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入道修仙仙学讲义——真机易简录四十(明理习静之二)

       《抱朴子》曰:“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气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气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然又宜知房中之术,所以尔者,不知阴阳之术,屡为劳损,则行气难得力也。



无忧:


后世诸多志道者被‘服食’,‘房中术’,‘行气’,‘导引’等所惑者,由于此也


服食,乃长生之本!


奈何世人对服食本意却不去博览群书,穷根究底


贪图便宜,妄想一步登天,却被神棍忽悠了去,锻炼五金八石以成剧毒之物,谓服食便可成仙


史有记载,不少人却被毒死了去,成仙却未曾听闻


可怜也哉


行气之法,古已有之,奈何却被世人妄行逆施,东搬西运,不悟道法自然之理,一切顺其自然发生


《道德经》云: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不明此理,鲜有不受祸害者


精枯炁竭,百病丛生!神智错乱,真假不分


更有甚者,七窍流血,四肢瘫痪,无忧就亲眼所见,可怜也哉


至于‘房中术’,古已有之,奈何世人糊涂,贪图生理享受,忘却长生速死不过一念之间,若不得法,一两人便可致死短命


后世更被摒弃,列为旁门左道,不再流行


慎之慎之


       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然百姓日用而不知。” 


    《抱朴子》曰:“夫损易知而速焉,益难知而迟焉。人尚不悟其易,安能识其难哉?夫损之者,如灯火之消,脂莫之见也,而忽尽矣。益之者,如苗禾之播植,莫之觉也,而忽茂矣。


       故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防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凡聚小所以就大,积—所以至亿也。若能爱之于微,成之于著,则几乎知道矣。” 



无忧:


修行易,在于得入其门,道法自然,自然神速


修行难,在于循序渐进,铢积寸累,自然而然


行,住,坐,卧,皆有所忌,不得不注意者在


故而有‘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六根六识流转,此其为害


若欲行道,必得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率性而去,一任天然


此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刘长生真人曰:“尘心绝尽可全于性,色心绝尽可全于命,无明心尽可保冲和。” 


   陶素耜曰:“鸿蒙既顺,药化丹成,必得纡徐容与情境两忘,人法双遣,一念不生,万缘顿息。《契》曰:‘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丹法始终以无念为常,而有念者,乃一时半刻之事,不可不知。” 



无忧:


于此段深刻体会‘虚。。。空。。。’二字之真意,必有所获


自古理无二,大道本唯一


一虚,一空,一中,而已,有何难哉?


试问:虚,有何存?空,何物在?中,何所偏?


故而有‘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


  

    上阳子曰:“无念二字,最为受用。真人潜深渊,无念以应之。浮游守规中,无念以候之。呼吸相含育,无念以致之。三性既会合,无念以入之。其功最多,故曰为常。妙哉! 


  “道家之无念,非寂灭之谓,乃心专之谓,只有正念现前,并无别念纵横也。《丁灵阳心性诀》云:‘静中抑念功深,一切境界,现于目前,不得起心生爱憎。’


     盖修行人,静中境界多般,皆是自己识神所化,因静而现,引诱心君。惟心主专一不动,见如不见,体同虚空,无处摸捉,自然消散。



无忧:


心不生起爱憎,便可波澜不惊,一任自然


此即《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是也


若不如此,一念才动,心魔已种


种种景象,祸患逼真,引诱心神,难有不被其祸害者


故而,修士纯任天然,不起一念,一心入虚入空,见如不见,听如不闻


        

      太上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上阳子曰:自太极而至于复,凡几太极而几复也。明至于此,则九还之道尽矣。” 



无忧:


修炼七返九还,三五归一之道,一切皆以‘一阳来复’之活子时为起时


其他种种,不干大道


此即《易经~复卦》云:一阳来复


《道德经》云: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此时,太极开基,乾坤推荡,即自太极而几于复也


能晓此理,则大道不远矣


  

    《规中指南》曰:“原夫人之未生,漠然太虚。男女媾精,其兆始见。一点初凝,纯是性命。混沌三月,玄牝立焉。玄牝既立,系如瓜蒂。婴儿在胎,暗注母气。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凡百动荡,内外相感。何识何知?何明何晓?天之炁混混,地之气沌沌,但有一息存焉。” 


  《中和集》曰:“外阴阳往来,则外药也。内坎离辐辏,乃内药也。外有作用,内则自然。精气神之用有二,其体则一。


     以外药育之,交合之精,先要不漏。呼吸之气,更要细细。至于无息思虑之神,贵在安静。


     以内药言之,炼精炼元精,抽坎中之元阳也。元精固,则交感之精自不泄。炼气炼元气,补离中之元阴也。元气住,则呼吸之气自不出入。炼神炼元神,坎离合体成乾也。元神凝,则思虑之神自然泰定。” 


  《性命圭旨》曰:“情合性,谓之金木并。精合神,谓之水火交。意大定,谓之五行全。 


  “元精固,则交感之精自不泄漏。元气住,则呼吸之气自不出入。元神凝,则思虑之神自然泰定。” 


   朱元育曰:“何谓性?一灵廓彻,圆同太虚,即资始之乾元也。何谓命?一炁氤氲,主持万化,即资生之坤元也。


     性本无去无来,命却有修有证。命之在人,既属后天造化,便夹带情识在内,只因本来真性,搀入无始以来业根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为八识。识之幽微者为想,想之流浪者为情。情生智隔,想变体殊,颠倒真性,枉入轮回矣。 


  《唱道真言》曰:“太虚之中,得其气者成形,得其理者成性。太虚无为,而万物自遂。太虚无心,而万物自滋。 


  “静以养心,明以见性,慧以观神,定以长气,寡欲以生精,致虚以立意,此要诀也。”


    吕祖《证道经》曰:“能知元始之由,太极动静之理,阴阳消长之机,明此三者,根本立矣,正理存焉,见性之原也。 



无忧:


元始之由者,本来面目,轮回种子,谓之元神,心也,性也


不动道场,无善无恶


太极之动静者,至虚极,守静笃,静极生动,一阳来复,活子时是也


阴阳消长之机者,进阳火,退阴符,之谓也


其他一切,莫过于此,有何难哉


  

    “道心者,天地之心,是心非心,空空洞洞,无一理不具,无一物能着,乃五行精一之神。” 



无忧:


尽人道,成天道


人心死,天心活,天心者,道心也


心死神活,即此也


若凡心不死,于尘俗之事打转,难有消停之期!


若当下心安,一念清静,入虚入空,何处不修真!!!


此即前辈所云:心静四海皆安居,何求深山一枯坐


  

    《唱道真言》曰:“美色淫声,究同我性。物不异我,我不异物。物我不分,神无去留。”


    《性命圭旨》:‘世间万物本一神也,神本至虚,道本至无,易在其中矣。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人物居中,自融自化,气在其中矣。


     中天地而立命,本虚灵以成性,立性立命,神在其中矣。命系乎气,性系乎神,潜神于心,潜气于身,道在其中矣。’



无忧:


修炼一途,不出身心二字,神炁而已


知神炁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其神


以虚空中,其神不凝自凝


   

     “神气合而后性命见,性命合而后未始性之性、未始命之命见。夫未始性之性、未始命之命乃吾之真性命,即天地之真性命,即虚空之真性命。 


   “性者,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命者,先天至精,一炁氤氲是也。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在天为命,在人为性,其实一原。



无忧:


此即明理彻,却不能真知灼见


非得蒲团上较量一番不可


见性,识命,非得功夫次第而去,觉难得知


金机飞点,虚室生白


时至神知,玄珠显现


努力学习参悟修炼一番,自有所获,若不努力,空自蹉跎


勉旃勉旃


今晚到此为止



本文由无忧谷分享,群文件中还有我们分享的许多修炼典籍,需要的话,可以加入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生道场‖生生秘诀 性命说
槐轩论性命双修
死生大事,性命攸关!
对立人生之平衡术之“性和命”【36】
元气论
(409)《秘宗子平玄真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