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发展黄冈大市区的思考
关于发展黄冈大市区的思考
http://bbs.cnhubei.com/thread-2203766-1-1.html
黄冈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30万,地域之大,人口之多,这在全国地级市中是少有的;而市区现有建成区面积仅30多平方公里,人口仅30多万,城区之小,市民之少,这在全国地级市中也是少见的。
    撤地建市十多年以来,我市包括市区在内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等各方面虽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大黄冈、小市区”的格局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一“大”一“小”的不对称结合,既反映了黄冈发展缺乏协调性,也与一个地级市市区所应该拥有的规模、地位是很不适应的。综观当今各地发展变化情况,放眼黄冈未来发展大势,笔者认为,大黄冈呼唤大市区,发展大黄冈更要发展大市区。当然,这里所指的大市区是放在比城东新区还要大的层面而论。
    一、发展黄冈大市区的因素分析
    1、从全国看,已经启动了多个城市的行政区划调整,为我们发展大市区提供了契机。近一年多来,我国已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四个直辖市,深圳、厦门两个经济特区等最核心的城市群进行了大手笔的行政区划调整,但这不是全部,系列行政区划调整还涉及如沈阳市沈北新区等全国多个大中型城市,而调整的目标则直指行政为经济让路。专家分析,“最近的调整非常大,有可能在中国形成一个趋势,或将形成某种示范效应”。
    2、从本省看,十堰、黄石等地的发展动向,为我们发展大市区提供了启迪。据报道,十堰市现有的建成区面积不足6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不足70万,狭窄的空间与“世界前三、中国第一”的汽车城地位明显不匹配。而距该市不足10公里的郧县,城市用地宽裕,可新增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因此,十堰市决定,实施市县对接,让郧县作为十堰的一个辖区,在交通、城建、产业和市场等方面,实现统一规划,同步发展。同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把十堰城区面积扩大到100平方公里,人口扩大到100万,形成汽车产能100万辆。据黄石市有关资料介绍,黄石市已与浠水散花实行跨江开发,得到浠水县的积极响应,并得到省里的支持和认可。该市还有政协委员在围绕黄石编制十二五规划专题协商会上,建议拓展城市空间,打破行政区划,积极推进黄石、鄂州、大冶、阳新、浠水、蕲春一体化发展。此建议已将我市的浠水、蕲春两县纳入其发展规划范围,不能不值得关注。
    3、从本市看,现有条件和现实压力的双重因素,为我们发展大市区提供了动力。从有利条件看,市区初具规模的城市框架和产业支撑,为发展大市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交通设施明显改善,为发展大市区提供了难得的硬件环境;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为发展大市区提供了更高的战略平台。从现实压力看,发展大市区,是应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必须选择,是提升黄冈城市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解决财政平衡矛盾的现实途径。而且我市也有部分政协委员就发展大市区提过提案,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意。
    二、发展黄冈大市区的初步建议
    (一)以做大为目标,积极拓展大市区的发展空间
    发展大市区,首先要从经济区域的宏观层面来审视大市区的定位。虽然我市最近已经启动城东新区建设工作,但是借鉴外市经验,放眼黄冈未来,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将大市区的城市形态可考虑规划成双核或多核的组团式城市,即黄冈未来的市区可由现在的市区行政区划范围(包括城东新区)和临近的团风、浠水等县域范围组合而成,以凸现黄冈市的临港特色,呼应沿江开发,为市区发展留足空间。为此,要在区划调整上多做工作,既要努力争取将团风、浠水整体并入,也可采取局部划入的办法分步推进,逐步扩大市区范围。当前,在编制大市区战略规划时,要有意识地从交通规划、产业布局等方面,实现市区与团风、浠水的互相对接和有机融合。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大市区规划的层次性和严肃性,一方面,既给未来城市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规划好大市区发展的基础和方向,又与各个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口规模相适应,为大市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纲领和依据;另一方面,要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建立责任制和追究制度,防止因人规划、因财规划、规划跟着项目走,修改规划要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
    (二)以做强为核心,全力打造大市区的综合实力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进程紧密关联,相互交织,城市的繁华需要产业的支撑。要着力抓好产业和园区这两个重点,并切实重视配套服务能力的提高。要重点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从基础条件和发展可能看,大市区可重抓食品饮料、造船、窑炉、钢构等重点产业集群。要明确产业特色,完善园区布局,根据全市“一区两带”建设战略规划,以现有黄冈市区为中心,以团风(团风镇、回龙山镇)、黄州区、浠水(巴河、兰溪、散花)为主要组团,以港区、码头、大桥、铁路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物流、造船、钢构、化工、森工等主导产业,使临港经济区成为带动黄冈“两带”和市域经济的龙头,成为武汉城市圈、湖北长江经济带最具增长潜力的新增长极。要进一步改善大市区的产业发展环境,着力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承载能力。加强水、电、汽、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大市区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作用,做优做特职教产业,努力把大市区打造成吸引、集聚各类人才的“智力高地”,为园区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以做特为重点,切实增强大市区的城市魅力
    城市特色是城市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现代风情等诸多要素的综合表征,是一个城市的个性、魅力和品质所在。大市区的建设和发展要彰显特色、传承文化、形成风格,力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从现实可能看,黄冈如果和别的城市比现代比高楼,显然力不能及。现代城市理念也特别注重生态,提倡让生态拥抱城市、让城市融入生态,营造大市区大气、开放的城市生态,彰显生态特色。要坚持着眼长远、整体规划、科学保护、谨慎开发的原则,进一步突出城市文化的导向作用,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继续精心打造东坡文化、教育文化和戏曲文化等大市区的“文化名片”,并在大市区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切实得以体现。同时,城市的规划、雕塑、广场、标志性建筑和街区的命名,也宜体现黄冈地方特色和人文内涵。要塑造城市风格,重视城市设计,不断提高设计水准,合理运用各种设计元素,力求既包容单体项目设计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又实现建筑物之间、建筑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呼应和协调,体现起伏感和韵律。
    (四)以做美为方向,不断改善大市区的城市风貌
    做美大市区,不是“垒砖头”,也不单是增绿栽花、做美环境,而应当是城市外在形象和内在特质的同步提升。必须软件硬件齐抓,坚持做到教育引导、以人为本和长效管理并重。城市化不断使大批农民变为市民,应从理念上强化教育和引导,努力提高居民的城市意识,让进入城市的新市民从经济形态、公共生活、人际关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逐步融入城市,不仅要实现身份的城市化,更要实现从事产业的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和观念上的城市化。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教育、法律等手段,健全“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机制,促进全体市民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要健全城市功能,在搞好城市硬件建设的同时,以提升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合理均衡配置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资源,防止过度集中在某一区域而造成失衡。要从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入手,着力优化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市民的居住、行路、用水、用气、卫生等条件。要强化城市管理,加强对公共基础设施的维护,加强临街门脸的管理,规范商铺招牌,管好户外广告和流动摊点,并强化城郊接合部、后街小巷和居住小区等薄弱环节的管理。要实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属地管理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加强社区建设,搞好社区服务,力求全覆盖,不留空白点。
    (五)以做优为保证,有效凝聚大市区的发展合力
    大市区发展关联度广,工作难度大,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各方力量,把握关键环节,突破发展“瓶颈”,优化体制机制,强势推进大市区的发展。要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市和区之间、市直部门之间、市和区部门之间的财权和事权,避免发生左右之间职责不清、相互推诿,上下之间职权上收、脏乱差下放等现象的发生。要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机制,通过合理利用政府隐形财政信用、用活沉淀的公益性项目资产、增加投融资平台收益、增加融资平台现金流入量等途径,为扩大融资规模创造条件;要进一步完善节约、集约使用土地机制,着眼于存量土地的整理和盘活,激活城市土地资产,实现经营城市的效益最大化。要优化政策体系,在财税体制方面,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建立起有利于市、区两级经济规模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财政管理体制;在招商引资政策方面,市里可出台统一的招商政策,也可统一对外招商,根据项目性质和园区产业特色对外引进的项目进行配置,并配套以科学合理的利税分成政策和实绩考核办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冈江北四县和山南四县发展对比,各县市将迎来哪些发展机遇?
大局已定!2018年黄冈将全面爆发!今天起,黄冈人的身价要暴涨了!
魅力大黄冈将再次腾飞,打造名副其实的高铁城市!
黄冈十大特产小吃
黄冈市水产产业发展规划(2013
黄冈“十二五”规划(草案)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