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人的诗歌(第294期)金川诗歌2015七月诗稿(2)

金川诗歌2015七月诗稿(2)

编年体诗歌分集前言

()

这是金川诗歌按照年代汇编的诗歌分集.

我从2004年开始,选择以写诗为生命模式.

当我选择以写诗为生命模式的时候,经过几年摸索,我慢慢总结出,写诗有两个比较高的目标。我认为能达到这两个目标,那么我写诗的价值就体现出来啦,我写诗的价值也就找到啦。

第一个目标,就是在我写诗的时候,我能感觉到我的灵魂和肉体是和谐的,交融的,是由于写诗把我的生命提升到一个很完美的状态。无论这个时候我是痛苦忧伤还是恐惧的,那么通过写诗,我就能把我的痛苦忧伤和恐惧转化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和谐与美好。由于这个和谐和美好,能使我的生命在与其他的生命发生冲突的时候,能避免冲突,或者能把这个冲突化解为一种更大的,更有意义的思考,能形成一个更有价值的理论探索。那么不但能使我个人的生命能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能给其他的生命带来一个比较好的参考价值。能够达到这个目标,那么我的写诗的模式,就是成功的,至少是50%是成功的。

    而这个和谐必须是持续,不是半途而废的.也不是被某种功利性的想法强迫的,而是自交资源,不可割舍的,不可舍弃的.2009年至今十年,实践证明了这个持续,这个持续写成了诗歌实践.

第二个目标,就是如何检验我的诗歌是有价值的呢?首先是我自己感到这个诗歌, 在我读到他的时候,能够感觉到有一种新的东西,有一种在正常的,一般的,非诗歌状态下达不到的一种美好的境界。

最初,有时候,我写下的诗歌,我当时写诗的时候就得不错,但是写完之后又觉得自己的诗都很不好。有时候在阅读比较优秀的诗歌,别人写的比较好的诗歌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很懊丧,觉得自己的诗写得不好。

但是在2009年以后,每当过一段时间,再返回来看自己写的诗歌,突然觉得,啊,我竟然能写出这样的诗歌,好像不是自己写的一样。还有,就是有些诗歌我在发布在网络以后,有人转载,有人引用,有人用到自己的杂志和刊物上发表了,我都不知道。当我看到这些诗歌的时候,我竟然忘记是我自己写的。我觉得这些诗歌写的很好,并不像是我自己写的,但是署名是我的。在这个时候我就发现我的诗歌的书写价值实现了,因为达到了我的第二个最高的目标,就是说,我能看自己的诗歌觉得每看一次都有一次的新意。

完成写诗的价值之后,那么困扰我的最初的一个问题就是发表的问题.其实发表没有问题,我的诗歌会很轻易的发表在网络。我从不去一些杂志发表,因为去杂志发表太麻烦,它涉及一些许多我不喜欢的东西和我不喜欢的模式。比如你必须跟杂志的人有某种关系。甚至必须接受某种潜规则。这是我最厌恶的。也是我不屑的。

经常困扰我的还是出版的问题,因为我是以写诗为生命模式的人,如果诗歌的出版,能够有大量的阅读,有大量的发行和出售的话,那么我的生活生存问题,也就是我的基本的生存的问题就解决掉啦。

然而,一旦实现了这两个写诗的最高的目标之后,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啦.我又不屑于去用一些常规的手段和一些潜规则,去出版我的作品,去发表我的作品.我觉得那样,对于我的整个的写诗的最终的人生价值,是一种侵害,是对我探索的整个人生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的一个伤害。

经过一个实践的探索与纠结之后,最终明白,其实现在我所做的,无论叫写诗的生命模式,还是叫一个隐秘的生活模式,其实都是在避免人为的伤害。

因此,感谢网络世界,我可以通过网络解决发表与出版问题了.我坚持发行网络版诗集.

2009年以后的诗歌作品,零零星星的在网络发表。而且断断续续,甚至是不完整的.

从前我在网络发表诗歌非常投入精力,2009年以后我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踏实的生活,打工换取基本的生存的交换手段.

以前我曾经设想过,自己要做一个纯粹的诗人,每天以写诗为主要的生存的内容。但是很快我觉得这样不现实,因为一个人做纯粹的诗人,慢慢的就会像一个无根之木,慢慢就会枯萎,慢慢就会死去。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够有一个具体的工作,既能获得必要的生存资源,同时可以扎根生活,成为有根之木。所以,我现在作为一个,一旦不去做工,不去打工就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也是一个好事,因为生存的危机和生活的危机随时在提醒我,去劳动,去劳动,去工作,去工作。工作的同时,我又感觉到我的生命回到了现实之中,一根无根之木,现在又变成了有根的存在,可以由小树变大树,像参天大树,向永恒延伸.

当我依靠打工换得了自己的生存的交换手段的时候,我又开始彻底去蔑视那些我不喜欢的规则,或者是,我开始在蔑视那些潜规则,出版不出版,发行不发行,发表不发表,都已经不重要啦,只要我的诗歌能够顺利的在网络上流行,我的诗歌的价值有正常的渠道去体现,那么一切都是美好的。

现在我把2009年以后的诗歌开始归类,按时间的顺序,按每个月形成一个,多个小册子。我的诗歌的数量太多太大。分成一个个小册子,便于阅读,便于流传,便于诗歌的价值更好的去实现。

我真的不担心我的诗歌没有人阅读。我也不担心我有没有粉丝。因为有时候我想,我没有很多的粉丝,反而是好事,因为粉丝太多了,反而会伤害我已经获得的安静的生活。有时候我觉得我有没有畅销也不重要。如果真是畅销啦,我也无法应付那些签名售书啦,什么和媒体见面啦.我讨厌那种模式,我不喜欢那种模式。

我是个很正常的人,再正常不过的人。我认为那些畅销,那些网红是不正常的,那才是人为的扭曲呢。

随着我对人生的探索,对艺术的探索时间越久,我越来越能发现我走的路子很正确,再正确不过啦。诗歌艺术,庇佑了我的生命。生命能够经常处于灵魂和肉体的和谐的状态,诗人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有人问我,你作为写诗的人,你的诗与远方在哪里?

我说,我的生命是我最美好的诗。我心的和谐与明净就是我抵达的远方。

是的,别人也许也会这么认为,但是别人仅仅是说说而已,他们离自己的生命成为最好的诗,离心的和谐与明净的远方,依然遥不可及.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五日

()

我选择以写诗为生命模式已经十几年啦。写的诗歌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时候,反而对这种模式下产生的文字产品,有没有必要出版,有没有必要发行,而感到更加的警觉。

在诗歌这个圈子和文学艺术这个圈子里,经历的越多,行走的越多。尤其是感觉到了这个圈子里,急功近利,为了名利不惜使用潜规则,不惜放弃作为诗人与艺术家的目标与责任,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危及自我,为自己自取其辱,坏了自己的良心与心术.给别人误导.

他们为了畅销,为了出名,为了当网红,不惜炒作,甚至不惜写一些迎合别人的东西,甚至写一些突破了做人底线的东西。他们不但把自己的人生和生命搞成了形同猪狗的模式,而且因为他们成为网红,而带坏了整个社会风气,败坏了艺术的名声。

人之所以不同于猪狗,就是有人做人的底线,就是人不可能像猪狗一样公然在大街上进行交配性。诗人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那就是诗人更执着于做人的纯粹。诗人也讲究道德,讲究伦理,讲究高尚。无论是道德还是伦理还是高尚,都不是束缚诗人,不是套在诗人的脑袋上的紧箍咒,是引领诗人达到一个纯粹的境界,达到一个更加辽阔更加广阔,更加自由的更加和谐的境界。假如艺术仅仅是急功近利,谋取私利,谋取个人的一点点经济利益的手段,那么做这样的艺术,就是践踏艺术.这样的艺术总究会自己毁灭自己。

诗歌艺术之所以高于其他艺术,除了诗歌艺术的本身的特点之外,更主要的是,因诗歌这个模式诗人是可以抵达人生最高的最美好的,最极致的境界。在中外,在古代,诗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是最高的。所谓的地位,就是一种境界的使然.那种靠财富,靠权势拥有的地位不属于这个行列,因为他们的地位随时会崩塌,他们一旦失去对财富与权势的依靠,就会形同乞丐,形同丧家之犬.

诗人在走向一个做人的纯粹的过程当中,不是受到外界的强制,既不是受到社会的道德伦理和高尚的约束制约强迫。也不是受到自己内心的道德伦理高尚的强迫,而是诗人在艺术探索过程中,自觉自愿的一种寻找和满足。这种寻找和满足过程当中,是因为寻找到的东西。不断的庇佑和滋润自己的心灵和肉体,使整个生命置于完善完整完美。

这个完善完整完美,不是说教的,也不是大话,也不是华丽的词语可以堆砌出来的,而是诗人自己人生的实践,通过战胜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困难,各种危机,各种恐惧,而使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矛盾纠结冲突,最终用艺术的形式来融合成的生存界面。

我不反对诗歌艺术的各种实践。但是如果连基本的人生的常规做人的底线都不坚守的时间,这些诗歌实际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做这样一种突破做人的底线,突破基本的人生常识的艺术探索,这样的人他不适合做艺术的探索,因为他必须首先去做如何做一个基本的正常的人。或者说,他的探索,首先是做一个基本的正常的人,而根本不配做社会的知名人.如果一个基本的正常的人都做不好的人去做艺术,而且还会成为名人网红那叫扭曲艺术,叫践踏艺术。

当今的网红不少,人们树立这些网红,不仅仅是希望在龌蹉与肮脏的深渊之中有个作伴的,更不是想在深渊中看到星星,而是想看到在肮脏与龌蹉的深渊之中陷得更深的人.

随着诗歌写作的时间越来越深入,我经常都告诫自己不要急功近利,不要走人云亦云的模式。要坚守,要坚守,要坚守什么呢?坚守自己的生命。坚守自己的生命首先抵达一个纯粹的境界。只有在自己的个体的生命首先达到一个纯粹的境界的时候,在这个抵达的过程当中,就能处理好和别人和社会和国家和民族和人类和大自然的一切关系。就能处理好所有的矛盾纠结和各种恐惧,各种危难,各种危机。这个时候诗歌艺术的探索才是有价值的。

所以我总是顺其自然谨慎小心地把自己的作品按照可能的发表的模式,可能的出版的模式,进行发表和出版。我现在所做的这一切就是这种谨慎的表现。这种谨慎不是由于屈从与内心的无奈,不是屈从与外界的浮躁与荒唐,而是一种真诚的实践,以及由此形成形成的清晰的判断做支撑.

作为一个诗人应该首先懂得敬畏生命,如果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敬畏,如果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不爱惜,从事的艺术探索就是玩世不恭,就是对于艺术错用。

有一个老同学知道我这一直在坚持写诗。她对我说,一个人的劳动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就是无效的劳动。

其实我知道她指的就是说,我的写作换不来金钱。我没有与她争论,也没有与她解释,我只是默默地听她说。

一个目标远大的人,所看到的是别人可能看不到的。因此所做的事情可能不被不被别人去理解。这是很正常的,没有必要跟别人解释你的远大的目标。远大的目标永远不能对人解释。一旦解释你的远大的目标,别人就会更加不知所云。你只能脚踏实地的沿着自己的目标去前进。之所以这样做不是为别人看,而是自己生命的使然,自己探索的使然。

    人们经常抱怨生存环境的不理想,然而想要彻底改变生存环境,必须自己首现做一个对美好制度美好环境的坚守.一个连什么是美好制度美好环境都不知道的人,只能盲目第抱怨,活在这种龌蹉与肮脏之中,把自己不断拉入这种龌蹉与肮脏的深渊,再遥望星空,也看不到星星,只能看到自己的龌蹉与肮脏的遮蔽.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六日

(三)

我现在过着以写诗为生的生活。确切说是一边工作一边写诗的生活。

写诗是我生活的主要的内容。

工作,有两个意义,第一是获得保障基本生存的经济资源,第二就是获得写诗的人生实践的资源!

认识我,了解我的诗歌朋友,他们知道我已经写诗写了十几年啦,他们说我还在坚持。

坚持这个词,用来表达我现在的生活,生存和生命状态,有点过于简单。因为坚持这个词,就意味着现在的写诗是艰难的,维系下去很不容易的,是有重重困难的,是在艰苦的路程上摸索的,是没有获得成功的一种艰难的探索。

其实经过十几年的诗歌实践,我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诗歌写作模式,这个模式已经和我的生命和我的生活和我的生存模式融为一体。写诗对于我已经不是一种艰苦的劳作,而是对人生的一种享有。

我承认这种享有是在经济条件仅仅能够维系我的基本的生存状态下,也就是说能获得温饱的状态下而实现的。我也承认我的诗歌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丰富的经济收入。但是我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可以用诗歌这门艺术使我的生命抵达了适合我的,让我满意的境界!

十几年来,我既没有走一般的诗人的常规的路,也没有模仿任何所谓的成功的诗人所走过的路。我在做一个全新的实践,在探索一个全新的人生模式。

这个模式具有三重意义。第一,这个模式可以是诗歌艺术人生的模式;第二,也可以是所有人可以借鉴的一个做人的模式;第三,也是一个国家的一个民族的,或者是人类的存在模式。也就是说我的诗歌写作内容涵盖了这么三重意义。

也许,这仅仅是一个人的游戏,但是玩到这个程度, 草木都会惊讶,何况人乎!

如何写作?其实根本上就是如何做人。根本上就是一个人生艺术的实践。

现代诗歌,本质就是现代性!所谓的现代性就是超前的超越的。这种现代性可以使一个艺术创作实践者,能够从现实生活的纷纷扰扰的纠结,矛盾和问题之中,不断概括出自己的思想的,情感的和艺术的清晰的路程;能够为自己找到一条清晰的路程,能够为自己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适合所有人的,适合全人类的根据地;能够使人类的行为能够从自己的扭曲和错误中尽快的矫正过来,清醒过来。

我既不能做陶渊明,去沉湎在一个关于桃花源的幻觉之中,而让自己真实的生命过着穷困潦倒的饥寒交迫的生活!在古代,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发达的年代,做陶渊明式的诗人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但是在当今社会这个选择是不可取的,绝对是错误的!

我也没有选择做一个纯粹以写作为生的诗人。做一个纯粹的诗人,即使是一个成功的,也就是能够依靠写诗来维持生存的诗人,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就会使诗人在很快的时间之内成为无根之木,就会写不下去,写作的资源和写作的信心和激情就会枯竭。如海子就是这样死亡的,自杀的。

我也没有选择去做以诗歌来谋生的诗人!因为一旦要走这种路子,就会挣扎在一个诗人的圈子里,每天奔波于诗人之间和文学杂志出版社之间,维系人脉,维系圈子,维系关系网去搞营销,搞公关,稿运作,劳心劳力,最终沦落为一个文字的码字工。

我见过的这样的诗人太多啦,虽然他们获得了成功,甚至获得了什么大奖,但是对于整个诗歌艺术目标和最终的艺术目的是失败的,是得不偿失的。他们最终会沦落为一个圈子里苦苦挣扎的诗人。

所以在这个圈子里好多诗人都无法继续写下去,有的人半途而废,有的人沦落为为别人摇旗呐喊的廉价的吹鼓手。他们活的非常的艰难,他们写的非常的艰难,所以他们说坚持坚持。他们不但在写作上坚持,再坚持;他们整个生命,整个人生都是一种艰难的维系。他们的写诗的诗歌艺术活动,没有和自己的生命生存生活有效的融合起来。

我也没有选择走一条捷径,比如,比如利用诗歌艺术,去攻击自己的祖国,攻击攻击政府,来获取某些势力的奖赏。

我也没有利用诗歌艺术,,捞取一官半职,在某个协会机构,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蝇营狗苟,卑躬屈膝,,头哈腰.我也没有把诗歌艺术搞成一种搞笑的,低俗的,甚至是为了迎合读者的围观。

无论走政治上的异类,还是现实生活的异类,都是很危险的。因为那样危害的不仅仅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的利益,最终伤害的是自己,把自己沦为一种被别人利用的凶器。会使诗歌写作成为伤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成为伤风败俗的恶行。

在这十几年的诗歌艺术探索中,我能比较好的处理好这么几个关系。第一,诗歌与生存与生命与生活的关系。第二,诗歌艺术与其他形而上的工具的关系。比如与哲学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与其他社会科学,甚至是自然科学的关系。第三,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的关系,个体与群体与国家与民族的关系。

在处理好这些关系的时候,那么就为我以诗歌写作为主的人生模式,奠定了艺术,情感与思想,三足鼎立的诗歌根基。

诗歌人生的整个实践活动就会概括出一个完美的完整的全新的规则。这个规则,看起来是一个人实践的结晶,其实也恰好是适合每个个体的规则。诗歌艺术的终极意义就在于此!

然而,任何一个人,仅凭个人之力无法改变世界,不过世界的改变却是从自我改变开始的.

许多人,为自己躺在深渊里,依然仰望星星而喋喋不休.我不仰望星星,因为我要走出深渊,我沉默,因为我与星星并肩而坐.

      也许,这仅仅是一个人的游戏,但是玩到这个程度, 草木都会惊讶,何况人乎!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十四日

我捏着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

我为何安于现在的日子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发问

这是一次人生极致的登顶

也可以是人生的一次探底

无论是那个点

我无法把他当做一块食物,让人们品尝

也无法把他当做一朵花

让人们欣赏,取悦人们的眼球

于是我求助于诗歌,磨制一支箭

不是把你的眼睛射穿,是射去眼前的遮蔽

我用诗歌编制一张网,不是捕获你

而是捕捉一个点,向你呈现我的安逸

    二〇一五年七月六日

我为何喜欢简单的劳动

简单的劳动

就像体力游戏

给我带来有形的财富

看得见,有数据计算

可用来消费

也可以消失

这只是一种交换手段

可以满足基本生存

我更看中无形的财富

思考的对象

活着的参照

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场景

身边的人就像陪衬

这一切通过艺术的筛检

形成更高级的生存资源

虽然看不见

但滋润着生命

充实着生命

延长着寿命

活着,不再是索取,占有

而是享有,受用

   二〇一五年七月二十二日

我与你并非走在同一条路上

诗歌

就是在一张白纸

堆积一座屋子,或洞穴

一只洞,两只洞,更多的洞,廉价的

让诗人获得庇佑

以回避现代文明的喧哗与骚动

诗歌

就是在白纸上倾泻一条河

忘川水,无情水,无数的水,廉价的

洗涤心灵的污浊

真正的诗人

每写一首诗,会如醍醐灌顶

拨云见日

读到这样的诗

确实是一件幸运的事

你是多么不幸的人

经常读一些伪诗人的诗

无怪乎你会叹息道

诗人啊,真实些吃苦不讨好的家伙

用言不由衷的文字

污浊了一张张好端端的白纸

   二〇一五年七月三日

我知道我为何会独领风骚

世上有许多道理

名人的,伟人的

只能用来欣赏,借鉴

世上的真理只有一条

是我的,来自我的人生实践

将我与世界紧紧相连

而我所看到的真理

并不沉重,很轻松

因为,我拥有获得真理的模式,爱

   二〇一五年七月二十五日

午后的一条短信

哎!已经习惯了这样!

没有爱就活不下去。关爱别人的时候,

首先感到满足与愉悦的是自己!

虚伪的关爱

你充满算计与等待

因此让人觉得像陷阱,甚至感到恐惧

真诚啊!突然之间

让爱与被爱之人,以及整个刚刚还是空乏的世界

突然之间亲近起来。一行文字就是一串亲密无间的亲昵

    二〇一五年七月十九日

写给微友“冠山先生”的评论

有人说,人到老年

谈爱已老,谈死尚早

我说:人到老年

谈爱,唤醒沉睡的青春

谈死,焕发新生

老年之爱,其实更纯更真更恒定

   二〇一五年七月二十三日

写给微友“相思树”的评论

聂鲁达说:“爱情很短,遗忘很长。”

我说:“爱情很长,没有遗忘

一旦真正相爱,没有遗忘,只有落地生根。“

    二〇一五年七月二十三日

寻找通往艺术之巅的道路

这就是我的领地

三个单元

负一层到十三层,四十二层

外在一个老年活动室

这就是我的领地

任何人不会染指

如果有人踩踏脚印,我会擦去

如果有人扔下垃圾,我会清理

这就是我要寻找的模式

内在的纯净与外在的纯净相同

做到这一点很简单,很容易

只需要一把拖布,一把扫帚,一块抹布

在加一桶水,与真诚

我在用清楚外在肮脏的简单

诠释清楚内在肮脏的艰难

从十三层到负一层,一层层清扫下去

当简单抵御了复杂

当容易置换了艰难

我的领地变得一尘不染

犹如世内挖出一片世外天堂

     二〇一五年七月三日

走向遥不可及的目标

我的诗歌

是我为自己开出的一剂良药

又苦又涩,难以下咽

我的诗歌

是挥向我自己的一把手术刀

疼痛,无情,尽可能准确

我几乎每天写诗

根本不可能去取悦谁

我已经懂得什么叫真正的浪费

这么多年

诗歌没有给我换来一分钱医药费

但是免除了我去医院就医的痛苦

我是一个如此贪婪的人

我希望我的诗歌

能最终免除,我的死

   二〇一五年七月六日

也许,这就是相爱了

安静的时候

我们坐下来聆听

世上的事物

都有各自的歌声

唯有人为的歌唱

那么响亮,那么疯狂

人,你为何做这样的事情

每一句话

每做一件事情

仿佛要把你的胸膛撕开

安静下来的时候

我们坐下来聆听

仿佛能听到

每个人心中的痛

那是骚动的兽群

于是安静像一个栅栏

把我与别人隔开

人,每当我与你心贴心

我不会感到温暖

只有感到无比惊恐

安静的时候

我就坐下来什么都不做

我看着疯狂的人

在安静的栅栏之外

无声无息地流失

我经常忘记

我依然是人类的一部分

我经常觉得我就是安静

或者,是安静的一条根

     二〇一五年七月二十五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诗如得珍宝
谭延桐谈诗(十二)
专访 || 诗人刘年
高处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谈谈“脑瘫女诗人”余秀华,以及她的诗歌
生命情感+审美=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