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制瓷笔记》节选——好茶杯的标准
userphoto

2022.10.23 上海

关注

关键词:好茶杯 不同的器形适合不同的茶花神杯是外柔而内刚 马蹄杯则是外刚而内柔

 

茶道的用具很多,最核心的无非是两种:淘茶器与饮茶器。前者主要是壶与盖碗。也有一种碗泡,直接拿大碗,泡起来难度较大,用的也少。而壶以紫砂为上,瓷壶虽有茶人倡导,如今显然还远不敌紫砂,但盖碗则为瓷制。饮茶器则为茶杯,材质虽多,玻璃、紫砂不一而足,却不受茶人重视,一般的使用也多以陶瓷为主,所以茶杯基本是陶瓷的天下。

 

如此,一款好的茶杯有没有标准?

 

说到标准,不免严肃。事实上,一类事物要定好坏的标准,也不可能,而一些考虑的准则,也许可以讨论。这里,我们只说瓷器茶杯。

 

我想,好茶杯的要求,首要是宜茶,品味。茶杯用以喝茶,材质再名贵,工艺再复杂,画面再精美,如果不适用,甚至不能用,就很难说是一款好茶杯。深究起来,又要看器型,大小与质地(胎釉)。后面细说。

 

宜于品茶味之外,还需可观。古人说一件瓷器“首重画工”,因为器物上的装饰往往易于成为视觉的焦点。茶席也好,个人的品饮也罢,品味之前,先将赏器。故而一只好茶杯要好看,赏心,悦目。

 

总之,一款好茶杯,可观赏,可品味,算是最核心的要素吧。不过,这两个要素又都大有文章。

 

品味

 

好茶杯首先要好用,宜茶,助于茶之味

 

首先是器形。讲究起来,不同的器形适合不同的茶,如前些年流行的喝熟普,都喜欢口大而浅的杯形,因其散热快,适豪饮。而香气重的茶品如岩茶,高身的杯形就宜闻香。当然也有的器形,各方面都比较均衡,各种茶品大小通吃,像铃铛杯。这是大的方面。细节的品评又要考量口沿、器身和足是否处理得精准恰当,整体的气质是否把握得好,比如花神杯是外柔而内刚,而马蹄杯则是外刚而内柔,这完全在于对造型艺术的理解。

 

再是大小。太大与太小显然都不适合饮茶。景德镇的传统工艺制作茶杯常常会以器形来迁就工艺,比如一个画面,杯子太小画不下,那就放大,直到可以容纳画面。有时候,不但喝茶嫌大,就是喝水,也要胀肚。不过,到底多大是最合适的,其实也没有标准。不同的茶,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数,所用茶杯的大小都会不同。一次和老古竹斋聊及,他说他的想法是,浓度越高,杯就需越小,这样,即使是不同的茶,整泡下来,摄入的“茶量”是差不多的。而我自己一个人喝茶时,就常爱用压手杯,配一小壶,一壶茶倒一杯,大口豪饮。当然,个人的喜爱其实不在讨论的范围之内。但人数的多少特别是茶席上人数的多少,显然也与杯的大小密切相关。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是杯子的厚度。成化鸡缸杯极薄,而永乐压手杯极厚。一方面,厚度涉及风格,是轻灵还是厚重,是巧还是拙。而使用上,又涉及茶汤温度的保持,以及接触口唇时感觉的细微差异。没有定见。

 

以上的三点,说来总有点隔靴搔痒,语焉不详,仿佛只是一些模糊的原则。不过,品茶又何尝不是如此。其间的妙处,总是意会多于言传。不过,最后的一点,似乎可操作性就要强多了。这就是质地的感觉。

 

质地的感觉其实又包含胎与釉两个方面,不过胎是骨,釉是肉是皮肤,给人最直观的观感与触感,也是直接接触茶的部分。现代的透明釉更接近于玻璃,与古代的草木灰釉有不小的差异。古玩行当里面经常说新物有贼光,其实与釉的质地有很大关系。因为玻璃更透,光线直入直出,容易“刺眼”,而灰釉中的丰富气泡使光线不断地发生漫反射,于是显得温润。实际上,不但视觉上有差异,用起来,也是大不相同。传统的灰釉对提升茶的品质有帮助,很多老茶客都注意到这一点,虽然科学上没有深入的研究与解释,却是许多茶人的共识。

 

可观

 

好茶杯必可观。一只茶杯,品茶之前,用流行的话说,你看或不看,它都在那里。所以从时间上来说,可观还在品味之前。

 

观什么?画面(装饰),器形,胎釉

 

好瓷“首重画工”,小了说,画工是各种画,大了理解,是陶瓷的装饰手法。总的来说,陶瓷上的装饰手法极其丰富,但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画,二是色,三是雕刻。

 

陶瓷上的(可以称为彩绘)与国画不完全对等,范围恐怕要更广一些。但凡国画中有的花鸟、山水、人物,陶瓷上都有,而陶瓷上还有一大类是纹饰,一般只出现在工艺美术之中。而纹饰与画面的结合在陶瓷中也大量出现。陶瓷彩绘最为著名的是青花,这当然是从工艺上来分。青花之外,更有粉彩。还有五彩、斗彩、新彩、素三彩之类。对于门外汉来说,区分这些名称已经够人头痛。不过简单地说,青花是单一颜色(蓝色)的绘画,其他的都是多种颜色。事实上,了解工艺对于欣赏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对于彩绘而言,重要的是绘,想要更好地了解,功夫要下在绘画的欣赏上。这是很多爱好者甚至一些专家常犯的错误。比如说到元青花绘画水准之高,必是出自大画家之手。但放在元代大家的作品中一比,你就知道那是个笑话。并不是说它画得多差,而是放在绘画史上看,完全没有讨论的意义。好像高中的学霸走进博士后的实验室。所以,一只杯子画得怎样,你其实完全可以不懂工艺,以绘画的要求来看,足矣。当然,深入地了解陶瓷彩绘的工艺与装饰手法,会带来更大的乐趣。

 

装饰的第二类是色,彩绘当然也有色,但陶瓷中有一类完全以色为装饰,通称色釉,也叫颜色釉。而色釉之中,又以单色釉为多。比如人类陶瓷史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瓷器就是青釉,是色釉的一种。青釉中人们熟知的有龙泉窑,实际上汝窑也是青釉的一种,“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越窑也是青釉,还有一种极为著名而神秘的“秘色瓷”,其实也不过是青釉的一种。最初青釉的产生不是因为人们追求青色,而是因为釉料里的杂质去不掉,无法烧出后来的透明釉。当然后来就变成一种自觉的色彩上的追求。

 

青釉之外,红黄蓝白黑各种色调在陶瓷史上一一粉墨登场,清代之后,几乎进入无色不有的境界。再拿青釉来说,景德镇窑的青釉之前,某时某地能烧出某一个漂亮的青色,就足以名垂瓷史,朝鲜历史上曾烧出过一种近于翡翠的青釉,已经使它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越窑也好,汝窑也罢,也都是青釉的一种。但清三代的青釉瓷却是随心所欲,几乎能够烧出你想要烧出的任何青色。当然青釉已经没有特别的技术难度,最难的当属高温红釉,古代有民女跳入窑火祭窑而成的凄美传说,时至今日,亦是难制的品种。而单色之外,也还有多色的,如窑变釉,出窑万彩,变幻莫测,但都不是主流。

 

说了这么多,对色釉的欣赏似乎变得复杂。但回到原点,又非常清晰简单。事实上古人对色彩的追求,与今人对色彩的欣赏并无不同。了解这一点,你就能知道,一只色釉的茶杯好不好,只要看它的颜色好不好。工艺的了解有助于成本、价格的判断,无助于美的欣赏!

 

再有一类装饰是雕塑。雕刻装饰由来已久,不过总的说来,其实也并没有脱开画的范畴,只是更为立体,如果有一些对雕塑的了解,显然会对欣赏更有帮助。

 

当然,各种装饰手法也不断地融合,交差并相互影响,有的时候多种装饰手法置于一物,产生诸多意想不到而令人称叹的效果:有的时候,又会导致繁缛甚至古怪,这都源于审美的高度与把控的能力。

 

观的第二个重要部分是器形。所有的器物,天然就是造型艺术。事实上,器物最核心的部分,首先是型。画是后来居上,抢了风头,但没有型,画也无所依存。并且,器物上的绘画必然也要结合型。当代有很多画家在瓷器上创作,常常是简单地把纸上的画画到了瓷上,就难有精彩的作品。小到一只茶杯,造型上有哪些的讲究?细的说为,首先口沿器身与底足,各部分协调,比例恰当。看看传世的经典,莫不如此;其次线条的处理干净利落,挺拔也好,雍容也罢,高挑或宽博,器物的每一处线条都不含糊,才能体现出它的气息与气质。当然,一只茶杯,在器形上,又同时是适用性与观赏性的焦点。

 

最后看胎釉。我们现在去博物馆看古代的陶瓷,近些侧光看看釉面,常常会觉得像湿的一样,会有油一样的感觉,腻腻的,显得温润,像玉,有一种温度。事实上,好的胎体也是如此,只是胎罩在釉下,不容易直接地接触与感觉。不过一般来说,大部分的杯子在底足上是不上釉的,能够透露瓷胎的信息。古代官窑的胎体油性强,断裂处往往都不特别锋利,所谓骨肉停均,既坚固硬朗,又不锋芒毕露。所以,宋代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青白瓷就得到了假玉器的美称,也能够让我们了解好瓷需如玉

 

总之,一款好茶杯,可观赏,可品味,算是最核心的要素吧。一杯之小,却是一大片天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瓷瑰宝--绞釉瓷(宋金元明)
描金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上篇)-关于建盏
元代陶瓷几个显著特点
宋吉州窑黑釉木纹茶盏
特展回顾 | 深圳博物馆老馆之”宋元时代吉州窑瓷器特展“精品茶盏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