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正道,不旁骛,莫着急!

12月15日,有幸参加母校燕山大学(东重)北京校友联谊暨换届大会活动,某位优秀校友在会上送给年轻学弟学妹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走正道,不旁骛,莫着急!

会后再去想这句话时,结合过往经历,我有了些许浅薄的认知。走正道,首先是走合法的路,不要有邪心和恶心,其次是走正确的路,走适合自己的路;不旁骛,即专心做好自己的事,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莫着急,即不要急于求成,持有长线思维,脚踏实地,属于你的终究会来拥抱你。

我不否认以上话语有一些鸡汤的味道,但千真万确是经实践而来。以往的我看到鸡汤文时,也会觉得很烦,但如今我的看法变了,会尽量去琢磨和联想文字背后隐藏的东西,感同身受,究其原因,核心就是“经历”两字。当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或者经历过但没有复盘总结,看到一些我们自以为很懂、不屑一顾的大道理时,必然体会不到其中的内涵和奥秘。实践出感悟,实践出真知!

对于我的2019,我选取了三个关键词去总结。

关键词一:繁忙

2017年,没有接受过人力资源系统学习的我,决定进入学校进行基础和较为深入的学习,希望能给个人和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2019年,随着课程的结束,结业考试接踵而来,从1月初持续到10月底,最终完成了17门课程的闭卷考试,顺利结业。接下来还有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撰写学位论文,希望2020年能顺利完成论文撰写和答辩。

关键词二:幸福

在《2018,我对自己有了一个交代》的文章中,我提到了一个遗憾——单身。我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走的有些曲折和艰辛。有朋友说我要求太多,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有些事情的真相只有当事人知道,你看见的也不一定是真的,索性就沉默吧。

2019年,一次美好的邂逅,让我遇到了她,祝福我,祝福我们,期待未来!

关键词三:转变

2019年,生活和工作中接触到的人和事让我的某些观念发生了转变,同时也形成了一些新的观念。

引导而非改变:2019年,在接触的应届毕业生中,有不顾一切向钱看的,有放弃稀有资源的,有在英文面试环节“My name is'都说不出来的高学历人员,有父母陪着孩子去意向单位沟通谈薪好几个小时的,有刚入职心仪单位就辞职的......当接触到这些人和事的时候,不光是我,想必作为一个常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当深入沟通和了解之后,会发现这背后有太多的因素。人是一个综合体,影响个人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环境层面、性格层面、价值观层面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因素的长期作用和影响下所形成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根深蒂固的,当遇到问题时,它会指引我们习惯性的从固定的几个因素出发考虑问题,很难看到固定因素以外的东西,或者认为其他因素不重要。这些不对吗?这些有错吗?简单的判断是非对错,已经偏离了客观实际。

面对他人即将做出或已经做出某些不可思议的决定或事情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指责或改变他人固有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不了,而是用我们所看到的帮助他人分析,引导他们能够做出一个相对正确、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弥补或者挽回某些结果和损失。当然了,能否能引导成功是另外一回事。

提到引导,不得不提今年参加的JA组织,让我看到了自身在这一方面的差距。JA的老志愿者们、职场资深人士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剖析时,不会根据自己的经历下结论,给出是或否、好或坏、带有个人色彩的回答,而是从各种因素和条件出发去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能够站在相对全面的角度,做出相对合理的判断。我在这一方面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制度不失为良方: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而人的行为暗示,经过21天以上不间断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这就是21天法则。很早就知道这个法则,但从来没有实践过,也怀疑它的有效性。2019年,我在生活方面尝试了一下,在他人监督和督促下有意识的改掉和培养一些生活习惯,比如吃饭吧唧嘴,结果证明21天法则是有效的。习惯是可以改变和培养的,但似乎也需要一个前提:良好的约束措施。

人性都有阴暗的一面,在个人意识不到或者不愿意克服的时候,就需要约束和督促,需要规则和制度。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变好,至少能起到约束作用,制度缺失或不好的制度会诱发人性的阴暗面,让好人变坏。对于个人、企业、社会而言,在不同的情况和背景下,制度或许不是最好的治理方式,但肯定不失为管理良方。

客观评价他人:作为HR从业者,会接触到大量公司内外的人,HR的一句话,小则会影响到他人的情绪,大则会影响到他人的切身利益,比如求职者的职业机会获取,比如公司员工的去留和发展。一个不准确、不客观的评价和判断会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

拿人说人不客观,就事说事不全面,凭着感觉去评价人和事更不对,我们看到的永远不是最真实的,因为那些只有当事人知道。能把胡萝卜煮软的热水会把鸡蛋煮得很硬,我们需要用事实说话,不偏离实际,更不妄加评论,客观客观再客观。

学历只是代名词:2019年接触到的人群中,有高中毕业在技能岗位上做的风生水起的,有大专毕业做高管的,也有名校毕业找不到工作待业在家多时的。学历很重要,但对于职场人士的我们来说,学历只能算是加分项,因为没有我们学历高但比我们优秀的人有很多,跟我们学历相当或者比我们学历高的人也有很多。

现有处境并不会因为我们有多高的学历而产生实质性的改变,真正改变我们的是思维能力,是实践和操盘的能力。正如经验学校理论关注的那样,你真的飞翔了吗?如果飞了,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飞的呢?学历只是代名词,多实践、实践好,把亮点转换为势能,把势能转换为胜能,这才是我们需要做的核心事情。

紧跟战略,扩大视野:在其位,谋其政,在其司,谋其实,做好工作本身并不等于优秀,只是合格罢了,合格的上一层是能够紧跟公司战略,处理好已经存在或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围绕公司实际和战略的同时,仅仅依据现有情况去做判断,未免与外部也有脱节,需要有更大的视野和格局。合格员工和优秀员工的差别可能也在此吧。

生存置于兴趣之前也无妨:很多人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你的兴趣是什么?兴趣和工作的结合,对于公司和求职者来说是双赢。但有多少人能一开始就真正知道自己的职业兴趣呢?上来就谈兴趣,有时候未免也不实际,我们很多人是在边干边思考的过程中喜欢上手头的工作并做出成就的。

先生存再谈兴趣也无妨,只要能够把心思投入在工作上,这样再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时才能有更多的资本。

资源的投入事关战略的实现: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书中写道:虽然大部分人都有一个周密战略——要与家人建立充满爱的关系,与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谊,但事实上,人们却投资在一个从未想过的生活战略上,以至于相识满天下,知交无一人。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我们想要自己的孩子优秀,想要自己的家庭幸福,想要自己的工作出色,但却没有为了想要的结果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可想而知,想要的战略目标当然不能实现。

利益是创业永恒的主题:2019年的某些经历让我也得出和看清了一个事实,利益是创业的永恒主题,在利益面前,情谊显得非常渺小,创业不易!

对于2019,还有太多的感悟,暂且就写这么多吧,最后想感谢一下,感谢公司和各位同事,你们让我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感谢遇到的各位求职者,你们让我对高校、对企业、对人性有了更真实、更全面的了解;感谢白老师、野哥、芳姐、Alina姐、JA等前辈和组织,你们让我了解了新的领域,对自我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看到了与自身的差距。

最后,以开头的那句话结尾,走正道,不旁骛,莫着急,迎接属于我们的20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SWOT分析法
道成咨询阿米巴:运用【理念+算盘】阿米巴经营模式解开绩效管理难题
管理文摘-68
企业文化的建设,绝对干货
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变革中的运用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pdf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