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剂学》学习笔记326
《方剂学》总结十、 中医传统方药运用中控制毒副作用的诸因素分析

   对中药毒副作用感性认识中的两种矛盾心态:
   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来?
   对于中药有无毒副作用的问题,这个近年来讨论的比较多,对中药毒副作用过去都是一种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中间两种矛盾心态,
 @ 很多老百姓都说,化学药物,现在医药化学药物,毒副作用明显。
 @ 中药呢,天然药物,毒副作用小。好像很久以来,不仅是国内,连国外都有这样看法。认为中药比较安全。

   但是近些年来,人们开始发现中药毒副作用,一会儿麻黄用来减肥在美国吃死人了,一会儿还有马兜铃酸、木通、龙胆草,这些临床又出现了问题,于是有些就不能用了。
   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中药有无毒副作用?
   中医本身就说“是药三分毒”,用药有利有弊,用方有利无弊。
 @ 针对药物毒副作用这个看法,古代的人更害怕了,古代对中药都叫毒药。在西汉以前都叫毒药,《淮南子》里记载还叫毒药啦。
 @ 到汉成帝、汉和帝时期以后,才改作本草。把中药叫本草,在历史上是个很大的进步。
   为什么时代变化了,它就不叫毒药叫本草了呢?
   这是掌握了,或者开始对副作用控制有认识了,有方法了。中药毒副作用不是那么可怕了,这时名称才改变。应该看作历史上巨大的一个进步。并不是说中药没有毒副作用,首先应该有这样的认识。

   这是我们从历史回顾来看,毒副作用控制过程应该说是随着方剂学的发展而发展。方剂学产生配伍中间,本身就是
* 解除毒副作用。
* 制约毒副作用,
* 减少缓和毒副作用的问题。
   这是医学认识的一种进步。
   这一点前面讲方剂学发展简史的时候,我曾经较多的做过这个历史回顾,讨论过这个问题(中药毒副作用的控制)
   应该说中药是有毒副作用,必须按照中医理论和配伍技巧,按照控制毒副作用的方法经验,来通过配伍来制约它。要正确的运用它,在中医理论和方法指导下来使用。不是抽像的说中药没有毒副作用。

   通过正确运用可以控制毒副作用。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中医,组药成方,它怎么控制毒副作用?
* 你照着控制方法做,它就不会有,或者就少有这个毒副作用。
* 你现在用的方法,不是根据中医的理论,方药有关理论和方法来做,你单用它的单味药,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这样产生了毒副作用。你回过头来,怪中药的毒副作用,这是不合适的。

   中医方药运用中控制毒副作用的十种方法,这一点明确了,学习中医方剂也很重要。而且我觉得现代医学能够在这十种方法中吸取一些有益的内容和方法,可能对现代医学还有很多借鉴。

   这个教材上控制毒副作用方法里有:
1. 多药相配,增效减毒
* 它可以,避免这种同性毒“共振”,利用异性毒力“相制”。
   因为相同药物或者相似药物,多药相配(作用)是相似的。比如说,
@ 羌活发散风寒湿止痛,
@ 防风也能发散风寒湿止痛,
@ 那止痛药还多,川芎、白芷都可以。
   它为什么不就用一味羌活,量大一点,而是用三四味药,每味的量减少一点,它用多种药相配能增效,相互协同来达到单味药能起的作用,甚至于更高。

* 用多味药还有个意义,就是说它能够异性毒力相制,
@ 一个药如果羌活乘以三,其他两味药不用,它量乘以三,功效固然乘以三,甚至于不止,毒副作用它可以产生共振,它要大于三倍。降低量以后,避免这个共振。
@ 多用几味药,多几味药相配,它意义,毒副作用不一定方向完全一样,我们把它叫异性毒力,异性毒力有个相制。方向不完全一致互相有个牵扯,综合起来,毒力要比单味药的总量增大要小,毒副作用要小。
   这是一种中药配伍,控制毒副作用的一种特别方法。跟现代医学不同的。
   所以多药相配,增效减毒,这种方法和现代有些新药研究中的二类药,特别是一类药这样的研究思想,是不太一样的。
   它(新药研究中)越精炼越好,药物越少越好。一味药两味药,甚至一种成分,一个部位,从这个方面来,这样它虽然好像从作用方面集中了,但是,“副作用”也容易产生共振。
   这是中医中药控制毒副作用的一个方法。

2. 药量的控制
   药量控制上也是很重要的。在药量控制方面,中医中药都有个常用量。常用量就是不超过这个范围,它是限制它的一个用量。
   是药三分毒。达到一定量以上毒副作用就大了,这也是在用量上要注意的常用量范围。

3. 炮制减毒
   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刚才说到半夏有毒性,用生姜制。制约它的一些毒性,通过炮制,有很多炮制它是可以减轻毒副作用。

4. 佐制药的配伍
   佐制药,君臣佐使里面佐药三类,佐助药,佐制药,反佐药。
   佐制药主要消除药物的剧烈毒性,这也是一种控制毒副作用。
   比如,
 @ 归脾汤,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它要加点木香,全方补而不滞,防止集中的补益药,产生滋腻,阻滞气机,阻滞脾胃。产生这个副作用。
   佐制药,经常我们有滋而不腻,补而不滞,有些驱邪药,驱邪不伤正,这些都是控制减弱毒副作用的配伍方法。

5. 反佐药的配伍
   如吃了要吐,我们配反佐药,防止药病格拒,这也是控制毒副作用。

6. 煎药方法的要求
   煎药方法方面,很多方都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最简单常用像附子久煎。煎熬时间长。直接就可以解除、减弱毒副作用。这大家都知道,司空见惯了。反应出一种煎药的方法,时间长短。它可以跟毒副作用的控制有关系。

7. 服药时间、方法的要求。
   有些对胃肠有刺激的,容易引起副作用的一些药物,我们往往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8. 道地药材的强调
   道地药材是长年来中医药界在实践当中摸索出来的药物产地品种,它在发挥药效的同时,毒副作用的一个不同。尽量采用的是毒副作用较小的,疗效好,毒副作用又很好的。所以非常强调道地药材。
   我曾经说到过,给我印象很深,新疆那个甘草,你稍微吃一些,容易出鼻血。它那个毒副作用就比较明显。

9. 剂型的限定
   剂型的限定,就是说选择一定的剂型,对控制毒副作用有关,比如含有毒副作用的一些药物,我们往往作成丸剂,丸剂它有时候有蜂蜜这些,能够缓和,能够解毒。
   丸剂,丸者缓也。缓慢的吸收,缓慢发挥作用。那就可以一定程度减弱毒副作用的发挥。

10. 辨证论治的总体把握
   这个非常重要。我们看到的一些现代对毒副作用的报导里,有些是不恰当的使用。有一次一个美国的医学代表团,他们来问到一个问题,现在美国用麻黄减肥,好像吃死了人。说邓教授你怎么看?
   我说中医没有用麻黄减肥的,你们怎么用的呢?
   它就一味药,我说我倒是看到过单用生麻黄,用生麻黄再配伍了,不因人因地因时制宜,60岁一个老头用生麻黄18克,6钱,发汗太过,造成虚脱,休克,抢就来不及就死亡了。不只是减肥,其它也可以出现这个医疗问题。
   本身你单用生麻黄,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量怎么掌握?不知道。你这样产生的医疗事故,你怎么怪到麻黄头上了?
   你辨证论治没也做,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运用。那你现在说维生素,维生素吃多了也会出问题。

   所以这一点,避免毒副作用,辨证论治的总体把握的正确,首先是个前提。
   然后具体的技巧,前面我们讲的还也九个方面。一两千年来长期的积累下来,中医药丰富的经验,在前面九个方面体现得很多,都是用来控制毒副作用的。至少都是对控制毒副作用有一定作用的。如果不按这个方面去做,你产生毒副作用
* 你不能怪中医药。
* 不能怪那味药物自身。
   所以我觉得学习中药方剂,对中医药临床控制毒副作用的这些诸多方法,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客观的对待在现代中医药研究当中出现的一些现像,出现的一些问题。

   当然这不是反对说,现代对于技术结合之后,对毒副作用的认识和解决方法的研究,这个是应该的,用现代科济手段。但是和国际接轨的话,要有中医自身的特色,保持中医理论指导下这种运用,这是个前提。你在违反了这种运用的基础上,那你怪中医自身的方法,说它是这个问题,那是不公平的。

   以上所讨论的关于中医方药,在运用中控制毒副作用的十种方法。供同学们今后使用当中参考。

   当然,这里面对于中医方药,学习运用中若干问题,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并不见得都正确。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来和大家进行一个交流,讨论。有些内容也是对我们这个教材的一些说明补充。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邓中甲教授主讲。
  笔记者记录整理。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剂组成
方剂学 09讲
方剂学 09讲 方剂配伍的目的(二)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中医邓中甲教授讲方剂学-中药煎服法,配伍特点,药物的毒副作用
临床中医处方药物配伍规律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