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的魅力(上)
转:好望海的博客
苏轼的魅力(上)
入云
今年是苏轼诞辰980年,全国不少地方为他举行纪念活动。纪录片《苏东坡》也于今年7月在央视播出,一个通过多维度、多层面解读而得以全面展现的苏东坡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曾说:“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那么,“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苏轼,魅力在哪里?
为官的魅力
嘉祐六年,苏轼被授以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离开京师踏入仕途。他践行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入仕后积极用世,勇于担当。在任地方官时,他勤于政事、兴利除弊,颇有政绩。
在杭州,面对“民之艰食,无甚今岁”的旱涝灾荒,他忧心如焚,上奏朝廷拨米赈灾。看到百姓税负沉重、债务缠身而破产,他上奏朝廷要求免除债务。面对疫情,他一方面派人医治病人,一方面捐出自己的积蓄,并筹集公款,创办安乐坊,为病人看病施药。面对淤塞荒凉的西湖,他发动民工疏通河流,再造堰闸,修复六井,接着进行疏浚。于是西湖中就有了一道感人的“苏公堤”,西湖十景中也就有了著名的“苏堤春晓”。他的诗词创作赋予西湖山水那么多灵性!因为“有德于民”,杭州百姓,家家都有他的画像。
在密州,“尘满面,鬓如霜”的他,“勤于吏治,视官事如家事”。他上书朝廷详报蝗灾灾情,请求豁免秋税,同时组织民众抗灾自救,终至“蝗不复生”。针对旱灾、洪灾,他兴修水利、疏浚河道。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蝗旱相仍”的灾情基本消失,“盗贼渐炽”的局面也大为改观。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那一年,“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徐州城处在黄河决口的险情中。危势之中谁是百姓的主心骨?是知州苏轼。他挺身而出,大力组织军民筑堤抢险,住在堤上,“过家不入”。终于,整个徐州城被保住了。
在颍州,面对饥民,苏轼得到朝廷同意后开仓放粮。他差人实地丈量,写出报告上奏朝廷,终于废除开挖八丈沟的劳民伤财工程。他奏请朝廷留下民夫,“以余力作三闸,通焦陂水,浚西湖”,造福颍州百姓。
“诏书免积欠,父老颜色好。”在扬州,面对瘟疫蔓延、官吏催逼,他又为民请命,上书朝廷请求暂停催欠。在扬州百姓的奔走相告中,他高兴地吟诗。
即使在有职无权的黄州、惠州、儋州,不得签书公事的他同样为民操劳。在黄州,他写信给当地太守,恳请出面制止溺婴恶习;在儋州,他极力劝说黎族百姓以农业为本,指导大家如何耕作。为了百姓,他可谓用心良苦。
爱民恤民,勤政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不就是苏轼吗!
文赋的魅力
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苏轼列其一。这指的是散文创作。苏轼的散文多姿多彩,文章气势雄放,风格变化自如,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畅达,所以《宋史》有“浑涵光芒,雄视百代”的评价。
他的史论和政论文章见解独到、新颖深刻、富有启发,成为当时士子的科考范文。写作上他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论说技巧高超。《留侯论》以张良受书圯上老人的故事为例,论证“忍小忿而就大谋”的道理,文笔纵横捭阖,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文章开篇提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他的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夹叙夹议,兼带抒情,形式更加活泼,议论更加生动,兼有艺术感染力。《日喻》借助一盲人识日的故事,论证了认识事物必须经过实践而不能依靠片面见闻的道理,说理透彻、生动鲜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在记述文与可画竹、自己与文与可友情的同时,提出了著名的“胸有成竹”的艺术创作主张。
他的叙事记游散文,叙事、抒情、议论结合得水乳交融。如著名的《石钟山记》,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不能“臆断其有无”的哲理,思路清晰、论证透辟。
他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又更多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著名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就是其代表作。《前赤壁赋》沿用赋体主客问答的形式,描写长江月夜的美景,抒发自己的人生哲学,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此时的作者与客人已经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了。针对客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的消极感叹,苏轼以自己的见解来以宽慰对方:“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作者忘怀得失、超然物外,这就是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作的魅力
清代学者赵翼评价苏轼:“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那么一枝健笔下的苏诗,爽快的魅力在哪里呢?
读苏轼的诗,一个强烈的感受是他诗歌中所表现出的关注民生、同情疾苦的情怀以及对不合理社会现实的批判意识。“伫立望原野,悲歌为黎元”“惟有悯农心尚在,起占云汉心茫然”“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等,正是这种情怀的写照。这个在多地做过地方官的诗人,十分了解民情,加上秉性正直、为人坦率,因此民间疾苦、弊政陋习无不在其诗作中得以展现。“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廪,饱不及黎元。”这是他笔下旱涝灾害中的百姓。“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面对农民难以承受官府征敛沉重赋税的现实,他大胆给予揭露。“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朝廷穷奢极欲,官吏媚上取宠,各地进献名产,苏轼对此弊政进行深刻讽刺。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奔走四方,曲折的人生经历使他对荣辱得失表现得冷静而旷达。荒凉的黄州,在他笔下却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被贬至惠州,他写下的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热爱;贬至更远的儋州,他又写下“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逆境中他是何等坚毅与乐观!
不仅如此,苏轼还善于结合人生遭遇和自然变化,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哲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成语“雪泥鸿爪”早已被人们所喜爱。他的灵心慧眼给了读者无尽的妙理享受。
苏轼主张对诗歌风格兼收并蓄,“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所以多元化的审美情趣使得他的诗作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相互渗透、刚柔相济,从而呈现出“清雄”的风格。他与同时期的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但他无疑是北宋诗坛第一大家。
词作的魅力
苏轼对词的贡献是历史性的。继柳永之后,他对词体进行了全面改革,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晚唐以来被视为“小道”的词,在他那里“自成一家”,从柔情走向豪情,词的内容得到扩大、意境得到开拓,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并立,使得词的文学地位大大提高。
让我们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来感受其词作的豪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万里长江的壮美画卷、英雄豪杰的非凡功业、作者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都在这里得以展现。
让我们再通过《江城子·密州出猎》来体会作者的豪情:“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作者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其远大理想、进取精神和饱含激情的生命力,让我们读之热血沸腾。
苏轼也常常慨叹人生如梦,但他并不否定人生、不消极沉沦,相反他却力求超越,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和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例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至于那一阕将人间的悲欢离合与对宇宙人生的追寻高度融合的《水调歌头》,更是千古绝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各家词最盛,体非一格,苏、辛之雄放豪宕,秦、柳之妩媚风流,判然分途,各极其妙。” 词作气势磅礴的苏轼与南宋辛弃疾同为豪放词派代表,并称为“苏辛”。
至于他的书画创作,笔者才疏学浅,岂敢笔下造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苏轼的故事
苏东坡与《猪肉颂》中的那道“硬菜”
永远的苏轼
【转】苏轼诗词欣赏合辑
苏轼小传
壹学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