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秀策略与艺术

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秀策略与艺术

 

课堂教学“度”的控制

凡事均有度。度,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它揭示事物保持稳定性的数量界限,这个界限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分寸”,把握好“分寸”,就能取得较佳效果,否则,可能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1、讲授有度

讲授,是教学中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教师的讲授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讲授中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度”。

(1)讲授的量度。

量度也即是教师遵循教学计划和教材所决定的教学进度,教师应恰当地确定每节课的教学量度。容量过多,知识密度太大,许多内容就只能浅尝辄止,蜻蜒点水,造成隔食现象,出现“夹生饭”;反之,知识密度过小,又会影响整体教学进度,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学生往往处于“饥饿状态”。

(2)讲授的深度和广度。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拓展和深化,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点,是完全必要的,但这种拓展和深化也必须有个“度”,这个“度”就是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在讲授中忽视了这个“度”,随心所欲,肆意拓展和深化,学生则可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得要领,初中化学尚属启蒙阶段,这个分寸没有把握好,讲授无“度”,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化学深不可及的心理。

此外,教师在讲授中的音量,表情和动作等的适度,也会增强讲授的效果,恰当的比喻,联系日常生活实际的事例,加上幽默的语言等等,也是影响讲授效果的因素。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变换“角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力求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这样做将使学生思路广开,知识贯通,学得更活,对今后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均有益处。

2、提问有度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设计的提问,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教师对这个“度”的把握,直接影响提问的效果。

(1)提问应做到难易有度。

所谓难易有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的状态。一般说来,教师的提问应力避简单化。力求具有思考性,如果没有思考性,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启发学生回答的兴趣,但问题不能过难。过难也会使学生思维的马达难以启动而卡壳,同样也不能真实有效地检验学生的水平。

(2)提问的范围大小应有度。

范围过小,易简单化,也就失去了提问的实际意义;过大,学生半天说不清,不仅影响课堂教学,且提问对象会受到很大限制。

(3)提问对象要点面有度。

要想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大多数,要重视提问覆盖面。注意把握点、面的结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善于根据问题的难易、大小,区分出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3、测试有度

测验和练习是教师进行教学反馈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获取教学信息,改进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布置一定的练习或进行适当的测定是完全必要的,但我们必须防止盲目性和随意性。

(1)考虑学生的承受度。

目前,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过重,在教学中,如果我们不从实际出发,把学生引向书山题海,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不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所谓承受度,就是要求教师检测训练时,从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出发,精讲精练,题量适度。

(2)题目要有区分度。

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或检测题要能真实地反映出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出题、选题时,既要注意知识覆盖面,每一章节都要充分考虑,都要有适量的练习题或检测题,容量要覆盖知识点,否则,获取的信息不准确、不全面;又要注意梯度,即基础题、中档题、综合题要有恰当的比例,没有梯度,比例失调,获取的信息同样不准确。此外还应注意题量和时间的关系,应尽量保证学生在按教学计划分配的时间内完成所布置的全部习题,并有时间进行检查,在测练中,教师只有把握好这些度,才能有助于我们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寻找教学“瓶口”的艺术

 

有位教育家把学生比作瓶子,把向学生灌输知识比作向瓶口倒水。这个比喻贴切、生动,对我们搞好教学颇有启发意义。

瓶子,一般是瓶肚大,瓶口小。往瓶内装水,首先要对准瓶口,并且流量和流速都要适当,这样,才能通过瓶口往瓶内装很多水;否则,如果倾倒得太多太急因而大多流在瓶子的外面,又有何益呢?

学生学习知识,也有个“瓶肚”与“瓶口”的关系问题。不过,这个“瓶肚”没有底,“瓶口”也因人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地说,青少年在学习上的“瓶肚”是很大的,只要我们的教学方法对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找到了学生智慧的“瓶口”,弄准了“瓶口”的大小,把握好了“流量”和“流速”,就能把知识很好地教给学生,而学生则可藉此学到很多很好的东西。

然而,有时我们并不善于找智慧的“瓶口”,以至在向瓶口倒水时,水都倒在了外面,还认为学生笨,怪“瓶肚”太小。而实际上,问题可能不是学生的“瓶肚”小,装不下了,而是发生在“瓶口”上。学生“瓶肚”虽大,但教师却往往不善于对准学生智慧的“瓶口”,甚至连“瓶口”还没有摸到,这就难怪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了。

无论是总结教学经验,还是探讨教学方法,都有认真研究一下学生这个智慧“瓶口”大小的必要。各人智慧的“瓶口”大小不一样,除了天资和开窍早晚有不同外,就通常而言,直接经验多和知识面宽的学生,其“瓶口”较大,反之则“瓶口”较小。如果我们能使传授的新知识和学生的直接经验、间接知识联系起来,也即摸清学生智慧的“瓶口”的位置和大小,学生对新知识就会较快较好地接受并掌握;反之,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知识实际,不看“瓶口”的大小,传授知识象瓢泼大雨一样,一股脑儿地往下倾泻,那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首先应研究一下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摸清楚他们的知识底子,找到其智慧的“瓶口”。只有通过这个“瓶口”,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讲课离不开提问。人们常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这是因为它不仅要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同时还应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这就是教学艺术的魅力。作为课堂教学方法之一的提问,应该是也必须是讲究艺术的。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的思维交流过程,教师教得怎样,学生学得如何,需要通过一定方式了解。课堂提问即是方式之一。课堂提问不仅作为教学方法,还被作为了解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情况的反馈手段。提问过程即信息反馈过程。充分利用提问反馈,捕捉信息,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不利用提问反馈,收不到信息,或提问不当,信息反馈受阻,则将影响教学效益。因此,要取得好的、受到学生欢迎的教学效果,也不得不讲究提问艺术。提问作为一种教学艺术,应该怎样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呢?

一、在提问内容上,讲究五讲。

1.目的性目的性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提问是为教学要求服务的。为提问而提问是盲目的提问,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能分散精力,偏离轨道,浪费时间。备课时就要描述出提问的明确目标:为引出新课?为前后联系?为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为引起学生兴趣?为引起学生争论?为促使学生思维?为总结归纳?等等。要尽可能剔除可有可无、目标模糊的提问,保留目标明确、有实际意义的提问。明确提问的目的性,就能使提问恰到好处,为教学穿针引线,产生直接的效果。

2.启发性启发性是指提问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方向。启发性不仅表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教学实践证明,提问后出现冷场,不是学生启而不发,而是问题缺少启发性所致。提问有启发性,是启发式教学原则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

3.逻辑性逻辑性是指提问和教材间具有的内在逻辑联系。提问要按照教材知识结构的内在顺序和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序进行。设置问题,环环相扣;解决问题,层层剥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提问时不注意逻辑顺序,深一脚,浅一脚,重一脚,轻一脚,会造成学生思路混乱,影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问讲逻辑性,是认知规律及教学的系统性原则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

4.针对性一方面,要针对教材实际。提问要紧扣教材,把握住重难点,有的放矢。教材的重难点,是教学的主导方面。在重难点上发问,在关键段落、关键字句上发问,在突出教材结构的关结点上发问,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实际。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性格的学生、男生和女生,都应有所区别,因人而异。对优生,提问内容要难些,要求应高一些,使其自感不足,有一定压力;对基础较差学生,提问内容要相对易些,还要适当时给以引导和补充,使其增强信心;对性格内向而又胆怯的学生,不仅要考虑提问场合,还要注意提问方式;对女学生,更要在生理、心理和个性上与男学生加以区别。提问有针对性,是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

5.适度性适度性即所提问题难易适中,不贪大求全。要防止浅——缺乏引力,索然无味;偏——抓不住重点,纠缠枝节;深——高不可攀,“听”而生畏;空——内容空泛,无从下手。提问适度,就是要掌握好难易间的“度”。太易,脱口而答,无法引起思考,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利。太难,难以下手,造成心理压力,效果适得其反。提问适度,是量力性教学原则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

二、在提问对象上,有四忌。

1.忌偏食不少教师只喜欢向成绩好的学生提问,不愿意向成绩中差的学生提问——既担心答不出影响教学进度,又害怕他们不愿意答问。根据调查,各种基础的学生都有答问的愿望,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对教师是否提问特别敏感,认为提问是教师信任的表现,对教师提问时忽视他们的存在很有意见,他们强烈要求一视同仁。偏爱使提问艺术失去魅力。

2.忌惩罚个别老师特别是个别班主任,将提问作为惩罚手段,专门收拾心目中的“差生”。答不上问,就罚站,罚作业,罚劳动,甚至惩罚株连全班。惩罚忽视了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领域,破坏了和谐的教学气氛,造成了师生对立,产生了消极影响。学生最反感惩罚式提问。惩罚使提问艺术变形变味。

3.忌讥讽提问时,亲切的语言、热情的态度、轻松的气氛将消除学生的紧张和压抑感。对成绩差的学生,适宜以鼓励的语气提问,用赞许或肯定的口吻评价。学生一时答不出,绝对不要用“这么简单都答不上,真笨”之类的话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应以“不着急,再想想”、“暂时答不出,没关系,坐下再想想”等亲切话语去抚慰学生心灵。讥讽是提问艺术的大敌。

4.忌齐答齐答,看来学生适应,但不是积极的适应,不能促使学生独立思维,反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坏习惯。齐答造成假象,反馈信息失真,影响教师的判断和矫正。课堂教学一般不宜采用齐答式提问,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尤其如此。更不要将齐答式误为启发式,一堂课剂答到底。齐答使提问艺术黯然失色。

三、在提问时间掌握上,有三点要注意。

1.注意层次课堂教学全过程中都可提问,但提问是有时间层次的。一般说来,大概有:开讲时提问引入新课,将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过渡或转折时提问,将教材结构和知识系统联系起来;小结归纳时提问,将理解和记忆结合起来;在关键处提问,将兴趣和知识重点结合起来;总结规律时提问,将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具体讲授过程中,不宜频繁提问,不宜边讲边问,边问边讲,一问到底。

2.注意停顿教师提问后,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学生只有经过充分思考,才能回答所提问题。提问结束即要学生回答,学生来不及思考,既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又容易形成畏惧心理。提问后时间上有停顿,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3.注意整体提问仅仅是教学方法之一,它只有同其他教法有机配合,形成完整合理的结构,才能显示整体功能。哪些地方需要提问,提问什么,怎样问,抽那类学生答问,什么时间提问,等等,都应同其他教法结合起来通盘考虑,事先设计好。不要想问便问,随便提问。提问的随意性破坏了整体性,影响提问的效果。

四、在提问及其答问的指导方式上,要争取实现两个转化。

1.提问点名回答到提问举手回答。“点名”变“举手”,其意义在于发生了“被动”到“主动”的质的飞跃。要实现这个飞跃是不易的,年级越高难度越大。一旦实现,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和积极主动的学风就将形成。要实现它,教师除了实践前面所述的提问艺术的各点并受到学生的信赖外,还必须对学生答问作大量的、坚持不懈的组织引导工作。

2.提问后个别思考回答到提问后讨回答。讨论,更容易调到学生积极思维,使其认识过程逐步深化。讨论必有争论。争论中掌握的知识更容易记牢,经久不忘。教师提问要学会“煽风点火”,争论中要善于“火上加油”,增大学生大胆设想,质疑问难,既不人云亦云”,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实现这个转化,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教学提问应把握的原则

1.提问一定要有效:分层设问,有效切入。有效提问、有效参与能促进师生问的互动,及时得到教学信息反馈,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提问应把握好度:准确认知,难易适度。课堂提问是师生间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把握提问的适度性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对课堂答问多做鼓励性评价:赏识鼓励,激发自信。教师们对学生们的回答应及时给予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本学科产生兴趣,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4.提问要坚持平等性:平等对待,全面参与。课堂提问对象过于集中,会对其他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应该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六、高效课堂的提问切入点

1.在知识的重点处提问印象最深:重点设计,举一反三。通过在知识的重点处提问,让学生们不仅理解了知识的内容,更对知识的重点处加深了印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质量。

2.用延伸法在知识的生长点处提问:新旧关联,延伸提问。从知识的生长点进行教学提问,开放思路,丰富想象力,使学生们可以由一个知识点延伸出更多的知识来,在对比中不断地完善自已的知识结构。

3.在课文细节处提问:魅力细节、见微知著。细节充斥于每一个角落,它就像一个“隐身的天使”,我们只有把它找出来并紧紧地抓住它来提问,才能让它发光发亮,照耀每一个渴求知识的心灵。

4.在考点处提问更能加深学生的重视度:准确设题,击破考点。精心设计考点问题,把问题分解为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一系列小问题,通过问题层层地推进、解决,帮助学生们理解有难度的考点。

5.设置“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思维火花:聚焦矛盾,发散思维。从表象上看,有些教学内容之间似乎“自相矛盾”,其实正是其精妙所在,教师在可创设“矛盾”的地方进行提问,以引起学生们对知识的探究兴趣。

6.巧设提问,突破难点:重点攻关,扫除障碍。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提出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帮助学生们踢开学习的绊脚石,加快教学进度,从而解决其他学习过程中一般的问题。

七、高效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1.创建活跃的答问氛围:创设情境,趣味引导。良好的课堂答问氛围会形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学生们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共鸣,更加积极地回答老师们的提问。

2.提问要注意及时反馈信息:问随脉动,有的放矢。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调节自己原定的教学设计,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3.解惑要善于应变,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机智提问。在课堂提问发生偶然状况时,教师应巧妙地把意外情境融进自己的教学中,使之与讲授内容快速合理地契合,并借题发挥做“文章”。

4.把课堂提问权力还给学生:反主为客,答疑解惑。调节学生“待问”的被动学习状态,将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学生发问为主,使学生敢问、善问,培养他们的提问能力。

5.用启发提问实现“撑竿跳”:循循善诱,渐入佳境。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

6.提问以能激发学生兴趣为根本:兴趣激活,学意盎然。老师们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和若趣,从而增强学习的原动力。

八、高效课堂的提问方式

1.用悬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故设悬念式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故设悬念”的技巧来吸引学生们,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集中注意力,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2.抛砖引玉,启发思维:抛砖引玉式提问。启而不发,只指明方向却不“带路”,只讲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讲问题的结果,只把线索、思路抛出去,然后启发学生们自己思考,引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3.检查提问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检查式提问。在检查提问的过程中,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学生在参与回答、讨论中主动去思考、去回忆、去总结、去探索,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4.用提问架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架设桥梁式提问。明确各种知识间互通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架起知识的桥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掌握以往所学知识的同时,使新知识得到更新一步的发展与创新。

5.引发学生提出问题是关键:引导式提问。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们的实际水平提出问题,让学生们掌握知识并积极探索和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6.创设情境是解答问题的梯子:创设情境式提问。答问过程中不只是单一的思维过程,而是伴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的认知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情知统一的思维品质的提高过程。

7.提问要具开放性: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是思路广阔、师生互动的提问方法,对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与牢固掌握知识和培养发展思维有很好的效果。

8.让“问题”处在扩展中:展式提问。让问题带动问题,使知识由点扩展成面,不断地丰富、完善,带有扩展性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9.让问题由浅入深实现“层递”:层递式提问。通过一环紧扣一环、一层递进一层的提问,层层剖析、循序推进地解决难度较深的问题,引导学生们的思维不断向知识的纵深和宽广方向进一步发展。

10反问更能打破思维定式:反向式提问。让学生们主动跳出原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学会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用更客观的态度去分析、解决问题,进而找出正确的答案。

11.通过联想,启发心智:联想启智式提问。适当地引导学生们对已学的知识等进行合理的联想,在联想处提问能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从而促进思维活动的进行并提高理解的效果。

 

课堂教学谈话提问的十二条操作策略

教师若采用问答的方式来教学,对于问题的内容和措词,都要注意。教师所提问的问题若得当,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增进学习的兴趣;所提的问题若不得当,就不易有收获。一般教师易犯的毛病,有下列几种:有些教师所提的问题大而不当,使学生无从回答;有时教师所提的问题过于琐碎,不能代表教材中的重要部分;有时教师所提的问题太机械简单,只要说“是”或“不是”就可以解答。这些问题都不适当,因此,运用谈话法,教师所提的问题,要充分准备进行优化选择。提问问题的优化应注意掌握下列各点:

1)准确性

设计的问题应能准确地充分地体现文章的重点,这样的问题应该起到“纲”的作用,它一解决,其它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课本中的思考练习题中有许多这样的题。如《项链》一文后的“小说线索是什么”就是这样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小说的情节和布局特点,起到了提挈全篇的作用。如果文后没有恰当的题可以利用,就得教师自己设计了。

问题设计的准确性还应体现在分量适当上。问题应该是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能够解决的,如果问题过于艰涩,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就会减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2)启发性

启发性的原则要求设计的问题是学生乐于思考且易于产生联想的,这样的问题应该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起到积极的作用。除了联系已有知识外,联系个人经验设问,也是很有启发性的。这样提出问题,学生不感到生疏,温故知新,容易开启思路,产生联想,逐渐形成了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新知识从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这样设计问题,一篇新文章中的某些知识,往往教师不用讲解,学生就可以弄明白,不仅培养了良好的思维品质,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3)逻辑性

运用谈话法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要学生讨论、回答,这些问题有一个合理的顺序,问题之间的联系应当能体现教学内容的逻辑联系,力求符合学生认训教材的规律。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逻辑性等就会逐步增强。

4)灵活性

当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感到不好回答时,教师应考虑应变换提问的角度,换一种问法提出同一问题。如果一个问题一连几个学生都回答不上了,甚至最好的学生也感到无从答起,而这个问题又很重要,那就得教师回答了。当然,这种回答也不是直接说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学和生理出回答此问题的思路,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5)具体性

设计问题要具体鲜明,避免空洞抽象。上面所讲的灵活性原则中所举的两个问题的几种不同问法中,后一种问法就是具体鲜明的,因而学生容易捕捉到问题的答案。《狂人日记》文后有这样一个问题:文前小序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问得不够具体,学生回答也容易犯抽象笼统的毛病。如果这样问:文前小序为什么能起到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不仅问得具体鲜明,而且逼得学生的回答也必须具体明白。

6)目的性

课堂上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目的,都要在计划之中,不能随心所欲、想啥问啥,更不能无中生有、无疑而问。那种答案极为明显的问题,或者教师已经说出答案再问学生“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提问法,虽则学生回答得齐而响亮,但对训练学生能力起不到丝毫作用,说得不客气一点,那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花架子。顺便说一下,课堂提问要尽量避免齐答式的方式,因为它容易使一些学生养成懒惰的恶习。

7)针对性

问题的内容要切合学生的程度。各年级学生的年龄不同,其经验和思考能力也因之各异,教师发问,要考虑各年级学生的能力。一级之中,各个学生的能力和学力也有差异,因此,问题的难易要顾及各个学生的能力,容易的问题,可向一般学生发问。较难的问题,可向优秀的学生发问。而且事实问题较易回答,不过编造思考问题时,就要留心,因为解答思考性质的问题,要运用旧有的知识和经验,倘若问题的内容不切合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他们就无法解答了。至于对同一班内程度不同的学生以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这是大家都这样做的,不再赘述。

8)趣味性

兴趣对掌握知识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影响感知程度,并进而对感知对象的理解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性也是非常必要的。

9)问题的内容要能激发学生的思想

问题的格式有两种:一是事实题,例如“什么人”“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等问题,要学生把事实说出来就够了;一是思考题,例如比较、批评、分析、综合、说明原因、指出关系、判断是非等问题。大多是思考题,教师发问,应当多采用思考师题,使学生有运用思想的机会;少用事实题,以免学生死记课本中的知识,而不知道活用。至于“是”或“不是”,片言可以解答的问题,更不宜多用。

10)问题的内容要有价值

问题应当采用教材中重要部分。凡琐碎而不重要的问题,不必向学生提出,以免浪费学生的时间。因此,教师对于所要提出的问题,宜事先拟好;上课时临时想出的问题,就容易犯琐碎而无系统的毛病。

11)问题的语句要简单明了

问题的语句不要太长。问题若太长,往往不容易使学生知道问题的重心在何处。问题的内容简单,每一个问题只能包含一个中心思想,使学生容易回答。问题的措辞也要明白,使学生了解问题的意义,不至于发生误解。

12)问题要有系统

教师在总结一课教材的内容,或是复习从前所学的教材,或是启发学生的思想时,若能把所要问的问题,预先计划一下,使之有层次、有系统,前一问题与后一问题相系统,而且一步深入一步,自然对于启发学生的思想有很大的帮助。切不可东一句西一句,拉拉杂杂地乱问一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问“链接式”的情景教学
课堂教学“问题生成”三环节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谈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的问答艺术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基本的技能,你还不了解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