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5)这种最后再出现习作要求的教法是否有利于审题、选材能力的培养?

85)这种最后再出现习作要求的教法是否有利于审题、选材能力的培养?——愉悦作文教学展示课听课教师互动

 

 

以前的作文教学总是先让学生审题,然后选材,接着动笔写。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中学的作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习作,首先需要考虑作文心理。为了消除小学生作文的恐惧心理,所以把习作要求安排在后,把习作要求、选材安排在后照样可以进行审题和选材能力的培养,这里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说。

 

 

一、出现习作要求没有审题的作文课

 

 

有些习作要求比较简单,一看就懂,就不需要进行审题,至于选材已经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哪些题材是适合写的,哪些是不相关的材料,这都可以在课中渗透,或讲评,或评价,让学生学习选材的方法。尤其是小学中年级学生,他们更不喜欢一开课就审题、选材。愉悦作文教学的隐形论强调了揭示课题在课中或课末,意图是当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作文状态,这时候再出现写的要求,学生才不怕写。

 

 

中年级学生只要求他们把所见所闻的事记下来,或者直接写他们的体验,包括活动的过程,把刚刚参与的活动过程写下来其实就是作文。

 

 

二、出现习作要求在后进行审题的作文课

 

 

习作要求出现在后同样可以进行审题和选材的训练。如一道五年级的作文题:“请你从‘烈火能炼真金,逆境能磨练人’这个角度想开去,选择一件你最受感动、印象最深的典型事例写下来,要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以上。”这一道题就必须进行审题的指导,否则,学生就容易写成做好事的文章,或者只写受感动的事,或者只写印象深刻的事。

 

 

习作要求出现时,其实学生的心里已经有谱了,不会产生惊讶或不知所措的感觉,这样的作文课才是高效的作文课。如果当出现习作要求时,学生还没有什么收获,那么作文就纯粹是“为作文而作文”,做的是文字游戏,谈不上“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一种让学生认知新事物的活动。学生全程参与了该活动,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当出现习作要求时,他们已经是心中有底了,只要稍微解释一下题意,讨论讨论习作题材,就能够进一步明确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如此,审题和选材能力的培养可以照样进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平 | 基于“新体验作文”的统编教材记事习作课例研究
小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的原因与对策
说课的艺术——教师“说课”竞赛辅导讲座
《写一件相互关爱的事》课后反思
小学考场作文满分写作技巧
初中作文仿写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