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讲坛 | 曹建召: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理性的回归



最近听了一些课,阅读了一些教学实录,感觉最深之处莫过于课堂教学的非理性成份之多, 课堂教学变成了教师自家的自留地,  自己想种点什么就种点什么, 原来我们所批判的“少费慢差”演变成现在的“假大空虚”。观摩课、示范课中的作假、演戏成为常态, 以至形成所谓的“听不到假的, 觉得不痛快,看不到假,觉得不过瘾”的怪现象。现就笔者看到的几个教学案例做一简要分析。


>>>>

一、课堂教学重在“作秀”


《现代汉语词典》对“作秀”一词做如下解释, “表演,演出;指为了销售、竞选等而进行展览、宣传等活动;弄虚作假,装样子骗人”。教师当然不是演员,教师上课更不是表演、演出;那么教师上课进行所谓的“作秀”, 不是“为了展示自我, 为了展示学校而进行的一种有效的宣传活动”, 就是一种“故弄玄虚,装腔做势地骗人活动”。我们来看一位老师在讲《螳螂捕蝉》时设计的导入语:

师:你们喜欢听谁的歌?

生:刘德华。

师:你是深沉派!(生笑)

师:你呢?

生:那英。

师:你是柔情派!(生笑)

生:刀郎。

师: 你是实力派的! 我也喜欢刀郎的歌。(板书:刀郎)

师: 说起刀郎, 我总忍不住要发笑。 因为刀郎这个名字和一种昆虫关系很近。

生:什么昆虫?

师:刀螂呗!   (给“郎”加“虫”旁。)

师:有谁知道“刀螂”?

生: 它是一种绿色的小昆虫, 长长的身子, 有一对翅膀。

师:说得对!刀螂是一种益虫,又叫螳螂。(擦去“刀”,换成“螳”。)来,一起读。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课文“螳螂捕蝉”(补充板书: 捕蝉)。一起读。

如果学生没有说出刀郎这个歌手, 真不知道老师的圈子还要绕多大。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展示自己的幽默与风趣, 真是难为了这个老师。 “螳螂”与“刀郎”,“昆虫”与“歌手”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不得不佩服我们老师想象力,这种课前的导入除了哗众取宠,增加笑料,真的不知道对这堂课的教学有何益处。

课前导入重在“激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思考的兴趣,探究的兴趣。我们的导入如果选择跟课文内容没有关联的玩笑、趣谈, 除了仅仅引起学生的注意,别无他效,追求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从何谈起。这种无视课堂教学规律, 以展示为目的,以牺牲学生的求知为动机的非理性课堂教学, 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

二、课堂教学追求“越轨”


课堂教学要“越轨”,此处的“越轨”应理解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超越”。 受凯洛夫“五环节教学法”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已被人为地分隔为相应的板块, 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是一种束缚。新课程倡导“对话”的教学理念,许多教师也为此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课堂教学取得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这其中,也有一些追求“越轨”而“越轨”的教学,这种“越轨”的成效值得我们反思。这是一个教师教学《山中访友》的教学片段:

黄君玮(学生):既然作者那么热爱自然, 将一草一木都当作亲人, 他为什么要采下这朵小花呢?

生: 我很赞成黄君玮的看法。 作者既是小花的朋友,就应该爱护它,让野花自由地开放就是最好的方式。

生: 我觉得作者也并不是存心要伤害这朵小花。只是无意识地采下了它。

生: 越是无意识的动作越能说明问题。

师: 那你说说这一举动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作者虽然比一般人觉悟高一些。但他做得还不够完美。

生:正是这个无意识的举动,折射出了大部分人的“人类是自然的主宰”这一思想。

生: 我们不能一方面呼吁大家保护自然。 一方面又去伤害自然的某一分子。

师: 前面这几位同学的谈话很让我感动, 在环境保护成为全球最迫切任务的今天, 如果大家都能有他们这样的认识, 我想环境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了。

在另一个教师的课堂上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有一个男生高高举起手臂,老师停下来,让他站起来说。这位男生说:“作者把朋友们写得这样好,他这样爱着这些自然朋友,他为什么会摘花呢?”老师微笑着说:“是啊,他为什么摘花呢?大家讨论讨论。”顿时,大家议论纷纷,气氛十分热烈。一生:“是作者太爱自然了吧。他情不自禁了。”一生反驳: “那不行,大家都情不自禁, l3亿人都去摘,花就被摘光了。”那位男生辩解: “山里的花都是野花, 不珍贵,摘一朵也没什么。”有学生站起来反驳: “那也不行。无论什么花都是有生命的, 都应该保护。”老师即兴发挥:“我同意这个观点,众生平等。无论出身卑微还是高贵,无论平凡还是伟大,所有生命都有生的权利和尊严, 任何人不可以践踏。”又是后排那位学生很着急地站了起来,说:“我不同意前面同学的看法。”老师略作惊讶“为什么?”他说:“作者并没有真的去摘花呀, 作者是一种想象, 表现他和自然融合成了一个整体, 所以, 花不会笑他, 鸟不会羞他。”老师笑道“我想和你握手,我也有这种感觉。这样的解释也许更符合艺术的真实。” 另一学生道: “不管他有什么理由,摘花就是不对。”又有学生起来说:“诗人有做女性的愿望, 想摘花戴。”学生们听了笑了,前来听课的老师也高兴地大笑起来。此时铃响,老师说:“争论没有结束,我们该怎么对待自然,请同学们下去继续思考吧。”

教学中老师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突发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超越了教师对课堂的预设, 把握好课堂“教学事件” 可以彰显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 上述两个教师很好地超越自己的课堂设计, 实现了对常规课堂教学的超越。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师生的这些讨论到底在学生心中留下什么: 对作者的质疑?环保意识的加强?培养了批判反思精神?对教材编选者的不信任? 显然, 这些目标跟教材本身所要传达的价值取向是根本不相关的。 教材中关于“采花”一段的讨论,很大程度上学生把生活与文学相混淆在一起去理解文章, 作者把花戴在自己头上,其实是把自己的身心和自然融为一体的表现, 这里的摘花并不是破坏自然, 而是亲近自然, 不是扼杀生命,而是身心交融,这里体现的是文学的审美功能, 而非生活的实用功能。 从整篇作品去理解此句,我们会发现这里的 “摘采花” 更深一层只是作家的一种主观想象,如果把想象当同于现实,我们课堂上的这些讨论,又有何意义呢?走向师生对话的课堂教学,更多表现为一种平等、民主和自由,但一定要准确把握所对之话是什么内容?如若不然,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越轨”, 其结果必然是耗时而无功。


>>>>

三、 课堂教学谋求“另类


教学的最高境界应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 但“另类”不是,“另类”追求的是一种与众不同,一种别出心裁。如何面对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另类”,我们也不能拿出教科书的所谓的教学规律来扣帽子。 但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视角来审视课堂教学, 教师的“另类” 是否对学生有启发, 是否对学生的发展有帮助,是否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指导作用。下面是一节“另类”语文课堂教学:

今天学新课《大江保卫战》,  由于涉及长江, 我就问了一个问题: 长江在哪儿?好一会儿,有一只手举了起来,我期盼着,可仍然只有一只手,无奈我只能叫这“唯一”来回答, 他很得意, 打开资料,旁若无人地读起来,没等他读完,我就示意他停下,反问: “这还需要读吗? ”我继续问同样的问题, 我继续期待着,可这时连一只手也没有了。沉默,还是沉默, 可我的心却在沉默中爆发了: “如此简单的问题, 而且以前社会课上已介绍过,你们竟然不知道, 没有反应?……”我气得不想说下去。看着学生无神的目光,我的大脑急速运转,是和以前一样,批评几句继续上下去, 还是停下来等学生弄明白了再讲? 看来太多的说教, 过分的责备已激不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于是我就决定上一节空白的课。

学生们一个个正襟危坐,看着我,好奇的目光中透着为什么,我也不说话,用目光与他们交流。一会儿, 有好多学生意识到了,开始沉思起来。很快下课的铃就敲响了, 一节语文课就在沉默中过去了, 可学生一个也没有站起来与我说再见, 我就在沉默中开口了:“同学们, 今天的家庭作业是‘告诉老师, 今天的语文课我学到了什么’”。第二天,没想到,小手如林,看来他们做了充分准备。

“空白”的语文课,确实与众不同,而且老师也得到了自己期望的,“小手如林”,积极踊跃的回答。但是透过这堂“空白”的语文课,我们看到什么。真的如教师所言: “一节空白的语文课, 虽不怎么好看,是黑白的,但结果却是耐人寻味的,是彩色的”。我们知道中国艺术境界追求一种“空白美”, 这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境。反观上例,我们不仅要追问: 教师“空白”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的“空白”真的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学生真的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吗?  “空白”的课堂真的是彩色的吗?  “长江在哪儿? ” 可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会只有一个学生举手?我们来看一下这个举手的同学,“他很得意”,当老师让他回答时,“他旁若无人地读书起来”,可是,没等他读完,老师的一句“这还需要读吗?”让其戛然而止。如果这个学生是我们自己,我们还会下次再举手回答问题吗?由此可以联想,其他学生为什么没有举手。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做何反馈, 教师自己是否首先应当自我反思。另外,一堂课的沉默,老师站在教室看着学生(案例中教师用“期待”), 这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斥责, 第二天学生的踊跃回答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的回答, 又有多大程度上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反省。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又岂是一堂两堂课可以解决的, 学生不习惯于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 也是师生之间长期没有形成一种民主的气氛,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结果。 案例中教师也提到“是和以前一样, 批评几句继续上下去”。 习惯成自然,要改变学生, 教师首先得改变自我, 谋求通过追求课堂的“另类”去实现, 其结果值得商榷。


>>>>

四、课堂教学重在“表演”


一位老师讲《西游记》的节选《猴王出世》, 教师用了不到十分钟时间就把教材处理完毕, 接下来的时间里教师用合作学习的形式, 让同学们分组展示其合作成果: 第一小组介绍《西游记》全篇, 第二小组拓展到古代四大名著的分享, 第三小组演唱歌曲《白龙马》《敢问路在何方》, 第四小组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教材中猴王出世的动作形态, 第五小组向大家展示课外搜集到的有关猴王的脸谱、 邮票等图形图案。一节课有说、有演、有唱、有跳,声光电手段俱全,从一个节选,说到全篇,再延伸到四大名著, 内容丰富、视野开阔。下课了,我总觉得课上少了些什么:课文处理这样草率,学生能理解吗?学生关于四大名著的介绍,是他们读过了,不是网上找来的?语文课到底要做怎样的加法?课内增加的异质声音愈多教学效果会越好?教师把课堂放手还给学生,讲的越少越有效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从课文中找到了一个句子“山中无甲子, 寒尽不知年”, 就其中的“甲子”一词逐一询问各学习小组,竟无一人明白。 到是在小组汇报四大名著的同学手里看到了四大名著介绍的文字稿,答曰从网上找的。语文课逐渐迷失在百度的丛林之中。

当课堂变得越来越活跃, 学生的展示时间越来越长,学生展示的花样越来越多样的背景下,冷静反思学生的展示,我们不仅会问:学生展示了什么?展示的目的何为?展示的对象是谁?学生通过展示学到了什么?只有当我们进一步追问,反思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展示行为时, 才能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热闹中对学生的展示进行重新的定位。

透过这些“作秀”“越轨”“另类”“表演”的课堂教学, 我们看到的是语文课堂教学走向了一种非理性误区。教师的教学在没有走向规范,而是趋向于一种低层次的个性化。 于漪老师曾多次表达对常态课关注, 因为教学目标的实现、 语文能力的培养只能体现在扎扎实实的常态课中, 那种哗众取宠的课是没有生命力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课上如何对待学生的“出错”
教师评课用语集锦
小学语文质量教学
学习名师,成就自己
对语文和语文教学的认识
高效课堂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