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龚贤山水画创作理念探微
userphoto

2022.12.17 江苏

关注

文◎卢静

摘要: 龚贤为明末清初著名山水画家, 沧桑的人生经历, 使其具有淡薄名利, 崇尚自然的生活之道。反映在其绘画思想及创作中, 崇尚师法自然, 活学前人。其不随俗世, 大胆创新的理念, 使其绘画作品具有丰厚华滋、繁密浓重、幽然雄浑、苍厚润泽的特点, 其绘画美学思想值得不断学习借鉴。

关键词

龚贤、师法自然、山水画、风格、创新

正文

龚贤为明末清初著名山水画家, 又名“岂贤”, 字“半千”, 又字“野遗” (或野逸) , 号“柴丈人”。龚贤祖籍为今江苏昆山, 幼年时即搬到金陵,后曾在扬州和海安生活了一段时间, 晚年又迁居于南京清凉山。因龚贤在其居住的房前开垦了半亩园子, 用来栽花种竹, 所以又号“半亩居人”“钟山野老”“清凉山下人”等并称其居所为“半亩园”。

龚贤《山光水影图卷》局部(一)

龚贤在南京隐居约二十余年, 靠卖画和教学生为生, 其绘画艺术在此期间也臻于成熟, 佳作颇多, 他与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和谢荪等一起被称为“金陵八家”。在明末清初的南京画坛八家彼此画风不尽相同, 但龚贤的成就最高, 居八家之首。龚贤的艺术成就并不仅限于绘画, 他精通诗词、也擅长书法, 因此是一位诗书画一体的多方位艺术家。当然, 就其对后世的影而言, 他的绘画艺术当是他的最高成就。龚贤的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他独创了多层积墨法, 使得画面黑白对比强烈、明暗鲜明, 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独特的视觉美感, 形成了中国画史上别具一格的绘画风格。

龚贤《山光水影图卷》局部(二)

一、感悟自然以造心中之物

从明代万历初年始, 绘画呈宋画、元画相互交融的趋势。自明末董其昌以来, 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其一, 立足元画, 吸取宋画, 延续和发展元代的艺术精神;其二, 立足宋画, 吸取元画, 其延续和发展的是宋代的艺术精神。

此外, 当然也还有极少数介于两者之间的画家。立足元画, 吸取宋画这一系列的画家人数众多, 以董其昌等为代表的一些大家即属此列。立足于宋画以吸取元画的系列, 和前一系列相比, 人数极少, 龚贤则正是后一系列有着重要成就和鲜明特征的代表性人物。

龚贤艺术思想的根本在于师法自然, 他认为画家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中, 通过感悟自然之美、妙, 获得心中的创作源泉, 进行独立的创造。龚贤对当时画坛上盲目摹仿古人的做法持批判反对的态度, 认为这是一种食古不化的风气。他曾针对当时画坛上盲目的仿古之风说过这样的话:“古人之书画与造化同根, 阴阳同候, 非若今人泥粉本为先天, 奉师说为上智也。然则今之学画者当奈何?曰:'心穷万物之源, 目尽山川之势, 取证于晋、唐、宋人, 则得之矣。’”

龚贤提倡学画者应从观察大自然着手, 广泛地、深入地观察大自然, 然后借鉴于古人, 在自然中理解和验证前人的画法与画理, 将前人的画法画理通过对自然的学习, 内化为自己的感悟。龚贤又曾说:“我师造物, 安知董黄”。

纵观历代中国画史, 举凡有所成就的画家, 无不恪守“心师造化”的理念, 善于从大自然汲取营养, 体察自然, 感悟并创造出自己的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龚贤山水绘画作品中, 树木、山石、房屋的造型, 都是他依据对自然的观察而创造出来的, 再赋予与众不同的笔墨技巧, 表达其独特的创造意图。其走过的创作道路, 是一条深入生活, “心师造化”之路。

龚贤《山水图》

二、创新造就不凡笔墨风韵

龚贤的山水画中常见表现江南明丽风光的作品, 大致分为:描写山中景色的, 描写水滨风光的。在表现江南山水的滋润景象, 他继承和发扬了宋人的积墨法。龚贤所处的时代, 画坛以枯笔淡墨为主要表现方法, 可谓盛极一时。龚贤却在“墨”的运用上与此相反, 他采前人所长, 尤其将宋人的“积墨”法灵活运用。

他画树木山石总是多次皴擦渲染, 墨色极为浓重, 但浓重之中又有细微的明暗推移变化, 对比巧妙。以画山石为例, 用浑厚圆润的中锋先勾出山石的轮廓, 而后采用雨点皴、披麻皴等多种皴法, 累次积加, 最终淡化线而强调墨, 使得最初的轮廓线基本上与皴染浑为一体, 只在合适处留出高光和坚实的轮廓。石块上白下黑, 中间白两侧黑, 用以分出阴阳向背, 把坚硬面的转折和石面的润亮都表现得意趣盎然。

再观其树木, 树干多留白不皴, 树叶则疏密有致, 上浓下淡, 经多次皴点渲染后, 呈现出凝重浑厚之感。如其在《半千课图画稿》中所言:“一遍点, 二遍加, 三遍便歇了, 待干又加浓点, 又加淡一道, 连总染是为七遍。” 龚贤善于利用黑白和明暗的对比, 其对画面中的近、中、远景处理细致, 作品呈现苍润找中显浑厚、凝重中带飘逸的艺术效果。

龚贤在绘画上的创新, 从其创造性地使用的积墨法可见一斑。龚贤所使用的积墨法, 黑白分明, 虚实相间, 浓淡相宜, 画面对比强烈, 给人一种层次丰富、画面立体的视觉效果, 让人在中国画的写意中感受到一种生活的真实。这可以说是龚贤山水画的典型风貌, 是其画面的主要特征。龚贤的这种绘画面貌和风格, 在当时崇尚“天真幽淡”的枯淡笔墨画风中, 显得分外与众不同。从存世的龚贤山水作品看, 都具备上述“积墨”这一特色。

龚贤喜用润墨和干墨, 不用湿墨, 通过笔的连接留空和墨的层层积染来描绘意象, 因此有论者称“独有千古更在墨”。现今, 许多研究者从龚贤山水画的笔墨特点出发, 认为他将中国画当作了西方素描, 不太认同其山水画的价值。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这种手法正是龚贤的创新之处, 也是其长处所在。因为龚贤并没有收到西方绘画的影响, 他依靠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创造性地表现出类似于西方绘画的一种写实性, 使得其山水画形成了有别于前人的独特风格。况且, 即使龚贤借鉴了西方的绘画方式, 也不能说其价值不高, 因为历代绘画的发展, 都是在不断借鉴前人或者别人的基础上的。借鉴西人之手法, 只要不失自我, 应该也是一种创新。

龚贤《高岗茅屋图》

三、尚简拓展山水精神境界

龚贤为人淡泊名利, 心境随和, 但其对待作画却情感真切。作为明朝遗民的龚贤, 龚贤作画很勤, 不仅卖画、卖文、卖字, 还在友人的提议和介绍下前往海安任教。他基本上断绝一般的应酬交往, 但与爱国志士、坚持气节的遗民的交往却是很频繁的, 而且经常互赠诗画。

到了康熙初年, 他目睹清朝的统治日渐巩固, 复明了然无望, 于是怀着对故国的依恋, 回到南京, 隐居避世。隐居后的生活虽然贫困, 但是他有一技之长, 可以卖画, 可以授徒。他热爱家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作品中透出其历经沧桑后的平常与平静, 然而, 在这些平常和平静中, 又让人感受到法度森严的高境界。

至晚年, 龚贤仍保持其刚正不阿的人格, 他追求一种自由超脱、宁静渺远的精神境界。性情高洁的他不屑于贪官世俗。因此, 他的画面上很少看到人物或动物, 因为他不愿意这些元素破坏山谷的幽静。龚贤崇尚简单的生活理念使其在生活和他的作品中都流露出对自然的向往, 反映出他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也让使他所绘之山水林木, 清冷而不死气沉沉, 孤高而无傲视之态, 深沉却非郁闷压抑, 奇幻又有生活气息。观其画面, 令人向往自然田园之静谧。可以说, 龚贤的生活哲学导致了他绘画风格上的品格高雅。

龚贤《山水图(结屋在山半)》

四、结语

作为明末遗民的龚贤, 在其反清复明的希望和努力破灭后, 致力于诗书画, 这反映出他不随世人、不为清臣的文人气节。在其绘画创作中, 也可见其不随俗世的独立人格品质。龚贤坚决反对当时的一味仿古之风, 他强调师法自然, 讲求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对自然的感悟, 创新绘画之道。龚贤这种不流俗世的思想, 使其绘画极具个性。加上长期居于江南之地, 外师云山烟树等自然的造化之功, 使他形成了独特的用“墨”技法和绘画风格, 其绘画美学思想, 值得我们深思、学习和借鉴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作| 山水画写生中的情感与笔墨
临画札记
中国画的笔墨技法
清 龚贤 绘画作品(3)
山水画中的积墨法是什么?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十四):清代士人画 ----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