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治下利10法探讨及评注
以下十条为转载,来自网络。《伤寒论》涉及下利的条文90余条,现将主要治法总结出10种,列举如下。
一、表里双解法
32条,“太阳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以疏解二阳经表之邪,表解里和,下利证自愈。
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二、健脾除痞法
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甘草泻心汤主之”。
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噎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三、泻热通滞法
256条,“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374条,“厥阴下利沾语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四、刺灸壮阳法
308条,“少阴并,下利便脓血者,可刺。拟选关元、天枢、脾俞”。
292条,“少阴病,吐利……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32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小者,当温其上,灸之”。
362条,“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
五、清热解毒法
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
371条,“热利下重者”。
373条,“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
258条,“脉数不解,必协热便脓血”。可用白头翁汤主治。
六、温健固涩法
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必利在下焦,赤石脂禹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七、涤水逐饮法
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真武汤主之,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猪苓汤主之”。
八、温里回阳法
354条,“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急当救里,宜四逆汤”。
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通脉四逆汤主之”。
314条,“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九、疏达阳郁法
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疼,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十、温清并施法
338条,“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久利,乌梅丸主之”。
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唯脓血,泄利不止者,为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作者评注:
来看一下,上述所总结的治疗下痢的几个方剂:葛根汤、葛根芩连汤、桂枝人参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大承气脉、黄芩汤、白头翁汤、真武汤、猪苓汤、赤石脂禹粮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四逆散、乌梅丸、麻黄升麻汤。灸法(少阴、关元、脾俞、天枢等)。另外,通过条文、临床,笔者还发现、大柴胡汤、小柴胡加芒硝汤等具有治疗下痢的情况。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大的方法:
1、通大便治痢。这种情况,就是肠胃有陈腐,把宿便清除以后,自然痢就止了。
2、解表治痢。这种情况,就是表证未解,表里未和所导致的,解表解肌,跟提壶揭盖一样。
3、直接止泻。这种情况,就是正气虚,里邪已清,但正气虚不能固涩所导致。
4、利小便止泻。这种情况,就是水邪较多,通过利小便,把水气从膀胱走掉来止泻。
5、解表和里止泻。这种情况,就是表未解,里有邪,表里不清,依势而治,则泻止。
6、温阳止泻。这种情况,是命门火衰,因肾司二便,肾气虚,大便失常,通过温阳来止泻。
7、疏肝止泻。这种情况,因肝与大肠通,肝主疏泄,由于肝气郁滞引起的情况。
8、解毒止泻。这种情况,就是外入毒邪,或者内毒雍,因此可以用此法。
9、加强循环、补充能量止泻。这个就是三阴为病,人体体能低落所采用。
10、健脾止泻。脾运化功能弱引起的,可以因势而治。
11、治疗厥阴风气,改善内分泌。由于风气过盛,内分泌紊乱而导致。
综上所述,无非外感、内伤所引起,正、邪传盛。自古治疗,有一句顺口溜“痢无止法”,说的是治疗下痢,不要直接止泻,这种情况比较少,不能“闭门留寇”。而用抗生素、消炎药来对抗,也不是好方法。往往在消炎止泻的同时,会导致菌群失调,损伤正气,愈后易引起消化代谢失偿而产生三高疾病。产生以后,要健脾补脾阴这些来治疗,经典方药就是资生丸。但是象出现赤石脂禹粮汤的情况,有的小孩出现急性的、过泻的情况,可以用一些止泻的药,象礞脱石散这些,这时候要及时补充糖粉与盐份,过厉害的,通过输液等及时补充盐、糖,拉完肚子后,及时用一些维生素B复合片这些,或者加强发酵的,象乳酸菌素片这些,是非常好的。刚拉完要及时健脾和胃,开一些参苓白术散及三仙之类的,助于加强正气。
这些方法,可以贯通使用,临床当中,病不是按照这个常规出牌的。比如:急性病毒痢疾,一天几次十几次拉,发高烧,浑身痛骨节痛,这是典型的排异反应,应该及时把病气清出去,用透表、清湿热、利水湿、和解少阳调三焦来综合治疗,试出一方:白头翁、黄连、黄芩,白芍、秦皮、银花、连翘、牛蒡子、柴胡、茯苓、白术、猪苓、甘草,这个药方根据情况加减治疗速度很快,往往一两副就好了。然后再健脾疏肝、补充菌群等行调节消化功能。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和以所利,佐以所利,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运用中药、西药,关键是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治疗,并不是执著于中药、西药,看情况而用,治好病为准。凡是有利于患者病恢复的药、方法、方式,包括饮食、禁忌都是为了治疗,不能抱有成见。有的人拉肚子,还鱼肉的吃,喝酒,吃辣的,肯定好不了,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刚拉完肚子,不要吃油食,吃酸辣生冷刺激性的,喝些盐糖水,适当喝点酸奶也可以,增强恢复消化功能。
头痛、感冒、拉肚子是最常见的病证,每个人应该会治疗。
无我见道。佛法所谓烦恼,就是我执,法执,无分别无执著,即可圆融。
【好文分享】
不管你在哪里读到有知识价值的好文章,请记得随手发给赵五味,投稿到40304452@qq.com或微信:zhao-renwu,好文章与更多好学的人分享。
关注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仁斋直指伤寒类书】卷七
[卷一百二十二 伤寒门] 下利
《伤寒论》学习笔记60
伤寒百证歌
痧疹发作又腹泻,姜佐景这样治
古朴回到本草学伤寒======桂枝人参汤(第六十七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