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

 

 
课堂是学生直接获取知识的平台,其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发挥好课堂的作用,就要通过有效的课堂调控,来创造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为教学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为预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保障。如果把一节课比作产品,则每节课都是师生共同制作的一次性产品。因其共同性,不可预作;因时间限制,不可重复;因其一次性,不可修改。这就加大了教师对课堂的调控难度,课堂调控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它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取决于教师的个人素质。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乐业爱生,微笑相伴是课堂有效调控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起码的、必备的素质,尤其是一个数学教师一个学年可能要爱500个学生,比起班主任的爱一个班50-60个孩子来说要多得多,这个爱就显得尤为辛苦也尤为伟大。
当然,仅有乐业爱生,微笑相伴是不行的。教师在课堂上适时调控课堂气氛,掌握有效调控课堂的策略,使课堂出现张驰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这既是现代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同时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情绪调控,注活力课堂。
我认为调控好课堂,先从调控好我们教师自己的情绪开始。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是影响学生注意力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倘若教师板着脸孔,学生就会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如果教师态度凶狠,学生就会胆怯紧张、焦虑不安。教师无精打采、两眼无神,讲课有气无力,学生就会情绪低落,心不在焉,甚至睡意朦胧,对于教师的讲授听而不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不要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好的心情带入课堂,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教学,关爱学生,以自己积极、乐观、激昂的情绪带动学生。
首先教师应在上课前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好,以尽快进入教学“角色”。一是排除干扰。课前提前两分钟到教室门外,做几次深呼吸,把一些杂念、不良情绪排除在教室之外再走进教室。二是意念介定。让自己想象一些美好的事物,如阳光、山川、大海等,让自己身心舒畅,感受到快乐再进教室。这样才会以饱满的、愉快的、积极的、自信的情绪投入教学,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随着教师的快乐而快乐,随着教师的激奋而激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去。在这样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教师教学生动活泼,思路流畅;学生学习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整个课堂教学便处在教师积极主动的情绪调控之中,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
其次,教师在讲解不同教材内容时,应表现出不同的神情。如用热情自豪的神情讲祖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我这样描述:“我国有秀丽多姿的湖光山色,风景如画的避暑胜地,阳光和煦的海滨浴场,四季飘香的春城美景,雄伟壮观的古代建筑,珍贵罕见的历史文物,奇异多样的花卉禽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绚丽多姿的风土人情。”用严肃忧虑的神情讲当前面临的环境、人口等问题。如在讲述草原荒漠化时,我描述道:“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曾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美丽景象,但由于人们长期过度放牧,草场退化,致使许多美景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却是‘一阵大风沙,回头不见家’的凄凉景象”,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破坏草原是多么愚蠢的做法。用充满信心的神情讲祖国未来的前景……这样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与教师的喜怒忧乐发生共鸣,达到“未听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2、能力调控,展魅力课堂。
课堂调控要得法,还需教师不断学习钻研、归纳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一看你是否有足够知识素养,对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如数家珍;二则看你整个课堂驾驭能力;再有便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技能要求了,如你的板书、你的口头表达能力、你的体态神情等等;此外,一个品格高尚的教师往往在学生心中有很高的威望,比如“知错必改”、“明辨是非”,“体贴学生”、“讲究卫生”、“举止文明”等这些看似与课堂教学并无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因素,教师若注意到了,却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较强的学习能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教师而言,这“米”太重要了,就是说自己一定要有料。这些料不是天生的而应该是我们平日储备积累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要求我们一定要多学习,多看书,如教学杂志、教育理论著作、本专业期刊、经典文学作品等,它可以活跃思维、丰富语言,不断提高自己作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基本素质。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准备一桶水”,“台上一分钟,台下千日功”,“调控在课内,功夫在课外”,因此,教师在课外要通过广泛阅读接受新信息,提升对学生个性、心理的认识水平,始终让自己保持“一桶活水”。此外,常常听别人的课,能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哪怕那个学科与你所任的学科风马牛不相干,也总有课堂上该教师的生管方法可以借鉴吧,更何况,当今提倡学科边缘化,学科间整合呢。梅兰芳说:“不听别人的戏,就演不了自己的戏”,就是这个道理。
2)积极的思维能力:多思,是知识内化的必经之路,只有多思,才能把读来的知识变为教师的能力。每个教师面对的学生既有共性,更有个性,应用怎样的方式去启发、鼓励他们?这是对教法上的思考;如何用思想去启迪指导学生解题?这是对学法的思考。此外还有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思考等。教师的思维成果不仅丰富教师自己,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3)广博的知识能力
当然,广读多思是大备课,大备课是小备课(即写教案)的前提,小备课是大备课的物化。由于教学课堂变化性大,实施课堂调控的直接依据是课堂教案,因此,夯实基础知识,精雕细琢,写好课堂教案,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都要通过具体的专业知识为载体,所以良好的课堂调控既要遵循教案,又不拘泥于教案。毕竟教案是死的,而师生的思维是活的,所以要审时度势,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灵活把握,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4)良好的亲和力。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学生很容易将与老师相处的情绪带入课堂,如果这时教师调控能力不够而任其发展,整个课堂就会显得过于“热闹”,就好比脱缰野马拽都拽不回,也势必影响教学进度、教学效率。因此,对于有些“混乱”的课堂,除了教师树立适当的威信外,教态要亲和。这里的教态是指除语言、行为之外的体态语,包括面部表情、站立姿势,和随着言行激昂、低沉时的一些附加动作倾向,即常说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教态要有亲和力,让学生感到你的和蔼可亲,朋友似的关怀,这样才能营造关系融洽、配合默契的心理气氛。教态有多种,有母亲似的和蔼,大姐姐式的活泼,长者式的幽默……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态,当然也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创造不同类型的教态。好的教态能营造一种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或低婉幽长,或激昂奋发,或如诗如画,给人以美的享受,学习就不是纯粹的智力活动了,而是一种充满活力的生命的快乐。
5)丰富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教学语言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播,思维的引导,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处处都需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实施。课堂教学无论用什么形式和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因此,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在一定程度上首先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准确科学,符合逻辑,遵循语法,通俗流畅,学生才能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印象深刻;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简明扼要,内容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情,才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语言还要语音清晰,音量适度,语速适中,有节奏感,音乐性浓,才能增强语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还要幽默风趣,才能解除学生的疲劳,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讲究语言的艺术和技巧,课堂调控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意表扬与鼓励的策略。无论是学生还是成人,都愿意听表扬与鼓励的话。在教学中我常用夸张评价法(你的发现都超过了数学学家!),榜样评价法(这个小组合作的特别默契,希望其他小组也能像他们学习),赞美评价法(你这种想法是老师都没有想到的!),假设评价法(如果这个地方改一下那就完美了!)。又如数学教师描述数学事物和现象时,要生动形象,造成一种数学意境;讲解数学概念和原理时,要严密准确,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具体;总结数学规律时,要抓住要领,编成口诀,言简意赅;讲述重点时,可提高音量,减慢语速,适当重复;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可暂时变换声调,几句幽默,提醒注意;如有次我发现课堂上有几位同学思想溜号,我大声说:现在咱班已有几位同学被我带入了科学的迷宫,正在那遨游呢。又如当有趴桌子睡觉同学时,我又说咱班又有一些同学,学习非常专注,已达到了梦寐以求的地步了,一句幽默的语言,既保留了学生的面子又起到了警示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突出思想教育时,要富于感情,声情并茂,使学生受到感染。这样,通过教师严谨生动、流畅优美的艺术语言,牢牢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时而将他们带入神秘的境界,时而将他们引入宁静的遐想,时而将他们引向思维的浪峰,使整个数学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张弛有致、跌宕起伏、生动活泼、饶有趣味的良性运作状态。
最后,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利用言语教学外还应该重视非言语的沟通,如形体语言(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掌声的妙用等。如在讲我国西部的主要地形时,可将左手掌心朝下,五指分开,左手腕上戴的手表比作“帕米尔高原”,拇指比作“喜马拉雅山”,食指比作“喀喇昆仑山”,中指比作“昆仑山”,无名指比作“天山”,小指比作“阿尔泰山”,其中拇指和食指、中指间为“青藏高原”,中指与无名指间为“塔里木盆地”,无名指与小指间为“准噶尔盆地”。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形象讲解而带来的情趣,事理充实的严密论证而产生的理趣,诙谐幽默的生动阐释而形成的谐趣,既可以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又能使师生之间的感情得以充分的交流,使课堂气氛处在教师预定的控制之中。
6)敏锐的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人际关系也有重要的影响,它能改变学生的情绪体验和学习动机。良好的师生关系表现为师生互爱、彼此尊重和彼此信任等,它能使学生感到愉快、乐于学习。师生在课堂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过程,而师生间的影响则靠人际沟通来实现。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手段交流信息的过程。课堂上,师生的言语、表情、眼神、手势、体态等等无一不透露出内心活动的情况,通过观察,都可以大致了解对方的态度、心理状态等等。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贯彻非常敏锐,能捕捉学生的表情变化,判断其心理状态。比如,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否在积极思考,是否走神了等等。根据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速度、方法,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减少他们过度紧张或消沉的情绪。同样,学生通过观察,也能了解教师的内心情况。如果一个教师口上说关怀学生,但身体、语言却表露出冷淡、拒绝的信息,学生就不会相信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真诚,这样才能让学生信任自己。为了调节课堂的心理气氛,教师可巧妙地使用非语言的手段引导学生注意,并温和地纠正学生的不恰当行为。例如,一个学生走神了,有些教师会停下讲课,点名让他听讲,这样一方面容易伤害这个学生的自尊,也使全班的注意都受到干扰。相反,如果用眼睛注视他,或者漫漫走近他的座位,学生就会很快注意到,纠正自己的行为。
7)调整节奏的能力。教师讲课时应该保持一定的节奏,教学节奏太慢,学生听懂了还在重复,会使学生厌烦,造成消极的课堂气氛;教学节奏太快又会使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能理解知识,感到受挫,从而造成压抑状态或者会引起对立情绪。因此教学的节奏既应该保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又使学生不断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教学节奏还应该有所变化,时快时慢,总是保持一样的节奏也会使学生厌烦。教师在课堂上要高度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随时与学生沟通,根据学生的反应不断调整节奏。
3、兴趣调控,创欢乐课堂
所谓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直接内在动力。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总是学习积极主动,乐此不彼。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爱因斯坦讲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
数学知识内容丰富多彩,上至天文,下至地质,近及家乡,远及全球。如果教师能从不同角度启发、诱导,改革教法,挖掘教材内在的吸引力,提高课堂艺术,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描述绚丽多姿的数学事物和现象;或采用直观手段,在学生面前展示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或创造数学意境,把学生带入“想象”的王国中探索,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起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则数学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将牢牢地掌握在教师的有效调控范围内。
1)精心设计课堂引言: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每节课运用多样的引言,是抓住学生的关键。数学教师应平时注重收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素材,选择要恰当新颖,具有启发性、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善于利用情境教学法,巧妙地选择数学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
2)恰当采用电化教学:
传统教学的主要工具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板擦,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单一的,内容是枯燥的。电化教学进入课堂后,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音、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影碟等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的教育媒体相结合,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妙趣横生的教学环境,它所表现的图像和动画,彩色的变化及配音,具有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和变化性,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感观对所学知识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将学习化抽象为具体、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效果。如在讲“印度”时,可播放电影《阿育王》中舞蹈片段让学生欣赏并感受印度的音乐与服饰文化,使学生如临其境,印象深刻,加深对印度民族文化的认识,同时兴趣倍增,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电化教学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并非用越多效果就越好。在进行电化教学时,教师应要把握好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好与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等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使之成为启迪学生认知、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
3)适时开展学生活动:
开展课堂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动静结合。“动”贯穿教学课堂始终,“静”是“动”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学生要在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的过程中学习。无论动口还是动手,都需要动脑,而动脑时可能表现为默然不动,呈现静态。如果整堂课只是单调地动口、动手或动脑都容易使人疲劳,所以,教师的调控应使课堂呈现动静交替出现的状态,师生互动,师生互静,动静互衬:一节好的教学课好比是师生共同演出的优秀话剧,教师和学生轮流当主角,互为配角,师动则生静,生动则师静,在课堂上形成师生一体、动静互衬的和谐场面,做到“放”得开,“收”得拢。这种收放自如是一种境界,火候拿捏恰到好处是一种艺术,有利于学生保持愉快的情绪,提高学习质量。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一直坚持组织指导学生独立或合作参与“奇趣数学”课前三分钟知识演讲和“我的课堂我作主”的“我当小老师”讲课活动;采用分组、随机或推荐等多种形式产生代表参加课堂知识竞赛;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撰写数学小短文、小片段;绘环保漫画;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小品表演等系列学生活动,学生大都有好奇、好胜的心理,在课堂上适时设计一些活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课堂教学不要追求一种“泡沫经济”,不需要“虚假的繁荣”——那种表面上看花里胡哨、蹦蹦跳跳的课堂并不一定是我们追求的“活”。“活”与“乱”要区别开来,一般说来,“收不回”的就是乱,“收得扰”的才是活。收放自如,才是真功夫。
4)大胆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喜闻乐见,加大课程本身吸引人的砝码。曾经一位专家谈到他到日本听了一节课:空气。老师让每位学生拿了一个塑料袋,老师让同学们一兜,噢,满了,老师就问:同学们知道这里面装的什么吗?空气!我们感觉不到它,但事实证明,它确实存在!然后和同学一块探讨,无色,无味,划了一根火柴着了,氧气,专家讲,一节课大家是争先恐后,25分钟,结束了我们要两课时的内容。这节课让我好生崇拜。
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趣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自然就成为欢乐课堂真正的主人,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4、机智调控,建和谐课堂。
课堂教学中,各种不期而至的“偶发事件”常令教师头痛不已。例如,静静的课堂中一学生突发怪叫;正放录音时教室突然停电;讨论问题时两个学生突然扭打在一起;一学生作鬼脸引起全班哄笑;突然一只蜜蜂或蝴蝶飞进教室……这些偶发的事件及其他各种类型的课堂问题行为如处理不当,都会引起课堂内混乱,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从而严重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甚至会导致一堂课教学的失败。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妥善处理各种“偶发事件”,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了良好的教育机智素养,以及掌握了一定的“应激”方法与技能。当然,从根本上讲,这些能力和教育机智的素养都是在长期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勤于积累,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这样,当课堂发生“意外”时,教师就可以凭足够的教育机智,冷静镇定地进入“应激”状态,做到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快速做出反应,当机立断,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化被动为主动,巧妙地处理好这些偶发事件,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
那么,如何根据偶发事件的情景变化和学生的身心特征,加以行之有效的调控,科学地解决呢?
1)暗示法。暗示是利用一些非语言性的动作、表情、行为手段等向别人传递某种信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和效果。对学生在课堂内交头接耳或微小动作等违纪行为,教师宜采用暗示教育,即通过对教育对象的暗示,促使其在思想上自我认识,自我谴责,从而达到自觉改过的教育方法。教师眼神和面部表情的变化也可以起到控制学生注意的作用。
眼睛暗示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师要善于用眼睛表达情感,这是课堂管理的一个妙招。因为教师与学生的目光接触可以表达教师对学生的暗示、警告、提示和制止,也可以表达期待、欣赏、鼓励、探询、疑惑等情感意图,让学生领会并修正自己的行为。我们通常看到的情景是,班上学生吵了,纪律乱了,有的教师是听之任之,视若无睹,充耳不闻,这当然不好;有的教师则是勃然大怒,狠敲桌子,吆喝声比学生还大声,这也不见得正确有效,显然,教师的威严不是靠“大声”。恰恰相反,“最好的纪律是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舒服的纪律”,教师应学会使用“温和”的“命令”,如声调高低缓急的变化,眼神的凝视以及表情的变化等。例如在上课的时候,会发现一些学生讲小话,开小差,这时课讲到一半,不好停下来,学生的行为又不能不管。这种情况下,我们可采用目视法,一面讲课一面用眼睛盯着这个学生,直到这个学生发现有双眼睛盯着他,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为止。目视法的作用是很大的,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上课的铃声响了,可我的小说正看在兴头上。管它呢,低着头,悄悄地看,我边看小说又边故意抬头望着老师听课。一抬头,老师正专注地看着我,微笑地(调侃称含情脉脉)轻轻摆了摆头。我的脸刷地一下红了,赶紧把小说塞进桌子里专心地听课了。老师没有批评我,可她那饱含深意的眼神更使我惭愧……”。暗示教育不仅不会因训斥学生而分散全班学生的注意,还有效地使学生的错误行为及时终止。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对全班学生也会起到“隐蔽性”强化教育作用,也为继续教育铺垫着情感基础,教师更会赢得学生的崇敬和爱戴。
但是,你在“眼神暗示”无效的情况下,变“温和的命令”为“温柔的征服”即:
行为暗示(动作暗示)。适当的姿势动作比语言更省时间,也能避免气氛呆板,增加讲课的力度,增强感染力。如有的学生,特别是坐在后面的学生认为距离老师比较远,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这时老师可以边讲课边走近他这时他肯定会知道自己的行为已被老师发现,马上重新投入课堂,因为不被批评,在悄无声息中的纠正,心理上也没有抵触情绪。还可用手或书本轻敲课桌或者轻轻地摸摸违纪学生的头等,都能收到很好的暗示效果。这就叫“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我曾在《读者》上欣赏到一篇题为“温柔的征服”的文章,给我的感触很大。一节语文课,老师发现一个男生没带书,问:怎么没带语文书?答:忘了!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他一贯这样,别浪费时间了!”“老师,他有健忘症!!”老师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平静的上完了课。第二天,老师发现那个男生的课桌上依然空空如也,老师没有发作,依然平静的宣布上课。在师生相互问好以后,开始上课了,老师却发现自己没带眼镜(因为眼花,离了眼镜什么也看不清楚),他很抱歉,也很自责,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甚至有点不知所措,这时,老师走到那位没带书的男生面前说:“请你帮我去办公室取一下眼镜好吗?”男生受宠若惊的完成了这个光荣的任务。老师接过眼镜,真诚致谢,然后说:“一个人如果经常马马虎虎,丢三落四,多误事啊,从今天开始,我和你们相约,大家一起来消灭马虎,好吗?”那个男生在老师80岁诞辰时讲述了上面的那个故事。他说,那时候,他不知道老师是在用请求自己帮助的方式来巧妙的帮助自己,但自那以后,他就彻底告别了丢三落四的毛病,并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金领人士。
可见,课堂上无声的语言有时比有声的语言更起作用。它能传递丰富的信息,让学生立即明白教师的意图,有助于沟通师生间的交往,调控学生的注意,也不会干扰其他,影响教学的进程,对课堂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具有神奇般的力量。
 2)停顿法。 上课时如发现有大部分的学生没有注意听课,讲小话。这时再讲下去也只是事倍功半,教者切不可为了完成任务,自顾自讲下去。这时我们可以停下来,一言不发,不听课的学生突然感到课堂有些异样,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的身上,老师可借机会对学生讲这个内容的重要性,从而顺利上课。如果讲授正在进行时,对轻微的违纪,一般不宜出声批评或训斥学生。否则,会造成“一人得病,全体吃药”,只会偏离教学主题,学生的注意力会转移到遭受斥责的学生身上。被斥责的学生的自尊心易受到伤害,心理压抑而惴惴不安,无法继续静心听课。脾气倔强的学生还可能故意与老师唱对台戏,在更大范围内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甚至损及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或威信,降低教师的教育效能。我国的一项研究也表明,由于教学不民主,气氛压抑而引起智力下降的为60-80%。因此,教师不妨把问题暂时搁置,留待课后解决。适当的停顿,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产生明显的刺激对比效应,喧闹中突然出现的寂静,就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可以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停顿时间不可过长,长时间停顿反而会导致学生注意涣散。
3)强化或淡化法。课堂的信息十分丰富又十分复杂,又有用信息的存在,也有无效信息的发生。因此教师的课堂调控应该是有用信息增强,放大,将无效信息在课堂中慢慢被同化。比如当课堂上学生出现争论,且有些学生显得不耐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语言提醒学生“能听别人发言,不仅是会学习的表现,更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同时对随后学生的发言给予鼓掌表扬(强化),对随便乱发言不予理睬(淡化),通过这样的强化和淡化,就会使课堂气氛得以及时的调控。
4)适时点拨法。课堂气氛有时会达到“沸腾”状态,为某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或有个别学生“跑题”时,教师需要适时调整教学的基调,使用适当的点拨艺术,使学生的思维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以保持思维的紧张度和严密性,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紧张。
一次,上课铃响过,我走进教室,发现一位学生正在擦黑板,粉尘弥漫,还有不少学生仍大声吵闹。我正要训斥学生,忽然想到这节课是讲环境保护,便借题发挥,幽默地说:“同学们请看,这里粉尘飘飘洒洒如瑞雪,教室吵吵嚷嚷像闹市。”学生默不作声,面面相觑。我若无其事地继续说:“在这种环境中学习能行吗?”学生随口答道:“不行!”“那么,怎样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环境的保护。”这样,乱嘈嘈的教室却成了我借题发挥导入新课的话题,既教育了学生,维护了课堂教学秩序,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5)变声法 有时部分学生走神,或者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埋着头,根本没发现教师的目光。这时我们就采用声音控制,即教师通过变化讲话的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来引起和控制学生的注意。例如,在讲解中突然提高或者降低自己讲话的声音,加快或放慢讲解的速度,则可以起到加强注意和突出重点的作用,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意识到自己已走神,而重新集中注意力回到课堂上来。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无意注意的原理。
此外,还有提问法、 冷却法、变换活动方式法、装糊涂法、心理换位法等也都是机智调控课堂行之有效的方法。
可以说,课堂调控是教学工作的关键部分。教师的能力首先依据课堂调控而被评价,他们的成功也以课堂调控为基本的前提条件。当然,驾驭课堂的方法有很多,也因各人的特点而异。课堂调控所使用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有时可能同时用上几种方法才能凑效。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摸索,一定会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成功高效的完成课堂教学。但须牢记:任何调控对策都必须服从这样一个师生关系的基本准则——教师应予学生尊重并始终保持自重。
总之,课堂调控是一门艺术,掌握课堂调控的技巧,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从而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调控,是师生沟通感情,加强信息交流,是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调控适度,不仅要有扎实而深厚的知识功底、对新课程的深入领会,还要对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有深入的研究,要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认识学生、研究学生,更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反思和进一步改进,这是一个长期的反复实践探索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教师的能力将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将逐渐形成;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将在探索中得以实现。
我认为,能吸引学生的课,就是一堂有活力的课;一堂有活力的课,就是一堂有魅力的课;一堂有魅力的课,就应该是一堂欢乐的课;一堂欢乐的课,必然是一堂和谐的课。诚若是,课堂的有效调控也就水到渠成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简约教学(转自许卫兵)
对课堂有效调控的思考
有效教学讲座三之十七(追求有效教学的若干措施)
听课体会
最能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教学语录
数学课堂应有"三备、三声、三活" - lds11011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