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
userphoto

2012.10.20

关注
2002年,经济学家卡尼曼在诺贝尔颁奖演说中推介华裔学者奚恺元的“幸福学”研究,学术界终于睁开了被GDP增长“烟尘”所遮蔽的双眼,发现人生还有更深层次的目标,即追求幸福。幸福感,通常是对生活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描述。而职业幸福感,就意味着要将职业与生活,尤其是职业与生命质量之间建立某种关联。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对幸福的追求是教师职业赋予的神圣使命。是引领学生走向幸福人生的重要资源,是当一名好教师的应然要求,是实现教育真谛的必然选择。因此,解读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涵,剖析当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对广大教师享受职业的尊严与快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当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
  
  一组调查数据:
  1 2006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城市168所城乡学校的2292名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的抽样调查,结果令人震惊:超过一半(51.2%)的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16.5%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32.2%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另有2.5%的教师已出现“心理疾病”。
  2 惊慌北京市教育部门对该市15所小学554名教师的调查发现,58.46%的教师在工作中烦恼多于快乐;55.98%的教师经常患病或患慢性病;甚至有3.64%的教师在校内很少同别人交往。
  3 上海市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课题组对上海市所属小学3055名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心理问题检出率也高达48%,其中有明显心理疾病症状的教师占12%。
  新课改实施一年后的2006年9月,《当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研究》课题组对常州市4所市属中小学(其中重点中小学校各1所,普通中小学校各1所)教师的职业幸福状态进行了随机访谈,并作了抽样调查,发现真正体验到职业幸福的教师为数不多,主动追求职业幸福、创造职业幸福的教师则更少。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工作中时常经受着各种压力的侵扰,其对于自身的职业满意率低,缺乏自豪感,存在职业倦怠和弃教改行的念头。
  当前,正如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一样,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忧心忡忡。上述“一组镜头”和课题组调研的相关信息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我们的教师特别是一些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在下降。
  
  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症结剖析
  
  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生活收入水平、个人健康状况、家庭生活和谐程度、学校制度、社会人际关系、业余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声望和评价体系等等。具体而言,影响原因是多层面的:
  1 教师职业符号的神圣化、高大全的额外附加
  自古以来,教师职业在我国一直受到格外尊重,有“天地君亲师”之说。在当代,教师更是被贴上了诸多令人肃然起敬的“标签”——“蜡炬”“春蚕”“灵魂工程师”。无论是作为一种职业符号还是文化标志,教师都被社会附加了太多额外的荣耀与绚烂。于是,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名义下,教师被要求是不能有个性的、不能犯错误并且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完人”。这种“高大全”的救世主情结把教师祭上了“神坛”,承载起社会太高的期待、太多的要求。
  不仅如此,教师往往扮演的都是悲情诉苦的道德楷模,尤其是带有悲剧色彩的“蜡炬”“春蚕”,都要像类似于宗教祭品那样以牺牲自己为前提来谋他人之幸福,却鲜有教师自身美丽人生的幸福体验,其人性界面上的本真生活遭受前所未有的压抑和排挤。社会大众一味要求教师奉献、付出,却漠视教师的生活情感需求,这种强烈的、单向度的索取必然导致教师职业角色的断裂与失衡,以及教师自我认知的偏差,其劳动付出与实际地位、物质报酬间的矛盾在所难免。从而导致了教师对道德目标的漠视,也在无形中放大了这种教师职业的崇高形象“设定”带来的消极心理感受。
  2 教师职业特点的程式化、草根化的现实定位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一天的时间表是这样:早晨6点准时起床,奔赴学校,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检查班级卫生、辅导早自习、检查学生早操、上课、批改作业、中午个别学生补差辅导及找个别学生谈话、检查和辅导学生晚自习、放学回家继续准备第二天的课,通常忙到凌晨才能休息。除了每天例行的这些工作之外,每周还要组织主题班会、参加校本教研、政治学习等等。一天天的忙碌积累下来的是异常疲惫的身心。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生活重复而又繁杂。沉重的教学任务、不停的调研测试、过度的社会期待,再加上职评、考核等现实问题,造成了当下教师身心疲惫。这种忽略了生命意义的、单调机械的生存方式,也必然带来信仰的荒芜和价值的偏转,使广大教师失去了对自身价值的热切拥抱,失去了对教育目的的终极追求,失去了专业成长的能力创造。这种失去幸福源泉滋润的机械化、低端化的现实角色定位,不仅会带来内心自我质疑拷问的痛苦感,更可能产生毫无依附的漂浮感。
  尤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等正在猛烈地颠覆着教师传统所固有的职业特性,无论新老教师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压力,如果不能正视和积极应对,则必然会产生对新课程的抵触情绪,甚至可能形成职业反叛。
  3 教师职业幸福的多元化、表象化的个体认同
  如何理解“幸福”,这也影响幸福感的获得。有的教师认为,升学率高、奖金待遇高是一种幸福;有的教师认为社会认可、领导赏识是一种幸福;也有教师认为学生成长、师生感情融洽就是一种幸福。对幸福的不同理解,导致了现实生活中职业幸福感的获得方面也是不同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发达地区,有丰厚的待遇、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优越的工作环境的情况下,一些教师没有或少有幸福感;而另外一些贫困落后的乡村教师,却能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验到幸福的原因。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离不开外部条件支持,但更重要的是依赖于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这就不仅要有敏锐的感受幸福的能力,而且要具有用心来传递幸福的能力。有的教师是为了生存而从事教育,教育只是他们生存的工具,而不具有本体意义。这样的教师看到的只是教师工作的繁琐与重复,看到的只是教师生活清苦与劳累。因而,他们无法从繁杂的工作中感受到成长进取的乐趣,无法从师生交往中联想到青春的蓬勃,无法从淡静校园香樟树里嗅到春的气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幸福感的缺失
教师幸福感心得体会5篇
做一个幸福的智慧型教师
无心健乐 教师职业幸福感
班主任,怎样提升自己的幸福度
我们身边的小幸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