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小巷,那道菜,那个人,那个热泪盈眶的1970年

1970年,高晓松一岁坐着13次列车

去了黄埔江边的上海


 


1970年,高晓松1岁,他没有和普通的北京孩子一样在胡同儿里打闹,而是坐上了人生的第一趟特快火车,一路去了黄浦江边的上海。


 


上海不同于处在危急时刻的北京,政治的动荡不安在这里仿佛被凝固了,来到上海的爷爷奶奶家,高晓松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童年时光。



1


奶奶那杭州味的“18号”话


和高晓松最爱的那道菜


从杭州迁来上海住的爷爷奶奶,来上海多年,还是不能改那一口乡音。住在上海独特的石库门房子里,爷爷和奶奶的口音尤其特别,让幼年的高晓松一听就能分辨出来。


我家也有两位方言难改一辈子的“老神仙”,88岁来自河南商丘的奶奶,74岁来自辽宁丹东的外婆,在不到14岁的年纪来到没什么方言味道的黑龙江省几十年,乡音无改鬓毛衰。


今年有朋友来家里做客,还是听不懂她们在说什么,高晓松的奶奶也是一样。她操着一口杭州味儿的上海话,因为邻居听得懂但感觉奇怪,便以奶奶家住址“18号”命名,称奶奶说的话既不是上海话也不是杭州话,而是18号话。


 


这么看的话,我的奶奶和外婆应该说的是“东方红话”了。(我家住在东方红小巷)


高晓松想起小时候在上海的弄堂里玩耍的时候,每到奶奶烧好他喜欢吃的菜,便飞奔回来,吃个痛快,奶奶会称赞孙子吃的多,其实也骄傲自己做得好。


小时候,依偎在奶奶身边长大的,不仅有高晓松,看到这里就能想起来我小时候最喜欢吃奶奶做的“龙须饭”,这道菜是奶奶自己原创,也不知道加了什么,只是在米饭中倒入了一种浓浓的肉汤,味道千回百转,回味无穷。


 


现在奶奶记忆力减退的很厉害,她已经不记得这道菜怎么做了,但我仍能想起,她看着我吃三大碗的时候,那抿着嘴的笑容,我想应该就和高晓松奶奶脸上的一个样儿。



2


爷爷在公园戴着红袖箍,


被拆散的苦命鸳鸯怎么打击报复




说起家人,高晓松总是带着一份喜悦,他回忆起那个年代的爱情要走的更艰难却也无所畏惧。


与现在相比,那个时代建立的爱情是不放在金钱和地位基础上的,既没有宝马车里的哭,也没有自行车上的笑,因为人人都一无所有,唯一剩下的就是一腔对爱情的火热,追逐真爱的勇敢。


他们无家可归,居无定所,在今天来看,也真的是苦命鸳鸯。公园不花钱,宽敞又隐蔽,树又高又密,该干的不该干的,都能做。


不知不觉中,这群年轻人便携起手来同赴“圣地”,在公园里做现在看来只能在自己家里做的事儿了,燃烧青春那无可化解的激情。


不过这怎么成,公园又不是宾馆,老年人遛弯儿散步去哪儿,这场面让其他去公园的人怎么办?


 

 

于是,高晓松那带着红袖箍的爷爷,就做了一名公园巡逻兵,在年轻人角度看,这老头儿可够烦人的。


自己这么大岁数就颐养天年多好,拆散野鸳鸯算什么事儿啊。真就有年轻人打击报复了高晓松的爷爷,老头半夜去巡逻,结果怎么样,就留给《晓年鉴》告诉你。


3


背包里装着国家军事机密的姑姑


与姑父,他们的兵工厂里造出了什么


高晓松的家族履历厉害的惊人众人皆知,绝大部分人常在他的节目里听到他外婆外公、父母亲、舅舅、舅公等人,但他其实很少谈论自己父亲一边的亲人。


事实上,高晓松的姑姑和姑父也是国家重要的精英和人才。先卖个关子,姑姑和姑父都是军工专业出身,在一起后更是珠联璧合,合力建设祖国的军工事业,别人的姑姑背包里是化妆品和小木梳,可高晓松的姑姑背包里装的是家里人也不能看一眼的国家机密。


 

 

长大以后的高晓松现在回忆起那个年代,才隐约的知道原来自己的姑姑和姑父不是不爱家人,也不是不愿意陪在家人身边,而是祖国真的需要他们,只有他们付出自己的一切,才能换回所有中国人,无数个小家庭美好和幸福的明天。


姑姑和姑父的兵工厂里造出了影响中国也影响世界的军工武器,当然还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竟然是在兵工厂里造出来的。是什么,留给你自己去探寻吧。


4


从前的日子慢,车,马,邮件都很慢


一生只够爱一人


1970年的上海,灰蒙蒙的天和阴雨连绵的季节,高晓松在层层叠叠的石库门黑瓦屋檐下听着雨声,那个时候的上海没有今日的繁华,却保留了最原始的人情味儿。一家人住在一起相亲相爱,正如我们每个人的当年一样。


无论是几零后,都有一个“从前”的概念。作为一个90后,我自己的“从前”到“今天”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与家人的关系,和对家人的感觉。


 

虽然没有高晓松那样身世显赫的家庭成员,但和他一样,我们也在狭窄的胡同儿里居住过,母亲在12岁的时候从吉林省的城市搬到了黑龙江省的乡村,大姨、小姨、两个舅舅和外公外婆都和母亲住在一起,虽然各自成家,但都不愿意分开,房子也都紧紧挨在一起。


你家包了牛肉馅的蒸饺一定分出几份,每家都能尝到;我家买白菜准备腌酸菜的时候,看见河边的大石头不错,也要跑到其他几家招呼女人们来搬。


虽然那时是1980-1990年代,但也同样是从前的记忆,正如高晓松的家人们一样,这些住在一起的人,真的将彼此看成亲人,亲近的人,亲爱的人。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一家一家的搬了出去,只剩下外公外婆自己住在四五户的大房子里,后来,他们也从老房子搬出来,住进了我家。


好在阿姨和舅舅们都很孝顺,常来探望,每个冬天他们一溜烟的推门进来,将礼物放在地方,厚棉衣脱下来挂在门后,都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还住在一起的“从前”。


 


从前的日子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先生的这句诗如果放在这里,应该是这样的吧。

 

从前的人们都好赞,亲人和睦,爱也赤诚,哪怕一生只做一件事,也没有抱怨。

 

听高晓松在《晓年鉴》谈自己的家人,回想起自己不知不觉也已经很久没有和家人见面。高晓松的爷爷奶奶操着的那独特的口音是否勾起了你的乡愁?


你还会想起奶奶做的那道超级美味的菜吗?在那个年代里,长辈们有没有做过什么今天回想起来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儿?又或者你还是否想念那些曾经一家人坐满一桌,畅谈、喝酒、大笑、聊天的夜晚?

 

如果读了这篇文章的你有一些动容,那么要感谢《晓年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婆63岁,带孙女去上海女儿家,连个肉菜都没吃上,连夜回了老家
当 60 岁老人和她 90 岁的爸妈同时感染新冠
返乡回忆 | 城镇化道路上的一家三代
再远的亲戚也知道该怎么称呼了
【散文】我的奶奶 / 汪河(河南)||张恨水文学金写手奖大赛
【三八节特刊】熊言秀:家庭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