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程翔:“驾驭有术”的课堂更有魅力



摘 要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不论教师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课堂上难免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情。课堂教学虽然有目标,但学生的兴奋点往往与教学目标不一致。学生的天真、口无遮拦,往往会让课堂出现不太和谐的音符。那么,老师如何在课堂上做到收放自如,信手拈来呢?今日星教师带您一起探秘程翔老师的课堂,学习他的驾驭之术。



认识星教师

程翔,北京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副校长,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在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有较深造诣。有专著《语文教改探索集》和《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他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实践30余年,酷爱课堂、痴迷教学。他渴望自己一直站在讲台上,把课堂教学看得像生命一样重要。


“驾驭有术”的课堂更有魅力



课堂:掌握课堂调控能力

我曾看过这样一堂课:学生的发言出乎教师的意料,课堂朝着远离教学目标的方向滑去,教师回天乏术。应该说,这是一堂失败的课。课堂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等于没有方向、没有限制。课堂上,教师不能随心所欲,学生也不能无所顾忌。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课堂调控的能力,适时调整课堂的起伏、快慢、放收、疏密、动静的变化,具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定力,掌握课堂调控的主动权。


“放”和“收”

课堂上,教师应具有开放的胸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消除学生紧张心理。“放”可以指时间,即在一定的时间内把时间完全放给学生。时间一到,教师就要“收”。“放”还可以指空间,即在活动空间上,教师不加限制,学生可以下位,自由讨论。时间一到,各就各位。“放”还可以指教师的讲析可以适当延展,驰骋天外,但最后要回归到教学目标上来。有放有收,有自由有纪律,有个性有共性,这样驾驭课堂就体现了一种教学艺术。

我在教学《兰亭集序》时,抓住“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这句话,联系古今中外人们对生死的论述,大“放”特“放”,尽可能让学生体会“生死亦大矣”的深刻含义。当我引导学生做了一圈巡礼后,又回到课文上来,再一次认真朗读课文,适时收束。教学《项链》,我让学生充分讨论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最后,我对学生的讨论分门别类,适时加以总结。


因势利导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会出现偏差。教师对学生的偏差不要简单地否定,要搞清学生的思路在哪个地方出了问题,然后加以引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修正自己的偏差。这就是因势利导的艺术。

《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我”问战士:“你们不觉得苦吗?”战士“笑了笑”。我问学生:“战士‘笑了笑’,说明对‘苦不苦’这个问题有现成的答案呢,还是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无。我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志愿军战士到朝鲜来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没有?”学生异口同声:“做好了。”我意识到这就是我要凭借的“势”。

于是,我接着问:“甚至连什么的准备都做好了?”学生回答:“牺牲的准备。”我又问:“对于一个做好了吃苦甚至牺牲的准备的战士来说,回答‘苦不苦’这个问题,就显得太什么了?”学生立刻回答:“太简单了”、“胸有成竹。”我接着问:“那么这个‘笑了笑’说明战士有现成的答案还是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回答:“有现成的答案。”因势利导,水到渠成,并为下面理解志愿军战士只想奉献不想索取的高尚品质打下了基础。

因势利导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善于凭借学生的“势”。“利导”则是朝着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方向引导。学生的“势”往往是原始理解,是教师教学的起点,没有这个“势”,教师的教学就失去了凭借,就无法对症下药。学生正确的理解可以作为教师向纵深开拓的“势”;学生的错误理解可以作为教师向正确方向引导的“势”。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势”会自然出现。我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问学生:“喜欢这篇课文的举手。”结果只有个别同学举手,多数同学不喜欢这篇课文。这就是一种“势”,教师抓住不放,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恩格斯如何来评价马克思伟大的一生,使学生改变原来的态度,转而喜欢这篇课文。

但有时学生的“势”不容易表现出来,教师无“势”可借。我看过这样一堂公开课:教师提问学生,学生无人回答,教师急得满头大汗。我们通常把这种现象叫做学生不配合。学生不配合教师,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在教师。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从学生出发?只要真正从学生出发,为学生服务,巧妙地进行激励、点拨,学生的“势”就会表现出来,教师就能因势而利导之。


话语定向

课堂上,有的学生频繁举手发言,有的学生从不举手发言,一节课下来,发言的总是那几个学生。这样的课会失去多数学生的参与,久而久之,课堂就变成了少数学生的天下。教师要善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指定那些不举手的学生发言。教师还可以把举手发言变成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代表要经常更换,不要固定。有的学生发言占用时间过长,影响其他学生的发言。对此,要有时间上的规定,表述要简洁明了。如果有的学生说起来没完,教师就要提醒,甚至请其暂时停止发言。

总之,课堂调控艺术的主动权在教师手里,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一堂课上得好与不好,不在学生,而在教师。


课堂:适时的引用材料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用相关材料,以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变得更加多彩;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变得更加活泼;深化学生的理解,使得课堂变得更加厚重。引用材料恰当,课堂锦上添花;引用材料不恰当,课堂弄巧成拙。因此,引用材料是一门艺术。我认为,教师引用材料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和操作:


导入环节中恰当引用材料,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感情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发展,使课堂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比如教学王之涣的《凉州词》,教师可以引用薛用弱的《集异记》中一段记载(译成白话):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经常在一起饮酒论诗。一天,下着小雨,刮着北风,飘着雪花。三人结伴来到旗亭酒楼煮酒话诗。这时,十多位歌女来到酒楼演唱。她们个个容貌俊美,艺术精湛。王昌龄突发奇想,说道:“我们三人诗名不分上下,今以歌女演唱曲目为数,看谁的诗作入乐最多,谁就最优。”两人点头同意。只听一位女子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高兴了,在墙上画了一道,说:“我的一首。”

这时第二位女子开始唱了:“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空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高兴了:“我的一首。”也在墙上画了一道。王之涣耐心地等待着。又一位女子唱了起来:“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更加高兴:“我两首了。”又在墙上画了一道。王之涣充满自信地说:“你们看,那位长得最俊美的女子,气质不凡,她肯定唱我的诗作。否则,我以后不再和你们比试高下。如果她唱我的诗,你们就要拜我为师。”只见那位女子徐徐站起,清清嗓子,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果然如此,王之涣大喜,三人都哈哈大笑。

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这个故事会引起学生对《凉州词》的极大兴趣。


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相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烘托课堂气氛,抒发激情,达到高潮。

这样的材料可分为两种:叙述性材料和议论性材料(也可以将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具体用哪一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我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在分析李白性格时,我引用了下面一段材料:

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一个泯灭人的个性的社会。你想要爬上高位,首先要泯灭自己的个性,将自己变成封建政治机器中一个毫无特色的零件,然后才能爬上去。李白想要在坚持自己个性的前提下爬上去,这就好比缘木求鱼。李白与权贵本无任何利害冲突,只不过人生的价值观不同罢了。在李白看来,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德才的高下,我李白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人平起平坐;在权贵们看来,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金钱的多少和权势的大小,你李白充其量是个舞文弄墨的书生而已。这两种价值观方枘圆凿,格格不入。观念的不同就是最大的冲突。长安三年,李白并非没有获得高官厚禄的可能,只要他向权贵们稍一低头,哪怕只有一句阿谀逢迎的话,李白也就高官任做骏马任骑了。然而,李白的伟大就在于他不愿为了高官厚禄而低下高贵的头,不愿为了荣华富贵就出卖自己的人格!李白政治上失败了,但在文学上成功了。他的失败造就了他的成功。他暂时地失败了,却永远地成功了!这就是李白。

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材料,是从一位大学教授的论文中借鉴来的。

我教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总要赞颂杜甫诗歌的人民性。我引用古语“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我还引用杜甫写的《又呈吴郎》一诗: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这首诗真切地表现了诗人杜甫心系百姓之苦的可贵品质,千年以来,不知感动了多少读者。引用这首诗,对于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境界具有显著效果。


在课堂结束前引用恰当的材料,使得课堂韵味悠长。

仍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课堂结束时,我引用了白居易的《李白墓》一诗: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这是一首让读者无限遐思的小诗,作为课堂的结束,犹如千尺洞箫,余音绕梁。

材料的引用不可过多过滥。不加挑选,随意引用的做法是错误的。教师对引用的材料,可以修改、调整,转换成教学语言。语言的转换也是一种艺术,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谈。引用还可以采用“小卡片”的形式,可以通过幻灯或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出现,声情并茂,效果更佳。需要提醒的是,对多媒体的使用要慎重,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影视文学课。

材料从哪里来?从广泛阅读中来。教师必须大量阅读才能掌握丰富的材料,才能从丰富的材料中提取最恰当的材料。下面推荐两种供同行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事典》—朱碧莲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中国文学史话》(按朝代分为10卷,包含现代文学部分)—郭杰、秋芙总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课堂:恰如其分地提出问题

提问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扭转被动的课堂局面。


直接提问和间接提问

提问直接提问简单明了,学生立刻就明白教师的意图,方向性强。比如:“这句话中哪个动词用得好?”学生就去找动词,并加以分析。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大量的提问是直接提问。间接提问则是旁敲侧击,迂回战术。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某个问题有深刻的印象,故意采取绕弯子的方法,声东击西,问在此而意在彼,最后才显露真实意图。

比如钱梦龙老师教《愚公移山》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这个七八岁的小孩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放心吗?”这个问题突如其来,使学生一怔。接着,学生就笑了:

“他没有爸爸了。”“你们怎么知道的?”“书上有‘孀妻’,还有‘遗男’,说明他妈妈是个寡妇。”

“同学们看书很认真。”这种间接提问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口头提问和书面提问

课堂阅读教学中,大量运用的是口头提问。口头提问一般是事先设计好的,教师不能在课堂上随意提问。当然,教师的设计未必丝丝入扣,课堂是千变万化的,教师要随机应变,有的口头提问是随机的,是把学生引向教学目标的过渡性提问。

比如在教《散步》中,为了让同学们分析为什么让母亲去散步,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文章写了几个人?”“4个人。我,母亲,妻子,儿子。”“我想,文中是四人,为什么没有他的父亲?我们推测一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很可能是去世了。”“如果他没有叫他母亲去散步,或者母亲不去散步呢?”“我认为他爸爸去世了,他的母亲心里一定很孤单、很难过,所以,他让母亲去散步。”“哦,也就是说,他表面上是让母亲去锻炼身体,实际上还有更深的含义——老母亲你别一个人在家里憋着,跟我们去散步,其实也是去散散心。你看这个‘我’对母亲很体谅。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大孝子。”

所谓书面提问,则是指教师事先设计好并写在讲义或黑板上的思考题。相比口头提问,书面提问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讨论,思维的自由度要大一些,课堂也就更活跃一些。

例如在教《中国的石拱桥》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下面给大家两分钟准备时间, 给本文标题。”“我认为是“历史悠久, 独一无二的中国石拱桥” 。”“如果说中国石拱桥是独一无二的, 那么就会误解为中国的石拱桥就只有一座。是不是这样?”“不是。”“你再看看书, 书上说什么是独一无二的呢?”“是说马可· 波罗认为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那么你能不能换个说法, 也是“独”字打头的?”“独出心裁。”“可以。这样就准确了。”通过这个提问让同学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个别有点小毛病的, 也都改正过来了。


宏观提问和微观提问

问题有大小之分,提问也有宏观和微观之别。宏观提问是就课文大的方面、整体性的内容提出的问题。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评价马克思一生伟大贡献的?”

这是一个关乎课文整体的提问,要想回答好,必须认真阅读全文,整体把握才行。宏观提问的好处在于提醒学生胸有全局,善于从整体上考虑问题,避免以偏概全。微观提问是就课文的局部或细部设计的提问。微观提问的好处在于,使学生养成推敲的习惯,品味语言,斟酌字词。

比如《祝福》中短工说:“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短工认为是穷死的,“我”也这么认为么?这个提问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我”和短工的区别。宏观提问和微观提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形象性提问和抽象性提问

形象性提问侧重启发学生的形象性思维,富有趣味性,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比如《绿》中有这样的句子:“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同学们能否发挥想象,模仿此句再写出两句来呢?我相信学生对这个问题会有浓厚兴趣。

抽象性提问引导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对课文深入理解,比较适合高年级的学生。比如,《世间最美的坟墓》赞美托尔斯泰墓伟大的“朴素”,那么“朴素”为什么伟大呢?这是一个比较理性的问题,富有哲学意味。

总之,课堂提问不单单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智慧的集中体现。希望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要在提问设计上狠下功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堂提问的类型
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语文课堂提问的深度挖掘
在情境中设问,在问题中活动
谈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提问设计艺术初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