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年高考全国三卷以及新高考真题分析命题规律总结

2020全国三卷

衔接上期

2020高考全国一、二卷诗歌真题分析规律总结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

点评咏叹苦笋,感悟人生,立德树人,青年成长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5答案:C

解析:A项解读首联,结合题目与“骈头脱襁白玉婴”可分析剥去外皮的竹笋特点以及作者的主观感受眼前一亮。B项赏析颔联的艺术手法,,耿介苦节提醒是直接描写与人格化。C

逻辑错误,口感苦涩不是吩咐不要多取食的原因。因为笋的耿介与作者的喜爱,劝说孩子们不要多食。D要与放使告诉考生以议论收尾,分析了尾联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材连接:李商隐咏物诗《锦瑟》,表面写物,实则写人,或抒情,或总结教训,或阐发道理。

规律:逐句解读,侧重内容情感与艺术鉴赏。

创新点:诗歌结尾特点,诗歌道理与原文的因果逻辑。

对策:找全物的特征,找到体现情感的字眼,结合诗歌与生活积淀综合分析,注意因果逻辑。

6.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解析:分析颔联颈联,苦笋苦涩,魏征直言敢谏,让人心里不舒服难以接受,相似。苦节耿介与魏征耿直相似,我们应该支持赞美。

教材连接:李商隐的命运与锦瑟有什么相似之处。

规律:相似联想,理解内容与情感。

创新点:诗歌内部比较,特征相似,人们感受相似,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相似。

对策:整体阅读,抓住特征,结合生活与诗歌,谈出自我感受;现实态度与理想情感态度,注意分析的层次性。

2020新高考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点评:人生送别,时代大潮,个人情感,立德树人。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7答案B

解析:A解析首联,戎马暗示时代背景兵荒马乱,老病身说明诗人年老多病处境艰难。B项解读颔联,手拿你的诗歌度日,排遣分别的痛苦,别字意思理解错,不是感到心惊神伤。对诗歌情感理解错误。C分析尾联典故作用,仰慕先贤。D项解读诗歌整体艺术特征。

教材连接:杜甫《登高》《蜀相》,迁移杜甫诗歌艺术风格。

规律:逐句解读,前后联系,诗歌整体艺术特征。

创新点:重视教材迁移,重视诗歌整体艺术特征。

对策:掌握教材,重视迁移;整体阅读,注意诗句前后联系。

8.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的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解析:结合教材《蜀道难》诗歌题目与注释,理解分别距离遥远,表现分别时的不舍之情。

教材连接:李白《蜀道难》地理知识,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地名连用在诗歌中的作用。

规律:山名对诗歌离情的作用,

创新点:山名意象与离别之情关系。

对策:联系教材,学会迁移;内嵌关键词,从空间角度解读。

规律总结

规律一沿袭2017年高考选材规律,全部是唐宋律诗。

规律二重视教材对接,作者多为教材中出现的诗人,重视课内迁移课外。

规律三重视立德树人,重视交际功能。和诗,咏史诗,咏物诗,送别诗,让人眼前一亮,又与教材学点吻合。

规律四重视整本书阅读,重视诗人艺术特征诗歌整体艺术特征。

规律五重视内容与审美,重视用典开头结尾作用。

规律六重视逻辑思维能力与生活审美的衔接。

复习对策

对策:重视教材复习,重视诗歌整体鉴赏,重视群诗复习。

      重视选择教材中诗人的其他作品,重视课内迁移课外。

      重视拓展诗歌阅读面,每周坚持读三篇诗歌鉴赏文章,提高审美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诗歌鉴赏——赏析陆游的《苦笋》
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题解题方略
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解析诗歌鉴赏高考真题
2020年高考古诗鉴赏主观题命题新视角探微
鉴赏诗歌形象十年高考真题汇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