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看孩子的道德发展到了哪一个阶段,做有效的引导。

 让·皮亚杰(1896-1980),日内瓦学派创始人,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近代心理学史上的一位“巨人”。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儿童心理学的典范。皮亚杰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种随意、缺乏系统性的临床观察,变得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使日后的临床心理学有了长足发展。一生留给后人60多本专著、500多篇论文,荣获几十个名誉博士、荣誉教授和荣誉科学院士的称号。

让·皮亚杰利用讲述故事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然后向儿童提问。利用这种两难题测定儿童是依据对物品的损坏结果还是依据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做出道德判断。由于皮亚杰每次都是以成对的故事测试儿童,因此,此方法被称为对偶故事法

(1)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时,家里人叫他去吃饭,他走向餐厅,但在餐厅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15个杯子的托盘。约翰去之前并不知道门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倒了椅子,托盘掉地上,结果15个杯子都撞碎了。

(2)有一个叫马丁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从碗橱里拿出一些果酱吃。他爬到一把椅子上,并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因为太用力,他碰掉了一个杯子,结果杯子掉在地上摔碎了。

皮亚杰提出的两个问题是:

①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

②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为什么?

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年龄: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即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而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四个阶段及特点:

皮亚杰以认知发展的观点考察和分析了儿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概括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又称'自我中心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规则对于他们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来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 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并且该阶段的孩子没有任何道德标准,也被称为无道德阶段。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又称'权威阶段'。

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而且是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对错,不考虑行为的动机。

以,这说明,这一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客观后果即客观责任来判断是非善恶。

包括听父母的话,遵守法律。小孩子可能会回答: 1、约翰打的杯子多更值钱,马丁打的杯子少,所约翰犯的错误大,约翰应该内疚多。2、妈妈说过不让马虎,要小心,约翰开门速度太快,她造成了错误。马丁上窜下跳,不老实,也造成了错误。3、妈妈不让吃果酱,马丁属于偷的行为,马丁不好。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是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权威。这个时期的儿童一般会形成“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的概念。儿童已经意识到同伴间的社会关系。规则已经具有了一种保证互相行动和相互给予的可逆特征。规则面前、同伴之间是一种可逆关系,我要你遵守,我也得遵守。

同伴间的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道德开始由他律阶段进入自律阶段。

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 这说明,这时的儿童已注意到了行为的意图和动机,即从行为的主观责任来作判断。

他们的回答可能是:约翰和马丁都是不小心的行为,动机没有不好,都不是故意的,他们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意外的事,下次可以注意一点,没有好不好,对不对,把打碎的杯子清理干净就行,多少无关,都没必要内疚。

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

该阶段的儿童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他律道德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而作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外在结果,而不考虑行为的动机,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成人的命令或规定,这是一种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道德判断。

自律道德则从主观动机出发,用平等不平等、公道不公道等标准来判断是非,这是一种受儿童自己所具有的主观价值支配的道德判断。皮亚杰认为,儿童只有达到这个水平,才算有了真正的道德。

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公平等。公正的奖惩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进行道德判断时不再依据单纯的、僵化的规则,而是依据他人的具体情况,做出富有同情和关心的判断。

他们可能的回答是:每个人都可能犯错,每个人都值得被人原谅,杯子再贵重都没有人珍贵。他们没有恶意,不应该受到惩罚。事情发生就发生了,都过去了,杯子的使命也完成了,“物来则应,物去不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要知道,儿童对行为对错的判断,经历了从客观到主观的过程
错误评判按主观还是客观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对偶故事'实验表明,跟孩子讲道理是没用的,直接揍反而更有效|对偶故事|教育方法
不知道这个人,家长怎么好意思说对孩子的教育负责 | 人物词典 · 皮亚杰
瑞士心理学家告诉你,孩子的“自律”是怎样炼成的
心理学主要流派之认知心理学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