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寅《山路松声图》-唐伯虎描绘女几山的全景式山水画高清大图赏析
《山路松声图》,明代/1516年,唐寅,立轴,绢本设色,纵194.5厘米,横102.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江南农事图轴》绘层岩邃壑,飞瀑流泉。山腰苍松葱郁,虬枝老干,掩映画面。山下平湖一湾,清澈见底。一条崎岖不平的野路,蜿蜒通向山涧,以增加画面的幽深感。一隐者凭眺倚栏,静听松风,侍者囊琴随后。自题云:“女几山前野路横,松声偏解合泉声。试从静裏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治下唐寅画呈李父母大人先生。”后钤:梦墨亭、南京解元、逃禅仙吏。用笔清润、缜密而有韵味。曾经清内府、梁清标收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唐伯虎《山路松声图》在表现技法上,画家以畅达自如的笔墨挥写山石树木,笔法上略近杜堇,较南宋画家更为洒脱灵活,与笔法匀细、设色秀艳的风格判然有别。此画以淡墨晕染,浓墨强调,浓淡枯湿,恰到好处,形成了生动的墨韵,令人感到色泽丰富无穷。用笔顿挫转折,遒劲飞舞,巧妙的点出了松声之意境。背景的处理极为简括,疏疏落落,给人以空旷萧瑟、冷漠寂寥的感受。本幅右上有自题:“女儿山前野路横,松声偏解合泉声。试从静里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


        《山路松声图》是一幅全景山水画,画上高山矗立,苍松虬曲.山间流泉飞落,击石鸣洞。山下小道,曲折盘旋。一位隐士立在桥上仰首观松.静昕松声。还有一童抱琴随后。画面左边作溪水、远山,绿荫、村舍。全图以高远构图.表现出山峰的宏伟气势。作者把流泉、飞瀑和古松作为重点,描绘出一层一层的流泉飞瀑,将山势一层一层推高、推远,造成一种幽深、玄妙的境界。从上至下的流水.像一条游龙贯穿着雄伟而凝重的山峦、巨石.结构非常严谨。那石缝间傲然生长出的苍松,姿态倚斜虬曲,古藤盘绕,它那摇曳之状,似乎与流泉下落的直线形成对比,活跃着整个画面,使大自然增添无限生机。山下清溪、绿树、村舍、远山.烘托出主峰的高大雄伟,同时以静衬动,更加突出松泉的生机勃勃。可见作者构图何等周密
         《山路松声图》据作者越诗中所说是画的“女几山”,此山在河南宜阳,晋代有张轨曾在这里隐居。然而唐寅虽然阅历较广,但没有到过河南,这里他是借古代隐居之地之名,来增加作品的隐逸主题的可信性。这是中国山水画家常用的手法。但不能因此而否认作品的写实性,试从画面下段欣赏:从山脚下大小石块,至左边清溪绿树,由近至远.画得那么概括、朴实、那么真切自然。再着古松。作者用细笔勾画,枝干前后穿插,如金蛇狂舞;一团团松针,浓淡疏密变化得当,毫无琐碎零乱之感。作者不仅画出松树的形,而且通过摇曳之状,传达出“松声”的信息,不能不佩服画家的绘声绘色的本领。
         这幅画整个山石,作者以清劲的细条长线勾皴,随着山势变化,或用长线直皴,或作曲线孤皴,连皴带染。局部用侧锋勾斫,偶尔在皴笔线之间,留几道空白,好像黑中露出白线,更突出山石的硬蛸质感。整个画面线条轻松流畅,似柔实刚,画得非常率意,使山、石充满活力.与古松优美的姿态相映成趣,洋溢出一种飘逸洒脱情致。同时以淡墨渲染,浓墨点苔,明沽清润的墨色,更增加作品秀润雅逸之趣。画中人物落笔不多,但神态毕肖,对作品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画上作者题诗一首:“女几山前野路横.松声偏解合泉声。试从静里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大意是:女几山前小路曲折纵横通向山冈。山中松声与泉声仿佛在轻轻台唱。倘若在寂静中悠闲细听“天籁”,就会觉得“道气”突然产生而神清志爽。后两句诗告诉人们.以其虚静的审美心态,去体味大自然中所蕴含的某种合于自己情怀的精神意蕴,就会获得精神上的升华。这首诗不仅点明文人对“山路松声”感兴趣的原因所在,而且给人以审美启示.无疑增加了这幅画的文化品格,让人回味无穷。

《山路松声图》图中描绘了一座高耸的山峰,一汪泉水从山腰处流下,汇入清澈见底的河中。泉水边是葱郁的松林,藤蔓环绕在曲曲折折的枝干上。山脚下有~座小桥横跨河水,桥上一老人仰着头,似乎在倾听泉声,又好像在欣赏阵阵松涛,其后有一少年抱着琴跟随。唐伯虎在画上题诗道:“女几山前野路横,松声偏解合泉声。试从静里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表达了他向往与世无争、闲淡自然生活的理想。

山脚有一小桥跨泉连接山路,桥上两人,老者仰首侧耳,似听泉流松声,一童携琴随后。泉畔是茂密的松林,枝干虬曲,藤蔓缠身,微风吹过,松涛阵阵。松树枝叶的画法,从夏圭中来,但远比之繁盛、写实。以细劲的中锋勾勒,转折顿挫,不乏法度。山石硬朗,棱角分明,显然是李、郭的画法,但不师郭熙的卷云皴,也不施马、夏的斧劈皴,而是一种带有唐寅个人风格的线皴,较之许道宁的直线皴更为随意、疏松。勾笔较浓,而皴笔较淡,以浓点分出石的构成和层次,墨色通透而儒雅。山的结体,错落盘桓,层次清晰,境致优美,而且真实感很强,有北宋全景山水的韵致。这又是他区别于沈周文徵明之处。因为他经常游历名山大川,胸中自有崇山幽壑,而沈、文之大幅山水,往往取之古画的摹仿。

      在《山路松声图》中,唐寅的笔墨运用畅达自如,洒脱灵活。山体盘桓错落,层次清晰,展现出唐寅胸中有沟壑的自信风韵;以细劲的墨线勾勒松针,用笔顿挫转折,点出了松涛的意境;以随意、疏松的线皴表现出山石的硬朗之感和棱角分明之态;整幅画勾笔较浓,皴笔较淡,以淡墨晕染,以浓墨强调,形成了色泽丰富无穷、生动儒雅的墨韵。

      此图层岩邃壑,飞瀑流泉。山腰苍松葱郁,虬枝老干,掩映画面。山下平湖一湾,清澈见底。一条崎岖不平的野路,蜿蜒通向山涧,以增加画面的幽深感。一隐者凭眺倚栏,静听松风,侍者囊琴随后。自题云:“女几山前野路横,松声偏解合泉声。试从静裏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治下唐寅画呈李父母大人先生。”后钤“梦墨亭”、“南京解元”、“逃禅仙吏”。用笔清润、缜密而有韵味。曾经清内府、梁清标收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号桃花庵主、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晚年信佛,又号六一居士,是今江苏苏州人。绘画上,唐寅与仇英、沈周、文征明并称“明四大家”,因苏州的古称为“吴地”,又名“吴门四家”,诗歌上,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唐伯虎在《山路松声图》的表现技法上,以畅达自如的笔墨挥写山石树木,笔法上略近杜堇,较南宋画家更为洒脱灵活,与笔法匀细、设色秀艳的风格判然有别。此画以淡墨晕染,浓墨强调,浓淡枯湿,恰到好处,形成了生动的墨韵,令人感到色泽丰富无穷。用笔顿挫转折,遒劲飞舞,巧妙的点出了松声之意境。背景的处理极为简括,疏疏落落,给人以空旷萧瑟、冷漠寂寥的感受。本幅右上有自题:“女儿山前野路横,松声偏解合泉声。试从静里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

本幅是为吴县知县李经赠别之作,画于正德十一年(1516)。画中的山体主次分明,结构严密,画风变化自宋代李唐风格。松姿偃仰盘曲,又变化斧劈皴为长皴,山石皴法笔调灵活。人物沉浸于磅礴山水之中,以无声画作表现有声诗境。

款识自跋:女几山前野路横,松声偏解合泉声。试从静里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治下唐寅画呈李父母大人先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骨清雅的山水画
风流才子唐伯虎山水画选
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一
=国画山水
唐寅《山路松声图》:人世烦忧何处解,山水道气可慰心
山水画泉瀑画法——断泉的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