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姚梅龄《少阳伤寒表证》学习笔记

引言:教材上不都说少阳是半表半里证吗?怎么还有表证?其实十二经都有表证,都分表里。辨不出表证,临床可以说事倍功半。

姚梅龄老先生的《少阳伤寒表证》论述严谨,从定义、证候、发病、诊断、鉴别诊断、治法方药、护理等方面对少阳伤寒表证作了详尽阐述,条理分明、逻辑有序、切合实际,尤其是少阳伤寒表证与少阳寒风郁火半表半里证(小柴胡汤证)、少阳中风表证、少阳风火表证、少阳风湿表证、少阳风饮表证鉴别,以及少阳表寒、少阳风火上扰和肾虚引起的耳鸣耳聋鉴别等(附鉴别学习表格),无不来自理论与临床的融合,读来受益匪浅!

做学问、临床救治病人必须得像姚老这样,一丝不苟、如履薄冰,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是真正的“国之大者”!现将粗浅笔记呈上,谨与同道共勉!

一、何为少阳伤寒表证?

定义:寒邪直接作用于少阳经之表所形成的疾病过程。

二、少阳经的含义

少阳经是三焦腑、胆腑及其供应肢体的外应组织器官,沿手少阳三焦经络和足少阳胆经经络循行的生命活性物质,以及手足少阳经所循行部位及手足经的组织器官中的生命活性物质,是少阳经的物质活性基础,少阳经的内涵,囊括了三焦经脉、腑和胆经脉、腑。

在生理状态下,包括了手足少阳经络、正经,以及体外的相应组织,如腠理、联系脑、耳(手少阳经的循行与耳前后的关系比较大)、循行地带的组织器官、经络及物质、三焦腑及胆的功用、经脉的性能,同时包括了三焦腑、胆腑等实体,甚至包括了能量场、信息的交流、组织的相互关系、生理常态、物质流等五方面的组织系统。其中的物质,包括卫、气、营、血、津、液、精、阴、阳等。例如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早晨3点到7点这段时间之内,中间的正时是5点,阳气通过经脉之气上输到目锐眦眼睛就自然张开,人就会醒。

在病理状态下,相关的物质、能量及信息,很容易交结在一起,形成新的合力新的趋向。手少阳三焦腑,足少阳胆腑,对此趋向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决定其异常信息、异常能量及异常物质流,通过其功用,使其围绕着两腑而形成合力,因而说属于少阳。例如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少阳容易从火化,火化过头,阳盛则热化为火,此时不是少火,而是化成了壮火,风挟火上冲,影响耳则表现为尖锐的耳鸣。因为肝胆的浓郁之火,导致其耳鸣的声音如雷,这是少阳胆经耳鸣典型特征,即耳鸣音高;如若风火太盛,则容易出现耳聋,甚至红、肿、痛。

三、何为少阳之表?

就少阳经而言,少阳之表主要指:

1、统属于三焦及从属于胆的手足少阳经脉。

2、体表的腠理,腠理是体内膲膜的外应组织。手足少阳经脉循行地带的体表组织器官,如耳、目、颊、侧头、胸胁、咽 喉等,都与手足少阳经一定的关系。

3、在病理情况下,其物质的运行、物质量的增损,或者在其平调不足的情况下,其能量场就会发生异常,或发出异常的信息,甚至神气都可能出现异常, 在此基础上形成交结、形成新的合力。

4、以少阳之表表现异常癥结的病位,少阳之表的异常表现肯定会影响其他体表,甚至影响少阳之里,因为其形成的机理是交结,并形成新的合力,所以更容易影响少阳之里,跟少阳腑的功用关系更密切。少阳之表证经常出现呕,是源于少阳之气升发太过,进而引起少阳之里气也升发太过,形成表证兼里证。

四、少阳伤寒表证的发病与传变

少阳伤寒表证发病往往有以下三个途径:

1、各种外邪(如寒、湿等)直中少阳经后发病。在局部如耳朵进了冷水、脏水,从腠理入少阳经。如果患者本身少阳经就残留了邪气,而且少阳的阳气受到了压抑(表层的阳气处于闭的状态),此时少阳的一阳升发之气(经脉的阳气、腑的阳气)很容易动。这种情况下,患者一受寒,正邪就相搏,惯性地纠缠到指向少阳,哪怕是太阳之表受的寒,迅速形成寒邪的经却在少阳,正邪搏斗的场所也在少阳,从而直中少阳。

2、太阳伤寒表证传经至少阳经之表。

3、由少阳中风表证或少阳风湿表证甚至少阳风火挟湿表证变化而成。此途径主要是疾病病因的变化所致。尤其是现在的患者得了少阳中风证、风湿证,或风火夹湿证,发热就输液,使用大量性质属寒凉的抗生素治疗,结果是火邪没有退,而湿从寒化,就变成了少阳伤寒表证。

少阳伤寒表证发病的第2、第3种途径往往有误治和失治的经过,有经过治疗传到少阳,也有没经过治疗传到了少阳。例如患者受了惊恐,或者通过其他原因传到了少阳,或因疾病的传变过程太迅速,甚至都看不到它的传变,就出现少阳证。

五、少阳伤寒表证的直接病因与关键病机

少阳伤寒表证的诱发因素,或者称为初始刺激有很多,比如受凉、传染了疫疡之毒、吃了变质的食品等,但是发病机理却殊途同归,即少阳之表的寒邪闭遏了少阳之表的阳气(包括卫、气以及少阳的阴阳生化之气);或是寒邪凝滞了营血造成正邪相争于少阳之表,这是人体自身从化出来的,是人自己产生的!就像太阳伤寒表证一样,同样待在寒冷的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没事,有的人就表现为发热恶寒,有的人表现为拉肚子,有的人表现为几天不大便?这是疾病跟着体质走,你哪里弱就容易哪里出问题,所谓弱者易动,表现出来就是从寒化、从火化、从燥化,等等。总而言之,外邪只是疾病发生的初始病因(初始刺激),只有直接病因形成了,才能造成身体局部或整体层面的疾病过程。

因此,少阳伤寒表证的直接病因是人体从化出来的寒邪。

六、少阳伤寒表证的主症、佐症、或现症

1、主症:恶寒发热,无汗,头昏头痛,脉弦,舌质不红,苔薄白,遇外寒则发作,或者遇外寒则病情加重

少阳伤寒表证由于寒邪作为直接病因,闭阻了少阳腠理及皮肤体表组 织的卫与气,所以身体就出现恶寒。然而,阳气受压抑必然引起阳气与寒邪相抗争, 邪正相争,这就使恶寒的同时伴有发热。我们学习教科书的时候总是认为少阳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往来寒热,其实这是不对的。少阳病最常见的是发热恶寒并现,只有少部分人正邪相争的剧烈才会出现往来寒热。

以上这些症状几乎没有特异性,不但三阳经的伤寒表证都可以这样,甚至三阴伤寒表证也有很多跟这些重叠。三阴表证可以反发热,也可以恶寒发热同见,同时伤寒病凝闭卫分,就可以无汗。即便没有多大特异性,但是它最常见,因此就成为主症。

2、佐症(出现的概率没有主症高,但权重却不轻,这就叫佐症。正因为如此,就有特异性和倾向性):

1往来寒热;或微耳鸣,微耳聋, 目眩一旦出现,能够辅助我们判断是否属于少阳证,且价值较大。首先,一看常见症头昏头痛,有点怕冷发热,这就是感冒。第二,确定了是伤寒表证,但从主症很难看出哪一经的伤寒表证,然而一个往来寒热就很容易想到是不是少阳表证。有的人一感冒就耳鸣,这时我们需要注意是否为少阳经的感冒,不要一下就想到肾虚。因为手足少阳经的经脉都循耳前后,入耳中,所以少阳经的病变可以引起耳鸣耳聋。临床上只要出现耳目的症状,就要注意是否涉及少阳经,其次还要注意阳明经,因为初起病往往是表证,寒邪容易伤三阳之气。

2恶心伴微干呕而不欲食风主疏泄往上升,从而引起胃气上逆,就可以出现干呕、恶心感比较明显。如果是单纯的少阳表证没有兼里证的情况下,恶心感就不会很严重,呕得不是很厉害,只能讲它是干呕或者微干呕。这跟少阳表里相兼的小柴胡汤证不一样,小柴胡汤证里面呕而发热的呕是很频繁的干呕。在临床上,纯表证出现很重的恶心、干呕却很少。另外,干呕不是少阳证独有的症状,桂枝汤证可以干呕,麻黄汤证也可以有呕逆,但当见到有微干呕的病人,呕的不重但比较频繁的,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少阳表证。

3兼一侧颈项强,甚至引同侧的头痛、耳前后痛、同侧的肩痛;脉或兼浮,或兼数,或兼紧一侧颈项强的原因是风寒侵犯少阳经的经脉循行路线。关于脉象,从发生概率来说,脉兼浮概率最高;脉兼数概率也较高,只要有发热,脉数出现的概率就比较高;而脉兼紧就不多见。

3、或现症:

1)若寒闭卫分不重,则微恶寒,或偶微恶风,或仅微热,偶有汗出,汗出时恶风恶寒发热均减,头或不痛,脉亦不弦而仅浮数。

2)若寒闭表重,且偏卫分气分者,则寒多热少,甚则寒栗,或者手足冷,或耳闭耳聋,或兼胸憋闷,甚至脉沉紧。此时我们不要误以为是阳虚了,需要记住这点。手足冷的情况,在太阳、阳明的伤寒表证里面比较难见得到,但少阳证手足冷的就比较多,而且冷得蛮明显。

少阳主枢,是阳气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的中间媒介,它的经脉和脏腑器官都容易得到阳气的敷布,经脉也承担着升发阳气、敷布阳气和出入阳气的主要任务。 如果寒邪郁闭少阳,阻遏了少阳一阳之气的升发、敷布、转枢,阳气出入受阻,病人就容易手足冷

六经中的每一经都有伤寒表证,若出现手足冷,则首先要考虑到少阳表证和厥阴表证。临床上,厥阴证的手足冷比少阳证更为常见,主要是影响到了卫分和气分阳气的敷布,阳气闭阻之后就出现身上恶寒很重;如果少阳升发之气受阻,可以出现两耳无所闻;循行于胸胁的少阳经气受到郁闭,可见胸胁憋闷。因其阳气受到阻遏,可出现沉脉,甚至沉紧脉

(3)若属寒邪闭表且偏营分者,则偏头痛明显,或肤痛。因为少阳经循行于身体的侧面,所以偏头痛常见,可以痛引耳上、耳后、耳前。临床上有一部分三叉神经痛就是属于少阳病,有的还涉及少阳阳明,痛得比较严重。如果病程久、顽固难愈,与阳明、少阳关系比较大,但主要多见一侧头痛。

(4)若属寒邪闭阻经脉气血偏重,则偏头痛或后枕部痛甚,或耳前后疼痛、甚则入耳中,或头痛引巅顶颐颊,或一侧颈项强痛拘急,引后枕、引肩臂、引缺盆、引大椎痛,甚则肢体疼痛,脉可弦涩或兼细。

另外还可见到胸胁痛。这是因为少阳经的经脉循行于胸胁,但其不是胸胁苦满,更不会出现心下痞硬,而是胸胁疼痛,疼痛的程度一般不是很剧烈。大家见到胸胁痛很容易想到胸膜炎、胆囊炎,但不要一见到胸胁疼痛就只考虑到胆囊炎或胸膜炎这些里证,这是不正确的。治疗上可用柴胡、川葛、片姜黄、当归等入经脉的药。

另外一种少阳伤寒表证的就是肤胀(腠痹),病人的皮肤变硬,严重者全身皮肤都有些发胀,按下去有轻度抵触,就好像按在硬皮病病人的皮肤上一样,终年不出汗。病因是皮肤腠理的阳气受到寒邪的闭阻,阳气郁闭在腠理。治疗上要用木香、牛膝、麻黄、柴胡等药。

七、几种情形鉴别

1少阳伤寒表证与少阳寒风郁火半表半里证(小柴胡汤证)的不同之处?

少阳伤寒表证主要是排除火证里证

1)少阳伤寒表证一般不具备少阳半表半证的寒风郁火的症状,比如口苦咽干、心胸烦等这样的症状,少阳伤寒表证虽阳气不虚但是没有产生郁火,其病因是表有寒邪。

2)少阳伤寒表证不具备里证,如心烦喜呕、胸胁苦满(胀满),或胁下痞硬、或腹中痛、或心下悸小便利,以及喜呕的水饮内郁与郁火相争的少阳上中二焦里证,如果这种里证出现,那就是少阳伤寒表证兼里证。如果少阳伤寒表证影响了一点里,也仅仅是偶尔腹中有点轻微的痛,那是表证影响了里证,病所的癥结还是在表。

3)少阳伤寒表证不具备小柴胡汤里的脾虚症状,即不具备小柴胡汤血弱气尽的发病机理,张仲景所处时代的人民大多是劳倦脾虚的体质,我们所处的时代基本上不太实用,但临床上脾虚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面色比较欠华,萎黄、㿠白。

4)少阳伤寒表证不欲食与小柴胡汤证里默默不欲饮食相鉴别

A、两者病情都是在中偏重以上的程度才不想吃,只是小柴胡汤证更不想吃,毫无食欲。

B、两者在神志上有一点区别,少阳伤寒表证没有“默默”,没有很不高兴及无精打采,因为没有脾虚;而小柴胡汤证则用“默默”来形容,一直打不起精神,也没有笑脸。

C、少阳伤寒表证是不欲食,而柴胡汤证是不欲饮食,连饮都不欲,反感的程度较重。

2、少阳表证引起的“胸憋闷”和里证寒闭胸阳的栝蒌薤白白酒汤表现出的“胸憋闷”有何不同?

3、少阳表寒证的耳鸣耳聋、少阳风火上扰的耳鸣耳聋及肾虚引起的耳鸣耳聋有何不同?

4、请鉴别少阳伤寒表证、少阳中风表证、少阳风火表证、少阳风湿表证及少阳风饮表证的不同。

八、治疗宜忌

1、治疗原则——辛温发散表寒(发汗法)

1)寒闭卫分气分:辛温发表,疏通阳气

2)寒凝营分血分:辛温解表,散营通经

2、治疗方法

1)寒闭卫分气分

内服方药:加减小柴胡汤(自拟):柴胡 9-12g、生姜 10g 、炙甘草 8g、麻黄 9-12g、羌活 10g 1-2 剂。(注:以上药均属成人用药量,下同。)

方药加减:若患者恶寒时流泪,或兼涕稍多而清稀,脉浮弦涩者,属寒动其水、寒挟风饮上犯,则方中生姜加至 12g,另加汉防己 10g;若患者头昏较明显、脉浮弦而细者,属素体血虚、表里之风上犯,则方中可加全当归 8g、川芎 8g;若患者脉浮细弦不受按,属素体气血不足,则方中加党参 8g、全当归 8g、川芎 8g;若患者咽微干,或目眩花者,属内有郁火、挟风上犯,则方中加黄芩 8g

煎服方法:每日煎服一剂,每剂煎服两次。每次煎药时用中等稍

偏小的煤气火(周围火苗刚舔到药罐底)煎沸 30 分钟;第一次煎药时用冷自来水约 550-600 毫升即可,第二次复煎时用水约 450-500 毫升即可,每次煎出药汁以 170-200 毫升为宜。煎煮前无须浸泡药。两次服药之间宜间隔 6 小时以上为宜,以夜寐前亥正时(约 22 时)服药疗效最佳;须温服,不宜冷服。

辅助疗法:可洗热水澡,蒸浴,药浴(如辣蓼草煎煮加入热水洗澡),推拿退热。

其他疗法:针灸。

2)寒凝营分血分

内服方药:柴胡桂枝汤加减:北柴胡 10g 生姜 10g 炙甘草 8g 大红枣 10g 桂枝 10-12g 赤芍 10g 川芎 10-12g 红花 10g 1-3 剂。

方药加减:若经脉痹阻,诸痛明显,甚至肢节疼痛,则于方中加羌活 10g、北细辛 3g;若兼血瘀偏重,脉涩,舌质暗、甚至舌边有隐隐瘀癍,痛处拒按,则于方中加乳香与没药各 10g,或仅加田七 10g亦可;若素体血虚,脉兼细而肢体麻木,则于方中加当归尾(酒炒)12g、鸡血藤 15g

煎服方法:每日服一剂,每剂煎服两次;每次煎开 40 分钟(中等火稍偏小——煤气炉周围火苗刚舔到药罐底),第一次用约700-800毫升,复煎用水约 600-700 毫升,每次煎出药汁以 170-200 毫升为宜。每天两次服药之间间隔以 6 小时以上温服为宜,以夜寐前亥正时(约22 时)服药疗效最佳。

辅助疗法:针灸,或放血疗法,推拿按摩。

3、护理宜忌:

1)患者应注意:保暖,避风寒,禁下冷水,禁淋雨;禁冷敷等物理降温;禁冷饮食。不宜反复用镇痛止痛西药。

2)服药反应的护理:证属寒闭卫分气分证者,在服药数小时后,若出现身体烦热,欲去衣被,甚至体温暂时升高,勿惊,此乃属阳气奋起与表寒相争的佳像,此时不能去衣被,亦不宜用药,更不能物理降温,待其通身汗出,则发热与诸症即会大减或悉除;若患者于服药数小时后突然寒战、继而大热体温明显升高且不恶寒,此时更不能惊慌,只须叮嘱患者覆被静卧,待他(她)大汗出后,其病即愈。因为这是由于正(阳气)邪(寒邪)剧烈相博,以致寒战高热,最后正(阳)胜邪(寒)却,汗出病解!此即是《伤寒论》103 条说少阳病服小柴胡汤后“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的常见转机。

九、预后转归

1、本证预后良好,常可通过避风寒,避水湿,正常进热饮食,洗热水浴,通过运动出汗,即达到自愈康复的目的。同时,如果按照前述的正规治疗护理,一般在 1-2 天内即可治愈;若证属“寒邪闭阻经脉气血”,按法治之亦可在 1-3 天内治愈。

2、若不注意规避风寒水湿,过度使用冷敷冰敷、酒精擦浴、静脉输入常温液体、滥用抗生素及寒凉中药,则病情可迁延数日乃至数年,甚至传经变化形成更深、更重、更难治疗的顽固慢性疾病;若证属“寒邪闭阻经脉”,医者因见患者疼痛显著而长期使用止痛西药,则可障碍“正气与邪气相搏”,导致此证迁延不愈,变成慢性疾病。

3、此证若失治,则易变生为少阳表里相兼证,如“小柴胡汤证”、或较为单纯的“少阳寒风郁火证”等;亦可传入阳明,化为气分热证;亦可转变为长期耳鸣耳聋病(少阳经之寒邪从风化);在当今中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中,此证转为“阴经证”似甚少,在姚老印象中,似只有个别患者转为咽不适,继而转变成喉痒咳嗽的“手太阴风寒表里相兼证”,其实此时少阳伤寒表证亦未罢,属两经(少阳经与太阴经)相兼为病。

十、(补充阅读)姚梅龄治少阳伤寒表证医案

(两例病案均转载自网上发布的姚荷生研究室诊疗记录,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此例是一例典型而又单纯的“少阳伤寒表证”,其寒邪主要闭阻于少阳经脉,周身体表卫气闭遏并不显著,故患者恶寒发热不很显著。

2(附例)、该例患者属一男性少年,持续发热 4 年半,几乎每日均超过 42℃。虽然其母为某市级中医院中年医护人员,但历经中西医诊治,在自己医院、江苏省级医院,上海市级医院、北京市著名医院多次住院治疗,均未退热,故致失学 4 年半。究其原因,应当说与不认识“少阳表证”不无关系,因其按“少阳表证”治疗,仅 2 剂半中药发热就退清,5个月均无发热,或可为证?另外,因该病例属“风湿挟寒犯少阳之表”,同时还兼“厥阴表里瘀热”,非单纯的“少阳伤寒表证”,故只能作为“附”列案例,以示疾病的变化和辨证论治“随证治之”的原理。

感谢你读到这里,欢迎与我一起阅读,一同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姚梅龄:少阳伤寒表证
伤寒溯源集
【《伤寒瘟疫条辨》《寒温条辨》清 杨栗山】卷二 3
“阳微结”与“纯阴结”
医学入门2(8)
伤寒论 第148条诸家解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