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个瓶子里的人类历史

水是生命之源,但饮料不是。

所以人们讨论水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多,而讨论饮品的影响少。

美国作家汤姆·斯丹迪奇(Tom Standage)却发现,随着人类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饮品相继出现,比如啤酒、葡萄酒、烈酒、咖啡、茶、可乐,它们对人类文明的形塑起着非常很重要的作用。于是,斯丹迪奇以饮品为线索,写了一本趣味盎然、引人入胜的书,名为《上帝之饮:六个瓶子里的历史》,尝试探寻饮品与人类历史沉浮之间的密切关联。

▲《上帝之饮:六个瓶子的历史》作者:汤姆·斯丹迪奇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时间:2017

斯丹迪奇原本是《经济学人》杂志的科技编辑,著有《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等书。为了撰写《六个瓶子里的历史》,他阅读大量相关史料,到世界各地游访,进行实地考察。在他笔下,六种饮品分别代表了世界史的六个时代,宏大而复杂的人类文明进程在六个瓶子的折射中变得清晰可见。

01.

啤酒:早期文明的标志

与早期文明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酿造啤酒。正如美国诗人约翰·西尔第(John Ciardi)所说:「人类文明与酿酒密不可分」。

公元前1万年左右,生活在新月沃地(也即人类最早从事农业生产并大规模定居的地区)的人在采集野生谷物时,无意中发现谷物吸水后会变甜,而由这种糖化谷物做成的粥吃起来竟有些醉人,这便是人类尝到的第一口啤酒。


▲新月沃地(绿色部分),人类最早从事农业和大规模定居的地区。

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和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人是最早步入文明社会的人,啤酒对于他们来说,是标志性饮品。现存的早期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啤酒的记载。如美索不达米亚文献中列举了二十多种啤酒,而埃及文献至少记载了十七种啤酒。

古老的史诗巨作《吉尔伽美什》中,也曾记录啤酒这种饮品。史诗里,英雄吉尔伽美什的好友恩思度从野蛮人转变为文明人的不象征,就是他最初「不知面包可食,啤酒可饮」,后来在年轻女子的指引下「饱餐,至厌腻;豪饮,至七坛」,「终于开化」。

美索不达米亚上的文明人,视醉人的啤酒为自身文明的一大标志,在他们眼中,那些不懂得品尝啤酒的只能归类于野蛮人。

在享用啤酒的过程中,苏美尔人和埃及人渐渐形成了一些饮酒习俗。

比如在苏美尔文明时期,人们多是用苇管共饮一坛啤酒。斯丹迪奇认为,这对苏美尔人来说是好客和友好的象征,表明酒中无毒,适合饮用。同时,无论是在美索不达米亚还是埃及,啤酒都被看作来自远古的神赐,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因而常常被用在宗教仪式、丰收庆典、葬礼祭祀等重要场合。


▲美索不达米亚出土的泥板,上刻苏美尔人用芦苇饮用啤酒的场景。

这些饮酒习俗影响深远。直到今天,酒席上的人们还会常常将杯子聚在一起,象征大家分享同一坛酒;或是高高举起酒杯干杯,表达对彼此的诚挚祝福。在斯丹迪奇看来,「啤酒仍代表友善、真诚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可以分享的饮品」,今人喝酒时的礼仪其实是在「回应远古的理念」。

02.

葡萄酒:文明和优雅的代名词

如今,啤酒早已遍布街头里巷,但在宴会等重要场合,人们更青睐的往往是葡萄酒而非啤酒。人似乎葡萄酒常常给人以高贵风雅之感,是最具文化内涵的饮品。这种观念起源悠久,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饮用葡萄酒的风俗。

古希腊时期,葡萄酒非常普及,人们认为「饮用葡萄酒是文明和优雅的代名词」。不仅如此,古希腊人饮用葡萄酒的方式也很奇特:一定要喝掺水的葡萄酒。因为在他们看来,喝不掺水的葡萄酒与不喝葡萄酒一样,都是一种野蛮、粗鄙的行为。

尽管在古希腊,上至贵族下至奴隶都喝葡萄酒,但是各类葡萄酒也会根据产地、年份等进行精细的划分。比如他们认为贮藏时间越长,葡萄酒越好,因此「陈年葡萄酒往往是地位的象征」。因而,斯丹迪奇认为,葡萄酒其实「勾勒了那段时期古希腊社会的等级制度」。


▲雅典娜赐予赫拉克勒斯葡萄酒

古希腊人还会举办各种各样的交际酒会。酒会上,人们从公共容器中取酒饮用,畅所欲言,百无禁忌。因此,酒会被视作「探索真理的绝佳场所」。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就曾描写老师苏格拉底和其他人在酒会上谈论哲学的场景。根据历史记载,柏拉图讲完课后也会和学生们一起吃饭饮酒,以便促进交流,增进感情。

公元前250年左右,古罗马人取代古希腊人成为地中海世界的新一代霸主。不过,「表面上,古罗马战胜了古希腊人;实际上,古罗马人被古希腊人的文化打败了。」因为古罗马人处处效仿古希腊风俗,葡萄酒的享用也不例外。

相比于古希腊,葡萄酒的种类对古罗马人的社会地位的影响更重。「从最低等的『劳拉』到传奇的『费乐年』,每一种葡萄酒都代表了一个社会阶层。」古罗马人所举办的宴会,也与人人平等的古希腊交际酒会不同,不同社会地位的宾客享用的是不同等级的葡萄酒,因而大大凸显了社会的等级分化。

斯丹迪奇不禁在书中感叹道:「如果想知道古罗马社会的贫富差距有多悬殊,看看最富者与最穷者的酒杯里盛的是何种葡萄酒便可知晓。」

03.

烈酒:殖民时期的代表

相比于代表权力、财富、地位的葡萄酒,烈酒在历史上则与奴役和剥削紧密相连。

阿拉伯人改进蒸馏技术,并将其广泛用于制酒,烈酒由此而生。不同于啤酒、葡萄酒,烈酒经蒸馏后会变成一种酒精含量更高的新饮品,它也被人们称为「生命之水」。这种饮品能让人轻易醉倒,在寒冷的北欧非常受欢迎。

▲公元8世纪,人们利用阿拉伯人的炼金术蒸馏酒

烈酒出现时,正值欧洲探险家大力开辟世界海洋路线。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此后400年间,约有1100万奴隶被殖民者从非洲运往新大陆。欧洲人用各种各样的物品与非洲的奴隶贩子进行交易,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烈酒。在奴隶贩子眼中,这些更纯更浓的烈酒能够显示他们的身份地位,尤其是白兰地。

白兰地曾被当作一种货币,推动了奴隶贸易的进程。此后出现的朗姆酒,进一步促成了这种血腥的贸易,成为非洲奴隶海岸上「最主要的贸易品」。人们用朗姆酒购买奴隶,又让奴隶生产蔗糖,再用蔗糖酿造更多的朗姆酒以买进更多的奴隶,如此循环往复。奴隶主也会给奴隶喝些朗姆酒,让他们产生依赖性,以便顺利发号施令。

相比于白兰地,朗姆酒价格更便宜,而且酒精度更高,因此在传入美洲后,很快成为当地殖民者最钟情的饮品。1733年,伦敦通过了《糖蜜税法》,立刻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愤慨和抵制。因为糖蜜是朗姆酒的原料,对进口糖蜜征收关税,就意味着朗姆酒的产量将减少,或者价格会抬高。

英国在通过《糖蜜税法》后,又接连出台了一系列不受欢迎的税法,最终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斯丹迪奇对此感叹:「正是因为英国要对朗姆酒和糖蜜征税才最终导致双方的决裂,所以朗姆酒披上了一层与众不同的革命色彩。」不过,美国建国之后,人们就不再那么迷恋朗姆酒,而是喜欢上了威士忌。


▲1794年宾夕法尼亚州的威士忌暴乱,美国首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对威士忌酒征收消费税,引起西部农民不满,暴乱镇压后,威士忌酒消费税依旧征收,托马斯·杰斐逊就任总统后和国会取消该税种。

04.

咖啡:理性的象征

如果说烈酒是殖民时期的代表,咖啡这种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阿拉伯宗教饮品,则是理性时代的象征。

此前,人们日常喝的不是啤酒就是葡萄酒,但随着理性时代的到来,具有提神醒脑功效的咖啡,逐渐成为脑力劳动者的最爱。「咖啡和酒精逐渐被人们视作相互对立的两种饮品:一个使人清醒,一个使人迷醉;一个让人感觉灵敏,一个让人反应迟钝。」

1652年,伦敦的第一家咖啡馆正式开业。此后,咖啡馆迅速遍布伦敦的大街小巷。对人们来说,咖啡馆不仅是喝咖啡的场所,同时也是政治论战、商业谈判和文化交流的绝佳场所。

比如在克伦威尔的统治时期,查理二世的支持者们经常聚集在咖啡馆里谈论政治。商人们则频频光顾皇家交易所附近的咖啡馆,把这里当作办公室、会议室和交易场所。诗人约翰·德赖登(John Dryden)则会邀请好友在考文特花园的维威尔咖啡馆谈论最新的诗歌剧作。

凭借优雅的环境、自由闲适的气息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咖啡馆不仅赢得了英国大众的青睐,也在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受到热烈欢迎。在斯丹迪奇看来,遍布欧洲的咖啡馆,时而是「文学和哲学思考的精神领地」,时而是「商业创新的发源地」,有时甚至是「政治变革的温床」。总之,充当的是「理性时代的因特网的角色」。


对于现代人来说,咖啡早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点缀。人们恐怕不会想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咖啡竟然曾经与理性主义紧密相连,并奇迹般地征服了整个欧洲,最后成为风靡世界的时尚饮品。

05.

茶叶:日不落帝国的扩张

就在17世纪,欧洲人钟情于咖啡的时代,中国的茶叶传入了英国。

作为一种文化,饮茶始于中国,传说上古神农氏泡出了第一杯茶。不过,中国对茶最早的明确记载其实出自2600年后的《僮约》一文,此文为西汉王褒所作,文中详细描述了如何选茶、泡茶和斟茶。而到了唐朝,饮茶习俗早已遍布大江南北。陆羽撰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尊奉为「茶圣」。

盛行于唐宋两朝的饮茶之风,却在蒙古人入主中原后逐渐衰落。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的传统饮品是马奶酒,因此,元朝的统治者对茶叶这种中原饮品兴趣不大。不过,在明朝取代元朝后,饮茶之风又重新盛行。

传入英国的茶,出人意料地大受欢迎,并形成了英国特有的饮茶文化。随着茶叶价格越来越亲民,茶也由一种贵族奢侈品逐渐变为人人都喝的流行饮品。贵族阶层热衷于举办精致的茶会,而伦敦街头的车夫和工人也会围坐在小桌旁举杯啜饮。饮茶之风还带动了英国制陶业的发展,使其成为空前繁荣的新兴工业。

由于英国对中国茶叶有着巨大需求,而白银升值又比茶叶快得多,英国便希望用一些欧洲产品交换中国茶叶,可惜中国对此并不感兴趣。于是,英国开始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进行以毒品换茶叶的罪恶交易,祸国殃民的鸦片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大英帝国并不满足于完全依赖中国来供应茶叶,英国的茶叶进口商东印度公司开始将目光转向印度。其实印度的阿萨姆地区一直长有茶树,只是此前未被发现。经过不断摸索,英国人逐渐掌握了在阿萨姆地区栽培野生茶树的方法,茶叶公司纷纷在印度出现。


▲波士顿茶党事件,殖民地反抗组织成员捣毁货船上的茶叶,他们反对英国政府在殖民地征税,并反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利用法案垄断北美茶叶进口贸易。

「随着茶叶在印度的种植,殖民主义开始与工业化携手并进」。印度茶叶工业的崛起让英国逐渐摆脱了对中国茶叶的依赖,印度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茶叶生产基地。此后,茶叶陆续征服新的领土,遍及世界,成为世界上除水之外最为普遍的饮品。

06.

可乐:美国崛起的见证

茶叶在日不落帝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而「美国的崛起、战争、政治、贸易和通讯的全球化」则反映在可口可乐的兴盛中。

可口可乐是由药剂师约翰·彭伯顿(John Pemberton)发明的一种碳酸甜饮料。由于含有古柯和可乐果两种成分,彭伯顿的商业伙伴弗兰克·罗宾逊(Frank Robison)建议将其命名为「可口可乐」。罗宾逊频出各种销售奇招,可口可乐迅速占领美国市场。20世纪30年代,虽然出现了百事可乐这样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但可口可乐仍占有全美汽化软饮料近一半的销售额。


▲可口可乐创始人约翰·彭伯顿

1941年,发生了珍珠港事件,美国卷入「二战」,伴随千万美国士兵作战的饮品正是可口可乐。一位军官给可口可乐公司写信说:「我们认为,可口可乐是鼓舞官兵士气的一剂良药。」由于深受士兵和将领的喜爱,可口可乐成为了军需品,并逐渐被推广到世界各地。

可口可乐就这样轻易地体现了美国价值。1949年,美国和其欧洲盟国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可口可乐的象征意义也进一步扩展到「代表整个西方世界的价值观——自由、民主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以在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对可口可乐不抱好感。

但到如今,可口可乐已成为全世界最广为人知的产品,并在全球200多个地区开办了公司,成为贸易全球化的典型代表。正如斯丹迪奇所言:「可口可乐是20世纪当之无愧的饮料代表,它见证了美国的崛起、资本主义的兴盛以及全球化的发展。」

啤酒、葡萄酒、烈酒到咖啡、茶、可乐,三种酒精饮品,三种咖啡因饮品,它们看起来平淡无奇,却塑造了人类的历史。它们或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标志性饮品,或彰显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或反映了殖民时期的奴役和剥削,或表明了新理性时代的到来,或成为征服异国的武器,或见证了一个新的国家的崛起。

六个瓶子里的六种饮品,竟奇迹般地反映出历史的浮沉,展现出人类文明的巨大画卷。就像卡尔·波普尔曾经说过的那样:「人类的历史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啤酒、葡萄酒、烈酒是怎么被发现的?一起来了解下酒瓶子里的历史
喝点儿什么 ,世界就被改变了
​最让人着迷的饮料:一部酒的历史
饮料与历史
葡萄酒,也可以像“精酿啤酒”一样吗?
失宠可口可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