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穷途末路,下场尽凄凉——旧日本海军巡洋舰发展史(二)

自从1905年日本赢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后,他们的海上主要对手就成了美国,在1907年颁布的《帝国国防方针》里更是明确了将美国海军作为假想敌。可以说,之后日本海军的目标就只剩下打败美国了,但看看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日本实在是觉得打不赢美国,在海上采取守势就成了日本海军的长期战略。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期间,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五个海军强国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华盛顿海军条约)。1930年签订的《限制和削减海军军备条约》(伦敦海军条约)对此进行了补充规定。从1922年到1936年的15年间,被称为“海军假日”时代(Navy Holiday)。

在大舰巨炮思潮的指导下,从二战爆发前到太平洋战争前期,日本联合舰队一直希望能够重现一战时期日德兰大海战那种战列舰对阵的壮观景象。而因为相关海军条约的限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战列舰部队规模被压缩,没能够达到日本海军之前的所期待的规模。作为战列舰数量不足的补充,重型巡洋舰成为当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又一型海上炮战主力,处于“准主力舰”的位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巡洋舰是一种仅次于主力舰、在辅助舰艇中战斗力最强的舰只。当时,日本海军已拥有一支以重巡洋舰为主的庞大巡洋舰群,编有各种巡洋舰82艘。日巡洋舰尤其是重巡洋舰,以其航速快、巡航半径大、准主力舰的资格,可遂行各种战斗任务:充当舰艇编队旗舰;海战中支援、掩护主力舰,摧毁敌舰;保护己方海上运输线,破坏敌海上交通线。巡洋舰是海军列强进行军备竞赛的产物。

日本巡洋舰特别是重巡洋舰,正是在华盛顿会议达成裁减海军军备协议之后发展起来的。由于1922年华盛顿条约限制海军强国建造主力舰的数量,列强便把注意力集中在建造巡洋舰上。于是,美、英、日等国在这方面又展开了一轮以建造重巡洋舰(日海军也称为甲级巡洋舰或一等巡洋舰)为主的军备竞赛。

1920年8月,日本海军制订了 “八八舰 队辅助舰艇建造计划”,计划建造5500吨级 中型巡洋舰8艘、8000吨级大型巡洋舰4艘。当时担任舰政本部第四部计划主任的平贺让博士刚刚设计出小舰体、重武器的轻巡洋舰 “夕张”号,企图将该案扩大后用于5500吨 级轻巡洋舰,装备140毫米主炮。但此时英国已经完成了装载190毫米主炮的霍金斯级巡洋舰,美国设计中的奥马哈级轻巡洋舰更是拥有12门152毫米主炮。为凌驾于其上,“夕张”号的放大版方案被否决.同年11月,平贺汇总在“夕张”号上尝试的设计,日本重 新提出了标准排水量7100吨、装载200毫米单装炮6门的大型侦察巡洋舰方案。在签订《华盛顿海军条约》之后,日本海军重巡洋舰的总吨位限制为108400吨,数量为12艘。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日本海军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重型巡洋舰发展之路。

古鹰级重巡洋舰:

“古鹰”级重巡洋舰是日本海军建造的第一款条约型重巡洋舰,根据海军条约的规定,重巡洋舰,即A类巡洋舰的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10000吨,舰艇主炮口径必须在155毫米在203毫米之间。在签订《华盛顿海军条约》之前,其实日本海军已经开始了“古鹰”级巡洋舰的建造,不过此时的“古鹰”级巡洋舰被定义为“夕张”级轻巡洋舰的后续发展舰型。

古鹰级为了凌驾当时列强海军的轻巡洋舰(即侦察巡洋舰,旧日本海军等级制定规则归类为二等巡洋舰),装备200毫米口径单装炮,达到了华盛顿海军条约条约对非主力舰装备舰炮口径不得超过八英寸(203毫米)规定的上限。古鹰级建成时炮塔配置极具特色,在舰体的中心线上前、后各三门二十厘米口径单装炮,分别呈“品”字形配置在前后部甲板:舰体前部第一、第二炮塔朝前,第三炮塔朝后;舰体后部第四炮塔朝前,第五、第六炮塔朝后。另装备十二门610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在中甲板两侧舷各装三具双联装固定式发射管。在四号炮塔处安装一座斜坡状的滑行轨道,用于起飞舰载飞机。古鹰级采用平甲板船型,为了达到日本海军要求的高航速古鹰级舰体长宽比较大,舰艏舷弧提高了耐波性。古鹰级重巡洋舰在有限的排水量限制下追求火力和航速方面的优势,装甲比较薄弱。

古鹰级火力薄弱的特点在后来的战斗中逐渐暴露出来,并付出了惨重代价。1942年11月11日午夜,两军在萨沃岛海域再次交锋,日本舰队计划趁夜炮击瓜达卡纳尔岛上美军机场,三天后的11月14日,炮击瓜岛机场后,在萨沃岛附近海域,美军舰队依靠雷达方面的优势集中炮击日舰,古鹰号遭美国航空母舰企业号舰载机和海军陆战队战机多次命中,舰上起火,完全失去战斗和航行能力,在12日凌晨0:40分沉没。1942年8月10日,加古号在返回基地途中,在新爱尔兰岛北方遭被美国潜艇“S-44”号击沉。它是同级舰中第一艘以及日本巡洋舰中仅次于“三隈”号损失的第二艘舰艇。

服役时间:1926-1942

舰长:185.17米

舰宽:15.77米

排水量:7950吨

航速:34.5节

续航:7000海里/14节

武器:主炮:200毫米口径双联装炮3座,改装后:203毫米口径双联装炮3座;120毫米口径高射炮4门,改装后:127毫米口径高射炮4门;改装后新增25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机枪42座;改装后新增13毫米口径四联装高射机枪4座;改装后新增30管120毫米口径防空火箭8座;其他:610毫米口径九三式氧气鱼雷发射管12门,改装后为8门;固定翼九四式水上侦察飞机1架,弹射机1座,改装后:固定翼九四式水上侦察飞机2架,弹射机1座

装甲:主装甲带为有9度倾角的76毫米装甲防护,水平装甲为35毫米装甲防护

服役:古鹰号、加古号

古鹰级重巡洋舰

古鹰级重巡洋舰

青叶级重巡洋舰:

“青叶”级重巡洋舰本来是“古鹰”级重巡洋舰的3号舰和4号舰,但是因为“古鹰”级重巡洋舰在设计和建造时出现了诸多问题,日本海军决定在此前“古鹰”级的基础上,再行设计和建造一款条约型重巡洋舰,这就是“青叶”级重巡洋舰的由来。“青叶”级和“古鹰”级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用3门双联装的200毫米舰炮代替了“古鹰”级刚建造时装备的6门单管200毫米舰炮。老式的水上飞机滑轨也改成了新型飞机弹射器;舰型也部分修改提高了适航性。

“海军假日”结束后,青叶级进行了现代化改装,主炮口径增加到203毫米,火控设备全部更新,换装可发射九三式氧气鱼雷的四联九二式610毫米鱼雷发射管,随即投入太平洋战争。在1942年夏天开始的瓜岛战役中担当主力。由于美日双方均须为开往瓜岛的运输船队护航并攻击对方船队,重巡洋舰成为瓜岛海战的中坚。8月8日午夜,第6战队在第一次所罗门海战中取得大捷,但青叶号在2个月后的埃斯佩兰斯角海战中被美舰重创。11月14日,衣笠号在第三次所罗门海战接近尾声时被美舰企业号(CV-6)舰载机炸沉。残存的青叶号在入坞修理期间进行了防空强化改装,加装了电探,增加了高炮数量。1944年10月23日在执行对菲律宾的运输任务时遭美军潜艇攻击,舰体重创,随后返回本土搁置到战败前夕。1945年7月24、28日,美机两度空袭吴港,青叶被命中4弹,舰尾切断,坐沉于港内。

服役时间:1927-1945

舰长:185.17米

舰宽:15.83米(改装后17.56米)

排水量:8300吨(改装后9000吨)

航速:36节(改装后33.4节)

续航:7000海里/14节(改装后8233海里/14节)

武器:3座双联装200mm/50倍径舰炮,4座单装120mm/45倍径高炮,2挺7.7mm机枪,6座双联装12年式610mm鱼雷发射管(配八年式鱼雷24条),1架水上侦察机

改装后:3座双联装203mm/50倍径舰炮,4座单装120mm/45倍径高炮,5座三联+6座双联+15座单装25mm高炮,2座四联装610mm鱼雷发射管,(配九三式鱼雷16条),2架水上侦察机

装甲:舷侧76毫米,水平装甲35毫米,主炮塔25毫米

服役:青叶号、衣笠号

青叶级重巡洋舰

青叶级重巡洋舰

妙高级重巡洋舰:

妙高级重巡洋舰是旧日本帝国海军在华盛顿海军条约后,针对所谓的1万吨排水量门槛规范所发展的条约级重巡洋舰,该舰的造舰计划在1922年7月3日首次提交给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主设计师同样为设计古鹰级的平贺让造船少将。

妙高级与古鹰级最大的不同点仍与华盛顿海军条约牵扯甚深,古鹰级的开发概念是源自于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探讨的侦查巡洋舰,火力及防护力标准都是以1910年代末期的舰种为参考标准,妙高级的初期方案也是延续著古鹰级,采用7200吨级舰体安装更多的20公分主炮;然而华盛顿海军条约订定出的8英吋主炮、万吨排水量的标准,条约所衍伸的巡洋舰将是种火力更强,防护力也更周全的军舰,现有设计全然不适用于未来战场。

妙高级重巡洋舰在限定舰艇吨位的情况下尽可能确保火力以及航速方面的优势,以其强大的火力受到海军列强瞩目,英国海军甚至打算交换妙高级的设计资料。妙高级的设计也影响了后来日本海军重巡洋舰设计,成为后续日本海军的重巡洋舰的设计样本。根据伦敦海军条约的规定该级舰被归类为重巡洋舰(俗称条约型重巡洋舰)。

从1932年到1936年,各舰进行了第一次现代化改装,加高了前烟囱,更换了三角形后桅杆,并增加了航空设备。 “海军假期”结束后,1938年再次进行改装,主炮口径从200毫米增加到203毫米,炮弹重量从110公斤增加到125公斤,射程增加到29000米 ,并增加了鱼雷发射管和防空火炮。 为了解决炮弹散布过大的问题,主炮加装了98式发射延迟装置。 由于增加了武器和保护,速度和燃料携带量略有降低。 1937年5月20日,足柄号应邀参加英王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

1942年2月17日,那智和羽黑在泗水海战中遇到英美荷澳联合舰队。 在夜战中,发射了93式鱼雷,击沉了荷兰轻巡洋舰德鲁伊特号、爪哇号和 2 艘盟军驱逐舰,大获全胜。 在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中,妙高级主要负责支援,没有与敌舰直接交火。

所罗门海战中,妙高、羽黑于1943年11月1日深夜突入布干维尔岛美军登陆场,发生奥古斯塔皇后弯海战,两舰均中弹受损。19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中,妙高、羽黑所在的第5战队随栗田舰队行动,妙高在锡布延海遭空袭折返文莱,羽黑在萨马岛海战中表现活跃,自己也中弹受损。那智、足柄所在的第21战队随志摩舰队行动,那智在突入苏里高海峡后与先前在炮战中严重损毁的最上号相撞,严重受损,舰队随即退出战场。

1944年11月2日,那智号在马尼拉湾遭到美军飞机袭击而受损,三天后被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 (CV-16) 的舰载机击沉。 1945年5月16日,羽黑号在执行运输任务时遇到英国远东舰队,被一艘驱逐舰的鱼雷击沉。1944 年12月26日,足柄号和轻巡洋舰大淀号炮击了美国在民都洛岛的登陆点,并赢得了“ 礼号作战”,但在 1945 年6月8日,它在新加坡附近被潜艇雷击沉。自从1944年12月12 日被潜艇击伤,船尾被切断的妙高号一直新加坡。日本战败后向英军投降,1946年7月8日,它与两艘潜艇一起在马六甲海峡被凿沉。

服役时间:1929-1945

舰长:203.76米

舰宽:19米(改装后20.73米)

排水量:10980吨(改装后13000吨)

航速:35.5节(改装后33.9节)

续航:7000海里/14节(改装后7463海里/14节)

武器:5座双联装200mm/50倍径舰炮,6座单装120mm/45倍径高炮,2挺12.7mm机枪,4座三联装610mm鱼雷发射管,2架水上侦察机

改装后:5座双联装203mm/50倍径舰炮,4座单装127mm/40倍径高炮,4座双联装25mm高炮,(最终防空强化改造后变为6座三联装+4座双联装+18-22座单装九六式25mm高炮);2座双联装13mm高射机枪,4座四联装610mm鱼雷发射管,3架水上侦察机

装甲:舷侧102毫米,水平装甲35毫米,主炮塔25毫米

服役:妙高号、那智号、羽黑号、足柄号

妙高级重巡洋舰

妙高级重巡洋舰

高雄级重巡洋舰:

高雄级重巡洋舰在妙高级的基础上改进设计,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巡洋舰之一。由日本海军造船军官藤本喜久雄主持设计。是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除主力舰、航空母舰外的作战舰船标准排水量不能超过10160吨,主炮口径不得大于8英寸)设计建造的巡洋舰(俗称条约型重巡洋舰)。

与妙高级最显著的区别是高雄级采用更大的宛如城堡般的舰桥结构,舰桥结构体积是妙高级的三倍,因为要容纳更复杂的指挥设施以及舰队旗舰设施,拥有更强的舰队指挥能力。由于排水量受到条约限制,而舰桥等上部结构加重,导致复原性下降的问题,为节省重量又导致强度不足的情况。在妙高级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高雄级的续航距离与稳定性等方面较妙高级差,而且超重情况较妙高级严重。“友鹤事件”及“第四舰队事件”事故之后,高雄级采取了压载物降低重心的措施,在双层船壳里加入250吨压舱水(后增至450吨),进行了舰体结构加强的改装。

从军事角度看“高雄”号重巡洋舰,能基本符合军方提出的要求。但战斗中出现了问题:舰桥过于庞大,足足有10层楼高,在双方火炮对抗中,舰桥会受火力攻击,当舰桥被击中后里面的指挥人员都会战死和受伤。由于当时并没有雷达等先进技术,战前侦察和战斗中有良好战场环境是很重要的,所以日本在设计时的思路是对的。日本在战前军事演习中也发现这个问题,但日本没有英美有很丰富的改装经验,日本只是加装舰桥装甲了事。另一方面,舰桥过大过重也影响了航速和航行。

号称“日本重巡之王”的4艘高雄级在1932年相继完工,完成时即具有2座弹射器和3架水上侦察机,航速高达35.5节。自1939年期,高雄、爱宕进行了现代化改装,鱼雷发射管增加到16具;但由于开战在即,摩耶、鸟海未进行此改装,舰桥外观上略有不同。4舰虽编成第4战队,但开战后经常分散行动。

1942年 11月14日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高雄、爱宕由近藤信竹指挥前往炮击瓜岛,遭到美军TF64伏击,战列舰雾岛沉没,高雄、爱宕受伤撤退。1943年11月5日,高雄、摩耶于拉包儿遭空袭,高雄被轻创,摩耶中都受损。该舰在返回本土整修时拆除了3号炮塔,加装2座双联装127毫米高炮和大量25毫米高炮,成为日本海军中仅有的防空型重巡。1944年10月,4艘高雄级跟随栗田舰队参加莱特湾海战。10月23日清晨,舰队在巴拉望水道遭2艘美军潜艇伏击,旗舰爱宕和姊妹舰摩耶当场沉没,高雄重伤撤回文莱。鸟海号则在两天后的萨马岛海战中遭空袭重创,被迫由驱逐舰自沉。仅存的高雄1945年7月31日在新加坡港内遭到英国袖珍潜艇XE-3号攻击,到日本投降时仍未修复。战后该舰由英军接收,1946年10月29日凿沉于马六甲海峡。

服役时间:1932-1945

舰长:203.76米

舰宽:19米(改装后20.72米)

排水量:11490吨(改装后13400吨)

航速:35.5节(改装后34.2节)

续航:8000海里/14节(改装后5050海里/18节)

武器:5x 双联装 三年式二号20.3厘米/50倍径主炮,4x 单装 十年式12厘米/45倍径高射炮,2x 单装 毘式40毫米/62倍径机关炮,4x 双联装 61厘米鱼雷发射管(载九〇式鱼雷16枚)

改装后:5x 双联装 三年式二号20.3厘米/50倍径主炮(摩耶号4座),4x 双联装 八九式12.7厘米/40倍径高射炮(摩耶号6座),4x 双联装 25毫米/60倍径机炮(摩耶号6座)

4x 双联装 九三式13毫米/76倍径机炮(摩耶号2座),4x 四联装 61厘米鱼雷发射管(载九三式鱼雷24枚)(另摩耶号装有6x 三联装 25毫米/60倍径机炮)

舰载机:4x 零式水上侦察机(摩耶号2架)

装甲:侧舷装甲102-127mm,甲板34-46mm,防雷装甲25-58mm,主炮塔25mm,炮座25-38mm,弹药库38-76mm

服役:高雄号、爱宕号、摩耶号、鸟海号

高雄级重巡洋舰

高雄级重巡洋舰

高雄级重巡洋舰

最上级重巡洋舰:

华盛顿条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列强海军军备竞赛的势头,但他对巡洋舰以下辅助舰艇的数量没有限制,对小型舰艇火力和吨位的规定也比较笼统。在“海军假日”的前八年,列强围绕条约型重巡洋舰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为了堵住这一漏洞,美英日三强于1930年4月签署了伦敦海军条约,对三国巡洋舰以下舰只的总吨位、单舰吨位和主炮口径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重巡洋舰单舰最高吨位为1万吨,主炮口径不得大于203毫米,三国重巡洋舰总吨位分别为18万吨、14.68万吨、10.84万吨,数量分别为18艘、15艘、12艘。

如此一来,日本在建成高雄级后,重巡洋舰总吨位和数量已达到条约限额。但此时日本轻巡洋舰吨位距条约规定的10.045万吨限额尚差2035吨,在此情况下,日本提出其部分3500吨和5500吨轻巡已经老旧、需要替换,条约允许日本预支限额48920吨,加上原来的余额,可以继续建造总吨位为50955吨的轻巡洋舰。1931年,日本海军在01舰艇补充计划中列入4艘8500吨级和2艘8450吨级大型轻巡洋舰,但只有前4艘获得批准 。于是就有了堪称海军条约时代最奇葩的最上级巡洋舰。

作为一艘轻巡洋舰,最上级的吨位是严重超标了的。作为轻巡洋舰的设计,完全是在按照驱逐舰领舰来设计,但却是用日本的高雄级重巡洋舰作为基础框架设计。通过缩减舰桥面积,大量使用焊接工艺来降低自身重量和吨位,上层建筑更是大量使用铝合金,突出的就是一个脆弱。至于舰船的装甲带则走了重巡洋舰标准,主装甲带的厚度为100毫米,弹药库的装甲厚度为140毫米,基本上就是重巡洋舰的规格了。

最上级在西方被称为“惊人的违约舰”。它们表面上装备了5座155毫末三联装炮塔,但该炮塔单重与203毫米双联装炮塔相当,一旦条约失效,可随时更换为203毫米主炮,成为重巡洋舰。最上级巡洋舰这种在设计上东拼西凑,硬是为了要留出冗余当重巡洋舰的船,属于严重的不合格产品。在世界海军史上都是个绝对的笑话。当然了,这时候的日本人还不是很清楚这个道理,因为他们自己还挺满意于自己的小聪明,只不过日后最上级在战争中的表现,那就真的是个彻头彻尾的笑话了。

1942年2月28日深夜最上、三隈在巴达维亚以西的万丹湾遭遇爪哇海战中重创撤退的美国重巡洋舰休斯顿号(CA-30)和澳大利亚轻巡洋舰珀斯号,立即以强大的活力将之全部歼灭。4艘最上级全部参加中途岛战役,计划用于登陆滩头炮击支援。但在6月4日白天南云部队遭遇毁灭性打劫后,山本五十六紧急下令离中途岛最近的第7战队返航。5日凌晨,最上与因规避潜艇而转向的姊妹舰三隈相撞,舰首被撞掉,航速下降到12节,战队司令官栗田健男下令3艘驱逐舰掩护两舰撤退。

6月6日晨,自中途岛和航母上起飞的大批美军俯冲轰炸机攻击了这两艘重巡,三隈在数波空袭后燃起大火,沉没于中途岛西北600海里处,成为战争中战沉的第一艘日本重巡。遭到重创的最上号以低速返回本土,年底在佐世保工厂进行大规模改装,拆除舰尾的2座炮塔、安装航空甲板,成为可搭载11架水上飞机的航空巡洋舰。

铃谷和熊野参加了瓜岛争夺战,承担过炮击亨德森机场的任务,但战果不佳。此后两舰加装大量防空炮火,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1944年10月底的莱特湾海战中,最上号编入南线西村舰队,奉命突入苏里高海峡。25日凌晨,本舰在苏里高海峡夜战被美军战列舰炮火击成重伤,撤退时与刚刚赶到战场的第二游击部队那智号相撞,只能以微速前进。次日最上号又遭美机空袭、无法航行,驱逐舰曙号发射鱼雷自沉。铃谷和熊野编入栗田部队突入圣倍纳迪诺海峡,25日上午在萨马岛遭遇美军护航航母舰队,表现活跃的两舰遭到美机拼死攻击,铃谷遭空袭重创起火,失去航行能力后由驱逐舰自沉。熊野被命中一条鱼雷,被迫撤出战斗。11月25日,尚未完成修理的熊野在科龙湾遭美机空袭,连中3条鱼雷和4枚炸弹后沉没,也结束了最上级显赫一时的海上生涯。

服役时间:1935-1944

舰长:200.6米

舰宽:18.22米(改装后20.51米)

排水量:11129吨(改装后12400吨)

航速:36.5节(改装后35节)

续航:8000海里/14节(改装后7700海里/14节)

武器:主炮:155毫米口径三联装火炮5座,改装后:203毫米口径双联装火炮5座

副炮:127毫米口径单联装高射炮8门,25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机枪8座,改装后增加至50座,13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机枪4座。其他:610毫米口径九三式四联装氧气鱼雷发射管4座,1944年加装30管120毫米口径防空火箭12座

舰载机:固定翼零式双座水上侦察飞机3架,改装后:固定翼零式双座水上侦察飞机11架

装甲:水线装甲带65-100毫米、水平装甲线60毫米、指挥塔50-100毫米、主炮塔25.4毫米

服役:最上号、三隈号、铃谷号、熊野号

最上级重巡洋舰

最上级重巡洋舰

利根级重巡洋舰:

利根级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海军建成的最后一型重巡洋舰。大战中或许因为资源不足,日本没有建成新的重巡洋舰,所以利根级也是日本最后的重巡洋舰。

在第二次伦敦军缩会议前夕,为满足海军军令部的要求,日本又开始了昭和九年度舰艇建造补充计划(丸二计划或②计划),两艘新的8450吨级巡洋舰也在其中,同时也确定了此级舰为最上级的改进型 。在开工建造时,日本海军要求增加利根级的水上侦察飞机搭载能力,以便跟随航空母舰舰队作战时加强侦查能力,利根级对原设计进行重大修改,放弃了传统的火力布局,全部炮塔位于舰体前部,舰体后部为水上飞机作业的场所。

最上级巡洋舰服役之后到1936年日本退出限制海军军备的谈判,无条约时代来临,最上级改装203毫米口径主炮,成为重型巡洋舰,而利根级两舰在船体下水时已经到了无条约时代,所以直接装备了203毫米主炮,作为重型巡洋舰竣工。与最上级重型巡洋舰一样,利根级实际标准排水量大大超出了原计划,也超出条约的限制。

利根级能搭载六架水上飞机,而其他的日本海军的重型巡洋舰最多只能搭载三架,数量比以往的重型巡洋舰多一倍,保持火力较强,同时兼顾突出的航空能力,利根级可携带五架零式水上侦察机,因此更适合作为舰队的观察舰,利根级其所载的水上飞机没有设计飞机库,飞机只能固定在弹射器及露天的轨道上。战斗中很容易被击中起火。

1939年,利根、筑摩两舰合编为第8战队。由于日本雷达实用化的进度过于缓慢,搭载有大量侦察机的利根级成为IJN里侦察能力最强的巡洋舰。1941年珍珠港作战中,两舰被编入南云机动部队,并于12月7日晨首先派出侦察机查看袭击目标珍珠港的天气状况。1942年6月,两舰参加了中途岛海战,由于利根号弹射器故障,导致侦察机出发推迟。而美军航母编队恰好出现在了由该舰负责侦察的区域。自企业号起飞的舰载轰炸机一举击沉了日军赤城、加贺和苍龙3艘航母,在机动舰队司令官南云忠一中将生死不明的情况下,第八战队司令官阿部弘毅少将根据条令接管指挥权,在旗舰重巡利根号上升起了指挥旗。

中途岛之后,两艘利根级又接着参与了惨烈的瓜岛海战,其中筑摩号在圣克鲁兹海战中被美国大黄蜂号的舰载机重创。 1944年六月,马里亚纳海战中,利根号,筑摩号和两艘最上级重型巡洋舰,铃谷号和熊野号一同重新组成了第七战队,编入第二舰队,海战中,两舰共派出十架侦察机,此次海战,日本海军损失惨重,后来利根号筑摩号随舰队在新加坡的林加锚地进行整训。

1944年10月25日的萨马岛海战中,发现了美国舰队的粟田舰队各舰以近似单独战斗的混乱状态进行交战,利根号冲在舰队的最前面,切断了美国军舰的退路,在美国舰艇和飞机的攻击下,日本舰队纷纷受伤最终撤走,筑摩号舰艇尾部被美军飞机投下的鱼雷击中,造成舵机损坏,舰艇尾部下沉,撤退时因无法航行而自沉,利根号也受了重伤。莱特湾海战之后,日本海军已经无力出战,利根号回到日本,1945年7月24日盟军空袭吴军港,利根号被四颗炸弹命中沉没。

服役时间:1938-1945

舰长:201.6米

舰宽:19.4米

排水量:11394吨

航速:35.5节

续航:9270海里/18节

武器:8门双联装203毫米50倍口径主炮,8门双联装127毫米高炮,12门25毫米机关炮,4具三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管

舰载机:固定翼零式双座水上侦察飞机5架

装甲:舷侧145毫米,甲板56毫米,主炮塔25毫米,司令塔130毫米

服役:利根号、筑摩号

利根级重巡洋舰

利根级重巡洋舰

香取级轻型巡洋舰:

1936年12月31日,《华盛顿海军条约》与第一次《伦敦海军条约》全部到期,世界进入了无条约时代,此时的日本海军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三大海军。虽然已经拥有了数量庞大的战斗舰艇,IJN海军兵学校等却依旧在用日俄战争时期的两艘出云级装甲巡洋舰当训练舰。在那个军事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这两艘已经服役35年之久的大前辈已经很难满足训练要求了。

日本海军认为,要提高人员素质,必须加以严格训练。但海军舰艇所要担负的战备任务已经很繁重,如再使用它们训练那些“菜鸟”,势必会影响舰艇的出勤率和战备任务的完成,而且效果不一定好。于是,日本海军决定建造一种专门用于训练的舰艇来解决这个问题。“香取”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问世的。

1940年,香取和鹿岛早竣工后不久即参加了当年度的远洋航海训练,随即转为特别役务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香取号出任第六潜水战舰队旗舰,鹿岛号出任第四潜水战队旗舰,主要是在负责后方指挥联络工作。中途岛海战后,随着IJN大批战舰的损失和美军战舰的大批量服役,战争的天平倾斜的越发严重。由于美军对东南亚方向的交通线威胁日益严重,日本海军成立了海上护卫总司令部,负责护卫本土与南方资源地带之间的交通线。香椎号、鹿岛号分别担任第一、第二海上护卫队旗舰。香取号则于1944年2月17日在特鲁克被美军航母特混舰队的舰载机击沉。1945年1月12日,香椎号在越南归仁附近海域被美军战机击沉。 鹿岛号则幸存至战后被解除了武装,担负起了复员输送任务。1947年,在川南重工香烧岛船厂解体,废铁重融后用于日本的战后重建工作。

服役时间:1942-1947

舰长:133.4米

舰宽:15.95米

排水量:5890吨

航速:35.5节

续航:6000海里/12节

武器:150毫米口径单装主炮4座,140毫米口径单装副炮2座,25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机关炮30座,13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机关枪8座,533毫米口径四联装次装填鱼雷发射管4座

1944年最大一次改装:拆除533毫米四联装鱼雷发射管2座,增加127毫米八九式双联装舰炮2座,增加25毫米三联装高射机关炮4座,增加25毫米单装高射机关炮18座

舰载机:固定翼九三式水上侦察飞机1架

装甲:甲板19~50毫米,舷侧25毫米,主炮炮塔25毫米

服役:香取号、鹿岛号、香椎号、橿原号(取消)

香取级轻型巡洋舰

阿贺野级轻巡洋舰:

日本海军上一次大规模的轻巡洋舰建造就是在八八舰队计划的时候,当时连续建造了包括球磨级五艘,和其改良型的长良级六艘,川内级三艘总共十四艘。在完成3批14艘5500吨级轻巡洋舰建造后,日本海军并没有大规模建造轻巡洋舰,而只是建造了实验性的超小型轻巡洋舰夕张。 这样一来,太平洋战争前夕,日本海军所有轻巡洋舰的兵力为20艘,而美国同期拥有26艘,在数量上和质量是绝对优势。

为改变不利局面,日本海军在1939年的04舰补充计划中增加了4艘6652吨级乙型巡洋舰,计划用作水雷战队旗舰。阿贺野级的设计工作由著名海军技术中将福田启二(大和就采用了他的设计)承担。 由于阿贺野级不受军控条约对战舰吨位的限制,自阿贺野级起,日本海军轻巡普遍采用后倾的单烟囱、高大挺拔的新型舰桥(小型重巡洋舰)、双联装主炮和宽敞的飞行整备甲板。作为水雷战队的旗舰,领导小型高速驱逐舰,阿贺野级尺寸紧凑,机动性强。 四台蒸汽轮机提供10万马力,最高航速可达35节。 防护能力在日本轻巡中非常优秀,与其他国家的轻巡相比也不逊色。

几乎是同时期,美国海军根据1938年建舰计划着手建造与阿贺野级同等排水量的亚特兰大级轻巡。该级轻巡在计划阶段有考虑用于驱逐舰部队的旗舰,最终决定建成强有力的防空巡洋舰。装备两用炮的防空巡洋舰亚特兰级与装备平射炮(对舰)及大口径鱼雷发射管与次发装填装置的阿贺野级性能上的差别可以说直接体现了日美两国海军对轻巡看法的差异、进而是对将来战争模式想象力的差异。阿贺野级一心想要开展的夜间鱼雷战自身已落后于时代,与在此先行战斗的驱逐舰一起一下子全被淘汰。简言之,当作为水雷战队旗舰计划的时候开始,阿贺野级就已走上落后于时代的命运。

1942年10月31日完工后,阿贺野号立即前往所罗门群岛,接替长良号成为第10战队旗舰,参加了入侵韦瓦克和奥古斯塔女王湾的夜战, 但均无建树,其后担负输送任务。1943年12月,在一次潜艇袭击中受伤, 回到特鲁克群岛紧急修理后,再次参战。 1944年2月16日,在返回本土的途中,再次受到潜艇攻击,命中2雷而沉没。

2号舰能代号于1943年6月30日完工,取代神道成为第 2 水雷战队旗舰。 在 1944 年的莱特湾海战中,伴随着栗田的部队。 萨马岛海战后,于10月26日返航途中在菲律宾西北方海域遭TF38空袭战沉。1943年12月29日,3号舰矢矧完工后,取代阿贺野成为第10战队旗舰,随后调往菲律宾,隶属于小泽机动部队。 1945年4月6日,作为第2水雷战队旗舰随大和一起参加了“菊水特攻”。 次日,在东面海域被美军飞机炸沉。4号舰酒匂直到1944年11月30日才完工,到战败仍保持战斗力。在结束运输俘虏任务后作为战争赔偿移交给美国,后于1946年7月1日在比基尼岛“十字路口”原子弹试验中被炸沉。

服役时间:1942-1945

舰长:174.5米

舰宽:15.2米

排水量:6652吨

航速:35节

续航:6000海里/18节

武器:152毫米口径双联装主炮6门,127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炮4门,25毫米口径三联装高射机关炮61门,610毫米口径四联装次装填鱼雷发射管2座(长矛型鱼雷)

舰载机:固定翼零式水上侦察飞机2架

装甲:甲板20毫米,舷侧60毫米,主炮炮塔25毫米

服役:阿贺野号、能代号、矢矧号、酒匂号

阿贺野级轻巡洋舰

大淀级轻巡洋舰:

大淀级是阿贺野级轻巡洋舰的改进增强型,由于潜艇自身的远程侦查能力和通信能力都有限,所以大淀级设计目标即为能担当潜艇及飞机攻击的旗舰。自1935年起日本潜艇发展迅猛,每年都有新建的潜艇,为顺应情势,除潜艇母舰外,还有必须建造新型舰只出任潜水战队的旗舰,大淀号即为这一目的而设计建造,略称为丙型巡洋舰。相对于体型较小的阿贺野级,大淀级就显得十分的巨大。为了能和日本海军超长续航距离的远洋潜艇配合作战,大淀号的排水量逼近八千多吨,这在日本海军中也是除了昙花一现的最上级轻巡外最大的轻巡洋舰。

为此而诞生的就是任务取向十分明显的大淀级轻巡洋舰。他具备了旗舰的舰桥设施,高耸的桅干,强大的通信能力,而且还具备了极为强大的索敌能力。由于是一艘潜水战队旗舰,所以并不强调雷击能力,所以他是日本海军重巡洋舰以下难得一见的未搭载鱼雷发射管的舰只。

竣工服役后一直在内海执行训练任务。1943年8月南下拉包尔,担任东南中太平洋海域的运输任务。1944年5月时,因为大战舰相继被击沉,其后联合舰队的旗舰则变成了:大淀号轻巡洋舰。是唯一担任过联合舰队旗舰的巡洋舰。1944年10月联合舰队司令部转移到神奈川县的日吉。同时解除大淀号旗舰职务,按捷一号作战部署划归隶属第1机动部队。10月24日在莱特湾大海战中,第1机动部队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小泽治三郎司令官登上大淀号率领残余舰只北撤。

1944年12月在礼号作战中突入明多罗岛的圣荷西进行炮击战,并在途中前往新加坡装载掠夺物资返回日本本土。1945年后被编入练习战队,停泊于吴军港。1945年3月19日美军舰载机对日本吴军港进行大规模空袭,遭受重创燃烧。1945年7月24日和28日的美军空袭中,在吴军港江田岛锚地被列克星敦号的舰载机直接命中数弹后倾覆坐沉海底。

服役时间:1943-1945

舰长:192.6米

舰宽:16.6米

排水量:8164吨

航速:35节

续航:8700海里/18节

武器:2座三联装三年式155毫米L/60炮,4座双联装九八式100毫米L/65高炮,6座三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1944年改装后九六式25毫米高炮变更为12座三联装、10座单装

舰载机:紫云水侦×6;改装后瑞云水侦×2,

装甲:舷侧50毫米,甲板35毫米,主炮塔25毫米

服役:大淀号、仁淀号(未建成)

大淀级轻巡洋舰

除了这些已经服役的巡洋舰,旧日本帝国海军还有两级在计划中单最终没有建成的巡洋舰:改阿贺野级轻型巡洋舰、B65型大型巡洋舰。

《昭和17年军备补充计划》以既有的阿贺野级轻巡洋舰为基础,发展一款速度极大化的舰种。最初计划建造五艘,但因中途岛海战的影响,海军因此于《改丸五计划》中将本级舰的预定建造数量减为两艘。尽管如此,两艘预定舰亦均未进入细节设计阶段即遭取消。

B65型大型巡洋舰(超甲巡)是旧日本海军计划中的重巡洋舰或战列巡洋舰。根据战前日本海军舰队决战的计划,在主力舰决战的前夜,将由第二舰队(夜战舰队)下属的分别由一个重巡战队和一个水雷战队组成的四组袭击群构成的夜战部队对敌主力舰队进行夜间雷击。根据当时的情况,指挥夜战部队的第二舰队司令长官的坐舰是高雄级重巡。但是,高雄级的能力不足以统领80艘舰船的大舰队。同时,夜战舰队旗舰需要有能力突破由敌巡洋舰组成的警戒部队,重巡的火力却不足以压制对方的同类舰。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海军决定让老旧的金刚级战列舰加入第二舰队以提供火力支援。

由于金刚级战列舰已是25年舰龄的老舰,需要先期计划建造替代舰只。由此,海军计划建造一型拥有完善的指挥设施且火力同金刚级高速战列舰匹敌的新型战舰。因为是超过重巡洋舰(甲型巡洋舰)的巡洋舰,该计划就被称为超甲型巡洋舰计划。同时又得到美国海军在建造同规模的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的情报,因此该级舰也有同阿拉斯加级对抗的目的。该级舰最大特征是,为了同美国海军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上的12英寸(305mm)50倍口径Mk8主炮对抗,而采用了45倍口径310mm的主炮。但是,该炮只是以“试制乙炮”的代号进行试制,实际上并未制造出来,因此具体的参数并不清楚。该级舰在5号计划变更为改5号计划时,从计划中删除废弃,2艘舰的建造也就终止了。

随着战争走向终末,日本海军也和穷途末路的日本帝国一样日趋疯狂,“创造”了诸如神风特攻队、回天人操鱼雷、震洋特攻艇、人操导弹“樱花”等一系列丧心病狂的自杀式袭击武器。但最终,所有这些都随着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无条件投降而画上了句号,已经被败置的差不多的日本海军也就此灰飞烟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古鹰级重巡洋舰
日本海军妙高级重巡洋舰
日本条约重巡之王,关于高雄级四舰区分方法的冷知识
真正“永不沉没的战舰”——俾斯麦号
历史上最强条约重巡洋舰高雄级
还未出生就已遭淘汰——简析阿贺野级轻巡洋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