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逛紫禁城-故宫(七)西六宫-嫔妃居住的地方~
逛紫禁城-故宫(1—9)均转载于新浪博客快乐刘妈的原创文章
故宫的西路主要包括养心殿和西六宫:永寿宫、太极殿、翊坤宫、长春宫、咸福宫、储秀宫等。除永寿、咸福两宫外,均已开放。这里是皇帝和后妃居住和活动的地区之一,其中养心殿从雍正至清末,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慈禧太后曾居住于储秀宫和长春宫。

  从养心殿后面出来即可见“永寿门”。永寿宫是一个独立院落,永寿门就是永寿宫的“大门”;

  


  永寿宫为两进院,前院正殿永寿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外檐装修,明间前后檐安双交四菱花扇门,次间、梢间为槛墙,上安双交四菱花扇窗。殿内高悬乾隆皇帝御笔匾额「令仪淑德」,东壁悬乾隆《圣制班姬辞辇赞》,西壁悬《班姬辞辇图》。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皇帝下令,内廷东西十一宫的匾额「俱照永寿宫式样制造」,自挂起之后,不许擅动或更换。

  正殿有东西配殿各3间。后院正殿5间,东西有耳房,殿前东西亦有配殿各3间。院落东南有井亭1座。

  


  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都曾重修或大修,但仍基本保持明初始建时的格局。

  


  永寿宫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乐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毓德宫,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始名永寿宫。明代为妃嫔居住。明清史上唯一在冷宫出生的皇帝明孝宗的生母纪宫人曾在此短暂居住。明神宗皇帝因灾异屡见,亦曾斋居于此。清代为后妃居住。清顺治帝的董鄂妃、恪妃及雍正帝皇后、嘉庆皇帝的如妃都在此居住过。永寿,出自《论语》,表示对仁、寿的祈求。

  


  正殿前的石影壁;

  


  太极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外檐绘苏式彩画,门窗饰万字锦底团寿纹,步步锦支摘窗。室内饰石膏堆塑五福捧寿纹天花,系清末民初时所改。明间与东西次间分别以花梨木透雕万字锦地花卉栏杆罩与球纹锦地凤鸟落地罩相隔,正中设地屏宝座,前殿悬挂有乾隆皇帝御笔匾。殿前有高大的祥凤万寿纹琉璃屏门,与东西配殿组成一个宽敞的庭院。

  


  


  太极殿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未央宫,明嘉靖帝因其父兴献王在此出生而更名启祥宫。清咸丰九年(1859年)改建,与长春宫连为四进院。清晚期始名太极殿。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乾清、坤宁两宫火灾后,明神宗朱翊钧皇曾在此居住十数年,成为明清历史上唯一在此居住和处理政务的皇帝。清代为后妃居住。逊帝溥仪出宫前,同治帝的瑜贵妃曾在此居住。太极,出自《周易》,意即宇宙宇宙本体。

  


  体元殿原为太极殿(启祥宫)后殿,清咸丰九年(1859年)将此殿改为前后开门的穿堂殿,咸丰御笔匾题曰“体元殿”。

  


  体元殿

  清咸丰九年(1859年)在是晚清时在太极殿后殿和长春门旧址上建成。北面接出的3间抱厦为长春宫戏台。清代为后妃居住,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清光绪十年(1884年)五十寿辰时,慈禧曾带领众妃嫔在此看戏达半月之久。体元,意即体法天地之德。

  


  

  长春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前出廊,明间开门,设地屏宝座,上悬“敬修内则”匾。左右有帘帐与次间相隔,梢间靠北设落地罩炕,为寝室。殿前左右设铜龟、铜鹤各1对。东配殿曰绥寿殿,西配殿曰承禧殿,各3间,前出廊,与转角廊相连,可通各殿。廊内壁上绘有18幅以《红楼梦》为题材的巨幅壁画,属清晚期作品。

  


  


  长春宫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春宫,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永宁宫,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复名长春宫。清咸丰九年(1859年)改建,与太极殿连成四进院。廊内四壁有以《红楼梦》为题材的巨幅壁画。

  清代为后妃居住。清乾隆帝孝贤皇后曾在此居住。乾隆十三年(1748年)孝贤皇后病逝后梓宫停放于此。孝贤皇后病逝后,乾隆下旨,规定长春宫保持孝贤皇后在世时陈设,不再住人,逢年节令悬挂孝贤皇后像。同治、光绪时,慈禧太后亦曾在此宫居住。长春,意为青春长驻。

  


  


  长春宫前殿明间上悬挂乾隆帝御笔匾额“敬修内则”,后殿匾额曰“德协坤元”,西室悬挂的是乾隆御笔匾额“德洽六宫”。

  


  长春宫南面,即体元殿的后抱厦,为长春宫院内的戏台。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屏门一道,与后殿相通。

  


  翊坤宫和其它内宫一样,有一道翊坤门;

  


  正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檐下施斗拱,梁枋饰以苏式彩画。门为万字锦底、五蝠捧寿裙板隔扇门,窗为步步锦支摘窗,饰万字团寿纹。明间正中设地平宝座、屏风、香几、宫扇,上悬慈禧御笔“有容德大”匾。

  


  


  翊坤宫

  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明初名万安宫,明嘉靖朝因该宫贴近内廷后三宫,而改名翊坤宫。清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五十寿典时改建,与储秀宫连成四进院。清代为后妃居住。前殿悬挂有乾隆帝御笔“懿恭婉顺”匾。慈禧太后住储秀宫时,每逢重大节日都在此接受妃嫔们叩拜。“翊”即护卫、辅佐。

  


  台基下陈设铜凤、铜鹤、铜炉和铜缸各一对。

  


  清晚期将翊坤宫后殿改成穿堂殿--体和殿,东西耳房各改一间为通道,使翊坤宫与储秀宫相连,形成四进院的格局。

  


  咸福宫为两进院,正门咸福门为黄琉璃瓦门,内有4扇木屏门影壁;

  


  咸福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始名咸福宫。清沿明朝旧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又加修整。

  咸福宫为后妃所居,前殿为行礼升座之处,后殿为寝宫。明朝在此居住过的后妃有万历皇帝的李敬妃。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皇帝崩,嘉庆帝住于咸福宫守孝,下令不设床,仅铺白毡、灯草褥,以此宫为苫次,同年十月才移居养心殿。此后咸福宫一度恢复为妃嫔居所。道光帝琳贵人(庄顺皇贵妃)、成贵妃、彤贵妃、常妃等都曾在此居住。道光三十年(1850年),咸丰皇帝住于咸福宫为道光皇帝守孝,守孝期满后仍经常在此居住。

  逊帝溥仪曾在正殿前廊下安设秋千,现秋千已拆,秋千架尚在。

  


  储秀宫原为二进院,清晚期拆除了储秀门及围墙,并将翊坤宫后殿改为穿堂殿,称体和殿,连通储秀宫与翊坤宫,形成相通的四进院落。储秀宫前廊与东西配殿前廊及体和殿后檐廊转角相连,构成回廊。回廊墙壁上镶贴的琉璃烧制的万寿无疆赋是众臣为祝慈禧寿辰所撰。

  


  储秀宫为单檐歇山顶,面阔5间,前出廊。檐下施斗栱,梁枋饰以淡雅的苏式彩画。门为楠木雕万字锦底、五蝠捧寿、万福万寿裙板隔扇门;窗饰万字团寿纹步步锦支摘窗。内檐装修精巧华丽。明间正中设地屏宝座,后置5扇紫檀嵌寿字镜心屏风,上悬“大圆宝镜”匾。

  


  储秀宫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

  储秀宫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咸丰二年(1852年)慈禧刚进宫被封为兰贵人时,曾在这里居住,咸丰六年三月升为懿嫔的慈禧,在这里生下同治皇帝,光绪十年(1884年)已居长春宫的慈禧太后,为庆祝五十岁生日,移居此宫,并修建宫室,耗费白银六十三万两,院内游廊墙壁上的题词,即当时大臣为她祝寿的万寿无疆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来居上的西六宫(续)
走进故宫(十一)游览西六宫及重华宫
故宫600年:咸丰改建了长春宫,也改变了内廷格局
【转载】三宫六院的等级和人数以及各宫殿简介
京城行14(故宫2——内廷,御花园,西路)
观红墙金瓦,赏明清皇宫之十一:西六宫(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