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校教研文化建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刍议
中图分类号:G47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1-0039-04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7334380.htm
  学校教研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的教师在长期教研实践申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是全体教师对事业的工作热情、科学态度、宝贵经验的浓缩与提炼。当一种制度或模式具有文化性意义,这种制度或模式就具备了动力场效应,就能对群体成员起到感染、引领、推动和凝聚作用。学校教研文化由于关涉教师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塑造,因而对促进教师发展具有独特和重要的价值,与一切改革和创新一样,学校教研文化建设也要根据现代教育和教师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思维的更新和方法的提升。在新课改的语境和要求下,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研究者,更是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体力量,因而认真研究并大力开展学校教研文化建设,不断克服传统教研文化建设的问题,构建新型、理想的教研文化,对每所学校来说都很有必要。
  一、学校教研文化建设的问题
  近代引入学校教育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就比较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当前,几乎所有学校都按学科设立了教研组,很多学校还建立了教研领导机构。但对教研文化的建设,很多学校尚缺乏足够认识,也没有积极主动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受传统教育价值观、教研管理机制和实际存在的应试教育的约束和影响,很多学校的教研活动徒具形式,教师多数时间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深入开展教育科研未能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和职业生存方式。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价值取向不当。学校教研工作的核心价值应是促进教师在专业上不断发展,进而推动学校和学生不断发展,因而参与教育科研本应成为教师一种长期的职业自觉。然而一直以来,很多学校的教研工作却主要围绕四个取向来运转。一是为完成上级或学校给定的任务,以期通过各类指标性考核。于是教育科研在学校就成了为做而做的任务性、事务性工作,折射不出多少理想情怀和长远追求。二是为教师评职晋级。一些教师承担科研项目的功利性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为评职晋级,一旦职级到了一定高度,就不愿再下功夫从更高更深层面去进行探索和研究。三是为学生考出好的成绩和名次。虽经多年批判,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试教育的积弊似乎从未有过实质性弱化,这使得学校教研工作被迫以研究如何让学生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为最重要目标,体现在具体实践中又被不断地概念化、数据化,呈现出无视周期规律、强调机械运作的特点,从而抛弃了对教研对象、内容、方法以及研究者素质、合作精神、交流途径、研讨方式等重要元素的组合、构建与提升,从而造成一种畸形的教研氛围,表现出很强的功利色彩。四是仅仅为做好某次教学表演。这种情况以上公开课为甚,为了让一次公开课表演得更好,教师们在一起研究各种细节,反复演练,但一旦公开课完毕,很少有学校还会组织教师进行认真总结、研讨和反思,以进一步拓展教育科研资源。在这几个功利性价值取向的导引下,久而久之,学校教研活动就染上了肤浅媚俗之气,从而弱化了教研的价值和意义。
  管理制度呆板。学校不是通过对教研工作深刻意义的认识和把握,设计能提高教师主观能动性、既有统一规范又利于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的教研工作管理规定,而是以陈旧呆板、徒具形式的制度来规范和制约教师的教研行为。诸如要求教师每学期听几节课、写几篇教案、开几次会、交流或发表几篇文章等等;学校的教研管理机构要么无所作为,要么管得过多过细,甚至细到连每一项具体的教研任务、项目和活动也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却往往忽视了与教师的联系、交流和沟通,而且也很少让教师自主提出有想法、有创意的教研取向或自己组织各类教研活动,使得布置的教研任务常常与教师的兴趣和特长?节,无形中抑制了教师的主动积极性,带来的效果也不好。换言之,教研工作管理中的“教师主体”地位还不够突出,教师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研没有得到更好的激励和开发,
  运作过程机械。学校为追求教研工作在短期?瘸鲂б妫?往往把具有不同个性特长的教师集合在单一的研究项目中,强调目标统一、过程标准、行动一致,如实行单一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模式,采用固定的教研评估体系和评价量表,但却忽视了对教师个体的关注与支持,忽视了对不同学科乃至不同年级的教研实行区别化操作和评价,在追求统一规范的同时扼杀了教师的个性,淹没了教师潜在的创造力,也未能很好地突显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研特色。而且多数学校在开展教研活动时,从方法到流程,都不外乎是多年不变的那几招,久而久之,就让教师倍感乏味,毫无兴趣,只好年复一年地勉强应付和被动参与,很多教研活动逐渐变成了一种没有创意、没有活力的呆板形式。
  二、学校教研文化建设的对策刍议
  学校教研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管理层、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和各学科教师精诚团结,通力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协同作用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共同建设。主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学校教研文化建设为了什么(目标),主要应从哪些方面着手(?热荩?,如何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操作(路径)。
  学校教研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学校教研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科学的途径和方法建构起较为理想的教研文化,从而帮助全体教师形成自觉开展教育科研的意识,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独立与合作开展教育科研的技能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有效改善教学行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进而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并建构起适应新课改要求的轻负高效的教学机制。而所谓理想的教研文化,在不同学校虽然应有不同特色,但不同学校在教研文化建设应该达成的理想状态上,似应具备一些共同特点,如:终身学习的教研文化、民主和谐的教研文化、协作互助的教研文化、精进致远的教研文化、开放包容的教研文化、求真务实的教研文化、高效创新的教研文化、和而不同的教研文化、学生为本的教研文化、立足于人的发展的教研文化、立足于校本研究的教研文化,等等。
  学校教研文化建设的主要?热荩貉?校教研文化建设的内容包含多个层面,主要有如下四项。   一是教研理念的熔铸。这是学校教研文化建设能否达致理想状态的前提和关键。教研工作要做好,需要学校和教师在精神理念上达到一定高度;学校的教研理念达到一定高度;教师的思想认识达到一定高度。学校教研理念的高度,可以反映出一所学校特别是学校领导的思维和眼界的高下。如果开展教育科研仅仅是为上好一堂课,仅仅是为不断提升学生考试成绩,那这是比较低层次的教研理念,真正高层次的教研理念,应该是着眼于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要通过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让教师精神空间不断丰沛,人文素养日益完善,个体生命更有质量,在这样的教师指导下,他的学生的精神空间才会更加丰沛,素养才会不断提高,生命才会充满质量。而理想的教研文化建设,需要教师个人具备现代的教育理念,理解和掌握新课改的实质和要求,能够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把握教育科研的正确方向。
  二是教研制度的完善。理念确立以后,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制度的完善。因为教研制度的建设是维系教研秩序、不断推进教育科研的最有力保障。杜威认为,制度是为人而设的,而非人为制度而设。基于教研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因此科学的教研制度必然是理想和现实、继承和创新、行为和价值的统一;必然在功能特点上,体现出引领和激励;在文化特点上,体现出人文关怀;在?热萏氐闵希?体现出规范和创新。学校教研制度的建设,应围绕教研总体目标,从有利于调动教师自觉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出发,针对传统教研管理制度的弊端,构建起既体现学校统一意志、又让个人心情舒畅,既有总体规范、又有个性方案,既有约束、又有激励,既便于学校全面协调、又给教师创新研究以空间,既体现常规性、又体现动态性的一系列科学的教研管理制度。
  三是教研行为的规范。促进教师养成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和总体要求的积极向上的教研行为状态,是学校教研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和提升教师的教研行为状态,包括优化提升其精神状态、工作态度和研究的方式方法,理想的教研精神态度应该是乐观、向上、主动、积极、刻苦、奉献、严谨、求实等等;理想的教研方式方法应该是科学、合作、创新,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不断取得新的教研成果,并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是教研环境的改造。教研文化建设要抓出成效,除了不断提升人的思想认识水平,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切实规范人的行为,不断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外,另一项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特别是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教师能够在环境优美、气氛和谐的校园里,心情舒畅地开展教育科研,同时还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科研条件,如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等等。
  学校教研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学校教研文化建设要围绕学校总体的办学目标和教研目标,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管理机构、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和教师的积极性,立足校本,形成合力,从精神理念、制度规范、行为状态、环境设施等各方面,结合现代教育特别是新课改的发展方向,结合学校和教师群体的实际状况,努力构建融教学、研究、培训于一体的充满活力的校本教研机制,并充分激发教师从事教研的潜力和动力,使教师真正做到“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以教学带研究、以研究促教学”,进而打造起理想的校本教研文化。
  一是加强全员培训学习,重构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教研理念。教育价值观和教研理念的整合与重构,是学校教研文化建设的?群撕拖鹊迹?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都需要直面新时代教育的需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整合与重构新的教育价值观和教研理念。最好的途径就是学习和培训,要通过组织多层次、多类型、高效的校本教研培训,开展“打造学习型校园、学习型教研组、学习型教师”等活动,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等对外吏流活动,并将集体培训与个人自学结合起来,使学校全体领导和教师真正转变理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更加重视校本教研,尤其要让教师把自觉开展教育科研视为终生的职业生存方式和提高职业技能的主要途径。
  二是以推进教研制度转型为抓手,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传统的学校教研管理制度,往往以限制、规约、惩罚的形态出现,容易使教师产生反感情绪,进而采取被动应付姿态。而新型教研文化的建设,虽然仍离不开制度的限制性和约束性,但却更注重制度的育人价值和转化效应。所谓育人价值,即将教研制度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和生命成长的推动力量。而转化效应,则是以制度作为新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向教师行为转化的中介。为此,有必要对学校原有的教研制度进行诊断分析、整合重组,剔除那些消极的、死板的、意义不大的规范和要求,努力构建一套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泉帮助和引领教师,从而更充分地调动起教师的?仍诜⒄剐枨螅?使其积极主动投身到教育教学研究中来,持续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
  三是关注教学研究过程,不断优化教研行为、提升教研成效。理想的教研文化的形成,必须落脚在每位教师行为方式的转变上。在这一过程中,要让教师接受和理解新的教研文化并不难,难的是让教师积极行动起来,自觉主动地让新的教研文化在教育实践中扎下根来。为此,学校要通过教育培训、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与教师加强沟通、探讨和交流,帮助教师获得更多好的科研项目,建构吏有意义、更有成效的教研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体悟到学校教研文化的意义和价值,逐步改变和优化自身的行为方式,进而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尤其要高度重视教学研究的过程,做到“六个重视”:重视教师日常研讨,鼓励教师之间开展平等对话、深度会谈、合作与协商:重视交流研讨的话题选择,不断开阔教师视野:重视与课堂教学实境相联系,避免教研与课堂教学脱节;重视协同解决问题,帮助教师从学科整合走向文化整合:重视对课程目标的把握,培养教师自觉提升研修素养:重视课后反思和追问,进一步拓展教师发展空间。
  四是强化教研团队建设,尤其要充分发挥教研组长作用。多数教研活动需要团队协同完成,因此一定要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等团队建设,让大家互助合作,不断提升研究成效和教育教学效果。在这些团队中,最重要的是围绕学科而构建的教研组,教研组长应成为教研组文化重建的第一责任人。责任人不同于管理者,他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非管与被管的关系,而是责任人与合作者的关系。这就意味着教研组长不仅承担着组织协调职责,还要致力为组内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生命成长提供舞台和空间。为此,应引导教研组长逐步培养起较强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不仅要善于策划教研组的日常教研活动,而且能够帮助、引导每位教师制定针对性的教研目标和达成目标的可行性措施。
  五是不断改善硬件设施,为教研文化建设“搭好台”。强化校本教研,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是新形势下教研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为此各学校必须根据学校发展、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需要,加大对办学条件的改造力度,适时完善教学、办公、实验、查阅资料等条件,从而为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和物质设施,使广大教师能够心情舒畅、心无旁骛地开展教学研究,从而不断推进和完善学校的教研文化建设。
  总之,学校教研文化建设对于学校文化的完善与发展,对于持续提升教育教学成效,对于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每所学校都应充分认识教研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认真改进传统教研工作中的各种弊端,切实转变理念、完善制度、优化行为、加强保障,努力构建立足于校本、建基于新课改的理想的学校教研文化!
  [责任编辑:严加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研组建设: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
学校文化建设反思
如何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
新课标下学科教研组建设管见
教学常规管理整改措施
2020年秋小学上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