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新课改理念已深入人心,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广大教师都在思考有效教学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不失为实现有效教学的一种途径。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就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方法之一。然而,审视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审题能力不强、因审题不清而导致解题错误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小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所谓审题,即了解、熟悉和把握问题,弄清已知和未知的关系,从而获取解题信息,最终达到圆满解题的目的。审题是合理、正确解题的基础,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审题。借此机会,针对学生审题能力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很认真,老师和学生对学习效果都感觉满意。可做作业、考试时却出现不少的错误。之后,学生常常后悔地说:“我都会做,怎么就做错了?”“这么简单的题,当时怎么就做错了?”这种情况,家长、学生和部分老师常常把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归结为不认真。是不是粗心、马虎惹的祸呢? 深入分析,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的问题。在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作为基本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学生的审题能力确实存在问题,学生的审题能力薄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该如何去改变这种状况呢?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与我们的教学有没有关系呢?我们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针对这些问题,我想从学生审题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两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学生审题能力薄弱的表现

1、概念不清,理解偏差

现行教材对很多数学概念都比较形象地描述,学生表面上很快地理解了,但在做题的时候还是发现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清的情况。死记硬背对小学生来说比理解要简单得多,所以,由于概念不清导致的审题偏差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案例一】:一个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3倍,将上底延长12厘米刚好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请问原来的梯形上底和下底长分别是多少?

很多学生在认真读题很多遍以后仍然感到困惑,百思不得其解,思路迷茫。其实,这就是学生未能真正理解“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这个概念,不知道这个差倍问题中的“差”实际上就是延长的这12厘米。

小学生背诵数学概念、公式并不怕,但在具体的运用中就出现问题了。

【案例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分别是4厘米和6厘米,其中一条高是5厘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就不知道哪条底跟5厘米的高对应,结果出现两种答案。其实,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当然还要知道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那么答案就明显4×5=20平方厘米。

如果是综合运用概念困难就更大。

【案例三】:六年级总复习时有这样的一题: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已知客车和货车速度的比是6:5,客车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

有的学生就不知所措了,关键是学生不知道,在时间相同时,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就是它们的路程比。如果知道这一点就容易了,客车3小时行了全程的6/11,每小时行2/11,1÷2/11=5.5小时。

【案例四】: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0千米,沿路返回时每小时行60千米,求往返的平均速度?

学生解法是:(40+60)÷2=50千米/小时,误以为去时的速度加返回速度÷2就是往返的平均速度,没有明白平均速度的含义。

这些问题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运用的能力不强造成的。当老师分析后学生就明白了,这就要求老师概念教学时要举一反三,多设计变式练习,加深理解概念。

2、抓不住关键词,无所适从

在解决问题中,特别是题目数据较多,题目比较长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就觉得眼前一花,手忙脚乱,无从下手。

【案例五】:据测算,每生产5000双一次性筷子需要1棵树的木材。每棵大树每天可吸收0.1千克二氧化碳,产生0.75千克氧气。一家饭店,如果平均每天使用5000双一次性筷子,那么

(1) 一年共使用多少双一次性筷子?

(2) 一年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大约需要消耗多少棵树的木材?

(3) 这样将每天少吸收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少产生多少千克的氧气?

实际上这道题若把每一小题的有效条件和数据单独拿出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题目。然而,众多数据连同三个问题一起呈现,学生就被搞得头晕目眩。这就是学生无法抓住每小题的相应关键词和数据,特别是“每年”、“每天”等关键词。

【案例六】:小明家原来的电费是每千瓦时0.52元,今年小明家实行了分时电费,高峰时段(8:00~20:00)每小时0.55元,低峰时段(20:00~次日8:00)每小时0.40元。小明家有一台1.5匹的空调(每小时耗电1.5千瓦时),从晚上6:30开到次日早晨8:00。请你计算一下,这台空调在实行分时电费前后各应付多少元?

这题题目比较长,计算比较繁琐,学生感觉头痛了,产生厌烦的情绪。其实转化为数学问题,就分两大步解决,先算没实行分时电费时的钱:0.52×(12-6.5+8);再算实行分时电费后的钱:0.55×(8-6.5)+0.40×(12-8+8)。类似这些问题并不是学生不会解答,关键是要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对待就可以了。

3、盲目答题,未审题先下笔——不良的审题习惯

有的的学生在拿到题后往往马上下笔,而未能仔细地读题,分析题意,所以解题也带有很强的盲目性,这就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审题习惯,有时候在班级里表现为普遍的现象。

【案例七】:计算题0.175÷0.25÷0.4。

这是一道脱式计算题,实际上是一道简便计算题,一些学生拿到题就按正常的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使得答题速度减慢,错误率也增高了。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在分析出能简便计算后在抄题时把0.25抄成25,把0.4抄成4,这看似粗心导致,实际上也是因为在做题前未能仔细分析题目数据,在容易犯错的地方未能提高警惕。

【案例八】:480-256+44

有很多学生想当然把256+44先算等于300,然后用480-300等于180,这样的错误是很多见的。原因就是因为太粗心,根本就没有认真审题。

再如这样一道应用题:

【案例九】修一条长847千米的公路,5天修了170千米,再修20天能完成吗?

很多学生的解法是:170÷5=34(千米),34×20=680(千米)680<847所以不能完成,而实际还应该加上已经修的170千米,所以应该是能够完成的。当试卷发下去时,做错的学生却能立即找到错的原因,原因是他们没有把“再”字体会出来。

4、定势思维,受信息干扰

到了小学中段,学生已经接触了较多的题目,特别在专题练习时往往出现一种类型的题目反复训练的情况。这从某种程度上使得学生对题目形成了“定势思维”。定势思维使用不得当导致的错误是较为严重的,因为这种情况是学生最容易放松警惕也是最难检查出错误的。

【案例十】:在计算24×5,44+66类似的计算题时,

学生因为做多了简算题而把结果算成是24×5=100,44+66=100。特别是这些式子作为算式中的一部分时,犯这种错的情况会比较普遍。

再如应用题:

【案例十一】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春游,师生一共186名,大游船每条可坐28人,小艇每条坐12人,问需要租几条大游船?

很多同学在做这个题目时犯了难,把大游船和小艇都用上了,其实这里根本用不着算小游艇。

【案例十二】六年级上册40页练习十第2题

一杯约250ml的鲜牛奶大约含有 g的钙质,占成人一天所需钙质的 。一个成人一天大约需要多少钙质?

很多同学不知道这个250ml怎么办,先用250× ÷ ,其实这里的250ml与这里的结果无关,只是一个常识而也。

【案例十三】: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4小时,返回时用了6小时。问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有学生解法是:240÷(4+6)=24(千米)。这是学生忽略往返这个隐含条件造成的错误。

在平时练习中,学生以为题目中所有的数据都要用上,导致某些特殊的题目中出现的无效信息也强硬地用进去;或者无法发现题目中的隐性条件;或者在题目数据很多的情况下,无法正确获取有用的信息。

5、情感脆弱,容易烦躁

当今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太优越了,他们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需要通过努力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尤其是物质),造成了学生对学习也有依赖感。碰到学习上的困难,就有畏难情绪。有的由于平时的依赖性较强,一遇到需要动脑思考的题目,便主动放弃,希望依赖别人。表现在审题上,便是遇到题目比较长,(如案例八,案例九”这样数据较多,问题较多的题目)比较难读通,难理解的,就不去思考,甚至不去认真读,内心主动把它归为不会做的题目。

二、学生审题能力薄弱的分析:

(一)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材料,也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它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行的教材,非常重视提供丰富的情境素材供学生学习。在素材选择上,强调数学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题材涉及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这些固然从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探索、交流提供了更大的时间和空间,但从另一方面也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低年级段,题目的呈现大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就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能力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对教师把握、呈现教材的能力、技巧提出了考验。如前所述案例二,从学生的题意叙述中可以看出,学生没有理解提供的文字信息间的逻辑关系,只是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在念句子,而教师对题目的呈现方式也缺乏层次感,非但没有借助题材所传递的信息来训练学生的思维,相反的,恰恰是混乱、模糊了学生思路,失去了该题所蕴含的教学价值。

(二) 教师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合理担当好这一角色,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审题能力。但由于个体的差异,不同的教师在完成这一角色时,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这一环节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态度。因重视程度的不同,教师教学中在审题能力培养上所下的力度是不一样的。在思想上重视的教师,在教学中就会时时做个有心人。曾不止一次听到一些高年级教师抱怨:怎么都到了高年级了,学生好像越来越不会看题了,怎么学的?其实这里应把“怎么学的”改为“怎么教的”更恰当,也许这位教师抱怨的现象只出现在一部分学生的身上,但确实也反应出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训练不够。以致一些学生到了高年级“积劳成疾”,审题能力跟不上学习内容的变化和要求的提高,增加了师生教学上的难度,阻碍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2)方法。在审题能力培养上,即使两个教师的重视程度是一样的,但有时学生反应出的情况也有差异,这往往是教师训练方法的不同引起的。曾有两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这样的一道题: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6厘米,把它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圆柱体,求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两位教师做出了不同的处理。一位教师这样处理:把长方体的三种削法,一种一种叫学生计算出来比较,看哪一种削法体积最大就选哪一种;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哪个面作底面削出来的圆柱体积会最大,(同一个长方体,底面积越大,削出来的圆柱体积就越大)再进行计算。虽然仅仅是一些细节上的差别,但明显后一位教师的处理方法不但重视了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而且留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反思的机会。 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就会事半功倍。

有时教师为了赶时间,还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就开始讲解和分析。这种包办代替使学生形成依赖。潜移默化中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积极性和习惯。到了考试暴露问题时,老师自认为自己教得很好,讲得很明白,而学生没学会,就觉得是学生能力不行,其实这都是老师急于求成,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后果。

(3)能力。能力与大脑的机能有关,它主要侧重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即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人依靠自我的智力和知识、技能等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量。由于教师个体的差异,反映出每个教师的能力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能力、对教材的组织呈现能力、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学的决策能力、教学机智等,这些无一不在影响着学生审题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就拿教师的语言来说,一个语言上富有感染力、逻辑性强,能及时准确抓住关键、适时提问点拨的教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进入预设情境中,去感受、体验、领悟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正确理解题意,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学生

1、学生认识上的问题

(1)认识较肤浅

孩子们最早接触数学恐怕是从1,2,3……等数数开始的,这时在他们的脑海中,数学就是一个个的数字。当上了幼儿园或成为小学生之后,知道了数学是把一个个的数相加、相减、相乘、相除。在他们的脑海中,无论数学题是以什么形式呈现的,只要把他们之间的数量找出来,去列一道算式就可以了。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很多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做题的时候不会认真的去读题和审题,没有去系统分析哪些量是题目给出的已经条件,要求的是什么量,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只是简单地认为写出一道算式就可以了。

(2)认识特点的原因——形象思维占主体

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段学生,在学习中以形象思维为主,事物的表面形象往往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但对于事物存在的一定内在联系往往会忽视或敏感度不高,前面所举案例一中就有这种成份在里面。我们知道,数学审题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审清题目中蕴含的数量关系,而对这种具有抽象性关系的解读,恰恰并不是小学生认识特点中所擅长的,这为学生正确审题造成了一定困难。学生在读题时,经常是贪图速度,囫轮吞枣,对题目是一知半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 除 是多少 ?”在做题过程当中很多孩子会不假思索的列式: ÷ 。没有分析到底是除还是除以,二者之间的差别在哪里,结果导致错误的产生。又比如:一个长3米,宽2分米,高4分米的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学生在做题时常常把“3米”当着“3分米”来完成,这都是学生没有认真看题造成的错误。

因此在小学各年级段中,必须跟随学生认识特点的变化,不过份超越,也不过度迁就地对学生进行必要、必需、适时的审题能力培养,这样才能及时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发展

2、语言能力的限制。

语言是思维的窗口,语言能力的掌握,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能否准确地表情达意或理解文字传递的信息,这是准确审题的关键。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入学之前可以说已经得到较好的发展,完全有接受学习的基础,但在对语言的深刻理解和使用技巧上,却还有待完善,特别是年级越低的学生,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相对较弱,这就直接影响到了他们对题意的正确理解。如前面所述案例二,由于对图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很好地进行组织,因此也就根本不能对这些信息材料进行积极、主动的加工,对信息作出解释,正确地解决问题。现行教材,在对学生语言能力这一环上,提出的要求是较高的,这也是学生学习中遇到的一个困难。

三、 培养学生正确审题能力的策略

1、充分了解,准确把握。

这里所指的充分了解指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这些都是准确审题的前提条件。如前所述案例一,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得他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被一些表面的事物所吸引,如艳丽的色彩、可爱的形象等,因此,教师在一开始的提问语中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避免将学生的注意导向一些无关的信息。如案例一可以设计成这样的导入方式:小朋友,这幅画美吗?(学生从画面上已能感受到美感)在这幅美丽的图画中,都有哪些小动物呢?(直接把学生注意引向需要的信息,以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一步观察发现数量间的特点和关系)。

另一方面是对教材的充分了解。一道题目从设计到解答,知识之间的前后承接是要注意的一点。当把一道题目出示在学生面前时,教师首先要了解这道题中到底蕴含了哪些知识点,学生解答该题是否已具备必要的知识点来支撑,这就需要教师对整个学段教材,最起码对某个年级段教材内容要有了解。作为教师并没有低、中、高年级之分,花时间了解各年级段的教材内容是一项必修功课,否则自己在把握教材时心中无底,掌握不了“度”,又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呢。另外在做好了解的基础上还要把握尺度。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可以听到对某位教师出题水平作如此概括:某某教师出手很低,某某教师出手很高。想来无非是由于教师个人对题目的度的把握不同引起的。其实,题目的采用、设计,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太过超越,学生难以理解,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太过迁就,不具挑战性,学生容易产生轻敌心理,这两种心态,都不利于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外加学生个人的情况还不尽相同,因此,下功夫设计好题目,充分发挥题目的思维价值,也是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一条途径。一些富有水平和经验的教师,往往一堂课的备课就是一组组精心设计的题目,学生的审题能力,就在对这一组组题目的观察、分析、思考中日渐提升。

2、突现层次,合理呈现。

我们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运用是有一个过程的。在一堂课上,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有经验的教师是会事先加以权衡的,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层次感。那么对于一道题的出示,我们也应讲究些层次感。如对初学二步计算应用题的学生来说,教师在给出例题之前,可以通过对与之相应的两问应用题的解答来帮助学生体会、理解“中间问题”,并通过对比,加深对二步计算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掌握。

【案例十四】跑道每圈400米,小红每天跑两圈,她一个星期跑多少米?

可以先设计(1)小红一天跑多少米?(2)小红一星期跑多少米?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

又如,前面所述案例二,一古脑儿将题目呈现出来,由于学生能力上的不足,读题的、听题的都是一头雾水,审题从何谈起,如果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将该题分层处理,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3、创设情境,生动再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1)教中创设情境。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征,教师在题目解答的全过程中,要尽量创设一种解题氛围、解题情境,这方面很多教师都有过不错的尝试,他们在引导学生审题时,往往通过一些游戏、故事、角色活动、现实生活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认识、丰富经验、理解题意,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如有些教师在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前、后,常安排一些实践活动进行铺垫或实际的应用练习,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体验运用中,逐步体会、理解数量关系,这为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感性的认识,打下了现实的基础。

(2)学中创设情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谈到创设情境来帮助审题,决不能看作只是教师的事,学生自我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如在审应用题时,就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是题中的小明、小红或小兔、小猫或甲、乙,走进题意所述的情境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内心深处去靠近题目,而不是一个游离于题目之外的观者,这一点对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审题的好办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座将审题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桥梁。

4、加强读题训练、深入思考

(1)读懂题

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正确地指导学生读好题,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就为审题和解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读题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教师范读、学生试读、集体齐读、个别点读、自我默读等。范读和试读主要适用于低年级,中、高年级则宜加强个别点读和自我默读的训练,尤以默读为主。

读题要逐字逐句,反复仔细,做到读得准(不漏字,不添字,不破句),读得好(有表情,关键词句应加重语气),读得懂(知道情节及数量关系)。

(2)用数学语言表述

表述是读题的延伸,是对学生读题效果的检验和题意理解程度的反馈。教师可选择成绩上、中、下的学生分别表述,要求他们不看题目,用自己的语言把题目的意思、情节复述一遍,把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表述清楚。

【案例十五】

(1):工厂有食油100千克,用去1/4 ,还剩多少千克?

(2):工厂有食油100千克,用去 1/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上述两题两字之差,题意两样,解法和结果也不同。如果不认真读题,粗心的学生就会错解。学生认真读题,观察比较,就会发现“1/4”与“1/4千克”的不同了。

(3)注重说理。在审题中,不管学生审题正确与否,都要培养学生说理的习惯,要养成想说、会说、敢说的精神。通过说理,学生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可以争论探讨,可以去伪存真,在思辩中加深理解,提高审题技巧,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达、判断等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理的品质。

5、认真推敲,特别是题目中的关键词和专业术语

(1)注重推敲。这里的推敲,就是要善于抓住题中的关键字、词、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如“增加到”和“增加了”、“上升到”和“上升了”、“比谁多”、“比谁少”、“再增加”、“还需要”、植树问题中公路“两旁”和公路“两端”等表示什么意思,比如在“小红今年15岁,比小明大3岁,小明今年多少岁?”中,比小明大3岁,到底指的是谁的岁数大,谁的岁数小等等,只有学生在审题中养成认真推敲的习惯,才能为正确审题扫清障碍。

其次,对反映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题中出现的诸如“原计划”“实际生产”“打折”“税率”等专业性词语,以及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中经常出现的“相对、相向、相背、相遇”等专门词语,必须运用语文中的词语教学手段,结合具体题目进行推敲。

(2)克服定势思维的限制

应用题(解决问题),常用精炼的文字叙述,并用数学名词、术语。由于在长期训练中常常出现一些比较固定的解题模式,如表示“求一共多数情况下用加法,求剩余常常用减法”,因而一些学生形成了一种见“共”见“多”就加,见“剩”见“少”就减的定向思维。其实,它们在不同的题目中所表示的意思是不同的。在指导审题时,既要讲清这类词语的本义,还要讲清在具体题目中的不同含义。可以将意思相同解法相同的与意思不同解法也不同的题型分别归类列举,让学生在审题训练中观察、比较、判断,并从中得到启迪。

【案例十六】

①张三、李四、王五共写8个大字,其中李四写了4个,张三、王五共写多少个?

②40个同学排队,每10 人排一队,一共排几队?

这两题同样是求“一共”,一用减法,一用除法。在审题中经常进行这方面的对比训练,学生就能改变原有的思维倾向,较快地提高解题能力。

(3)注重再述。这里的再述,指学生通过读题推敲后,能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将题意重述出来,这种“述”应该体现出理性的思考。如上面所举例子中,求小明今年多少岁,就是求“比15少3是多少”。另外,“述”的形式也有不同。诸如计算题,可以用文字形式再述,文字题可以用类似语文上的缩句来再述,如“5与3的和乘10与2的差,积是多少?”可以述为“和乘差,积是多少?”当然,再述的形式除了用上面的方法外,还可以通过用图表、式子、线段图等方式呈现,如前所述案例三,如果学生能用线段图将题意进行再现的话,相信“落马”的学生会少很多。

(4)注重推敲题目中显性和隐性条件

学生怕解答应用题,往往审题没有过关,不会分析题目中显露的条件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更不会分析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这就要求老师们平时在审题教学中多加引导,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如:在一次练习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题:

【案例十七】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1小时,从乙地回甲地又用了30分钟,这辆汽车一共行驶多少千米?

学生从显露中的条件知道,速度×时间=路程,很快列出:60×1+60×0.5或者60×(1+0.5)。

可是马上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去时和回来时的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不相等?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我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自己思考。马上有学生说:因为题目中没有说明按原路返回,所以去时和回来时走的不是同一条路,速度不变,从乙地回甲地时走的路比较短。还有学生说:因为题中只说乙地回甲地用30分钟,可以理解按原路返回,但还没有到达甲地,在途中。此时此刻,我想了很多,学生不仅看到了显露条件,隐含的条件也分析得如此透彻,联系实际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为师者还能用简单的对错来评判学生吗?这样的教学不是充满乐趣吗?

6、引导学生悉心观察题型,进行比较、归类、补充

对题目意思能正确领会,还需要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心理学认为,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同时,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1)观察要有顺序地进行。

比如,出示一道主题图,学生总是杂乱无章地观察着,还有的孩子重复着回答别人已经回答过的数学信息,这种现象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被情景图中艳丽的色彩、可爱的形象所吸引,看到什么就什么就说什么,缺乏条理性,因此,教师在学生看主题图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给学生观察图画的顺序,这样学生就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有顺序地观察插图上的景物,说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避免出现遗漏或是重复的情况了。

(2)将题型进行比较、归类

小学阶段的计算题和应用题类型不是特别多,可以进行专题的分类教学。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完全可以随时渗透分类的思想,对各种计算题和应用题进行对比,归类,补充。这不是增加学生的负担,而是引导学生在一团迷雾中理出主线,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也渗透了一些很重要的数学方法。当然,这种分类教学不能一步登天,不能拔苗助长,而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学情进行适当及时的归类总结。相信在这样的教学后,学生拿到题目就会自然地进行归类,自觉地理出解题思路。

7、注重作业讲评,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作业讲评是学生获得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学生中的作业错误,多数由于审题的不仔细所造成的。通过作业的讲评,分析解题中造成的错误原因,沟通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作业的讲评,学生能认识存在错误的原因。教师利用讲评,进一步补充一些练习题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把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地调动起来。

小学生做题往往没有检查的好习惯,这就特别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检查的好处,并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奖励,形成一种氛围。检查也算是一种对于审题的最后补救吧。

8、多鼓励多疏导,增强学生意志力

数学教师不管是不是班主任,同样肩负着教育重担。因此在平时教学中也要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特别是意志力的培养方面。在数学教学中多搞些有趣但需要耐心的活动,增强学生的意志,克服畏难情绪。以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和提高审题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在小学阶段,学生学好知识固然重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必不可缺的。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而奋斗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研究
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转)
小学数学易错题教学的心得体会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 三年级四班的Blog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