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生·创作丨张谷旻:山水画如何从写生走向创作?
userphoto

2022.10.28 河北

关注

策展人言

“写生”一词,对于艺术创作者并不会陌生。在不同的艺术践行过程中都不会缺少这一环节。古往今来中国画历史上,大成就者都是“写生”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早在五代时期便出现了黄荃的《写生珍禽图》,真实的体现了以中国工笔画的手法来塑造对象的写生能力与高超的艺术水准。宋代荆浩在其《笔法记》中提到自己在太行山中画松树,先是“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论述花鸟写生的规律,“万物生于天,天有四时。”“至禽鸟蜂蝶,各按四时。梅时无燕,菊候少蜂。冬花不宜绿地,春景勿缀秋虫。随时体察,按节求称,各当其可,则造物在我。”石涛是“搜尽奇峰打草稿”,黄宾虹则将师古人和师造化结合起来。综上所述,前人绘画鲜少面对景物写生完成,多半是通过目视、心记、神会完成其创作,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西方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西方的艺术贵在写实,而中国的艺术重在写意,其“写实”与“写意”背后都有深邃的历史文化蕴藉,各呈异彩。古今中外,艺术殊途同归,写生遂成为近代中国艺术创作与传承中,被广泛接纳的一种方式。写生在当下中国画系统中不单纯是物象的表现,就艺术创作的结果而言,写生同时完成创作;借助写生收集素材,重新结构画面,最后完成的作品也是创作。如何理解和表达“写生”,是中国画家面临的重要课题。

「私享艺术」推出线上系列云展:“写生·创作——中国画写生系列云展”。展览遴选不同题材的写生作品,有体现北国风光、江南水乡、西部风情等,旨在集中展示当代画家在中国画写生方面的创作能力与审美趣味,进一步探讨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召唤我们对自然、人文及一切濒临衰落的历史遗存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怀。



禅寺烟雨图 45cm×68cm 纸本水墨 2022年



湘湖黑天鹅岛 45cm×68cm 纸本水墨 2022年



五峰书院 68cm×89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天台丰干桥 45cm×67cm 纸本水墨 2021年



塔院深深 45cm×68cm 纸本水墨 2021年




张谷旻
1961年生,杭州人,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7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冷书画院副院长,曾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系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中国美协河山画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博士学位中心评审专家,黄宾虹研究会顾问,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18年获中国美术学院最高荣誉“哲匠奖”。
作品入选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多次获奖,作品数十次参加全国名家邀请展、双年展、三年展等,出版个人画集和专著三十余部。




张谷旻:山水画写生漫谈
❈ ❈ ❈ ❈ 


水墨写生在山水画写生中最为关键,它是用笔墨最直接地和自然交流,最直接地表现自然万物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是用宣纸对景作水墨写生,因此掌握和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是最基本和重要的。大家知道,山水画意境的营造与传达,画家情感的抒发和流露,都是通过笔墨来显现的,如何掌握和驾驭笔墨的表现力,我们不仅要师古人,更要师造化。对景写生可以使我们充分利用笔墨的表现力,用笔的轻重刚柔、正侧逆转,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来表现客观景物的丰富、含蓄和博大,来表现自己的主观情思。

经常作水墨写生,不但可以不断提高和丰富表现自然对象的能力,以便和创作很好地衔接,而且还可以加深所学的传统笔墨技法与实景的区别和体验。在对自然景物的表现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亦可使笔墨技法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对意境的营造有着直接的追求和体验。在观察、研究变化万千的自然景物过程中,改变、更新山水画程式化、概念化的一些笔墨语言。同时,山水画的对景写生对山水画创作及艺术表现上形成个人风格和面貌都是极其重要的,可以使所学到的传统笔墨技法,在对自然景物的生动表现中得到启示,从而使传统的笔墨技法灵活地转换成有个人面貌的意境表现和笔墨语言。

水墨写生时要多体验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我们对自然的感受开始往往是感性的成分多一些,就是第一印象,很重要。而当我们选好景坐下来仔细观察时,理性的分析就多一些了,因此我们在对景写生时要注意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有时可感性的成分多一些,如傅抱石的水墨写生,有时也可理性的成分多一些,如李可染的水墨写生,这当然和每个人的性情喜好有关,但也可有意地着力这两方面的感受和体验,感性成分较多的写生,往往是凭一种冲动和激情,因而笔简意赅,画面较为生动而有节奏。而理性成分较重的写生,往往在意境的营造、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处理上着力较多,故而作品显得充分而厚实。初学山水画水墨写生的人表现客观景物时多尊重对象、多注意观察客观对象的特点,表现时也能尽量充分些。当然面对自然景物,我们不应如实照搬,客观的景应该随着主观的情而变化,人由于感情和学养的不同,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表现也有差别,这一点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不同的景固然可以引起不同的画意,就是同一处景,因各人的理解、认识不同亦会形成不同的感觉,而这正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过程,以致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水墨对景写生,一般先要大致了解所要写生对象大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到达写生地点后,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景物之间上下左右的关系多作观察。所谓“山形面面观,山形步步移”,由于观察景物距离、角度的不同,不但使观察到的景物本身产生变化,同时亦使景物之间的关系产生变化,因此,我们尽可能找到好的角度来对景写生。

对自然景物的选择要有典型性,多观察所要表现对象的特点。自然万物千姿百态,名山大川、古迹胜地可以入画,园林庭院、山村小溪也可以着笔,我们观察选景时既要从大处着力显气势,也要从小处着眼求变化。有的自然景观天然入画,只要能看到这样的景,马上就可以引起画意。有的景物则不一样,初看时并不起眼,而需要仔细观察,研究分析,对其有了深刻了解和认识后,才能看出其中的内在美和它的独到之处。因此,在山水画写生时,一方面应多跑路,多走一些地方,这样才能找到更多的天然入画之景;另一方面要能在一处景区待得住,要养成反复细致研究一处景物的习惯,这样可以反复实践和思考此处景物的特点及相适应的表现手段,使我们在观察能力、分析和认识能力及表现景物的能力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选景是山水画写生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的一个步骤。在千变万化的自然景物面前,我们要用独具慧眼的方法来确定所要表现的景物。在我们面对江山如画的山川景物时,既会产生共同的美感,也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因为面对自然,每个人都会在对其欣赏、观察、研究的同时或多或少地带入其个人的审美意识和倾向。这和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品德修养、审美意趣有关。因此在写生选景时,常常会有这种现象:别人看好的景,你不一定喜欢;而你认为不错或为之倾倒的景,别人又认为很一般或者不好。在这时,客观的景是随着主观的情而变化。不同的景可以引起不同人的画意;就是同样的景,因不同人的理解、认识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感觉;再进一步讲,同一处景、同一人看,而由于不同时间场合观察,感受也会不同。






灵峰溪谷图 45cm×68cm 纸本水墨 2021年



国清寺一隅 45cm×68cm 纸本水墨 2020年



烟霞洞 68cm×45cm 纸本水墨 2020年



南雁碧溪 41cm×110cm 纸本水墨 2020年



石屋洞 44cm×59cm 纸本水墨 2019年



苍岩山福庆寺 41cm×110cm 纸本水墨 2018年



佳县白云观 44cm×128cm 纸本水墨 2018年



龙井秋意图 44cm×128cm 纸本水墨2018年



泰顺毓文桥 45cm×67cm 纸本水墨 2015年



艺圃 67cm×64cm 纸本水墨 2014年



狮子林 44cm×64cm 纸本水墨 2014年



狮子林卧云室 45cm×67cm 纸本水墨 2014年



御碑亭 45cm×67cm 纸本水墨 2014年



西泠汉三老石室 45cm×67cm 纸本水墨 2012年



陕北人家 45cm×67cm 纸本水墨 2010年



延长金盘村 45cm×67cm 纸本水墨 2010年





--  END  --

出品丨私享时代
学术主持丨刘大石
主编丨王成业  编辑丨刘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展览预告】 | “厦门风·八闽情 牛惠民山水画作品展”在厦门美术馆展出
【水墨记|人物志】林爱国——幽人空山
三品|品读:回到江南——张谷旻的山水画
何加林|自然的双重性——西安2019山水画邀请展
李斛笔下的齐白石关汉卿,徐悲鸿曾赞“以纸墨用西画法写生”
谈写生——始终坚持着观、行、练、悟、写、作六字法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