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小学数学课堂在“动态生成”中挺进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对课堂的动态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体验不断加深,师生都焕发出学习的智慧和生命的活力。我以为可以通过营造和谐氛围、紧密联系生活、机智把握契机、有效开展探究等途径让数学课堂在“动态生成”中挺进。
[关键词]动态生成;和谐;生活;契机;探究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它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是完全按照教师事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的,而是学生与教师、同伴“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会衍生出许多意外与惊喜。作为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应该提倡生成、期待生成,同时也能够充分关注生成、熟练驾驭生成、充分利用生成,让学生的问题跟随我们的课堂一起飞翔。然而,动态生成绝不是信马由僵,随波逐流,也不是信口开河,好的动态生成绝对是教学艺术与智慧的体现,它在氛围营造、生活联系、契机把握、探究开展上给我们提出了很多的要求。
一、让“和谐”成为动态生成的“温床”
课堂美在和谐。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会感到宽松、坦然、自由、愉悦,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由自在地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勇于并乐于展现自我。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实”。教师应明确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除了有掌握知识的渴求之外,学生还常常具有下列需求:情绪安全感——课堂学习中,意识到自己能够轻松获取知识;趣味性——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如玩游戏、讲故事、猜谜语、创设生活情景等);自信心——感到有竞争力(如竞赛性的课堂活动);权力和自由——前者指学生希望进行自我调控、自我接纳与适应,后者指学生享有自己的自治权、抉择权。对于学生而言,课堂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应带给学生情感因素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课堂从“执行教案”走向“互动生成”,使课堂成为孩子个性张扬的天空。
二、 让“生活”成为动态生成的“源泉”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数学教学应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重新回归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才会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才会在学习过程中引发自主探究的欲望,让课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如《简单的统计》的教学片断:
师:上周同学们通过调查、采访、搜集资料、上网浏览等手段,统计了一些我们身边的数据。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说说体会好吗?
片断一:
生1:我调查了我们班近三个星期喝纯净水的情况:
周次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数量
3桶
5桶
6桶
从这张统计表可以看出我们班喝纯净水的桶数依次增加,我建议大家要节约用水。
生2:我看到很多同学都用纯净水洗手、洗毛笔。
生3:还有同学喝水时倒得太多,喝不完的都倒掉,很浪费。
生4:我们可以将喝剩的水倒入一个塑料桶内,这样可以方便大家洗毛笔。
生5:我在电视上看到现在还有很多地方吃水很困难。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时期。
生6:如果我们再不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会是人类的眼泪!
片断二:
生:我们这一小组上网搜集了第27、28、29届奥运会前五名金牌统计表:
第27届
第28届
第29届
美国  (39枚)
美国(35枚)
中国(51枚)
俄罗斯(32枚)
中国(32枚)
美国(36枚)
中国  (28枚)
俄罗斯(27枚)
俄罗斯(23枚)
澳大利亚(16枚)
澳大利亚(17枚)
英国(19枚)
德国  (14枚)
日本(16枚)
澳大利亚(16枚)
生1:看了这张统计表,我觉得我们中国越来越强大了,从第三名上升到第一名,金牌总数增加了23枚。
生2:在这三届奥运会中,中国、美国、俄罗斯稳居前三,其中,进步最明显的是中国。
生3:我估计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的金牌总数会稳居第一,可能会再增加十枚……
这节课之所以出现了诸多精彩的“生成资源”,原因在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精心备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能动的预设,同一件事,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学生在对统计情况分析中,实现了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也在真实情景中得到发展。
三、让“契机”动态生成的“粮仓”
课堂中的生成情况是无法预料的,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在不断即时生成的课堂中,只有教师充满教学机智,及时捕捉那些无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信息,利用好可生成资源,把它们转化为难得的发展契机,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1.善于捕捉错误。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教师不仅要学会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也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错误的问题所在,巧妙挖掘其中的错误资源,实现动态生成,使之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教学片断:
在做练习时,一部分学生误将长为“3cm、7cm、4cm”的三根小棒判断为能围成三角形。
师:长为“3cm、7cm、4cm”的三根小棒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生1:能,因为3+7>4
生2:不能.因为三边关系是:3+7>4、4+7>3、3+4=7,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任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判断三边能否围成三角形是否一定要把三种可能都要考虑进去,能不能一次就准确判断出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积极动脑思考,很快就发现只要用“短边+短边”看是否大于“长边”一次就可以判断出来了。
2.善于巧妙解疑。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指出:“发展和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授给人。谁要享有发展和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因此教师的任务绝非“给予或传授”,而是激活学生去“获得”。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通过课堂生成,引导质疑,巧妙解疑,让学生积极发现,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发现的喜悦,探究的乐趣,顿悟的惊喜,思考的快乐,才是现今课堂所追求的。
如《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片断:
教师一开始就给学生讲了《猴妈妈给她的孩子分西瓜》的故事:
猴妈妈说:“我分给哥哥1/3个西瓜,分给弟弟2/6个西瓜……”
猴妈妈的话还未说完,猴哥哥就大叫起来:“妈妈不公平!”
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同学们来评评理:“猴妈妈分得公平吗?”老师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去探寻答案,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饶有兴趣地参与到整个学习中。这种巧妙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自主释疑解疑的课堂处理方式,使课堂教学得到了双赢,学生真正得到了“发展和培养”,何乐而不为呢?
3.善还课堂于和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意外的小偏差和插曲。面对这些问题,怎么办呢?有的教师担心处理不好,下不了台阶,也担忧因其影响整节课的严谨性和流畅性。于是,当学生“意外”出现,轻则置之不理,重则讽刺指责。这是有悖于新课程理念的非常不明智的做法。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努力尝试将它们变成教学资源并加以利用,有效引导,消除矛盾,让和谐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如《长方体》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片断:
复习课正在进行中,小民突然激动地举起了手,站起来兴冲冲地说:“老师,我同桌有只小蟋蟀!就装在纸盒里面!”他的同桌小芳顿时窘得满面通红。小芳怎会这么不懂事呢?我静静地走到他们俩的桌前,问小芳:“可以拿出你的小蟋蟀,让大家欣赏吗?”小芳有一些迟疑,但还是把一个纸盒递到了我的手上。全体同学的注意力立刻聚焦到了纸盒上!“打开啊,老师!打开!”有些孩子急切地喊着。我微笑着说:“可以打开。但大家需要先回答老师几个问题,可以吗?”学生有些无奈地同意了。
师:第一个问题,如果小蟋蟀沿着盒里的棱走一遍,至少走多远的路?
生:无法做!需要先量出纸盒的长、宽、高。
师:下面请小芳量出纸盒的长、宽、高,并向大家汇报,然后请全班同学算一算,并订正过来。
师:第二个问题,如果要做这样一个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呢?
学生又是一通忙活。
师:第三个问题,如果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呢?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终于看到可爱的小蟋蟀。
在上述片断中,教师没有批评指责学生,而是理解和宽容学生,顺应孩子们在数学课堂上观察小蟋蟀的“过分”需求,并将其作为学习素材纳入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机智的处理,不仅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且生成了更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还课堂于和谐。
四、 让“探究”成为动态生成的“钥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种学习“需要”的有效激发,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发展创新思维。探究的过程,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通过探究,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
以下是《认识钟表》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1.多媒体展示美丽的钟表世界。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钟面,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每个钟面上都有一根短针和一根长针。
师:那根短针的另一个名字叫时针,长针叫分针。
生2:我还发现每个钟面上都有12个数字。
生3:我还知道那个小猫钟面上是7时。
师(略带兴奋地):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可以告诉大家吗?
生3:因为那个小猫钟面上的分针指着12,时针在7的地方,所以是7时。
……
2.小组活动:
(教师给每组准备了一个没有数字的钟面、两根短针、两根长针、一块橡皮、一个图钉)
要求:(1)四人合作,用材料制作一个钟面;
(2)拨出一个你们认识的时刻。
3.展示各组学生的作品:(有半时的、也有整时的)
师:你认为这些钟面还有不太合理的吗?
生4:我认为3号钟面不太合理,它的两根针一样长了,都是时针了。
生5:5号钟面上的格有大有小。钟面上的每个格都应该是一样大的。
师:钟面上的格子应该是一样大的。如果我们把从12到1看作是一大格的话,钟面上一共有几大格呢?(师生一起数出12大格)
生6:8号钟面只写了4个数字。
师:同学们见过这样的钟面吗?
生:见过。
师:这组同学还将钟面上的其余数字给藏起来了,只写了3、6、9、12,大家认为对吗?
生:对。
4.认读整时。
师(指着2号钟面):这个钟面是几时?
生:8时。
师:刚好是整时。还哪些钟面上也刚好是整时的呢?
请学生指一指。
师:你怎么那么快就看出是几时了?有什么秘诀吗?
生7:它们的分针都指着12。
生8:我先看分针指着12,就不去管它了,再看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了。
师:看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
在以上片段中,对于“发现钟面上是7时”这一个问题,教师没有回避,而是略带兴奋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告诉大家吗?”这既是对学生发现的肯定,又更好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接着让学生合作制作钟面,继续学习的材料由他们自己提供,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也为探究活动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在反馈中出现的各种小小的错误,生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教学资源,他们在相互探讨、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中形成了一个探究“场”,有效建构起整时的认读方法。这也体现了弗赖登塔尔的“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哪怕这只是一次简单的再创造!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真切的体验与收获。
五、让“教师”成为动态生成的“导航”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自身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摒弃传统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学习新课改精神,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精心备学生,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巧妙机智地应对课堂,有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为课堂的动态生成保驾护航。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的真实写照。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课堂上的生成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形成在“动态生成”中挺进,使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着挑战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
[2]雷玲.名师教学机智例谈·数学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周成平.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小学数学卷).江苏人民出版社.
[4]《生成式课堂教学的尴尬及对策》《福建教育》,2004年第8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谈生成性教学的注意点
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态生成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追求
专题六拓展材料12: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