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时期的生息银两是什么?为何说它对清代财政金融有重要的影响

清代的生息银两制度最早出现在何时,并没有确切记载。但台湾学者,如潘敏德、罗炳锦都认为生息银两制度出现在雍正元年,而大陆学者,如张建辉、韦庆远则认为是这种制度康熙初年便已经存在。笔者查阅资料,为大家按康雍乾的顺序来介绍一下生息银两制度

1、康熙时的“生息银两”

康熙时的“生息银两”,主要是指政府用来生利的银两,并不占主体地位。康熙时的“生息银两”主要是借大笔“生息银两”给兼充商人的官吏或者民间商人,每一笔银两的利息率、款额、还款期限等都由康熙本根据实际情况、或亲疏远近来决定,可以说这是政府的一种特殊照顾。

生息银两主要用于三个领域

第一,铜钱铸造业。拨给银两给铜钱铸造业的商人或者工匠,这样可以保持铜钱上市量的充裕,稳定币值、稳定物价

第二,盐业。这是为了加强对盐商的支持与控制

第三,内务府官员。 拨给内务府官员生息银两,可以供他们兼营商业,这是康熙帝对这些官员的额外恩惠。

除此之外,康熙时的“生息银两”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八旗官员的生计问题。

这种政策初起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因为康熙时期的“生息银两”过于纵弛和宽滥,导致康熙后期,已经出现严重漏洞,以至于康熙五十六年,有盐商再请借银两时,被康熙断然拒绝。

2、雍正时的“生息银两”

雍正时的“生息银两”走向制度化,整个体系也更加完善。在康熙时“生息银两”的基础上,加以发展,雍正会将生息银两所获得的收入赏赐给官兵,以至当时的总督、将军一致认为这是“于今特见之旷典”

除此之外,雍正时主要将“生息银两”用来解决八旗官司兵的困难,而不只局限于康熙时的八旗官员。《清世祖实录》中有关雍正元年四月的一段记载,“命发内库银九十万两交于诸王大臣,分派八旗及包衣三旗,令属下官员营运生息,以备各旗护军校、骁骑营、前锋、护军、领催、马甲、步兵等、有喜丧之事,俾得永远沾恩。”

可见雍正时期的生息银两政策主要对象是下级武官司和马步兵丁,其后范围还进一步扩大到驻防八旗及各省督府提督标下兵丁。而到雍正后期,还开始用于其他公益或者公务支出。

3、乾隆时的“生息银两”

乾隆当政后,认为“生息银两乃国家加惠兵丁之特恩,非正项钱粮可比”,因此对此项制度并没有雍正那般重视,以至在乾隆三年时明确规定“嗣后各省督府提镇,每年咨达兵部,兵部逐一查核,一省汇为一折”,此后乾隆十一年开始,就开始逐步撤销生息银两,但因为此时生息银两已经牵涉到上百万官、兵、吏、役人等福利的切身利益,因此撤销过程相当缓慢。

其后到乾隆三十五年,清政府只是在迫不得已时才将银两借给濒临破产的盐商、铜商,以及政府的某项专款、或者民间缙绅、祠堂、会馆等。

此后一直到道光后期,特别是鸦片战争后,政府拨出的生息银两大幅度减少,其用途也只要用于军费开支、皇室开销、赈灾等。到了光绪、宣统年间,生息银两彻底没落。

生息银两制度的影响

1、对清政府财政的影响

随着从八旗官员、到八旗兵丁、再到政府各项开支,生息银的使用范围的扩大,使得生息银成为朝廷和地方增收和重要手段,大大增加了财政收入。但后期一是废除了对官兵的恩赐银两,二是给商人带来的利息负担越来越重,导致商欠息银的情况大量发生。政府财政收入也随之大量减少。

2、对财政思想的影响

清代财政一般都遵守量入为出的原则,也就是财政收入要大于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必须在财政收入的范围内安排调用

早期的生息银两制度确实遵循这一原则,但到乾隆中期,所收息银已经不敷支出,所以原定的赏银也相应减少,这些都体现了量入为出的财政思想

但不可否认,生息银两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过量出制入的情况。如嘉庆年间,邳宿运河挑河筑坝需要五万余两,从两淮引盐徵存癸酉年三厘加价项下动拨银两六十万,发交淮商鲍有恒等承领,每月一分生息,息银中五万两可作为岁挑邳宿河道需银。

可见,有时政府会根据财政支出需要,将适量的银两发商生息,以其息银支付相应的项目需求。这种行为其中就蕴含了预算思想,但可惜的是随着晚清国力的衰退财政越来越紧张,这种针对特定项目发商生息的政策也逐渐销声匿迹

3、对金融的影响

清代实行的银钱制度,并不是完全的银钱并行,银与钱互为表里,以银权钱,以钱辅银,两者的使用范围不同:一般情况下,官员俸禄、兵饷、商人之间的大笔交易用的是白银,而民间金额较小的通常使用铜钱。可以说,银与钱各有流通市场。

当市场上的钱币流通不足时,银价也会出现波动,这就不利于社会财政金融的稳定,甚至会影响政治安定。而且,如果银钱比价出现波动的话,它们作为货币的价值就会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这种情况下,民间就会出现私铸私销的投击行为,所以稳定银钱比价对清政府来说至关重要,而生息银两就是一种重要的调节方式

总之,生息银两制度对清代财政金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它是贯穿清代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财政金融政策。

参考文献:

文武 《清代生息银两制度及其影响分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雍正反腐的得与失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 卷七
八旗史话 (十一)八旗生计
清朝八旗制度有一个致命缺点,所以说成也八旗,败也八旗!-今日头条
1722年中国历史大事件
绕到满清八旗制度背后,发现它的强大绝非仅因简单地对人进行分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