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新定义学校边界 | 第二届未来学校整体建设峰会纪实

2019年7月14-1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位校长、老师们齐聚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共同参与“重新定义学校边界”第二届未来学校整体建设峰会。

两天的会议加上半天的研学,10位“未来学校课题研究”资深专家和11位来自全国各地具有未来学校特质并拥有一线实践经验的校长们,共同就未来学校建设话题,展开深度分享与探讨。

板块一

未来学校如何优化顶层设计

1

未来学校基于学习方式拓展的整体创新

曹培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

学习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出实践性、情境性、个性化的特征,曹培杰博士认为,学习方式要从“学以致用”转向“用以致学”。未来的学习方式将会是注重思维的深度学习、面向真实的体验学习、强调融通的跨学科学习、基于数据的精准学习、创设联结的无边界学习。

未来学校将从“批量生产”模式走向“ 私人订制 ”模式,学习场景更相互融通、学习组织更灵活多元、学习体验更丰富深刻。学生可以用他们最适合的方式进行学习,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量身定制的教育服务。

2

迈向“混合空间”的未来学校

丁书林(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

未来学校如何建设?丁会长认为,网络学习空间课程是未来学校建设的核心,混合式学习是未来学校发展的方向。这种混合式学习,是指网络学习空间与实体学习空间发生的协同学习行为与方式。

通过基于学科学习、项目学习等混合式学习的方式,体现出混合空间学校的跨界性、强交互性、新社群性三大新特征,让学习关系重新组合、学习空间重新构建、学习技能重新定位。

3

课程、空间、学习方式打通之后

王海霞(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校长)

一所未来学校,课程、空间、学习方式都应该向未来打通,但是打通之后呢?

王校长分享龙樾实验中学从建设到打通过程中的一系列案例,展现一所百科全书式的学校,一所开放的社区学校,一所充满未来学校气象的学校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

4

边界正在位移,新一代K12教育如何重构学校的“四梁八柱”?

李斌  《新校长》杂志总编辑,蒲公英教育智库创始人

今天的全球教育,跟学校相关的一切“边界”都在位移,从能力边界、物理边界、知识边界、资源边界到教师边界、学科边界、技术边界、组织边界、人性边界,我们必须在新的边界范围内,建立新的学校生态。

如何构建未来学校的“四梁八柱”,首先思考什么叫真正的未来学校?

一所拥有功能整全的生态助长系统,能够推动实现二维学习与三维学习的常态切换,建构新的学习关系,实现学习资源的充分涌流,实现技术与师生学习行为的深度融合,向“森林”看齐,为每一位师生赋能的学校,也许才符合未来时代的要求。

板块二

未来学校怎样重构学习空间

1

校园空间故事

黄春(珠海横琴容闳学校(k12)校长,原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执行校长)

黄校长以8个与学校、学生、学习有关的真实故事,讲述他心中的好学校与好教育就是:最美不过彼此看见。

校园空间要“让不同的人在一起”、“让所有人都有尊严”、“让优秀被彼此看见”才能形成差异即环境、共享即平等、遇见即成长的美好校园。

2

让一切成为学习的资源——深度学习与学校空间情境

罗朝宣(深圳市南山区前海港湾小学校长)

培养未来创新人才需要怎样的方式?罗校长提出,跨界、合作、分享、创新、审美、知行合一、工匠态度等7大关键词。

罗校长为在场嘉宾分享了十几个深圳前海港湾小学为深度学习而“再造课程体系”、“变革学习方式”、“设计学习空间”的真实案例,展现这所位于深圳特区的小学如何用教育创见未来。

3

无边界学习的2014-2019——从研究物象到研究儿童

黄莉(宁夏银川回民二小教育集团总校长)

回民二小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发现,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将教育限定在有形的墙壁中、空间中,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亟需重构。

当回民二小邂逅了“万物启蒙”课程,以一“物”为专案主题,打通学科边界、教师边界、教育边界;以儿童探究万物的规律重整课程秩序,带孩子游历于一“物”的古今中外发展历程,纵向进阶、横向比较。在经过一系列的打通、探究、重整、还原、游历、呈现、达成......打开学习的边界。

4

构建生态的教与学系统

周英(成都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校长)

成都泡桐树小学在从智慧化的学习空间到生态的教与学系统发展的进程中,改善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提升领导力、团队建设与校园文化,教师专业发展与管理服务,搭建好“生态教与学系统”的硬基础与软基础,再进行面向未来的人的发展的课堂变革、课程变革与评价变革。

5

当我们以新的眼光谈论学校文化时,未来便开始了

张乐(蒲公英教育智库内涵发展研究院研究中心总监)

学校文化是一群人的价值、目标、愿景以及基于此的行为、关系系统,它精细微妙又强有力地渗透在学校方方面面。未来,感知的边界将被打破,未来学校,知识的学习变得越来越容易,人与人之间如何共处在同一个组织体系中,变得越来越难。

文化,将成为重新定义学校边界的粘合剂。如何设计学校的文化,决定学校的未来将走上怎样的道路。

6

空间即教育

杨欢(DETT 教育设计研究院未来学校空间设计中心主管)

未来学校空间如何解决现状,甚至创造更多可能?设计师杨欢分享未来校园空间八大设计导向,“未来的学校空间能支持更多学习行为的发生,能关怀所有使用者的生活,能辐射并带动整个区域的教育,能对自然基于更多的尊重......因为教育已从二维走向三维,而空间也会变得更加情景化”。

7

让技术为学校赋能

王慧(蒲公英教育智库未来学校装备研究中心总监)

学校在教育信息化的变革升级时,总是会思考哪些技术可以帮助学校升级管理?哪些软件可以帮助老师突破传统教学?怎样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当教与学的关系被重构,学校如何选择合适的教育装备,如何运用?

面对这些未来学校的需求,未来学校装备设计师们将会以设计思维,为学校量身打造学校治理、学习内容、学习空间、学习方式、教师行为、生活方式等解决方案,以5个步骤助推学校成为面向未来的全能学校。

板块三

未来学校课堂样态

如何在当下的学校里展开

1

STEM碰撞PBL的教育创新行动——激发下一代学习者的科学理想和远大抱负

 董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学校的变革和课堂的变革都需要从每个人的自身做起,现在的教育如何从德智体美劳转向面向21世纪的核心技能和核心素养,如何从课堂的3R目标转向4C的培养目标,是需要教育范式和课堂范式的整体变革。

董教授从变革背景、理想改变未来、STEM&PBL、教育创新行动四个方面进行阐释,希望“教育能够慢下来,能够让教育变得有趣、跨学科,变得跟孩子现在的生活和未来的世界发生关系”。

2

设计思维引领学校创新育人生态

唐晓勇(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校长)

“我们应该如何设计教育,要看未来需要怎样的人才”。唐校长分享南科大第二实验学校是如何将真实世界、自主合作、主题式学习、动手实践、问题解决、跨学科学习等一系列环节通过技术支持,在常态化课堂中呈现。

同时,唐校长也详细介绍学校基于跨学科的统整项目课程是如何实施,以及20年教育探索经验里领悟到的“先构建课程,再思考装备,先设计学习,再思考技术”。

3

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的实践经验

倪彤(温州实验中学校长)

倪校长首先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故事分享学校是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个追随兴趣、激发潜能的平台,再分享从信息技术课程到创客课程的转变,信息技术课程与艺术课程融合,利用课程变革,促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倪校长说,“所谓教育,就要把一个人内心成长的欲望真正引导出来,帮他长成自己最好的样子”。

4

从课程领导力再回到课堂领导力

汤卫红(清华附小副校长)

当5G遇上AR,会如何改变将来课堂的样态,清华附小做出一个很好的探索。而汤校长则将清华附小是如何利用VR/AR等教育技术装备改变课堂样态的诸多案例逐一分享。让学科与活动贯通, 围绕主题,从文本世界的主渠道,走向实践世界的真实场域。

5

用小技术点亮课堂教学

林冬青(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

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产品不断更新迭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应用如何实现,如何利用一些极易上手的小技术点亮课堂教学?林主任在现场分享了多个实用易操作的小技术,点燃全场嘉宾的热情。

板块四

未来学校如何建立新的师生与生生关系推动学习的升级、挖掘成长的潜力?

1

如何推进真实的学习——未来学校的学习关系

刘可钦(北京中关村三小校长)

“课程是在教育现场,随着师生互动、展开, 不断生成与构建的学生真实生命经验总和。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在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积极行为,习得知识,获得能力,丰富交往,形成品格。”

关于这样一种真实的学习,中关村三小是如何在学习场中实践,建构未来学校的学习关系,刘校长逐一做了案例分享。

2

教师数字化胜任力的美国观察

花洁(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

美国是如何来做未来教育创新的?这是2018年花院长去美国考察的第一个任务,而此行的第二个任务则是回来以后要引领上海的教育信息化变革,以及未来学校的重建。

“教育技术能力可划为更细化的编程教学能力,技术支持的学习变革能力,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教学能力,以及跨学科教学能力,STEM教学能力,划为这几个能力,组成了新的嘉定教师未来学习设计师的七大角色,以及十种能力”。

3

指数思维赋能未来教育

李华(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校长)

说到未来的教育,实际上最重要的、最根本性的是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主,即以人为本来推动教育的转型。那么该如何借助互联网推动教育发展与改革,重构校园生态,建立起新型的学习关系,让指数思维赋能学生发展呢?

李校长从学校的双纽带、双选择、无边界、动态化四个方面,深度分享如何利用指数思维赋能未来教育。

4

拥抱新的可能,未来的教师角色

杨晓哲(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专任副研究员)

面对时代变迁,教师总在经历各种各样的挑战。从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到物联网时代、生物科技时代……老师要不停转变自己的角色迎接挑战。未来教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要看未来学校会是什么样子。

杨博士提到技术赋能下未来校园的5个趋势:

一个终身学习的地方;

一个混合学习的地方;

一个体验学习的地方;

一个学会学习的地方;

一个创造分享的地方。

5

构建美好关系才是未来学校的核心

邓春霞(蒲公英泉源学校副校长)

在学校里存在哪些关系?有美好的关系才有美好的教育!如何重新定义 “美好关系”?我们对美好关系都有哪些误解?……

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在蒲公英泉源学校只做了120天校长的恩妈从一系列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中,提出构建美好关系才是未来学校的核心。

会议特邀主持嘉宾

赵海涛  (人大附中信息中心主任)

特别感谢赵海涛主任担任两天的会议学术主持,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点评,让参会嘉宾对会议的各案例维度有更深的理解。

板块五

研学参访精彩回顾

经过两天干货满满的演讲嘉宾分享,组委会还特别安排五条路线的研学环节,带参会者实地走入三家优质教育技术研发企业和两所北京信息化案例校,了解新技术教育产品及其如何帮助学校解决教育信息化革新的系列问题。

研学路线一:微软(中国)总部

研学路线二:联想全球总部未来中心

北京文香总部

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第二届未来学校整体建设峰会”的相关内容,欢迎持续关注装备君的后续报道。

如果您想要更加深度的学习,也可以购买“第二届未来学校整体建设峰会”的高清U盘。

蒲公英教育智库 第二届未来学校整体建设峰会U盘
小程序

更多详情,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全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遇见未来学校
限量200套,2019年度十二个深度教育话题,一键收藏!
谢 凡:校长要葆有什么样的“未来观”
海淀进修实验学校校长董红军:创造无边界的学校生活,引导学生遇见未来
设计面向未来的美丽学校——2016全国美丽学校文化建设研讨会综述
封面故事 | 唐晓勇:向着儿童那方—— 一位一线教育者的儿童探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