之精,是饮食水谷化生之精微。血是运行于脉管中的红色液体,是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通过气之推动,循着经脉运行全身,以维持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动。津液是人体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主要指体液而言,还包括唾液、胃液、肠液和泪涕等。其中清而稀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二者可相互转化,故统称为“津液”。精、血、津液构成人体巨系统的“物质信息”系统,是人体巨系统的“能量信息”系统的物质基础。
    6,阴阳用于阐明人体巨系统功能态;能量系统与物质系统的关系
    阴阳用于阐明人体巨系统的“能量”系统与“物质”系统的关系。“能量”与“物质”都是“信息”载体,“能量”与“物质”都可携带“信息”和传递“信息”。“能量”与“信息”一体称为“能量信息“。“物质”与“信息”一体称为“物质信息”。人体巨系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气”是“能量信息”系统,另一方面是精、血、津液是“物质信息“系统。“能量信息”系统属于阳,“物质信息”系统属于阴。两个系统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没有“能量信息”系统,就没有“物质信息”系统。没有“物质信息”系统,也没有“能量信息”系统。两个系统、统一于人体巨系统。两个系统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都以对方为自已存在的依据。精、血、津液“物质信息”是“能量信息”系统的物质基础,“能量信息”系统又是生化精、血、津液等“物质信息”的泉源。例如:通过机体消化吸收的功能活动,把饮食转化为机体的营物质,而营养物质又为机体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保证。两个系统相互消长。在机体进行“能量信息”活动时(阳长),必然消耗一定的物质(阴消),在机体进行生化营养时(阴长),必然消耗一定的能量(阳消)。阴阳相互消长。“能量信息”系统与“物质信息”系统相互消长,以维持人体巨系统的动态平衡。
    阴阳用于阐明人体巨系统的功能态:阴阳平衡,即是人体最佳功能态。“能量信息”系统与“物质信息”系统在人体巨系统的调空下,处于有序运动的最优功能态,即是阴阳平衡状态。如果“能量信息”系统与“物质信息”系统任何一方系统出现大过或不及就会造成阴阳失调,而出现阴证或阳证等反常功能态。
    阴阳相互转化。指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各自相反的方向变化的运动形式。它主要是指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改变。在临床上,是指人体危机功能态的变化特点。不同的病理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阴证阳证可以相互转化。原先是阴证,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阳证;原先是阳证,在一定的条件,亦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阳证都是指反常功能态。例如:在急性热过程中,高热至极,突然出现四肢冰凉的虚脱证,由阳热证转变为阴证。阴阳相互转化等危机功能态的变化规律。
    用于阐明子系统的功能态:在临床上,由于子系统阴阳失调而出现阴证或阳证。例如:心阳虚。肾阳虚。脾阳虚,或心、肾阳虚、心脾肾阳虚等,都是指子系统或多个子系统的疾病功能态。在治疗上,通过“能量信息”调节子系统的生理功能,纠正子系统的疾病功能态,使其恢复正常功能态。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7,五行是用于阐明五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传统中医学五行学说,是用于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用五行的相生、相克、相胜、相侮来说明五脏在生理上相互促进,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关系。相生中有我生和生我、相克中有我克和克我、相胜中有所胜和所不胜、相侮我侮和反侮等三方面的关系。按照五行生、克、胜、侮的原理,最大影响到三个脏。这不符合临床实际。在临床实际中,常见一脏有病引起四脏、五脏病变,或者同时出现四脏,五脏病变。在治疗中,亦常见治一个或二脏的疾病而同时达到调节多个脏的生理功能效果。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克循环机械模式也不符合临床实际。五行学说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其合理的内核,循环机械模式及不合临床实际是其糟粕。我们应当采取扬弃态度,继承和发扬其合理的内核,抛弃其糟粕,建构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五行学说,是用于阐明五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在生理上五行用于说明五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病理上五行用于说明五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一个子系统可以影响另外一个子系统或五个子系统。在临床上,一个子系统有病常可引起一个或多个子系统发生病变,或者多个子系统同时发生病变。在治疗上,治疗一个子系统的疾病,常可同时调节多个子系统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多个子系统疾病的效果。五行的实质是人体的基本调节功能。有许多临床资料证明,五行本质是植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和自组织调节功能。
    二,病因病机
    病因: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学说。致病因素有内因有外因。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正常生理活动遭到了破坏,导致人体巨系统与子系统,“能量信息”系统和“物质信息”系统功能失调出现疾病功能态。病因可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当、外伤、胎传等。例如;六淫、疫疠是外因。六淫、疫疠是指带有季节性的细菌或病毒的致病因素。七情为内因。七情致病是中医的特色病因.情志大过致病是指人体巨系统控制中心的功能活动失常,引起子系统的功能失调的而出现反常功能态。
    病机: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机理的学说。其内容包括发病机理、病变机理和病程演化机理三部分。发病机理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般规律的学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即“正气“与“邪气”搏弈。“正气”是指人体巨系统保护机体、防止发生疾病的功能。人体巨系统的“能量信息”系统有调节免疫力的功能,“能量信息”调节免疫力的功能正常,则人体免疫力强,功能态正常,不生易生病。反之则容易生病。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泛指一切致病因素。“邪气”致病是由于人体巨系统或子系统的功能失调,“邪气”干扰或损害人体巨系统或子系统的正常功能态,出现反常功能态。例如:细菌或病毒侵入机体,释放有毒或有害的“能量信息”使机体发生疾病功能态等。
    “邪正盛衰”。人体巨系统处于运动有序的正常功能态,即使生病,病也轻、容易治愈。反之则疾病容易加重,不易治好。阴阳失调是指“能量信息”系统与“物质信息”系统任何一方系统出现大过或不及就会造成阴阳失调,而出现阴证或阳证等反常功能态。脏腑失调是指五个子系统因为饮食劳逸失当、或情志过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功能失调而出反常功能态。
    三,诊断辩证是指“信息”采集和辩功能态  
    诊法:诊断是指“信息”采集。方法是通过四个窗口采集人体巨系统“信息”。四个窗口是望、闻、问、切,简称四诊。望诊是对患者的神色、形态、五官、舌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信息”采集,以了解病情,测知人体巨系统与子系统的病变。闻诊是从患者语言、呼吸等声音以及由患者体内排出的气味等采集“信息”以辨别病情。问诊是通过对患者及知情者的询问,以了解患者平时的健康状态、发病原因、病情经过和患者的自觉症状等“信息”。切诊是诊察病人的脉象和身体其他部位,以测知体内变化的“信息”。在四诊之中,以望神、望面色、舌诊、问诊、脉诊为要。四个窗口各有其特定的诊察“信息”内容,不能互相取代,必须从四个窗采集到“信息”样本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系统而全面地获得临床“信息”,为辨人体巨系统功能态提供可靠依据。
    除传统四个窗口采集“信息”外。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各种检测仪器,检测技术采集人体巨系统内外变化的“信息”。为辩人体巨系统功能态提供全面、客观、定量、标准的可靠“信息”。
    证即是人体巨系统功能态。辩证即分析、辨识人体巨系统功能态。人体巨系统功能态,有正常功能、疾病功能态。偏离正常功能态,即为疾病功能态,治疗就是纠正偏离正常功能态,使疾病功能态恢复到正常功能态。辩功能态以人体巨系统与子系统、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为依据,对从四个窗口所采集的症状、体征“信息”以及其他临床资料“信息”等样本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功能态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致病因素与人体巨系统功能态之间的关系,进而概括、判断为何种功能态,为论治提供依据。
    四,预防治则
    预防:预防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采取积极的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即“治未病”,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即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要防病必先强身,欲强身必重摄生:摄生又称养生,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加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传统的养生方法繁多,但最具特优势的是运动养生。气功养生是运动养生的代表。气功“形与神俱”的身心相结合的锻练方法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开发潜能最优方法。人人都可通过气功锻练,使自成为一个功德高尚的人,实现身体、心理共同健康完好,最终修出理智、情感、能力同时达到圆满境地的人格,升华人的生存质量。这是人人都希望达到的,是医学发展的方向,也是医学发展的最终目标。
    既病防变既病防变指未病之时,注重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病,当注意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早期诊断以防止疾病由轻浅而危笃,早期治疗则可截断病邪传变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防止疾病传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既病防变的关键,一方面可控制疾病蔓延,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正气的过度损耗,易于治疗和恢复健康。
    治则: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法则或原则,是治疗疾病的观念和确定治法的原则,对临床立法、处方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治病求本、知常达变、因势利导和以平为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观念。而正治反治、治标治本、燮理阴阳、调和气血、调理脏腑、形神兼顾、病证相参、因异制宜等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所确定的具体治疗措施,治则指导治法,而治法体现治则。
    五,结论: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体系,是建立在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基础上的科学体系。
    人体大脑信息控制和神经系统构成人体巨系统;五脏是人体巨系统的五个子系统;气”是人体巨系统的“能量信息”系统,精、血、津液是“物质信息”系统;阴阳是阐明人体巨系的功能态以及“能量信息”系统与“物质信息”系统的关系;五行是用于阐明五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五行的实质是植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和自组织调节功能;病因病机;诊断辩证;预防治则构成中医基础理论科学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体系建构>>一文是投稿论文.首先投在,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医学科学--中医学与中药学序号18 2009.4.9
 
张柳青(网名张东炎)
 
邮箱:dongyanccc@163.com
 
2009年4月10日
 
参考文献:
 
[1][2][5][6][7][8][10] 张柳青《经络的本质是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新浪张东炎博客 2009.2.27   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医学科学--中医学与中药学 序号11 2009.3.12
[3]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蔡益鹏证明气功是科学的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就是科学实验),其一是练气功可耐寒实验:仅仅依靠气功的锻炼,达到能够在一20℃以下的冷库里待2—5小时!王永怀:《谈谈性功》,《气功》杂志第10卷1989年,第2期75—77页
[4]李定忠1 傅松涛2 李秀章1 经络调控是能量信息系统与物质系统的沟通与连动——关于经络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之五 《中国针灸》2005年;3
[9] 赵国求《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哲学基础与科学建构》《中医基础杂志》2008增刊
[11]  顾涵森.赵伟:《气功‘外气”物质基础的研究》《自然杂志》 1979年第5、 6期; 张惠民《远红外信   息治疗仪试制成功》,《自然杂志》l979年第7期;顾涵森等,《气功“外气” 物质基础的研究--受意识控制的静电增量实验结果》,《自然杂志》1979年第10期   陶祖莱、林中鹏:《气功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力学与实践》l979年第 3期;范良藻、薛明伦、谈洪,《气功与生物电异常》《力学与实践》1979年第 3期;《气功笔谈》《自然杂志》1979年第ll期; 孙平生教授等通过仪器在经络线路上检测出低频率机械波(声波)孙平生,赵玉卓,赵玉兰等循经声信息的频谱分析:中国针灸,1988 8(3) ; 李定忠,李秀章.中医经络探秘.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看病名,只看平衡,才能够进入中医的大道!
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精髓的钥匙
逻辑能量学之一,能量医学起源与神经系统能量论
第十四章:自由意志和决定论
生物电能与气功的巧合之处!
(32)经络的科学认识—人体的无线通信系统(健康之路1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