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律第六讲~关于用韵


主讲老师:青螺

大家好,经过前五讲,我们已经把格律诗写作的基础,平仄韵,律句,对仗,以及写作的基本章法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在我们正式开始讲七律之前,还需要重点的把用韵的相关问题再细细的讲一下,这样,我们下一节课,就可以正式进入七律的写作课程了。

在第一讲里,我们简单提了一下,格律诗在押韵上和古风体是不一样的。古风体诗,泛指格律诗之前的各种诗体,在押韵上比较宽,可以押仄韵,也可以押平声韵,而且可以换韵。况且,在隋唐之前,也没有规定的韵书可以参照,诗人是按口语来押韵的。而格律诗则是严格按照韵书里的平声韵部来压的,而且一首诗,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部,否则就出韵了。所以,今天我们讲用韵之前,需要先说一下韵书。


一、韵书

韵书,就是把汉字按照字音分韵编排的一种书。这种书主要是为分辨、规定文字的正确读音而作, 属于音韵学材料的范围。同时它有字义的解释和字体的记载,也能起辞书、字典的作用。

王力教授说过:在隋之前,古人写诗押韵是按口语来的。在隋唐时期对科举的举子撰写诗赋的有严格的要求,所以有了第一部韵书,称“切韵”。我们知道在汉魏以后,篆书、古文变为隶书、草书,字形变化很大,谐声字的声旁渐渐不能准确表达字音,这样,文字的正确读音便无一定的标准。这就要求有规定文字正确读音的韵书出现。当时使用的是反切标注字音的方法,并且逐渐盛行起来。到了六朝,四声的现象被当时的几位文人发现,并归纳了出来,自此又形成了平、仄声在诗中的应用。

但关于韵字,在当时基本是依据方音编写的,直至隋代统一南北朝以后,才出现了适应当时政治统一形势需要,便利各地人士应用的我国第一部韵书,《切韵》。此后,唐宋明清各有“官韵”。目的在于为全国各地的士子读书写诗规定一种标准的字音。随着朝代变迁,和发展,在各个年代又对韵书进行了,扩增和归并,下面,把韵书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简单说一下:


1、切韵

《切韵》是我国的第一部韵书。由隋代的陆法言根据前人的积累,继承和总结,执笔编写出来的。可惜的是,这部最早的韵书全本,没能留下来,现有的版本,是敦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韵》原书(传写本)的片断和一些增订本(见《切韵》音)。残篇显示:

隋代陆法言著。
书成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共5卷,
收1.15万字。分193韵:
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
唐代初年被定为官韵。

《切韵》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是在隋文帝开皇(公元581—600年)年间,陆法言的父亲陆爽在朝廷作官时,由陆法言执笔把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聚会时讨论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於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编写完成的。



2、唐韵

这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由唐代的孙愐所编,时间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 (732)之后。因为它定名为《唐韵》,曾献给朝廷,所以虽是私人著述,却带有官书性质。但遗憾的是,原书也已不存在。据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所录唐元和年间《唐韵》写本的序文和各卷韵数的记载:

全书5卷,共195韵,
与王仁昫《切韵》同,
上、去二声都比陆法言《切韵》多一韵。

《唐韵》对字义的训释,既繁密又有出处、凭据,对字体的偏旁点画也极考究,使得韵书更加具有字典的性质。这也是《唐韵》更加受人重视的一个原因。


3、广韵

全名《大宋重修广韵》,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等人奉诏根据前代韵书修订成的一部韵书。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的韵书。由于《广韵》继承了《切韵》、《唐韵》的音系,是汉魏以来集大成的韵书,所以对研究古音有重要的作用。

《广韵》共5卷,计206韵,包括
平声57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
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

《广韵》的字数,较以前的韵书增加得很多。据它卷首的记载,共收字26194个,注解的文字191692个。明代邵光祖《切韵指掌图检例》说:“按《广韵》凡二万五千三百字,其中有切韵(指反切)者三千八百九十文。' 即有小韵3890个。有人统计,《广韵》的小韵实际是3700多个。总之,《广韵》的韵数、小韵数、字数都较以前的韵书有增加。这是很自然的,《广韵》的名称本来就有增广隋唐韵书的意思(见《广韵》)。


4、集韵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即《广韵》颁行后31年,宋祁、郑戬给皇帝上书批评《广韵》多用旧文,“繁省失当,有误科试”(李焘《说文解字五音谱叙》)。与此同时,贾昌朝也上书批评宋真宗景德年间编的《韵略》“多无训释,疑混声、重叠字,举人误用”(王应麟《玉海》)。宋仁宗令丁度等人重修这两部韵书。《集韵》在仁宗宝元二年(1039)完稿。

《集韵》分韵的数目和《广韵》全同。但是,《集韵》和《广韵》主要的不同之处还在于《集韵》收字多,而且收的异体字特别多。一个字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写法,又不管是正体,还是古体、或体、俗体,只要有点根据就收进来。有的字竟多到八九个写法。《集韵》共收53525字,比《广韵》多收27331字。缺点是对字的来源不加说明,不过字训以《说文解字》为根据,反切多采自《经典释文》,《集韵》这部韵书也是一本较好的字书。

5、平水韵

清代康熙年间,后人所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平水韵”最早是由其刊行者,南宋的刘渊编成的。其原籍为江北平水(今山西临汾)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其中,平声:30部;上声:29部;去声:30部;入声:17部;共106部。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出韵、错用。目前,我们格律诗押韵,是押30个平声韵部。

平水韵的30个韵部,韵字,会另外做成文件发给大家了哦。具体写作业时,选择韵字时可用。也可以查搜韵,作为选择韵部韵字的工具。


二、如何用韵

诗,是一种韵文,写诗在偶字句必须押韵。首句可押,也可不押韵。押韵句的尾字,称韵脚;不押韵的句子句尾,称白脚。韵句,就是一联中的后句。也就是押韵的那一句。 来看一首七律,了解一下韵句,和韵脚。

客至
唐·杜甫 押灰韵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从杜甫的这首七律,大家可以看出,四联中的后句,是押韵的句子,押韵的句子的句尾,就是韵字,也称韵脚。而这首诗的单数句:1,3,5,7,句,是仄收句,不押韵,句尾的仄声字,是白脚。这首诗,首句不押韵,所以韵字有:来,开,醅,杯。由于首句,可押,可不押韵,所以古人把七律,称为四韵时,七言呢,称长句。所以我们读唐人诗时,有时会在诗题里,读到四韵长句一说。关于用韵,有几点规则需要说一下:



1、韵字不入诗?

古人没有表达符号,韵字由于在句尾,所以常常用来作断句用。所以你所押韵的韵部里的所有韵字,是不能够出现在你的诗句里非韵脚部位的。也就是指诗中不能出现所押韵部的任何一个字,除韵字外。比如:“难过倒春寒”,这句诗中,难和寒都是十四寒韵部的字,所以,“难”字是不能用的,因为它犯了韵字入诗。再看这首诗押的是《平水韵》的十灰韵,在杜甫的诗中找不到有十灰韵部里的任何一个字的。我们初学用韵,这个必须先记住。再看一首首句入韵的例子。


2、首句入韵,以及平声字的阴平和阳平

蜀相
唐·杜甫 押侵韵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看这首诗,这里用了五个韵字:寻,森,音,心,襟。在古四声里面,平声还分有阴阳,也就是:阴平,阳平。我们先看看上面的首句不入韵的,通篇有四个韵字的阴阳之分。

客至
唐·杜甫 押灰韵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lái阳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kāi阴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Pēi阳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bēi阴 

从上面的标注可以看出,这四个韵字,阴阳是兼顾的。所以,我们自己写的时候,也应该尽量注意韵字的阴阳搭配。最好别全是阴,也别全是阳,阴平就是现代汉语里的第一声。阳平就是第二声。特别说明一下,这是根据今天实际读和听的情况来判定 ,从诗中可以看到的韵字情况,并非全部为阴,或者全部为阳,换句话讲,就是要阴阳相结合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单调,使作品被读者读的时候,不产生单调的感觉。让读者与听者感到声韵美。 杜甫的那首蜀相,首句入韵,是阳平,其余四个韵字是阴平。再看一首杜甫的登高:

登高
唐·杜甫 押灰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句入韵,共五个韵字:“哀、杯”两个为阴平,其余三个“回、来、台”为阳平,阴阳皆有,也是阴阳相结合的。下面我们再讲一下用韵时容易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尽力避免。



1、窄韵:

这里的窄韵之说,是另有所指,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韵书里的韵部,分宽韵和窄韵。那个是指一个韵部里的韵字比较多的,叫宽韵,少的,就称窄韵。有的更少,所以称作险韵。但这里要讲的,是一首诗里,所使用的韵字大多数属于同一词性者。比如,一首作品中韵字大多数是名词,或大多数是动词。这种押韵的弊端,也叫做“窄韵”。是我们在实际用韵时,需要尽量避免的。有些诗家甚至认为连续压三个名词,或者,连续压三个动词,这都会影响诗的完美表达,影响声韵。所以建议尽量避免。清一色的词性,也会使句子缺少灵活性。我们来看一首杜甫的七律:

客至
唐·杜甫 押灰韵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韵字:来、开、醅、杯。这四个字的词性:来,开,是动词;醅、杯,是名词。这样把韵字的词性搭配开,是非常重要的。再看一首崔颢的:

黄鹤楼
唐·崔颢 押尤韵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名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动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名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动

大家注意一下,韵字的词性是搭配开的。下面再看看另一种需要注意的押韵问题。


2、倒韵:

看字面这个就很好理解,就是为了押韵,写诗的时候,颠倒用字,比如本来是“天空”,但为了压“天”字的韵,非要写成“空天”,比如:飞天,为了压韵,就写成“天飞”,这也是倒韵。颠倒用字,某些时候,看起来,好象不是什么大问题,比如,苍穹和穹苍;流泪和泪流。因为这些词语先后意思雷同,可以颠倒来用,古人也有这样用的,来适应韵脚。但有些词,颠倒过来意思就不一样了,比如:山林,林木,紫燕,黄鹂,等。颠倒后会有不伦之感。还有一些颠倒过来,词性也变了,比如,落日,偏正,日落,就是主谓了。所以为押韵而用倒韵之法,是不可取的。大家回头看我们平常班群里读的唐人的作品。显然没有任何一处,是犯了不恰当倒韵的。


3、僻韵:

就是指押韵所使用的韵字为不常见的、生僻的,平时基本上见不着的,这样押韵,就属于僻韵。忌僻韵的目的很简单,作品是给读者看的,不是教读者学习僻字的字典,犯僻韵,说白一点,就是忌讳显摆,如果压韵都拿一些大多数人都不认识的生僻字来压,就显得太晦涩了。不能要求读者读作品的时候,手里必须有字典一类的工具书,以便于随时查找生僻字。更没有可能的是,读者在读作品的时候,作者站一边不停的解释生僻字,这种情况,自然是忌讳的。


4、凑韵

凑韵,对初学者来说,可能比较多见。意思是这个韵字用在诗里纯粹就是为了押韵,但这个韵字的字义与诗关联不大,所以是凑的。比如,黄河入海流,流字用的非常自然,与整句诗意非常和谐。但如果用黄河入海浮,这里,浮,也是十一尤韵,同韵部没问题,但意思就差了,读着也别扭。这种情况,对初学者之所以常见,是因为开始选韵部时就没斟酌好,到用的时候,前面把可以用的韵字用完了,后面没得用了,就只好随便找了一个用上了。这个需要在创作实践中慢慢提高,还有就是要换个韵部了,如果实在解决不了。


5、重韵

重韵,一个是要忌用意思类似的韵字,比如,香,芳,虽然都是七阳韵,但毕竟意思太接近了,用在同一首诗里,是要忌讳的;还有六麻韵里的花和葩;十一尤韵里的,忧和愁,尽量别用作一首里的韵字。当然你可以偶从唐诗里找到合用的,但我们现在初学,还是要尽量避免。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字多义,虽然意不同,但同一个字用在韵脚处,还是要避免的。

比如,耳朵的耳,可以是感官,但也可以是语助词;再比如,干。可以是干戈的干,也可以是干涉的干。但尽量别用在同一首诗里作韵字。这和诗里忌用重字的规则稍有不同。句中的不规则重字,是要避免的,但如果字义不同者,就可以重复,比如,月亮的月,还有日期的月;还有高度的高,和拔高的高,意不同,词性也不同。可以重复的。但用作韵字时,尽量别重复用,即使意义不同。


6、关于哑韵

哑韵,很多诗论家们提到过,是指发声时开口度小的韵字。比如盐韵里尾音带 m的韵字,称闭口音;还有支韵里,元音为 e 的韵字开口度较小。这些韵字不易发出高亢响亮的音节来,对古人以诗作唱来看可能比较注意,但对今人来说,可能不需要去刻意强调了。虽然很多网校的讲义里提到了忌讳哑韵的事,但具体给的例子没见到过。这里只是提一下,以便人家提到了,你也需要知道说的是什么,对吧。


7、落韵和借韵

我们说的格律诗,是指四联八句(排律除外)的诗,押韵句在偶句。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但从唐诗统计看,五律首句不入韵者多,七律首句入韵者多。律诗,也习称四韵体诗。所以,首句押韵者,也可以借邻韵。邻韵是指韵音相近,但不是一个韵部的韵字,比如三江,七阳;但也指韵音相近,韵部里顺序排列也相近的韵字,比如,一东,二冬。具体的邻韵关系的韵部,大家可以从搜韵里查词林正韵表,就可找到。平水韵里的,可以通押的在后来的词林正韵里,就归并到一个韵部里了。以后学词时会讲的。

首句入韵时,可以借用邻韵,而其余四个韵字用主韵。这种首句借韵者,称孤雁入群。首句借韵,是大家普遍认可的,是从唐人开始的。还有尾句借韵的也有,虽然比较少。尾句借韵者,称孤雁出群。但一般需要注意的是,尾句借韵者,通常首句是入主韵的。况且很少有首句尾句同时借韵的。记住,我们初学,尽量不借,要做到一韵到底。一定要借,就首句借。当然,南宋的严羽,著名的诗论家,根据一些唐人的作品提出了借韵的进退格,意思是主韵和借韵交替使用。这个多数人比较排斥,但今人也有用的,比如七律长征。具体应用时,我主张尽量避免,但不必一味的排斥。如果参加某种比赛,要以赛事规则为准。作为一个知识点,我们知道一下就可。

落韵,是指你的用韵,没有一韵到底,而且又没按借韵规则来,就是出韵了,初学者需要注意哦,用韵,是非常重要的格律要求不可大意。

至于撞韵,是指白脚处的字虽是仄声,但韵母与韵字的韵母相同,也会对韵律造成影响,需要尽量避免。挤韵,则是指诗句中用了和韵字同韵母的字。忌讳同韵字入诗。尽量避免。当然挤韵撞韵这个概念,是后人弄出来的,尚有争议,我们知道一下就可。


8、唱和,酬和中的依韵,用韵和步韵

古人写诗经常唱和,应答,你给我写一首诗,我回应一首,称酬和。这种题材的诗人,古人尤其多。在实际操作时,有的只是一般的回应,不用对方的韵部;而有的就使用和对方相同的韵部,比如,你用七阳,我也用七阳,但韵字可以不同,这个叫依韵,就是依同一韵部回应你;还有的,回应诗里完全用对方使用的几个相同的韵字,但顺序不同,这个称用韵,意思是完全使用你的几个相同韵部的韵字;如果韵字相同,顺序也完全相同,就称次韵了,也就是今人所常说的步韵了。关于酬和诗的题材,我们今后会细细地讲解。


三、用韵与情感:

声有清浊,韵有宏细。一些很讲究的诗人,押什么韵,用哪些字,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根据自己要表现的情调而定。音韵有情绪,韵字更是有情感;韵律与情感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周济说:“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各具声响,莫草草乱用”(《宋四家词选目录绪论》)这是因为发音的方式方法不同造成的。
当代王希杰先生根据韵辙的响亮程度把诗韵分为洪亮级、柔和级、细微级三种。 如:

一东之韵宽洪,二冬之韵稳重,三江示爽朗,四支显缜密,五微蕴藉,六鱼幽咽,七虞细贴,八齐整洁,九佳舒展,十灰潇洒,十一真严肃,十二文含蓄,十三元清新,十四寒挺拔,十五删隽妙;

一先雅秀,二萧飘逸,三肴灵俏,四豪超脱,五歌端庄,六麻豪放,七阳宏亮,八庚清厉,九青深远,十蒸清淡,十一尤回旋,十二侵沉静,十三覃萧瑟,十四盐谦恬,十五咸通变。

这个大家作个参考就可,不比拘泥。如果不肯定,可以参考唐人的作品,依韵,或步韵。今天就讲这么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体诗的韵改与格律探讨
《古诗词写作入门浅谈》之古风篇
旧体诗是怎样押韵的 每一句都必须押韵吗 有哪些具体形式和说法?
五堂诗词课038 诗的格律——为什么朗朗上口
韵的知识
有些唐宋诗歌不押韵,为何还能流传,是否古今“字典”不一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