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沈曙虹 | 高品质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词
本文从我2019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学校文化创新发展论坛开幕致辞中节选,是应《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约稿所撰写的“卷首语”,发表于该刊第3期,发表时略有删减。
走向高品质——这是当下我国学校文化建设的普遍诉求,也是未来学校文化发展的核心取向。我国关于高品质学校文化建设理念的提出最早见于2006年,其后陆续有研究和实践者提及。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导思想,高品质学校文化建设也已正式提上议程。依据对中国当代学校文化建设发展变革研究的总结,结合对当前和未来社会与教育发展形势的分析,我认为高品质学校文化建设应聚焦于三个关键词:更自觉、更优质、更幸福。“自觉”是高品质学校文化的本体价值。我们今天在学校教育的语境中谈文化自觉,是指对自身学校文化传统、文化特色的清醒、理性、能动的认识,是对学校文化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准确把握,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自主适应、综合创新,进而取得对未来文化发展的自主地位。它不是下意识地、被动地应对外界学校文化建设的潮流,而是一种朝着理想的文化生态积极主动地努力的品质。在如今国内外教育改革风云变幻、教育理念层出不穷的形势下,特别需要学校主体形成鲜明的文化自觉意识,以高屋建瓴的洞察力和审时度势的智慧来确认自我、把握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我们大力倡导文化创新的今天,提出和思考文化自觉的问题,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一种将文化使命转化为文化行动的智慧,这种智慧要求我们善于理性反思,能克服旧的教育行为的固有惯性,营造开放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氛围。只有不断从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去思考和践行文化建设,我们才能不断校正前行的方向,不断获取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优质”是高品质学校文化的社会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04年就明确提出了“优质教育”的理念。优质教育既体现为质量之优,也体现为品质之优。质量强调对教育硬指标的评判,品质则表现为对质量所延展出的价值的评判,是着眼于软实力的一种建构,而这种软实力就是学校文化。这种非常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优质教育观,符合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实践。《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要“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其中就包含了“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优质的学校文化毫无疑问可以促进学校高品质发展。当今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趋势,正导致我们原先习以为常的文化模式逐渐失范,并要求改造甚至重塑自己的文化范型,主动向现代文化转换——学校的文化更新势在必行。只有站在不断更新学校文化的高度才能驾驭学校的战略发展。文化建设必须指向强化学校的文化管理意识,推进文化管理改革,完善文化管理手段,提升文化管理品质,从而保持学校文化强健的生命力,最终提交出让人民满意的优质答案。“幸福”是高品质学校文化的人性价值。上世纪后期,当国际学术界的多项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人民幸福绝不是简单的“正相关”时,世界上不少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开始将“幸福指数”(GNH)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从单纯追求GDP转向重视GNH,体现了执政者和民众在社会发展价值观上的变革。而随着这种价值观的转变,教育观也在逐渐发生转向,即个体价值取向从追求功利到追求幸福,社会价值取向从服务经济到追求和谐。幸福的学校教育呼唤幸福的学校文化,幸福的学校文化最核心的就是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在新的幸福教育观的视野中,教育的中心是人而不是知识,人不仅需要获得全面而丰富的知识,更需要具有完整而丰满的人性。只有这样,人才会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真正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提升生命质量。因此,教育不仅要将学生训练成有用之人,更要将他们培育成幸福之人。说到底,高品质的学校文化,应更多地培植民主、尊重、自由的人文主义气质,营造学习共同体的文化生态,真正使学校成为师生生命得以张扬、价值得以彰显的空间,成为师生幸福栖居的家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闵行区教育局局长竺建伟谈区域学校文化建设
我对学校管理和建设现状的粗浅分析和思考
“新优质学校”风采展示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李政涛丨建设高品质学校需要树立五种意识
长沙又一所高品质学校开建,可提供2520个优质学位
大道修行 卓越领跑——用优秀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