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录片顾问团系列——罗大伦:还原中医真实面貌

纪录

·

故事

·

发现

《千年国医》的拍摄,从前期的筹备到收集资料到创作,为了还原中医本来的面貌,摄制组遍访国内外中医名家,查阅中医典籍学习中医,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制作出最纯粹的中医系列纪录片。纪录片的拍摄受到了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也不断有朋友在后台留言,关注着纪录片的播出和创作过程,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千年国医》团队打造更高质量纪录片的源泉和动力。为了让关心纪录片的朋友们能够了解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千年国医》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纪录中医”特推出“纪录片顾问团系列”,展现纪录片脚本创作的部分内容。

罗大伦

纪录片《千年国医》学术顾问团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博士一直致力于将古代的中医文化介绍给现代人,因此广泛地在互联网、电视、报刊等媒体上传播中医知识,曾出版了《百家讲坛 大国医》、《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等八十多万字的中医科普著作,在《健康时报》等报刊长期撰写专栏文章,被评为“健康中国2012十大风尚人物”,是纪录片《千年国医》学术顾问团的专家之一。

本期内容节选自2010年9月5日于北京太庙,《千年国医》制作团队邀请罗大伦先生指导、答疑纪录片选题的会议记录。

自述

我叫罗大中,笔名叫罗大伦,我跟其他人学医不同的是,因为父亲是中文系的教授,我从小就看的是繁体字的书,对古文特别的亲。而现在中医院校的学生必须是理科,最大的问题是他们不看古书,往往理科的学生文科不好,不爱写作文。所以他们所学的东西都是教材给他们的,学中医不能这么学。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把中医文化传承平台搞断层了,搞中医的人对过去的中医到底有多辉煌基本不知道。


中医的起源

中医的起源是非常传奇的。现在都是在把《黄帝内经》拿出来领悟,它奠定了中医的基础,但其含义也是非常晦涩难懂的。比如朱良春老先生就曾谈到自己看《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日下一节”(意思是每天在脊柱上的痛点会往下移一节)并没有理解是什么意思,后来在看病的时候才发现这句话的意思。《黄帝内经》里这样的四个字都已经很难理解了,所以能把《黄帝内经》解释正确的人已经很厉害了,更别说运用了。

 

中医的起源不能全靠考古,还要靠人类学。比如一些书籍用帝王的名字命名是有含义的——《黄帝内经》。比如书中用大量的篇幅讲天气的变化,古人如单凭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可能掌握如此完备的天文学知识,一定是有组织的。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成果都是在国家级别的设计和组织下完成的,所以才用了那么多帝王的名字。现在即使把当代所有中医教授全集中一起,再写一本《黄帝内经》也是不可能的,可见古代的中医文化是多么的辉煌。在当时,还有《黄帝外经》、《扁鹊内、外经》、《白氏内、外经》,但都已经失传了,要是留下来,真难以想象中医现在会发展成什么样。

 

我的观点中医最早出现是跟帝王有关系的。比如补脾脏的小建中汤,桂枝、白芍、炙甘草,再加上牛肉,饴糖,还有生姜、大枣,方子里有药物,还有一种菜、一种果、一种谷类、一种肉。过去开的方子里就是这样的,现在没有人开这样的方子了。这应该不是古代劳动人民自己总结的,绝对是给帝王开的,在王者的组织下,集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经过了大量的实验才得以总结出来的一套体系,因为只有帝王才有这个条件。

中医发展的大背景

张仲景之后中医就已经走向没落了,很多书都已经找不到了。当时人们忽略了中医理论,热衷于收集医方,我称之为“方书年代”,到唐代的时候的代表作就是孙思邈的《千金方》,是医方的大成之作。但是,治病思路到底如何,不是很清晰,所以研究他往往无从下手。到了宋代是献方的年代,皇帝十分重视健康,向民间广泛收集医方并出版,比如著名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把张仲景的书刻印了,医家开始广泛阅读,开始关注医理指导方剂。比如,研究张仲景方的许叔微是当时出现的医学大师,从此时开始,张仲景被医家推崇为医圣了。在宋代,儒家出现了分野,然后因为大量的儒生进入医学领域,把儒家学术界的活跃思想带入医学,因此中医也随之繁荣,影响了之后的金元时期,医学思想开始争鸣了,开始了中医从神到人的年代。这个时期,中医开始分野,各家学说纷呈,每一个学说都是以个人为根本,出现了大量的医家,金元四大家、补土派,补阴派等等,出现了不同的派别之后就会有辩论,各家争鸣又促进了中医的发展。一直到民国前,这些医家都是根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不断地发展着中医,让中医走向更高峰。建国以后,中医走向了集中教学的模式,教学生的方式不是师带徒,这也产生了很多遗憾,导致现在的名医越来越少。

关于医学古籍的认识

关于经方,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张仲景的方子叫经方,一种是历代医家总结的名方,我们通常用的是第一个范畴。经方的效果很好,过去有“经方不过三”的说法,意思是,张仲景的方子,用三剂如果无效,就要重新考虑思路,因为对证了,三剂患者应该有反应。过去还有种说法叫“经方不加减”,意思是张仲景的方子尽量不要随意改动,因为改动了,可能效果不好。当然,现在我们还是可以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减的,而且张仲景自己也大量地加减,但是过去人们确实有这种体会。那么为何经方会这么有效呢?主要原因就是这些经典的方子,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有着精妙的中医理论作支撑,所以到今天,我们都会惊叹它的神奇。


而在此基础上,历代医家的发挥,也是精彩纷呈。比如明代的医家张景岳非常的了不起,他的方子很好用,在我们今天的《方剂学》教材里,选用方子最多的,除了张仲景,就是张景岳了。对于这些历代医家所撰写的古籍,我们需要重视,古人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医书,这都是金饭碗,我们随便拿出来一点都会很受益,我们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都很辉煌,中医生应该认识到,老百姓也应该认识到,纪录片中应多展示中医古籍书籍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关于中医“望闻问切”的传说

纪录片的创作要分清楚和中医文化和中医学术本身。好多东西是传说,属于文化。扁鹊和华佗,哪些属于传说,哪些具有真实性一定要标注,要找专业的人给分清楚。什么是传说?比如孙思邈给龙王看病就是传说,不能把传说当作中医的学术内容。


诊断学的理论框架,在《黄帝内经》里就奠定了基础,古人在《内经》里详细地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内容,以及如何诊断。后世中医诊断,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比如《黄帝内经》里基本没有舌诊的内容,张仲景的时候就开始论述舌象了。金元时期出现了舌诊的专著,到清代,在温病学家的手中,舌诊理论才完备起来,可见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舌诊,只是望诊的一部分,望诊一直都有,在《黄帝内经》里,对色诊就进行过详细的论述。闻诊比较弱,闻主要是听声音,这个听基本失传。澳门科技大学的高也陶先生研究声音辨病,他依据《黄帝内经》的内容,写了几本关于音律治病的书,还发明了一个机器,录下说话的声音,通过电脑分析,判断人体的疾病,很准确,这是因为《黄帝内经》就是根据宫商角徵羽五音来判断体质的。

关于中医医德的内容如何展现?

古代的大医一定是有悲悯之心的,都是道德高尚的。许叔微看病一辈子不收人钱,免费为患者治病。朱丹溪,境界很高,以德行教化民众,开养心治病之先河。这些,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纪录片可以通过医来讲道的事情,道是中医的内核。方舟子说古代的中医活的才70多,实际上不是那样的,那是因为累的,很多大医生活在战乱年代,白天拼命看病救人,晚上还要写书。什么是医道:当自己的生命都受到威胁的时候还在救别人,这就是医道。

纪录片如何给老百姓讲明白中医,比如中医五行理论的“科学性”或者说真实性?

中医的理论实际上能用老百姓的话说清楚的,五行只不过是解释的一个模型,纪录片可以考虑用颜色来进行讲解,会生动一些。用老百姓的语言把中医的理论解释清楚,这个比较有效。纪录片中过分精准的运用中医术语讲解中医就会让人费解,比如单纯地讲古文,《黄帝内经》认为什么,这样就不容易让人听懂。这个老百姓不能感兴趣,也明白不了。


另外,观察中医的视野,能否扩大到世界范围呢?外国人现在对中医挺感兴趣的,他们都组团来中国看中医。首先是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然后对中医技术感兴趣。清代的一个人来中国扎针灸,雅克爷爷,湖南卫视还播过的,现在这个流派中国没有了,但是在法国流传下去了。

中医养生是备受国内外关注的内容,纪录片应就哪些方面重点讲解?

养生被妖魔化了。养生是一个很丰富的文化,现在被许多人“一棍子打死”了。比如张悟本不能称之为中医,因为他根本不懂中医的理论,又比如孙思邈养生叫养性。一定要把骗子跟中医区别性的对待,一定要找专家出来讲养生,讲多了大家自然就明晰了,自己就能区别了。


编辑:心禺

 (づ ̄3 ̄)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学三字经·医学源流》中医学源头和数千年传承
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学习中医的动力
“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而不明本论者不可以为医。”~清代医家张志聪。
中医发展简史
倪海厦讲黄帝内经-学中医的两种方式
《伤寒论》学习笔记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