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生五邪:火热,津伤,湿浊,寒生,风动!
userphoto

2023.08.04 内蒙古

关注

一、内生五邪之火热内生
(一)内火的含义
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内火”,是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的郁滞.J.或由于病邪的郁结而产生,火热内扰导致机能亢奋的病理变化。

火与热同类,均属于阳,故有“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之说。因此,火与热在病机与临床表现上基本是一致的,唯在程度上有所差别。

(二)内火的病理变化

1.人身之阳气,在正常情况下有养神柔筋,温煦脏腑组织的作用,为生理之火,;中医称之为“少火”;。但是.,在病理情况下,若阳气过亢,机能亢奋,以致伤阴耗液,此种病理性的阳气过亢则称为;“壮火”,中医学又称为“气有余便是火”。

2.邪郁化火:邪郁化火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外感六淫风、寒、燥、湿等病邪,在病理过程中·,皆能郁滞从阳而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热、湿郁化火等。二是体内的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痰浊、瘀血和食积、虫积等,均能郁而化火。邪郁化火的主要机理,实质上也是由于这些因素导致机体阳气郁滞,气郁则生热化火、实热内结所致。
3.五志过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又称“五志之火”,多指由于精神情志的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的生理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气郁日久则从阳而化热,因之火热内生,肝郁气滞,气郁化火,发为“肝火”。
4.阴虚火旺:阴虚火旺属虚火,多由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一般来说,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虚热征象。而阴虚火旺,其临床所见,火热征象则往往较集中于机体的某一部位。如阴虚而引起的牙痛、咽痛、口干唇燥、骨蒸潮热、颧红等,均为虚火上炎所致。
总之,火热内生的病理不外虚实两端。实火者,多源于阳气有余,或因邪郁化火,或因五志化火等。其病势急速,病程较短,多表现为壮热、面赤、口渴喜冷、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甚则狂躁、昏迷、舌红苔黄燥、脉洪数等症。虚火多由于精亏血少,阴虚不能制阳,虚阳上亢所致。病势缓慢,病程较长,其临床主要特征为五心烦热、午后颧红、失眠盗汗、口燥咽干、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火热病变的共同特点是:热(发热,恶热,喜冷)、赤(面赤,目赤,舌红)、稠(分泌物和排泄物,如痰、涕、白带粘稠)、燥(口渴,咽干,便燥)、动(神情烦躁,脉数)。

至于各脏腑之火,详见于脏腑病机,在此从略。

(三)外火与内火的关系
外火多由感受温热之邪或风寒暑湿燥五气化火所致,临床上有比较明显的外感病演变过程。内火则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或五志化火而致,其病变通过各脏腑的病理变化反映出来,无明显外感病史。但外火和内火又相互影响,内生之火可招致外火。如平素阴虚火旺或阳热亢盛者,感受六淫之后,内外交迫,常致五气从火而化。而外火亦可引动内火,如外火灼伤津血、引动肝阳、化火生风等。

总之,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因脏腑功能紊乱可以产生风、寒、湿、燥、火(热)的病理变化。由于这五种病理变化的名称与六淫中的风、寒、湿、燥、火(热)相同,且其部分症状亦与六淫中相应邪气的致病特点相类似,所以将内生病理与外来病邪区别开来,称之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热),统称内生“五气”。

内风与肝有关,虽有虚实之分,除热极生风属实外,余者如肝阳化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皆属于虚。肝阳化风和阴虚风动的病理基础均为肝肾阴虚,但肝阳化风多见于内伤杂病之中,以水不涵木、阴虚阳亢、上盛下虚为特征。阴虚风动,多见于温热病后期,真阴亏损,肝失所养,精血不足,邪少虚多,虚风内动,故临床上以手足蠕动或痪疚,伴有神倦、心中儋儋大动、齿黑、舌绛少苔、脉虚等为特征。血虚生风,因血不养筋,故以麻木、肉困、筋挛为特征,不若肝阳化风之抽搐、震颤和阴虚风动之手足蠕动或瘐疯,内寒主要由于脾、肾阳虚所致,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其病理表现为阳虚内寒之本虚证,并可导致阳气不足、水湿内停之标实证。
内湿主要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健所致,即脾虚生湿,其病理表现以水湿内停为主,而内寒虽亦可形成阳虚水停,但以阳虚内寒为主。

内燥多因肺、胃、肾阴液不足,尤其是肾阴不足,其病理表现以“干”为主,可兼有轻微的阴虚燥热之证。

火热内生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理现象。内火有虚实之分,通过脏腑的阴阳失调而表现出来。虚火和实火的主要区别在于:虚火有明显的阴虚内热之证,热象较实火为缓和,伤津不显著,结合临床其他症状不难区别。
二、内生五邪之津伤化燥
内燥的含义
津伤化燥又称“内燥”。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因而出现以干燥枯涩失润为特征的病理变化,故又称津伤化燥。内燥多因久病伤阴耗液或大污、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致阴亏液少,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的热邪伤阴或湿邪化燥等所致。由于津液亏少,不足以内溉脏腑、外润腠理孔窍,从而燥热便由内而生,故临床多见干燥不润等病变。
一般来说,阴津亏损,可产生内燥,而实热伤津亦可导致燥热内生。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以肺、胃、肾及大肠为多见。因为肺为燥金之脏,主气,司全身精血津液的敷布。肺气虚弱,则水精不能四布而化燥,其病属虚。大肠为燥金之腑,主津,故肠胃燥热,灼伤津液,亦常致燥,多属于实。此外,肾总司一身的气化活动,若肾的气化失常,津液不布,也可以导致内燥:故内燥起于肺、胃,肾,胃为重,肾尤为重。
内燥的病理变化
内燥病变,临床多见津液枯涸的阴虚内热之证,如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破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燥热之象。;如,以肺燥为主则兼见干咳无痰,甚则咯血;以胃燥为主时,则胃阴不足,.可伴见舌光红无苔;以肾燥为主,则为肾阴精枯涸,伴见形体消瘦、发脱、齿槁,甚则经闭、痿厥;若系肠燥,则兼见便秘等症。总之,“干”是内燥的病理特点。在上焦则干咳,咽干口燥;在中焦则烦渴、呕呃;在下焦则便秘、经闭。
外燥与内燥的关系
外燥是感受外界燥邪所致,可发生于秋季的外感疾病,故称秋燥。外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燥而偏寒者为凉燥,燥而偏热者为温燥。外燥偏重于犯肺,内燥多由高热、大汗、剧烈吐泻,或失血过多,或年高体弱,阴血亏损所致。临床上表现出一派津伤阴亏之候,如皮肤干糙、口干咽燥、毛发不荣、肌肉瘦削、尿少、便干等。内燥遍及全身,以肺、胃;大肠多见,伤及血脉,则与肝肾有关。
三、内生五邪之湿浊内生
内湿的含义

湿浊内生,又称“内湿”。。内湿”,即体内水湿停滞。内湿是由于脾不运湿,肾不主水,输布排泄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水湿痰浊蓄积停滞的病理变化。由于内生之湿多因脾虚,故又称之为脾虚生湿。

内湿的产生,多因素体肥胖,痰湿过盛;或因恣食生冷,过食肥甘,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的输布发生障碍所致。如是则水津不化,聚而成湿,停而为痰,留而为饮,积而成水。因此,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
脾主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和气化:因此,内湿不仅是因为脾阳虚衰,津液不化,而且与肾有密切关系。肾主水液,肾阳为诸阳之本,故在肾阳虚衰时,亦必然影响及脾,使脾失运化而导致湿浊内生。·反之,由于湿为阴邪,湿盛则可损伤阳气,因之湿浊内困,久之亦必损及脾阳肾阳,而致阳虚湿盛之证。
内湿为水液代谢失调的病理产物,虽与肺,脾、肾功能失调均有关,但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湿从内生,聚而为患,或为泄泻,或为肿满。或为痰饮。内湿的临床表现以脾胃症状为主。湿留于内,可因体质、治疗等因素而有寒化、热化之分。
此外,外感湿邪与内生湿浊,二者亦常互相影响。湿邪外袭每伤及脾,脾失健运则滋生内湿。脾失健运,或内湿素盛之体,亦每易外感湿邪而发病:
内湿的病理变化
湿性重着粘滞,多易阻遏气机,其临床表现常可随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各异。如湿邪留滞经脉之间,则症见头重如裹、肢体重着,也可出现颈项强急、屈伸不利等。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壅阻经络,可以致痉,痉病是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湿为痉病原因之一。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喘;湿阻中焦,则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皮肤肌腠,则发为水肿。湿浊虽可阻滞机体上、中、下三焦的任何部位,但以湿阻中焦脾胃为主,因此脾虚湿困常是必见之证。
外湿与内湿的关系
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冒雨,居住潮湿等外界湿邪所致。内湿则是湿从中生,多由脾失健运,不能运化精微,以致水湿停聚所致,即所谓“脾虚生湿”,但外湿和内湿又相互影响,外湿发病,必伤及脾.脾失健运,则湿浊内生;而内湿由于脾虚,脾阳虚损,水湿不化,又易于感受外湿。
四、内生五邪之寒从中生
内寒的含义
寒从中生,又名“内寒”?“内寒”,是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邪弥漫的病理变化。
内寒多因阳气亏虚,阴寒内盛,机体失于温煦而成。内寒多责之于心,脾、肾,且与脾肾关系密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阳能达于肌肉四肢;肾阳为人身阳气之限,能温煦全身脏腑组织。故脾肾阳气虚衰,则温煦失职,最易表现虚寒之象,而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
阳虚阴盛之寒从中生,与外感寒邪或恣食生冷所引起的寒的病变,即“内寒”与“外寒”之间不仅有所区别,而且还有联系。其区别是,“内寒”的特点主要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外寒”的特点则主要是以寒为主,且多与风邪、湿邪等相兼为病,或可因寒邪伤阳而兼虚象,但仍以寒为主。两者之间的主要联系是:寒邪侵犯人体,必然会损伤机体阳气,而最终导致阳虚;而阳气素虚之体,则又因抗御外邪能力低下,易感寒邪而致病。
内寒的病理变化
气主煦之,阳虚则阴盛,机体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失于温煦机体的作用,使脏腑组织表现为病理性机能减退。以冷(畏寒、肢冷)、白(面、舌色白)、稀(分泌物和排泄物质地清稀,如痰液稀白,大便稀薄),润(舌润,口不渴)、静(.精神状态安静、喜卧)为其临床特点,其中以“冷”为最基本的特征。

阳气虚衰,寒从中生的病理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温煦失职,虚寒内生,呈现出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等阳热不足之象;或因寒性凝滞,其性收引,使筋脉收缩,血行迟滞,而现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二是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水液不得温化,从而导致阴寒性病理产物的积聚或停滞。如水湿痰饮之类,以致尿、痰、涕、涎等排泄物证澈清冷,或大便泄泻,或水肿等。

此外,不同脏腑的阳虚内寒病变,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如心阳虚则心胸憋闷或绞痛、面青唇紫等;脾阳虚则便溏泄泻;肾阳虚则腰膝冷痛、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等。
外寒与内寒的关系

寒邪为病有内外之分。外寒指寒邪外袭,为六淫中之寒邪,其病又有伤寒、中寒之别,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则为“中寒”。寒邪侵犯人体的部位,虽有表里内外、经络脏腑之异,但其临床表现均有明显寒象:内寒是机体阳气不足,寒从中生,主要是指心:脾,肾的阳气衰微,其临床表现以面色咣白、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等为特征:因肾阳为人身诸阳之本,故内寒与肾之关系尤为密切:内寒必见虚象,而且虚象比寒象更为显著。外寒与内寒虽有区别,但它们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阳虚内寒之休,容易感受外寒;而外来寒邪侵入人体,积久不散,又能损伤人体阳气,导致内寒。

五、内生五邪之风气内动
内风的含义
风气内动,即“内风”。“内风”,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生风的一种病理变化。因其病变似外感六淫中风邪的急骤、动摇和多变之性,故名。由于“内风”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或阳热亢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均可导致风气内动。故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风内动以眩晕、肢麻、震颤、抽搐等病理反映为基本特征。风胜则动,因其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故临床上称之为动风。

内风的病理变化
风气内动有虚实之分,主要有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和血虚生风等。
1.热极生风:热极生风,又称热盛风动。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由于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使筋脉失其濡养所致。临床上以高热、神昏、抽搐、痉厥、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吊等为临床特征。
2.肝阳化风:肝阳化风,多由于情志所伤,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久之则阳愈浮而阴愈亏,终至阴不敛阳,肝之阳气升动而无制,便亢而化风,形成风气内动。临床可见筋惕肉晌、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口眼喁斜,或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逆而卒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
3.阴虚风动:阴虚风动;多见于热病后期,阴津亏损,或由于久病耗伤,阴液大亏所致。主要病机是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筋脉,筋脉失养,则变生内风,此属虚风内动。临床可见筋挛肉晌、手足蠕动,以及阴液亏损之候。阴虚风动在病机和临床表现等方面与肝阳化风、热极生风是有区别的。
4.血虚生风:血虚生风,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则虚风内动。临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以及阴血亏虚之候。
此外,尚有血燥生风,多由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乏,生血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所致。其病机是津枯血少,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经脉气血失于调和,血燥动而生风。临床可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屑等症。
外风与内风的关系
外风为六淫之首,四季皆能伤人,经口鼻或肌表而人。经口鼻而入者,多先侵袭肺系;经肌表而人者,多始于经络,正虚邪盛则内传脏腑。这两种途径又可同时兼有。因外风作用部位不同,临床上可有不同的表现。内风系自内而生,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与心肝脾肾有关,尤其是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临床表现以眩晕、肢麻、震颤、抽搐等为主要特征。
中医8大法及其代表方全方位诠解!!!

中医治法丰富多彩,常用治法是“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正如《医学心悟》说“论病之倚,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病之方,则义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尽之。”

汗法:是通过发汗以祛除外邪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及麻疹、疮疡、水肿初起兼有表证者。其代表方为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等。

吐法:是通过引起呕吐祛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痰涎、宿食或毒物停留在胸膈之上,而病情急剧、实邪壅塞的病症。代表方为二圣散、瓜蒂散等。

下法:是通过泻下便以祛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实邪积滞肠胃,大便秘结不通的里实病证。代表方为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柴胡汤等。
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作用以消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邪在少阳或脏腑失调的症证。代表方为小柴胡汤。
温法:是通过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等作用,使寒去阳复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中焦虚寒、亡阳厥逆、寒凝经脉等里寒病证。代表为四逆汤、独参汤等。
清法:是通过清解热邪的作用以祛除里热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热在气分、热在营血以及热在脏腑等病证。代表方为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丸等。

消法:是通过消导和散结的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使之渐消缓散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食积、痞块等病证。代表方为桃红四物汤、膈下逐瘀汤、消食导滞丸等。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人体的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各种虚弱病证。代表为四君子汤、四物汤、生脉饮、六味地黄丸、当归补血汤等。
由于八法是常用治法,而病情比较复杂,往往不是单用一法所能适应,因此,八法及其他治法,常数种方法结合运用,才能全面。正如古人所云:“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

中医治病八法

中医临症上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巧妙运用「理、法、方、药」四点:
理-就是透过八纲四诊的辨认,找出病因与病理变化,以及处理的理由;
法-是根据诊断立出治病法则;
方-是依照治疗法则,制定或选用适当、合宜的方剂;
药-是选择对症的药物,巧妙地运用在方剂中。
所以辨证、立法、制方、用药,是中医临症的步骤,但是,疾病千变万化,所以先要去掌握治病的方法。古人针对八纲制定出了治疗的八法,并随著表裡寒热虚实的变化,相互地配合。
何谓八法?
所谓的八法,是指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只要能够妥善运用,即使病情複杂,也能够从容应付了。

所以,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明白地掌握病情的正常与反常、轻重缓急,除了要了解八法外,还要懂得如何灵活运用八法,以及八法的配合,才能确切地治癒疾病,真正做到「药到病除」。

汗法-逐邪出表
汗法就是使病人发汗的意思。凡使用发汗的药方,使病人服后出汗将病邪逐出体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就是汗法。此法一般用于外感初起,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症时。由于表症有表寒与表热,因而汗法也就有辛温发汗、辛凉发汗两方法,必须依病人病邪入的不用来运用,才能收到效果。
辛温发汗法
这是利用具有发散风寒作用辛温解表药,以治疗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疼、口不渴、舌苔白薄、脉浮紧等风寒表症的治疗方法。 麻黄、桂枝、紫苏、防风、荆芥等药物,以及麻黄汤、春苏饮等方剂都是属于辛温发汗的最住药方。
辛凉发汗法
这是利用具有发散风热作用的辛凉解表药,以治癒恶寒轻、发热重、头痛、口渴、舌苔黄薄,脉浮数等风热表症。 药物中的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等,方剂中的桑菊饮、银翘散等,均是此法的药方。 辛温与辛凉发汗法是应用时的基本原则,在临症的应用上,就不会如此单纯了。必须再考虑病人的体质、新病与旧病的兼夹、表症与裡症并见複杂的情况,巧妙地运用其他方法配合,才会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又有助阳发汗、滋阴发汗、化饮发汗、表裡双解等方法来加以配合。
助阳发汗
病人体质若属阳虚,又不慎感受外邪时,虽然病属表邪,应该要使之发汗,然而阳虚的人,就不可以单紽纯地发汗而已。因为阳虚人,卫气多不固,很容易造成亡阳汗多的危险境,所以在发汗时,必须要兼顾病人的阳气。 此时,最好以参苏饮之类的方剂来治疗。
假使病人体质属于阴虚,感染外邪时,也不能贸然用发汗去发汗。因为阴分亏的人,多半津液不足,如果出太多汗,反而会造成津液耗损的病变。所以,在发汗时,必须顾及阴液。 所以,萎蕤汤一类的方剂最适宜此体质的人
化饮发汗
病人常有痰饮喘咳,感受风寒外邪时,导致形寒怯冷,痰嗽气喘发作或加重。此时不可一味使用汗法,必须一面温阳化饮,一面开表发汗,才能使风寒外解,痰饮内化。可以使用仲景小青龙汤方剂。
表裡双解
病邪若在表,应该用汗法;病邪在裡,则要用下法。假使既有表症,又有裡症时,就应该先用药解表,再治裡。然而始末内外壅实,表裡俱急的情况下,就无法先表后裡。此时只有双管齐下,汗下兼用的表裡双解法了。 方剂中的防风通圣散、凉膈散即是此法的佳方。
由此可以得知,汗法的配合运用是很灵活的。不过,必须牢记的一点是,惟有表症又需要发汗时,才是汗法的适应症,否则就不能使用汗法。所谓的须要发汗,又有两种情况:
有头痛、恶寒、发热等现象,但是郄没有汗时,就必须要发汗。
虽然有汗(或汗出不透),表症却不解,也要发汗。
虽然有这两种情形时都要发汗,不过,在用药的分量与轻重方面,则各不相同。此外,在使用汗法时,必须要注意一些问题,才不会事倍功半:
在冬天时,人体皮肤显得较紧密,腠理致密就不易出汗,因此,在服用发汗剂后,应该用衣被加以温覆,才能帮助药力发挥;盛夏时,人体皮肤的腠理疏鬆,很容易出汗,因此,在服过药之后,就不须用被服覆盖。此外,夏季时天气酷热,对于表症又须发汗的病人,通常都选用辛凉发汗剂。 假使要用辛温发汗剂,也要认明症候,而且药量要比冬季少。
对于已受过药的病人,最好要注意他的出汗情形。只可微微出汗即可,不要太多,同时以身体、四肢出遍为佳;如果只有头部或半身出汗,病邪反而不容易驱逐。
病人若有血虚、气弱、患有疮疡、吐血、衄血等病症,最好不要使用汗法。假使真有表症而且必须发汗时,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配合养血、补气、滋阴等方法来运用,才能达到效果,绝不可以是非不分,就冒失地用汗法来治疗表症。
吐法-涌吐病邪与有害物质
这是利用能够引起呕吐,或促使病人呕吐的药物,使病邪或有害物质,能由口中吐出,以达到治病的方法。此法通常是用在病情急迫,病邪在焦或中焦部份的一些实症上。在临症的应用上,又可分为两大类:
涌吐停积:因为暴饮暴食,导致积停胃脘,无法进行消化时,显得胀满疼痛;不慎误食毒物,而且时间不太长时,都可以使用此法。瓜蒂散、参芦饮之类都是涌吐停积的方剂。
涌吐痰涎:痰涎壅盛,阻塞咽喉的喉风、喉蛾、喉痹等症,必须用雄黄解毒丸类的方剂,以便催促勇吐毒涎。此外,又如中风痰厥、痰涎壅滞胸膈、喉头、鸣声如锯,甚至人事不省时,就要用稀涎散之类的方剂,催促病人涌吐风痰。
这些都是用涌吐痰涎的方法,治疗病情严重迫急的急救方药。
在使用吐法时,必须注意下列二点:
不只是上焦、中焦阻塞且病情急迫的急症可以使用吐法,任何疑难杂症也能适用,不过由于吐法的危险性很大,只要使用不当,就容易造成意外。
吐法不只用瓜蒂、参芦一类的催吐药,也有人用二陈汤、或补中益气汤服后,再用手指或鹅翎探入喉中取吐,称为「因症用药、随药取吐」,也称为「探吐法」。
通常在使用吐法之后,病人会出现极大的反应,有时会发生暂时性的头晕目眩,称为「暝眩」。因此,只要使用不当,最容易粍损人体元气,而且由于刻烈呕吐会损粍胃津,会招致病情的恶化。在使用时,必须小心谨慎,
在下列情况的时候,绝不可使用:
孕妇或产妇、小儿、老人及虚弱者。
肺病、胃病,或有喀血、吐血病史的病人。
患有严重脚气病者。
下法攻逐裡实
此法主要应用在胃肠积滞,或热邪内搏的大便秘结与下痢;也可用在肿胀喘满、瘀血内蓄等裡实邪结的疾患,是一种攻逐裡症实邪的方法。 由性质来说,可以分寒下、温下两类,由药方来说,又有峻下、峻下两类。
寒下与温下:用苦寒性质的药物,使病人泻下的方法称为「寒下」;大黄、芒硝等药物、与三承气汤等方剂,就属于寒下的药方。
用辛热性质的药物,使病人泻下的方法称为「温下」;巴豆、续随子等药物,与备急丸等方剂,就属于温下的药方。寒下的方法,大都适应于肠胃实热的症候;而温下的方法,则适用于脾胃寒实积聚的疾患。

峻下与缓下:在使用下法时,除了要考虑病情的寒热外,也要注意病人体质的强弱,採用峻下或缓下的方法。峻下是猛烈攻下的意思,缓下是缓和润下之意。

病人的体质与病势的轻重缓急,採用的下法也不同。例如在寒下的方法中,急下存阴的大承气汤,就属于峻下性质;润肠通便的脾约麻二丸,属于缓下的性质。在温下的方法中,攻逐寒积的备急丸,属于峻下的性质;温润通畅的半硫丸,属于缓下的性质。
此外,对于水饮内结则用泻下逐水法,痰热胶固用泻下袪痰法,瘀血内蓄所用的泻下逐瘀法等方法,由于也是攻逐在裡实邪,因此也属于下法的范围。下法在应用上,也可与其他方法配合运用,例如与汗法、补法、和法相互搭配,都可以使病症更加快速痊癒,维持体内元气。
下法与补法:虚症用补法,实症用下法,是一般疗的基本法则。但是如果病人体质衰弱,又染患积滞、实邪;正是体质虽强健,在受邪后,没有及时採取适当地处理,导致病邪深入体内而造成痼疾。此时,就处于邪实正虚的情况,此时如一味用下法,恐有危境出现。因此,必须以下法与补法相互配合,才能转危为安,古人称为此为「攻补兼施」。黄龙汤、增液承气汤之类的方剂,就是其代表。
下法与和法:这两种方法相配合时,具有和解与攻下的双重作用。例如伤寒邪在少阳,逐渐结于阳明时,就会出现寒热往来、胸满烦的少阳症,同时又有腹满胀痛、便闭溺赤的阳明症时,不妨用柴胡、大黄同用的大柴胡汤进行治疗,就可以达到两解的目的。
运用时更要注意下列各点:
有表症而无裡实症,或者既有表症也有裡实症(表裡同病),但是表症急于裡实症,或虽病在裡,而非实症的,都禁止用下法,以免招致反效果。
老人、产妇、及病后津液不足而便秘者,不可用峻下的方剂。
孕妇、月经期间,如要用下法,必须十分谨慎。
和法和解疏滞
和-有调和之意。和法是针对于病邪既不在表,又不在裡,在半表半裡之间,既无法用汗法也不能用下法时,加以和解的一种方法。小柴胡汤(伤寒论)就是其代表方剂。
和法的应用范围很广,既可用于外感热病,也可应用于内伤杂症上,是临床上重要的法则之一,因此,不可以等閒视之。
和法与外感热病:主要是应用于病邪在少阳半表半裡之间,往来寒热、胸闷胁痛、不思饮食、噁心欲呕等症之上。
此时,病患既不宜汗,也不宜下,只适宜和解,小柴胡汤正是和解少阳的主方。而治疗疫症的达原饮,是和解三焦的主方,治疗温病似疟的蒿芩清胆汤,是和解胆经的方剂。以上都是将和法应用在外感热病上的实例。
和法与内伤杂症:和法在内伤杂症上的运用十分广泛。因为肝气抑鬱而引发的头痛、目眩、烦渴、口苦、两胁胀痛、妇女月经不顺等症,可用逍遥散来治疗,这是应用疏肝和肝的原则。
因为湿痰胃而引发的胸脘痞闷、噁心呕吐、饮食不下时,可用温胆、二陈来治疗,这是化痰和胃的法则。此外,方剂中的戊己丸,是属于两和肝脾的方法,越鞠丸是和解气、血、痰、火、湿、食鬱结的方法。
凡是不用汗、吐、下三法,以一种缓和的方法来解除病邪困扰的,都可算是和法。除了单独使用外,和法也可以与其他各法配合应用。例如与清法同用的是柴胡白虎汤,与温法同用的柴胡桂薑汤、兼表而和的柴胡桂枝汤、兼裡而和的柴胡芒硝汤等,都是用和法与清、温、汗、下各法搭配的典型方剂。总而言之,和法的运用很广,只要辨证明确,选方恰当,都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回阳救逆:这是用热性药物组成的方剂,藉以回复病人的阳气,挽救危险逆症的方法。
此法通常用于寒邪「真中三阴」的急症或、热病汗、清凉太过而导致「邪入三阴」的危境,在症状上可见到恶寒踡卧、手足厥冷、口鼻气冷、冷汗自出,呕吐泄泻,或腹中急痛、脉象微细或沉伏等现象。由于此时已是阴寒凝聚,阳气衰微欲绝的生死关头,所以,必须用回阳救逆的方法来急救,否则将会回天乏术了。四逆汤(伤寒论)是本法代表方剂。
温阳去寒:这是使用温复阳气的药物,使病人的生理功能得以复原,达到袪除寒邪,以及治疗疾病的效能。此法通常用于阳虚裡寒的慢性病,如脾胃阳虚的人,通常会有少气倦怠、饮食难化、大便塘泻等症状,可用理中汤来治疗,这是「温中袪寒」的原则。
如是肾阳不足,素多痰饮,经常会有咳逆痰多、行动喘息、小便清长的症状,可用金匮肾气丸来调理,这是「温肾纳病」的原则。由此可知,温法的应用包括回阳急救与温阳调理两方面,不过,一定是在阳气衰微的情况下,才能应用。
由于回阳求逆法,都是以辛热刺激的药物为主,只宜暂服,不可久用;而温阳调理法,大都是与补法相配合,因此可以多服久服,才可收到药效;这是在运用温法时必须掌握的基本原则。
此外,温法若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所具有的效果及作用也不同,如与汗法相配合,就是温散法;与下法配合,是温下法;与补法配合,就是温补法。由于温法是针对寒症所设计的,尤其是回阳救逆一法,只要使用得当,就能立刻见效,否则就会有反效果出现。
因此,在进行温法时,必须注意下列两点:
病人患有实热症候时禁止使用温法,以免造成不良反应,甚至立刻刻出现险境。
对于阴虚、血亏、或津液不足的人,虽然有温法适应症,也该小心使用,防止意外。
清法退热降火
所谓清法,就是用寒凉性质的方药,以达到退热降火的一种疗法。清法和温法是相对的,对阳症的症状常有效,是治热病的主要法则。
因为热病的症状十分繁杂,清法在运用上,也可归纳成清气凉血与热开窍两类。
热气凉血:热病的病候分类,有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当邪入侵至卫时,可用辛凉发汗法(辛凉解表);表邪全解、裡热炽盛,出现发热、不恶寒、汗出、口渴、苔黄燥、脉洪数时,表示热在气分,可用清泄气热法治疗,白虎汤是代表方剂;如再入侵到营分,就会有脉数舌绦、心烦不寐的症状;或是出现烦躁、谵语、发斑、衄等入侵血分的症状时,必须採用「清营凉血」法来治疗,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都是典型的方剂。
清热开窍:适用于高热不退、神志昏糊,甚至不省人事,手足抽搐、谵语、痉挛等「热入心包」、「热极生风」等病症,至宝丹、紫雪丹就是有各的方剂。

此外,清法不只用于外感热症,也广泛地用于内伤杂症,如清心火、治牙龈肿 痛的清胃散;清肝火、治胁痛耳聋的龙胆泻肝汤;清肝火,治燥热咳嗽的泻白散;清汤火,治热痢后重的白头翁汤等,都以清凉降火为主,专治诸经有火的方剂。清法也可与其他相配合,如与汗法配合,是为清解法;与下法配合,则清下法;与补法配合,称为清补法;也可与温法配合,成为温清合一,可治寒热错综複杂的疾病。

虽然清法具有退热降火的作用,应用的范围也很广,但是使用不当,或是长年服用,反而会伤阳气,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在使用,必须注意下列两点:

凡是虚寒体质、食欲不振、大便塘潟的病人,应该谨慎使用,以免造成反效果。

产后,大病后,由于体质虚弱,即使有热症,也要小心使用。
消法 -包含了消散与破削两种。
此法适用于痞块积聚一类顽固性的病症,或食积、痰饮、水湿壅滞的慢性疾病,以渐消缓散的方法,达到治病的目的。在临症运用上,可分为消坚磨积、消食导滞、消痰化饮、消水散肿四类。
消坚磨积:

这是消散和破削坚硬积块的方法。凡是因气结、血瘀、或湿痰聚所导致的肿核痞块,依其病因使用软坚磨积,或行气消瘀的方法,都可算此法。如消除「疟母」的鳖甲煎丸等,即是此法最佳方剂。

消食导滞:
本法适用于因饮用太过,脾胃不运,消化机能呆滞等所导玫的嗳腐吞酸、脘腹胀满、恶食倦怠等症状。如保和丸、织实消痞丸等方剂,便是专治这些症正的。
消痰化饮:
本法适用于因脾胃气弱,水饮不消,以致凝聚生痰,积于上脘,感觉有如杯盘状的积聚物的病症。金匮织术汤,是消痰化饮的方剂之一。
消水散肿:
本法适用于水气外溢、肢肿腹满、大便塘泻、小便不利既不汗又不下的病症。实脾饮是此法的代表方剂。
除了上述症候外,虫积、内外痈疡等,也可以用消去法来疗。因此,消法经常用来治疗杂病,不过,为了能够顺利运用,
以下几点仍必须注意: 
由于消法渐缓散的方法,所以,不能应用急症上;又因消法具有剋伐破削的性质,体质极其虚弱者,也不能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积聚初起,正气尚旺时,应先用消法,再滋补气血、恢复体力;积聚已久,无法立刻消散时,就必须用一天消、一天补的方法,称为「消补并行」。待积聚渐除,就只有补法来调养。由此可知,运用消法时,必须在正气的基础上,进行祛邪磨积的调治。

对于体虚无积,有类似消法的适应症时,应该特别注意,必须仔细审视,才不会用错方剂与治方。
此外,气虚中满的膨胀,士不制水的肿满,脾阳不过的腹胀泄泻,妇人血枯的血经闭止等病症,绝对禁止使用消法,以免发生意外。
补法-补益虚损
这是使用滋养强壮药物,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使一切衰弱症状得以消除,达到病癒的目的。补法在临症上,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来运用。
补气
本法适用于倦怠无力、懒言怕动,气短自汗,或因气虚而引起的脱肛、疝气、子宫下坠等症。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就属于本法的方剂。
补血
应用于面色萎黄、爪唇苍白、头玄耳鸣、嘈杂心悸,妇女月经愆期、色淡量少,甚至闭止不行等血虚病症。四物汤、归脾汤等,都是本法方剂。
补阴
适用于形体苍瘦、口乾咽燥、肌肤枯涩、怔忡惊悸、虚烦不寐、遗精盗汗、咳呛喀血等阴虚病症。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都是本法的方剂。

补阳

本法用于形寒祛冷、腰膝酸痛、少腹冷疼、大便塘泻、小嫂频数、阳痿早洩、虚喘肿满等阳虚病症。桂附八味丸、菟丝子丸,都是本法方剂。
大致而言,补法是针对虚症而来的方法。因此,在临症的应用上,也十分广泛複杂。补法除了可依病症分为这四类,也可依病情缓急、虚弱程度分为峻补与缓补。
峻补
这是加强药力,以挽救生命垂危的一种方法。因为对于极度虚弱的病人,以及危急的病症,一定要用中量的补剂才行。人参、附子回阳;人参与麦冬救液,就属于峻补的方剂。
缓补
这是渐缓调补,使病人逐渐复原的方法。四物汤的补血、四君子汤的补气,都属于缓补的方剂范围。
此外,在使用补法时,必须掌握住一个原则,那就是要照顾脾胃。因为脾胃太弱,就无法吸收与消化,则任何补剂也无法发挥作用,所以,在使用补法时,一定要把握此要点。
不过,还必须要注意下列两点:
外感病症不宜轻用补法。如属正虚,应用补候,同时应该视情况与其他方法相配合,以免邪气滋长,伤及元气。
如果不是虚弱须补的病症,最好不要滥用补药,否则使用不当,反而会减弱机体功能。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八法是一切处方用药的基本法则,而且彼此又可随病情变化互相配合,因此,只要能灵活运用八法,又能掌握规律,在临症时,必可得心应手,毫无困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寒、内火、内燥、内湿生成的机理
【题中寻真】内生五邪
《中医基础理论》_第三节 内生五气病机_中医世家
谈一下湿邪
道医学堂丨玄源致病内因 (二)
师徒问答:中医相火之说,历代医书说法不一,应该如何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