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石如篆书解析(4)


       三、对于后世的影响
       应该说,邓石如对于整个清代篆书发展功不可没。换一个角度,在其身后,其书印尤其是篆隶书为很多人所效法,这当中不乏名震一时的代表人物如吴让之、赵之谦乃至后来的莫友芝、吴昌硕等人,在“邓法”的基础上求变,成一家之面目。清代篆书虽然书家密度极高,但出类拔萃者不过这数人而已。


邓石如书《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

       在邓石如之后,诸家各择一端,加以发挥,风格殊异,主要有五种不同的发展方向:一是全盘继承,以吴让之为代表,秉承邓石如衣钵,加以完善。就其书印而言,篆刻技法更加成熟精到,篆书则守成有余,创新不足。二是柔媚化,以徐三庚和赵之谦为代表,在笔法上做文章。徐三庚延长起收笔,极尽粗细变化,但变得有些花哨;赵之谦以邓氏隶书的起笔方法来写篆书,融入魏碑笔意,别出心裁,亦难免轻佻。三是质朴化,如杨沂孙、吴大澂等。杨沂孙学篆书初学秦石鼓文,自邓入手,后又参以两周金文笔意,于大、小二篆融会贯通,遂自成一家。吴大澂涉猎很广泛,举凡金文、小篆、诏版等尽收囊中,总的来看,平正有余,灵动不足,然自然质朴,亦属个人之长。四是初始师法邓石如而后变,化出自家面目,以黄士陵和吴昌硕为代表。黄、吴二人书印皆师法邓石如,虽然取法相近,但风格差异极大,审美观很关键。黄士陵后来取法三代吉金,另辟蹊径,吴昌硕抱紧石鼓文,以此为范,自成一家,与邓石如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五是装饰化,弃方多圆,以莫友芝为代表。邓石如篆书中吸收了碑额和汉篆的成分,莫友芝专擅以此加以发挥,多圆转流利,韵味十足,立于清代书林。其余诸家皆法邓而各取所需、各有专擅,然个人面目稍欠。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时光的印痕(2)
清朝篆书四大家
邓石如1801年篆书六屏,沉雄朴厚、以圆劲胜,自成面目
他是一位篆法、画法成功合并的书法家,书坛上每个人都知道他!
容轩读印——清代流派印(五)|徐三庚|邓如石|赵之谦|流派|邓派|吴昌硕|邓石如|吴让之|篆刻
篆刻入门:赵之谦给的篆刻学习路线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