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解析“天、道、心、性、理、念、意、诚、物、行”之间的关系

天、道、心、性、理、念、意、诚、物、行是心学中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们的含义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一一进行解析。

天,是万事万物的主载,天为体。

道,是天主载万事万物的运行的方式,道为用。

心,是人性的主载。心其实就相当于小的天。

性,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性其实就相当于人的道。

理,是正确的认知,也就是良知。

念,是心之所向。

意,是心动了念便生了意。

诚意,符合良知的意。

物,是意之所在。

行,是物之所动。

天依靠道主宰着万事万物有序的运行,天为体,道为用,天载道,道宰万物,天道就是最高范畴的道,就是一本之理。万事万物都要天道中获得本身存在和有序运行的道理,具体事物所获得的道理就是各自呈现的道理。

人在天道中获得所呈现的道就是人性,简称为性,性就是天道在人的层面上的具体呈现,承载人性的主体就是心,心依靠性主宰人的视听言动,心就是人的主载,从这个意义上讲,性即道,在天层面叫道,在人层面就叫性。心就是人这个小宇宙的天,心靠性支配人的一切。

人性和天道是一致的,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性是天赋予人的本性。无论人处于动和静的状态,性都是客观存在的,即动静皆为性。

心是主体,性在心中的观念,就是良知,良知具体体现就是理,理用在父母身上就是孝,用在子女身上就是慈,用在领导的方面就是忠,理就是良知在人心里的自然呈现,就是人性的自然流露。理就是性,性就是道,理在心中,心即理。

起心动念就叫意,性即道,性即良知,它原本不动,处于未发之中,保持中正平和,不偏不倚,但如果心与外界的物发生关系的时候,人就会起心动念便产生意。

良知像明镜一样高悬,原本知善知恶,知是知非,是至善的,但人一旦与外界的物联系起来就会产生私欲,是按照本心的良知去做,还是按照外物的私欲去做,这就需要自己去定了,所以我们要诚意,诚意就是格物致知,格出意中的物欲,达到内心的良知,这个符合良知的意,就是符合人性和天理的意,就是知,否则就是私心,就是物欲,按照这个知去做事情就是致良知,致良知可以用于各种事事物物,让事事物物守得其正。

意之所在即为物,当然也包括事,心与外界的物不发生关系的时候,心体处于未发之中,就没有意的产生,当心中有物的时候才会产生意,把意付诸于实际行动,作用于事物上时候就是行,当然通过诚意获得的真知之行就是致良知。

综上所述,天依靠道主宰万事万物,道在天中,天是指最高范畴的客观存在,道指的是最高范畴的规律。道在人的层面的运行就是性,性在心中,心是人的天,心承载着性,性在未发之中表现为理,起心动念表现为意,意分为好意和坏意,如果是有理的意便是诚意,通过诚意获得良知,知所考虑事情便是物,作用于事物便是行,正心诚意的真知之行就是致良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道、性、心、理、意、诚、知、物、行
“知行合一”的“知”是指“良知”,不是指知道懂得,“行”是指“起心动念”,不是指“做到”。
天道:起心动念是一念,不起心动念也一念_与高人熟已经不错了!
至诚,致良知,应天地
璞玉的价值在于“质地”的保持,形状可以雕刻,“含纯”切忌参杂
张新民:王阳明的良知与致良知学说及其现代意义 (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