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整本书阅读”系列2

“整本书阅读”系列⑦

整本书阅读中的教师角色

  1941年,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作了专门论述,明确提出“把整本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整本书阅读重新走进语文教学和研究者的视野。对此语文教师们普遍认同,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自身角色的定位有的还处于懵懂状态,因而缺少指导整本书阅读的“抓手”。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其角色应定位为:

  整本书阅读的“知书达理”者

  要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首先应该是整本书的阅读者,如果教师自身不进行阅读,怎么有底气做学生的推荐者?更何谈问题设计、活动安排等过程的实施?为此,教师要“知书”,就是说教师要掌握整本书的内容、主旨、特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要素;教师要“达理”,是指教师要像研究语文教参书一样,对某本书要查阅资料,从较深层次上有整体把握,包括对整本书的评议、观点等。如对《三国演义》的整本书阅读,就要了解它的版本、《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内在联系、关于《三国演义》的学术团体以及不同的见解、观点等。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在整个指导过程中驾轻就熟。

  整本书阅读的“问题制造”者

  对整本书的阅读应该以问题引出,但我们一定要把握一些原则:少提小问题,多提大问题;少提事实性的问题,多提诠释性的问题;少提认同性的问题,多提批判性的问题;少提简单陈述的问题,多提创意思考的问题;少提封闭性的问题,多提开放性的问题。要想不偏离这样的原则,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成为“问题的制造”者。所设计的问题应将整本书“剁”成“大块”,而不是细细的“绞肉”。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切入:

  1.从划分层次结构切入。即要求学生将某整本书划分几个大部分,并分别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如在阅读《三国演义》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全书共120回,请将该书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其结构(回答时一定要把标准说清楚)。

  2.从分析人物形象切入。一本书中会有众多的人物形象,尤其是经典名著,不需要学生在阅读时把每一个人物都顾及到,因为学生毕竟不是“研究者”。教师可以从主要人物入手,比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三国演义》中的哪些地方显示出诸葛亮的智慧?诸葛亮没有能统一汉室基业,有人认为原因在于他“事必躬亲”,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请找出相关的事例佐证。

  3.从梳理故事情节切入。故事情节是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梳理故事情节能有效地形成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动力,也能更全面地了解书的内容。

  4.从寻找“孪生兄妹”切入。在同一部书中就某一方面的内容寻找同类者,是训练学生对知识整合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将整本书的内容串起,起到“一线串珠”的作用。如在阅读《三国演义》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这本书中有哪些“忠义”之士,请按照“文官”与“武将”两个序列找出来。又如,我们可以让学生找出《三国演义》中所写的在历史上有名的三次大战(官渡、赤壁、夷陵),并找出《三国演义》中的几个狂士等。

  整本书阅读的“活动设计”者

  整本书阅读一般都在课堂教学之外进行,这一特点就决定了整本书阅读需要教师安排一些活动来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整本书阅读的活动设计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召开关于《三国演义》阅读的座谈会,可以组织学生就某几个章节编写剧本,可以针对其中的某一人物搞系列活动,如,就诸葛亮,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几个关联的学习活动:

  画出诸葛亮的“人生地图”、诸葛亮纪念馆的选址并说明理由、为诸葛亮纪念馆设计展厅并撰写前言、为诸葛亮纪念馆设计雕塑、为诸葛亮纪念馆的大门撰写对联等。综上所述,教师在整本书阅读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不是配角,更不是看客,应该在组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作者单位:河北省南皮县教育局)

■“整本书阅读”系列⑧

你会做读书笔记吗?

林明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学会阅读。“学会阅读”除常见的圈圈画画外,就是做读书笔记了。学生会做读书笔记吗?很多人其实只是“能”——能够并且有能力做,但不一定“会”——“会”是通晓、擅长。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会做”读书笔记呢?

让学生懂得如何做读书笔记

   本着方便查找和阅读的目的,读书笔记最好根据阅读的思维层次分门别类,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类:(1)记忆积累——重在摘抄(包括优美、精彩文句、段),也是语言积累的途径;(2)理解分析——包括分析认为有哲理、有启发或感悟的词语和句子、写作艺术和技巧等;(3)探究——重点探究是为什么?即困惑点和疑问点;(4)鉴赏评价——重在“评”,可以随手写上几句评语,也可以写一篇研究论文(评论)。

   同时,提倡以问答式做读书笔记。无论任何类别均可以此方式呈现:可以自问自答,也可以他问我答,或我问他答。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且积极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分析、探究作品的内涵。

   然后,可以要求学生买一本比较精致的笔记本做读书笔记本,可引导学生给自己的读书笔记本拟写一个名称、一句励志口号,按类别分好类。这样就可以开始做读书笔记了。

正面引导,不刻意回避问题

   在教学中,必须坚持正面示范和鼓励的教学原则,这样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和获得感,并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会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新的阅读中去。如果持续这样做,那么,学生就会保持较强的阅读动机和兴趣,而这正是我们开展阅读整本书的目标。据此,教师需不失时机地持续、每隔一段时间就挑选做得好的读书笔记实例来做示范讲评,通过正面分析、解剖样例,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慢慢学生就“会”做读书笔记了。试列举三例说明:

   例1:《击鼓》中的“独”字有何特别之处?

   答:从“独”的字面理解是一个人,从上文知道,此时是兵荒马乱的时刻,主人公要一个人南行,不免愤懑,在后文中虽然写了战功显赫,但又写了“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可见他又是反对战争的,那么他此时的愤懑就不应该是“我独南行”,而是对战争表达自己的厌恶和反对。

   这个问题切入得恰到好处,回答更是表达了自己独到的思考。

   例2:阅读《腊叶》,结合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分析作者将枯蛀的叶子夹在书里的原因。

   答:作者在1931年写作的《<野草>英文译本序》曾说,《腊叶》是为爱他者想要保存它而作的。那文中所写“不即与群叶一同飘散罢”的不仅是自况,也是对与他志同道合、献身于水深火热的社会革命同胞们的敬畏。希望能一直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与那些人同流合污。

   这是细节的分析,这个回答有读者自己的理解,虽然不一定是“敬畏”,但的确也是希望自己和他人都能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

   例3:作品《哈姆莱特》中“戏班子”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答:“戏班子”的出现看似是巧合的,国王和王后为了弄清楚哈姆莱特发疯的真正原因,特地找了些娱乐劝诱他消遣,其实又在情理之中,为下文哈姆莱特确定杀父凶手做好了铺垫。

   这是对故事情节的分析,这个回答基本是准确的,也说明作者很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及其作用。当然,以我的经验看,开始的时候,学生未必适应这种笔记方法,因此,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面对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教师及时且不断反复地引用学生读书笔记中的实例进行引导和矫正。以下是学生笔记中的常见问题:

   1.不会准确表述问题。如例1:

   问:《憎》这篇散文朱自清写了几种自己所“憎的”,为何而“憎”?

   答:(1)第二段是遍满现世间的漠视,因为……(2)第四段是遍满现世间的蔑视,因为……(3)最后一段是遍及现世间的敌视……(为节省篇幅,分析从略,下同)

   这个“问”,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从答的内容看,倒是很有条理的,设置的“问题”应该是问“文中写了几种‘憎’,试作简要分析”。

   2.答不到点子上去。如例2:

   问:鲁迅《死后》中的“我”和路人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答:鲁迅是设想自己死亡,认为死亡只是身体不能动罢了,而精神尚在,由此表现出更加有趣的人物形象。人们都会在意外人对自己的评价,鲁迅也一样,他不会去辩解,并且爽快地承认,由此表现出非常鲜活的形象。而路人更是有意思了,或是疑问,或是感叹,或是无感。在现代人看来,死亡应是悲哀之事,而他们并不悲哀,愣愣地看着死者,更多的是不屑,似乎死已是常事,不足为奇,人们对于日益逼近的危机毫无感觉。

   所提的问题不错,但回答不尽人意:这个回答几乎是内容的复述,与“怎样的形象”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3.问题设置太大。如例3:

   问:托尔斯泰《巨人传》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

   这个“问题”是很大的一个问题,需要写成一篇文章才行,但如果改为“《巨人传》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那么,回答时就只要抓住“最大”的一点,结合文本内容适当分析即可。此外,还常常会出现分析不具体、未能结合阅读文本分析、回答问题不够全面深刻等问题。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多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组织读书小组,在读书小组内(或者全班学生中)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共读一本书活动需要关注如下问题:

   (1)保证时间。课外阅读首先应该尽量规定或保证学生有较完整的阅读时间——至少平均每天有连续20分钟的阅读时间。

   (2)帮助学生确定共读一本书需要的阅读时间、阅读主题、阅读任务。

   (3)指导学生以读书小组为单位,可以面对面,也可以利用自媒体等方式开展主题(话题)讨论会。

   这种读书活动最大的好处是方便同学间提出问题后能够集体讨论各自提出的问题,增加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将书本读得更细致一些,提高他们的理解鉴赏评价和探究的能力,更快形成自己的读书能力;学生发表各自的阅读体会和看法,能使彼此的思维不断碰撞,不断产生新的思维和思想;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养成分享和互助的行为习惯——毕竟当下的高中生才十五六岁,心智并不健全,水平和能力也参差不一。以上三点当然得在实战中进一步检验,但我想,能够做到这三点,离“会做”读书笔记也一定不远了。

                                                   (作者系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特级教师)

 ■“整本书阅读”系列⑨

找寻“整本书阅读”难点的解决之道 —— 一位教师20年实践的启示

没时间,没兴趣,与考试无关为啥要读,读了也没觉得有什么提升,怎样从单篇课文阅读进至整本书阅读……碎片化阅读已成主流的当下,“整本书阅读”在中学阶段的推进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

但“真正的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基于此,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蒋雁鸣,始终致力于在高中生中开展“整本书阅读”实践。

在调入明德中学之前,蒋雁鸣曾任教于芷江师范。以专题的形式开展阅读教学,是蒋雁鸣教师范时的常态。改教高中后,她最初有些不适应。一篇课文,字词句段,拆散了、揉烂了、嚼碎了,花上几节课去教“,既失了语文味,也让学生没了阅读兴趣”。

蒋雁鸣连续在几届高一新生入校时做过“整本书阅读”情况调查,“情况非常不乐观”。一个班五六十名学生,整本阅读过《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经典著作的,最多不超过5人;有计划地整本推进阅读的,更是少之又少。

“即便是读过几本经典,关注的也基本都是故事好不好看”,在蒋雁鸣的观察中,高中学生的阅读情况呈现“盲目化”“单一化”“零散化”特点。不知道选什么书读,只读某一类书,东读两篇、西看三章等现象比较普遍,更有甚者,相当一部分高中生将阅读整本书视作一件“大难事”,他们宁愿去刷题、做教辅,也不愿去读“大部头”的经典著作。

“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将整本书阅读做得非常好。”凭着在芷江师范任教时积累的经验,蒋雁鸣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在取得学校同意后,她开始在自己班上推行“整本书阅读”实践。蒋雁鸣选中的书目是《红楼梦》,原因在于这部书“我很喜欢,读了20多遍,实践起来更得心应手”。

高中一册语文教材有 12 篇课文,课时量是每周 6节,除去两节写作课不算,平均分配,一篇课文一般可花费一周半、大约6节课完成。“我将这种常规完全打破”,蒋雁鸣说,自己会用3周来完成高一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写作课也算进去,总共18个课时。”

18个课时包含三部分: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课、赏析课和读书活动课。其中,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课课时分配最少,“但最重要也最需补足”。在 4个左右的课时中,蒋雁鸣会教给学生诸如批注式、对比式、跨界式、借助评点助读式等阅读方法。

随后的阅读实践阶段,她会要求学生遵循“初读感悟—精读赏析—深读研究—广读提升”的“四读连通”步

骤,在课余开展《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这些阅读将贯穿整个高中 3年”,20年的实践告诉蒋雁鸣,绝大多数孩子是热爱阅读的,在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下,他们很快便能越过“娱乐消遣、获取资讯”等浅层次阅读目标,进入“增进理解力”目标层级,所读的,也不再仅仅是一本书。

蒋雁鸣记得,有一届学生在完成《红楼梦》阅读后,自发地做了一个“传统文化中‘情’之线索”的研究。

从《诗经》的《氓》到《孔雀东南飞》,再到《西厢记》《桃花扇》,最后回到《红楼梦》,按年代追溯,最终得出结论:对纯真爱情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这种价值观的升华,是学生通过对比式阅读、再加入自我深度思考后得到的。”蒋雁鸣说,3年读一本书,仅从量上看少得可怜,但要真的读通读懂像《红楼梦》这样的著作,实现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直至文化传承与理解、价值观培养,又怎么可能是读一本原著就能做到的?

近些年来,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大众、学校、教师,都对“整本书阅读”愈加 推 崇 。《义 务 教 育 语 文 课 程 标准(2011年版)》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则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入18个学习任务群,且位列首位。“诸如此类,恰恰是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它在阅读中的中心地位,以及在中学语文教改中的关键作用”,已经实践20年的蒋雁鸣既欣喜也忧心。

虽得各方重视,但高中阶段的“整本书阅读”推进难度依然很大。仅以语文课时安排来说,目前大多数学校并没

有为“整本书阅读”设置相应课时。如果从原有的每学期 120个课时量中抽出一定课时,教师能否按进度完成本学期教学目标?如果新增课时,是否会挤占其他学科教学?课时的重新调整分配,需要学校一盘棋综合考虑。

对学生来说,“整本书阅读”是以教学班为单位、全班共读同一本书,还是按兴趣走班、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

书目开展,也需要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论证。

“更大的问题在教师。”蒋雁鸣说,整本书阅读推进,对教师素养要求较高。推进者至少要有一本自己读得“熟透了”的经典,能做到“拎得起、立得住、讲得透”,那种“讲故事梗概”的方式,“应该被摒弃”。同时,课时重新组合后,教师从宏观层面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如何,决定了他能否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对其任教学段的语文教材必须有充分了解”。

以上能力的获得,没有长时间的积淀,很难。而这种“难”又催生了一道难题:阅读兴趣、推荐书目多样化与教师

所长大多只有寥寥几本书之间的“供需矛盾”。

“像我,教了 32 年语文,能够独自一人拿来做整本书阅读的,也只有《红楼梦》。”2016 年长沙市蒋雁鸣中学语

文名师工作室成立,来自长沙多所中学的 38名语文老师会聚于明德中学,尝试着用“众人拾柴”的劲头解决多元与单一的“供需矛盾”。

2 到 6 人一组,综合考虑教师的阅读积淀和中学语文课标,选定一部著作,按教学价值分析、教学目标预设、教

学内容推进、阅读反馈等四步设计“整本书阅读”课例。两年间,工作室围绕“古典名著”“现代小说”“域外之音”“诗文典籍”等 8个主题,在各自的课堂里全力推进《红楼梦》《三国演义》《呐喊》《唐吉坷德》《海底两万里》《诗经》等12部著作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

“它们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蒋雁鸣坦言,自己之前任教的数届学生都以读《红楼梦》为主,现在他们有了更多途径走入不同经典。每周二下午的走班选修课,学生可依据各自兴趣加入不同的阅读班;教师也可邀请擅长某一著作阅读的教师,为本班学生开展专题阅读指导。

书海浩瀚,经典众多,“整本书阅读”实践难以穷尽“。但能为学生开一扇窗,引导他们获得正确的阅读方法,发现阅读的美好与辽阔”,是蒋雁鸣和她的同行者们不能忘却的初心。

“整本书阅读”系列⑩

落实“整本书阅读” 评价机制要跟上

闫自龙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高中语文新课程学习任务群之一,其教学建议要求“高中阶段选择2至3部著作精读,其他著作可布置泛读。如《边城》《茶馆》《巴黎圣母院》《莎士比亚戏剧》等,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阅读书目,可师生共同推荐、讨论决定,也可学生个性化选择。鼓励学生在精读书目的基础上更广泛地阅读”。看完这些教学建议后,部分教师对此多有疑问,学校能允许学生读这些书吗?学生有时间读这些书吗?我们能落实这些教学建议吗?我认为,要想落实其教学建议,需要做到“六个跟上”。

理念要跟上,确保瞄准素养教书育人

高中整本书阅读的必读和选读书目,过去大多是被学校称为“嫌(闲)书”的“禁书”,一旦发现学生偷看,那么没收书、写检讨、请家长、回家反省一项不能少。深化课程改革的浪潮已涌进校园,学校领导和非语文教师不妨了解一点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不要再用传统思维去想象新课程语文教学,不要再用应试思维去管理当今的学生和教学。

学校领导应积极主动创设良好的语文阅读环境和氛围,让“嫌(闲书)”光明正大地登上大雅之堂。学好语文有助于学好其他学科,非语文教师要看到语文学科的渗透性,这不仅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更关系到教育从单纯教知识向全面育人的转变。

安排要跟上,确保有时间能读整本书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贯穿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个阶段。在必修课中安排1学分,18课时,在选修Ⅰ、选修Ⅱ中不安排学分。”这样的安排有很大的教学伸缩性和教学管理漏洞,可能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用必修的高一阶段教学目标代替高中三个阶段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目标;二是选修Ⅰ、选修Ⅱ沦为“选休”不安排课时。为防止两种现象的出现,学校在教学安排上要做到“三个保证”:

一要保证必修课18课时的落实,确保教师把18课时都用在让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上;二要保证高二、高三选修Ⅰ、选修Ⅱ“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的课时数,不因为要应对各种考试而荒废“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三是在高中三年中都要规定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时间,保证其阅读的“合法性”,以确保整个高中阶段教学目标的达成。

新媒介要跟上,确保能随时随地阅读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中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种类较多,学生喜爱的书也五花八门,有的甚至学校和老师都没有听说过。这样单靠学校图书馆恐怕远远不能满足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需求,学校应重视阅读新媒介的建设。

一积极建设大流量高速光纤网、WiFi无线网,搭建校园网络视读听读平台;二购置经典名著、流行文学名篇电子书;三设置整本书阅读与研讨APP、好书推荐APP;四建设其影视作品资源库,设置《读者》《微型小说》等杂志的链接。引导学生发现、建构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媒介阅读方式,教师通过有效管控,可实现“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两个学习任务群的有机融合与互促互进。

活动要跟上,确保研讨多样有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活动,直接关系到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和质量。研讨活动一定要跟上学生阅读的步伐,教师可设计五类活动:

一是同读一本书纸介交流,将材料张贴在班级或学校宣传栏上供大家阅读,也可以是持续辩论式的生生、师生交流。二是举办“我所喜爱的一本书”推介交流,可以是专栏性,也可以是校园广播电视性的,还可以是大会式的,让学生共享更多的书目,收获更多人的读书体会。三是读书竞赛,比如开展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赛、读书辩论赛。四是读书会,比如开展读书故事会,可以是书中的故事会,也可以是自己读书的故事会;开展读书报告会,以检验学生写作、口语表达的能力;开展读书朗读会,让学生选择经典著作或经典片段进行朗读。五是视读听读主题中心评议活动,以书中重要观点和价值取向作为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跟帖发表己见。

评价要跟上,确保阅读和研讨有机制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评价建议指出,“通过阅读,把握书中重要观点和价值取向;探索、建构、深化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总结、完善读书方法,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发展思辨能力和想象联想能力,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撰写、发表读书报告,在交流研讨中提高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评价建议只指出了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能力,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评价方式。我认为可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不同类型书目阅读与研讨的日常评价细则,评价项目可包括书中重要观点和价值取向、阅读方法、感想体会、读书报告等,然后制定评价细目标准,对学生读书的数量、质量进行量化;二是将日常阅读成绩按比例记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三是在考试中对学生所阅读书目的内容进行考查,进一步强化阅读量以及深层次阅读的理解、分析、评价、质疑等能力;四是把读书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使其成为大学专业录取参考的“加分”项。建立这样一系列的评价机制,可以进一步强化和促进学生的日常阅读,调动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积极性。

教师阅读要跟上,确保能引领参与研讨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建议指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学习、提出专题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教师应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平等地参与交流、讨论,不能以讲解代替或约束学生的阅读与思考。”教学建议对教师任务的定位,要求教师必须是读书的先行者。

教师一要深度阅读教材所规定的精读书目,对其内容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二要通读教材所规定的泛读书目,对其内容有大致理解;三是广读当前流行的学生喜爱的书目,以便随时随地有效参与学生喜爱的自选书目的研讨交流。这样,教师才能“对整本书中人物形象、思想内涵、艺术手法等有理解、分析”,“对整本书有自己的理解、感悟、评价、质疑”,才能“提出专题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平等地参与交流、讨论”。

做到以上“六个跟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才能真正得到落实,达成让学生“建构读整本书的经验,体验读书乐趣,养成读书习惯,发展思维品质,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为一生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奠定基础,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全面提升”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天津市蓟州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整本书阅读不应过于“课程化”

杨先武

近年来,语文教坛正兴起一股整本书阅读的热潮,并推出了不少“读整本书”的经验,这对于改变语文教学局限于课内阅读的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必修课8学分中的1学分固定下来,足见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

然而,怎样理解和践行整本书阅读,目前还处在一种比较盲目的状态。笔者以为,“读整本书”不应理解为只读一本书,并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对一本书的深入探究上;而是要通过“读整本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课外读更多的好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关于阅读教学一节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显然,课标不只是强调“读整本的书”,还要求“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却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

一是把整本书阅读混同于单篇课文的教学,占用大量的课内时间进行整本书的解读和探讨。须知语文教学的课时安排是有限的,不可能腾出很多时间进行整本书阅读,因此,整本书阅读应该课内外相结合,且主要是一种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在整本书阅读之前利用课内时间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提出具体的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对某些重要的问题展开课内研讨;在读后共同交流阅读体会和读书收获或写书评。至于整体性阅读,则应安排在课外进行。对于高中生而言,由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被列入学习任务群,因此可以多用一些课时来完成,但也不宜像单篇课文那样,进行细化的解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提示中指出:“阅读整本书,应以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专题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因此,整本书阅读应比单篇课文的阅读更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正如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所说:“若要学生喜欢上整本书阅读,就不能太多干预,应当导向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如果‘课程化’太明显,要求太多,学生还没有读,可能就兴趣减半了。如果搞得很功利,处处指向写作,甚至和考试挂钩,那就更是煞风景,败坏阅读兴味。”窃以为,整本书阅读是否有成效,不在于是否把“一本书”读深读透,关键是看学生是否爱上了读书,并自觉地在课堂之外阅读更多的整本书。如果只读数量有限的“整本书”,即便读得再细,也不可能有很大的收获。

二是对学生课外的整本书阅读限制得太死,甚至对阅读的书目也做了严格的规定。如有教师主张“强化学科意识”,认为“语文学科的整本书阅读,对应的应是文学家写的文学作品”,而把其他方面的书籍看作“非语文的读本”,并划为课外阅读的禁区。更有甚者,通过“下死命令”的手段,强制学生阅读指定的经典作品。窃以为,这种极端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诚然,阅读必须注重品味,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之作)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不可胜数,为什么不能阅读“指定书目”之外的作品呢?语文的涵盖面十分广泛,那些“非语文的读本”莫不与语文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广泛涉猎,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有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很多作家都有过读“杂书”的经历。因此,语文教师不应狭隘地理解整本书阅读,固守语文学科的“一亩三分地”,而应在提倡阅读经典作品的同时,允许学生在课外读一些其他方面的健康有益的书籍。

整本书阅读既是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当我们谈论整本书阅读时,应该明确它主要是指课外阅读(尽管要占用一些课内时间)。与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有区别的是,课外阅读是一种个体行为,学生自有一定的选择权。阅读的驱动力来自兴趣和爱好,教师应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上多下功夫。如果利用教师的威权进行硬性规定,就会使阅读成为学生的精神负担,其积极性必然大打折扣,也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正如王富仁所说:“读名著也好,读当代文学作品也好,或者读数学、生物,要允许学生自由安排,允许多样化,通过自由阅读使每个人发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通过自由选择造就富有个性差异的人才。”

总之,整本书阅读不应局限于一本书或几本书的阅读,也不应该是片面强调“学科意识”的阅读;应该是既有导向性又有开放性的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自由阅读。而当学生拥有了课外阅读的自主权,就会在享受徜徉书海的快乐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作者系湖北省荆州市实验中学特级教师)

真读,打开“整本书阅读”的不二法门

连中国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无论整本书阅读搞得如何轰轰烈烈,只要是阅读,就没有什么神秘要素,核心就是两个字:“阅读。”阅读是件安静而且朴素的事情,因此,真读是打开整本书阅读的不二法门。

于此强调“真读”,毋庸讳言,是针对当今众多的“考读”“装读”“骗读”“摆读”“炫读”而言。由于篇幅所限,此中情状不一一列举了。我强调的“真读”的基本内涵,包括这样几个意思。

一、“真读”,就是能够将作品基本通读一遍,并且能尊重师生阅读的既定节奏与读书兴趣。不仅督促学生读,教师也要读。在阅读过程中,不要让计划、检查、活动、汇报以及种种阅读名目,轻易打乱师生阅读的既定节奏与读书兴趣,要保证师生把书完整地读完。

二、“真读”,就是师生可以“坠落其间”,在阅读中诞生单纯的投入力与贯注力。这里强调的“真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自我可以沉浸于文字的海洋,身处书中,入情入境。《水浒传》中,武松大闹飞云浦,反戈一击,在杀死途中要取他性命的公人与蒋门神派来的两位徒弟后,读者金圣叹不由得揣摩起蒋门神等人当初的种种情状,于是,笔酣墨饱地抒写了一段点评:“……方其授意公人,而复遣两徒弟往帮之也,岂不尝殷勤致问:‘尔有刀否?’两人应言:‘有刀’……”于此提及这段文字,无意要说明武松那时杀人正确与否,也不想对武松做过多的点评,核心想强调的是金圣叹的“真读”。这些文字是金圣叹完全沉浸于书中的想象之语、快意之句,是金圣叹的兴味使然。我们不难体察到,金圣叹此时似乎是暂时忘却了现实与自我,他在文字里涵泳,在文字里“分神”。这是阅读中的一种贯注式的“分神”,但阅读中美好的“分神”恰恰是深浸其间,是对书中所绘情状内在式的一种补充或者探及。在这样一种补充、探及中,阅读变得“书”“人”合一,“书”让“人”突破现实阻碍,欢快地流动起来。于此时,一个旁观者会觉得人的生命可以被阅读过滤、养化得那么真纯可爱,那么富有灵性,那么光彩照人。

对学生而言,青春时期的阅读一时不一定很“懂”,但在阅读中的那种痴纯的富有深度的投入力与贯注力、对于人的内部世界的那种搅动、对人的内部世界的那种无法言说的影响力,是后来入世渐深后的阅读所无以企及的。对成年教师而言,纵观金圣叹的一生,“活得”并不轻松自在。但阅读让人们出情入境,帮助人们暂时摆脱现实的困扰,甚至摆脱“日常”对我们的困缚与羁绊,摆脱对我们的影响与钳制……一个成人(教师自我)能做到这一点,实在难能可贵。成年人最害怕的便是被眼前的“现实”完全锁住、完全征服,而阅读恰恰是对此的一场拯救。如果没有教师的“真读”,学生的“真读”也会大受影响。

三、“真读”,就是作品在自我的生命里得到了验证,获得了回响。这里强调的“真读”,就是读者(师、生)能真诚地面对自己(有时候,真诚地面对别人已经不易,但真诚地面对自己则更难),带着自己内在的生命体验,与书对话。

阅读在自我的生命里得到了验证,获得了回响,也只有将书中的内容与自我的真实的生命体验相互印证、相互映照、相互沟通的时候,阅读才真实有效地发生了。阅读绝不仅仅是“眼睛”的事业,它其实也是人内心深处的事业,是一个人生命的事业。

虚假的阅读有种种,其中一种便是阅读的内容并未在我们生命内部予以回应,获得的仅仅是凝固型知识的积累。陈丹青先生说:“一本好书会让我安静下来,会让我有内心的生活。我每天出去都是应酬、谋生、作假,只有片刻的安静是读书带来的。法国人蒙田有句话,大意是‘人类的一切灾难在于人回到家还安静不下来’。我很庆幸我没有变成在自己的房间里面安静不下来的人。这和我这么多年坚持阅读有很大的关系,我对阅读充满着感激。”

不负自我、不负年华、不去逢迎、不道听途说、不以只言片语为炫耀资本,让书中的字字句句落在读者自我生命的玉盘里,听文字与内心碰撞融通的声音。确实,阅读伟大的作品就是让我们的内心更有力量。在无尽的挑战、困苦、甚至是磨难中,人的内心应该永远自由祥和并且富有灵性。所有内化而深入的阅读,都会给我们的生命以亮度,最终成为苍茫与浩大的黑暗里永恒的、令人仰望的星光。

四、“真读”,需要得到自我内心的确认,自我获得修复,亦获得出发。所谓“真读”,即读者自己有个性化的体验,读者自我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创造与对书的建设,且作品里有立体、完整、充分的生命场,并带给我们充沛而巨大的冲击与影响。这时倘若我们能够很内在地“旋入”其间,同时也能打开自我的“生命场”,那么便不难获得个性化的体验。

现在不少学生很早就听说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甚至有的同学在上高中之前都已经“读”过。对这部作品,他们已然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主题“共识”——在平凡的世界里,少安、少平等人展示出他们的“不平凡”。这样的主题认识不能说不对,但人人皆是如此认识,那就有“装读”之嫌了。“真读”的意义不是获取一个与己无关、四平八稳的结论,而是在于从书中产生个性化的内在“出发”。这部书,我初高中的时候就读过,近些年我又重读、再读,渐渐地发现并形成了我自己的“世界”。

我们在这里所强调的“世界”,指的是“人”不被现实彻底限制、占领乃至征服,不向“现实”彻底交出自己的不屈与抵抗,不让“现实”在自己的身上显示出强大的力量,不去主动充分地适应“现实”,也不会不断促进与帮助这个“现实”。“不因为世界错了,也跟着错,甚至还为此沾沾自喜,以为自己不孤独,以为自己沐浴了堕落世界的荣光”(熊培云《我改变不了世界,我能做什么?》)。

我们不是在与己无关地追求知识,系统化地去“讲阅读”,我们其实是在利用作品更新自己的生命。在这种更新中,因为想着要和一群可爱的学生一起分享,还能影响他们,能在他们的青春岁月里产生更多美好而富有启发性的价值,我们应该彻底地向作品、向自己敞开心扉,坦诚以待。因了阅读,因了作品,我们打破了旧有的“自我”,从而触探并诞生了一个更大、更动人心魄的“世界”。

五、我们的现实与挑战。重阅读规划、重固态化知识、重基本情节、重人云亦云、重既定结论、重表演、重炫耀、重设计、重呈现、重所谓的“方法”……但只有一样常常为我们所忽视,那就是师生的“真读”,这是整本书阅读中最明显的也是长期以来的一个遗憾。我常常关注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不少的时候,在看似缜密的、逻辑化的教学设计当中竟然找不到读者(师、生)真切阅读的任何细节。

课上读也好,课下读也好,设计也好,活动也好,考查也好,都没有师生的真读;随着考试题目的模式化、阅卷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整本书美好的阅读期待又可能会演变成新的形式主义,再一次阻碍学生真实的发展。不爱阅读的依旧不读,原本喜爱阅读的学生深觉校内的阅读无味,于是还是搬出长久以来的老方法,挤出自己的时间,一方面与老师虚与委蛇,与考试相周旋;另一方面将自己真实的阅读再次转入地下。

凝固性的知识为什么会在我们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如此流行,也是因为缺乏“真读”所致。没有“真读”,我们的阅读,到头来还是跪在简单“应试”之下的一场热闹的游戏。

阅读一本书如暮色天降,安静地与我们的灵魂融为一体。赞同也罢,反对亦好,但自此我们的生命里便有了一片辉煌的灯火。我想这样的阅读,对于学生与教师而言,真是恰到好处了。

(作者单位: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动态 | 读在校园 研在课堂 魅力教育 引领成长——萍师附小《在小学阶段开展整本书阅读的研究》课题中...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的学习关键活动有哪些?教学中如何实施?
从教育报的推荐书目看教育,《中国教育报》为老师推荐10本书,
宋奉廉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读书计划
六位名师独家推荐:2016值得教师读的六本书!
把握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一二三四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