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切磋琢磨、举一反三

《论语》感悟(十五)

 

文/王营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靠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逢迎谄媚,富贵而不骄奢淫逸,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不如贫穷仍然快乐,富贵而喜好礼节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制造玉器那样,‘切割、锉刻、雕削、磨光’,是不是讲的这个意思?”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把前面的道理告诉你,你可以领悟后面的道理。”

感悟:这是一段师徒之间的简短对话录,孔子意在启发子贡做一个“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但其中包含着深刻的教育智慧。

一是从这则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徒弟之间在人格和地位上是平等的。弟子可以摆出自己的观点,与老师展开面对面的讨论;老师没有武断地否定弟子的观点,而是循循善诱,将讨论引向更高层次,并让弟子悟出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这大概就是“启发式”教学吧!可见,启发式教学必须建立在师生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如果老师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启发式教学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是从这则对话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具备高超的表扬艺术。当子贡悟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时,孔子适时进行表扬,高度评价子贡对《诗经》的感悟已达到老师的水平,并且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种表扬有理有据,发自内心,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同于“你真棒,你真行”之类的套话。

三是从这则对话我们还可以看出,无论是加强个人修养,还是做学问,都要养成“切磋琢磨”的习惯。讨论就是一种切磋学问的好方法。俗话说,真理愈辩愈明,由于受认识水平的限制,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别人可能有不同的意见,经常与别人讨论问题,尤其是与哪些比自己学识水平高的人讨论,可以及时纠正自己的偏面认识,提高学识修养。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中大力倡树讨论问题的良好学风,遇到问题,不但要和同学讨论,还要敢于和老师讨论。

四是通过这则对话,还使我们明白了做学问要“举一反三”的道理,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告诸往而知来者”。有的学生读书、学习不求甚解,教一会一,不知变通,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解决变式类问题,从而影响了个人今后的发展。“举一反三”实际上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这种习惯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孔子的教学方式,启发诱导
这句话,说透了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
问一得三
陈亢是孔子的弟子,伯鱼是孔子的儿子 陈亢问伯鱼:“你是老师的儿子
孔子的教育理论与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