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长城九边重镇防御体系分布图说

公元1368年,明军逼近通州,元顺帝望风北遁,明太祖朱元璋即位。蒙元皇帝北逐后屡谋机复辟,而后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诸部不断南下骚扰抢掠。因此, 明王朝从洪武初年就开始经营防务,在随后的200多年中,从未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最终形成了贯穿东西、全线连接的、 完整的长城防御体系。明初把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守区,亦称九镇,便于管理长城的防务和指挥调遣长城沿线的兵力。明中叶以后,为了加强首都和帝陵(明十三陵)的防务,又增设了昌镇和真保镇,合称九边十一镇。九边重镇的防御体系,在军事管理层面上,指九边重镇的设置及各镇的层级组织机构;从物质层面上,指具整体性及层次化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组织机构依附在工程体系这个载体之上,两者不可分割。而现存史料记载和当今的研究成果,多重于文字描述和长城的分段走向示意图,忽略了长城作为防御体系的层次性和整体性,不能直观完整地表达整个长城防御体系的全貌。鉴于此, 2003~2004年,课题组对延绥镇、大同镇、山西镇、宣府镇、蓟镇的长城防御体系进行了多项实地考察,共考察了127个军堡(包括镇城、路城、卫城、所城)、10个关堡和20多处重要的关、口,及沿线的墩台、箭楼、水关和烽火台,在查阅大量资料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绘制了“明长城及重要城堡分布图”(图1)。 由于图幅和比例的限制,图中只标出了明长城的走向、九 边重镇的分布及长城沿线重要军堡和关口的分布情况,大量的墩台、烽堠、驿站等防御工事的位置暂缺,有待日后增补。



1 九边重镇防御体系概说

明长城历经辽宁、河北(京津)、内蒙古、山西、陕西、 宁夏、甘肃等省区,全长6 700km。九镇的划分区域与现今的省界较为接近,但不完全重合,它是按照对长城的分段 防御的要求划分的。各镇负责本地段长城墙体,及烽火墩台 和各屯兵城的守卫和修缮工作,因此,长城防御体系并非线 性的墙体本身和其上的构筑物,还包括士兵驻扎的屯兵城, 即军堡,屯兵城是防御的载体。屯兵城按级别分为镇城、路 城、卫城、所城和堡城。堡城是最小的屯兵单位。屯兵城的 级别是由其内屯驻的官兵的级别的大小决定的。图2所示为围绕**镇城的**小小的城堡。 明朝有一套严格的军事防御组织制度,即都司卫所制度。在各省设都指挥使司统领卫所,上隶于**的五军都督府。军士皆别立户籍,叫作军户,军户代代世袭,永世不得脱籍。每军户出一丁为军,士,称正丁。正丁死,则由其子弟依次递补。明制规定:边地卫所军三分戍守,七分屯种; 内陆卫所军二分戍守,八分屯种。各卫所军士都由本镇的总兵领辖,军队数量由各镇所处地区的军事需要而定,从几万人到十几万人不等;“镇”下设“路”, 由参将领辖,每路管辖两个“卫”(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略有调整);每“卫”管辖五个千户所,每千户所管辖十个百户,每百户所又管辖两个总旗,每总旗设五小旗。此外各镇设游击将军,职位稍低于参将,驻镇城或指定城堡(游击堡), 受镇守、巡抚调遣。 兵备道,与“路”平行,掌管屯田、水利、赋税、运输等事务[1]。各镇的组织机构(表1)。



(注由于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部分内容有待进一步考证,以上为目前研究成果。)

2 九边重镇防御体系的分布

2.1 九边重镇的分布范围和考察

通过文献查阅和现状考察,对各镇的辖区范围和管辖军堡情况列表(表2), 此表与分布图相对应。

2.2 分布的密度

整个长城沿线从总体上看是“一里一小墩,五里一大墩,十里一寨”, 但堡的间距与据京城的距离有关,离京城越近的军镇,堡的分布越密,关口也越多。如延绥镇平均40里一堡,大同镇和宣府镇平均30里一堡,辽东镇仅20~30里一堡。 关和口的分布也以蓟镇、宣府镇和大同镇较多。现河北省与山西省境内不仅有内、外双重长城,且有内外三关及大量集 中的关堡[5],即关、堡合一的设置。长城沿线的关口总共有 1 000多个,现存160多个中有一半分布在此两省。其中多处关口是蒙古部落入侵的重要通道,如居庸关、山海关、古北 口、偏头关等。因为河北省、山西省是守护京城的咽喉要塞, 而辽东镇是女真族入侵的重要通道,三省均处于极其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

2.3 军堡的分类

按距长城的远近将军堡分为三类,前线的堡子、后方屯军的堡子和游击堡。前线的堡子指据长城的距离较近,有的位于长城线上,最远不过几里地。这样的堡规模较小,周长一般在1~3里之间。多居山头上,位置险要,便于瞭望。屯军堡距离长城较远,距离从几里地到几十里地不等,规模较大,周长以3~4里的居多,多位于山谷里,或河流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军士战时守城、农忙耕种。游击堡指游击将军指挥的游历于各堡之间,起协调助援作用的兵士驻扎的堡子,一般规模较小,临时性较强,因此,现状遗存也较差,后方屯军的堡保留状况最好。

2.4 军堡与村堡的关系

前朝的堡子除了军堡之外,大量遗存民间的是村堡。明朝时,边境地区除了少数民族入侵外,还有当地土匪抢劫, 朝廷曾下令民间自发建堡自卫。后来频频发生在堡内举旗起义,反动势力自立为王的祸乱,于是禁止了村堡的兴建。 由于清朝对北部少数民族实行安抚政策,军堡的军事意义丧失,被村民用为防土匪之用的村堡,且在政局不稳的朝代,建村堡以自卫之风甚盛,这些堡子一直到解放前期都存留甚好。村堡与明朝军堡在选址、形制等方面截然不同(图3)。

2.5 军堡的选址与地形的关系

军堡的选址既有很大的灵活性,又有一定的规律性,按地形可以归为四类:①背山面水、前后皆 险;②居高山上、扼守山谷;③谷中盆地、水路并重;④沙漠荒原、城墙相互(图4)。 其中前线的堡 子多据险设防,以①、②类居多,利于防守。后方屯军的堡子,多“于道中下寨”, 即分布在交通要道上,一则守住关口,二则便于运输。以延绥镇为例,镇内共有重要军堡共36个,沿长城大边、二边而设,前线堡子受防守距离限制,按实际距离平均四十里设一堡,而所在地形从东到西呈毛乌素风沙 区到陕北黄土丘陵区的过渡,其间有无定河、芦河 等几大水系经过,从而堡的选址出现了不同的地理特征。

3 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遗存现状

长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即它的管理组织结构、军 事级别设置,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古代战争意义的 消失,荡然无存;但其构筑的军事防御工事,作为其防御体系的载体,却依然历历在目,引导我们随着历史的遗迹去追寻。 长城,自1987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已有许多地段的长城墙体、重要关口、烽台、马市口等受到不同方式的保护,并确立为国家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某些 地段已开发为旅游景点,如居庸关、镇北台等;某 些地段正在或即将做保护规划和建设,如雁门关、 榆林卫城等;也有一些堡正在策划开发为影视城, 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这对于整个长城防御体系来说如沧海一粟,还远远不够,更何况保护与开发的方 法和结果有待探讨。2004年长城被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据中国长城学会调查,目前明长城主墙体基本完好的只有2 000km,约占明长城全长的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的长城墙主体已较大程度地倒塌甚至完全塌毁,另外三分之一的长城已不复存在。因此,当我们把这条巨龙的全貌展现于眼前时, 看到的更多的却是遍体鳞伤的裸露的躯干——残破贫瘠的土堆和碎砖乱瓦。 比较前人在30年前的实地照片和2004年的考察现 状,许多实物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原因有沙尘吞没、水流冲刷、风雨侵蚀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如在城墙上挖储物洞、取土垒院墙;不合理的盲目开发建设,铲平长城墙体,建铁路;及不顾历史原貌用新材料修复长城墙体及其他防御工事,其不可恢复性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文化遗产缺失。 具体分析,已考察地段的长城防御体系的遗存现状。

3.1 总体情况

明代京师附近的军镇,宣府镇、蓟镇的保存情况比距其较远的大同镇、固原镇、甘肃镇的略好,长城 及少数关堡的堡墙有包砖的地段多一些,这与它们地处京师周围,自古是防御的重点地段有关;另外地形越复杂的、不易于到达的防御工事保存情况越好,受人为破坏影响小。

3.2 长城墙体

明长城墙体的包砖大部已毁,仅剩夯土墩,残高约4~7 m,集中毁坏时间为建国前及**时期。九镇中现存较好的长城墙体是蓟镇长城,墙体内外包砖 均达1m厚,上可走人,墙体上烽堠、敌台遥首相望。

3.3 敌楼

敌楼在宣府镇、蓟镇、大同镇保存下来的较多, 其中又以蓟镇境内的更佳。体量完整,底部拱形洞口尚存,顶部垛口毁环的严重些。如界冷口关的敌楼外包砖尚存,内部今可上人。另外大同镇的镇宁楼遗存尚好,外包砖除顶部损坏外主体完好,入口砖雕尚存,但内部坍塌,基座呈方形,边长约16 m, 高约25 m(图5)。

3.4 城堡

城堡大多数存有遗迹,大部分城池的具体位置、 距长城的距离、城池的规模、边界,根据残存墙体的遗迹可以确定。堡门的数量、位置、规模皆存遗迹,瓮城、月城、翼城、坞也可见,但堡门的砖拱大部分被破坏,仅剩夯土层,门扇更无存留。城墙大部分为石块铺砌基础,墙体的包砖和城楼大部分 已不存,只剩夯土层,残墙高者5~6 m,低者为1 m 以下的土墩。图6所示是镇城、路城、卫城中留存尚好的城池示例。

3.5 建筑

堡内的道路结构、住宅和庙宇的现状多数损坏严 重,部分军堡转变为村堡后得以保护完整。堡内道路 结构的遗存情况以延绥镇为例。延绥镇驻有三十六个 前线军堡,现堡内还保留着十字街,街**有楼的有: 镇羌堡、神木老城、高家堡、建安堡、定边老城等五 个;堡**有楼,街道无存,但从道路上还能看出十字 形结构的有:宁塞营堡一个;**有楼,现存一字结构 的有:镇羌堡、波罗堡、榆林卫城等三个;堡内**有 楼,但道路结构无存的有:归德堡、怀远堡等两个。多 数道路结构尚存的堡内住宅现状是排列较为整齐,但 民居形式多为翻新的砖瓦房,山、陕偏远地区还有部 分窑洞土房。堡内原有的庙宇所剩无几,现存庙宇多 为清代或近代修复或在原地重建的。但堡内留存的戏 台较多,大多数堡内或堡外正对堡门处均有戏台,多 经破坏后村民集资重修,结构装饰都很简单,唯大同 镇的马营河堡内的戏台,堪称精品。它始建于乾隆年 间,为歇山卷棚勾连搭屋顶,柱间斗拱龙头含珠雕刻,台口宽9.2 m,进深9.2 m,台基高1.05 m,现已得到 地方政府部门的保护。

结 语

堡城因为有人居住尚可存留,纯军事功能的烽火台、墩台、长城墙体等存留就更难了。“长城”这一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指线性的长城墙体,应将包括长城墙体在内的所有防御工事——关口、烽堠、驿站, 城堡,乃至其依托的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历史 研究和保护利用,根据现状设立完整长期的保护方案,为今后的历史、军事、建筑、艺术等各方面的研究提供真实宝贵的实物资料。

■ (注 此文的资料和图片均为课题组成员绘制和拍 摄的,成员有:李哲、谭立峰、倪晶、苗苗。)

注 释

1) 主要资料来源:

董耀会.瓦合集——长城研究文论.科学出版社,2004.45;艾冲.明代陕西四镇长 城.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3

2[]杨时宁(1537~1609)撰《宣大山西三镇图说》 中记载:“总七路险隘,上西路、下西路、南路、 上北路、下北路、中路、东路。” 可见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路的划分,表中仅选其一。

参考文献

1 艾冲.明代陕西四镇长城.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0.

2 魏保信.明代长城考略.文物春秋,19972

3 华夏子.明长城考实.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

4 刘谦.明辽东镇长城及防御考.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9 .

5 罗哲文.长城.长城文化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长城纵横万里,九大沿边军事重镇,起到了多大作用?
长城博览在山西|穿越古代,了解明长城的军事防御体系
北方的军镇体系的规划:从无到有的“九边”重镇
“辽东边墙”到底有多强?
大明蓟镇防御体系,古代王朝大修长城的最后一次努力
外国人镜头下1908年的陕西榆林,重温当年雄浑苍凉的九边重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