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效技能与学科整合

                              有效技能与学科整合

                                                       (2009-01-29 22:45:37)

为适应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当拥有科学研究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这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为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是教师单凭过去的经验和理论无法应对的,它要求教师必须以研究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从而进一步明确教育规律,进一步转变自己头脑中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并由此形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也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因此,作为现代教师必须铭记“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理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反思中不断超越。我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各位教师对各种各样的理念、立场、观点、方法已不陌生,对教育教学应遵循的规范、规则也了然于胸,而对于如何化理念为方法、化规则为秩序、化规定为智慧则略显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实践中的行为与作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已经到了需要更进一步关注技能、技巧、技艺的地步了!《有效技能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就是将先进的教育理念用技能的方式外化出来,将抽象的教育理论用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将划一的教育规则用操作的方式凸显出来,力求为教师提供便于实际应用的教学指南。

《有效技能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的相关教学技能

两点声明:一、《有效技能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不同于以往的某些课题,由两三个学科七八个教师东找找西照照,闭门造车,上级一旦检查完了,这边就束之高阁,真的结束了,除非某些人评职称、先进再拿出来用用。

二、《有效技能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的有效技能决非《有效技能》的有效技能,两者不全是一码事,《有效技能》的有效技能指的是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而《有效技能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的有效技能既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也不忽略传统教育技能的有效性发挥,讲究实际,注重效果。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以启发、引导学生,而且要求教师具备扎实而全面的基本教学技能。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在教师的职业成长中,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教师一般要具备以下几种基本教学技能。

一、科学思维与表达的技能

语言表达,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教师主要是通过口头表达与学生交流、解惑答疑。如不善表达,讲不出来,岂不是“茶壶里煮饺子”,要教好学生恐怕很难。如果教师本来就知识平平,再加语无伦次,表达混乱,要教好学生恐怕更难。对教师来说最起码的要求是:一要说得准确,条理清楚,不颠三倒四,逻辑混乱。既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也不能说来道去不得要领、没有主旨、越说越糊涂。二要说得简明,言简意赅,让学生在脑中形成清晰、正确的深刻印象,浅显易懂为好。三要说得生动,富有感染力,语言要可亲可信、巧说为妙,切忌枯燥呆板,更不能故弄玄虚。四要说普通话,语言要规范,要合乎语法和逻辑。

二、教学导入技能

 ()教学导入的作用:好的教学导入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标、铺垫后继学习、沟通师生心理。

 ()教学导入的原则:好的教学导入要合情入理、因课制宜、简洁明快、灵活多变。

(三)教学导入五忌:、忌为导入而导入、忌导入时间过长、忌不顾学生心理、忌远离教学主题、忌教师演独角戏。

三、教学讲解技能

 ()教学讲解的作用:好的教学讲解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系统快捷地传授知识、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教学讲解原则:好的教学讲解要有启发性、要生动易懂、要针对学生、要精讲。

教学讲解必须遵循精讲的原则。精讲就是要做到内容精选,语言精练,方法精当,效果精彩。精讲就必须要做到简明扼要、提纲挈领、避免繁琐;精讲就要力求达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效果。精讲之精,体现了讲解的水平,也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率。精讲就要求讲得精彩、讲得精当、讲得明白、讲得科学,要在单位时间里达到量少而质高的水平。

(三)应用须知

好的教学讲解要注意强调与节奏、注意反馈与调控、在讲解时适当运用手势、体态、眼神、面部表情等体态语言加以配合。

语言技巧的差异,将对教育效果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运用语言的能力,就成为教师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语言应准确、鲜明、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时还借助表情和气势,以态势助语言。运用语言要有科学性,概念要准确,要有很强的逻辑性,有内在的逻辑力量,才能够摄取听众。运用语言还要有艺术性,说话要清楚、明白、易懂、形象鲜明,表达要生动、活泼、有趣味、流畅贯通,才能够感染听众。新课程十分强调教师语言的趣味性。听一个好的教师讲课,无疑是一种艺术享受。反之,一个教师语言干瘪、索然无味,听了令人昏昏欲睡,即使所讲的内容很重要,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一个好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运用教学语言的大师。

四、善于倾听技能

倾听,听懂别人说话是一种能力。由于教学对象是学生,他们年纪小,知识欠缺、语言也不够丰富,在回答教师提问或发表意见时词不达意、词义含糊、说不清的现象常有,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听学生说话的能力,能从学生不达意的词中听出真意,从含糊的话语中听出他的主旨。有的要给予补充,有的要给予概括,有的要给予引伸,有的要给予升华,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清概念、学懂知识。如果教师不善听、不会听,就会抹掉学生表达中的闪光点,有的会误解学生的意思,有时听不懂学生的意思,势必出现肯定失当、批评有误,使学生不能准确地掌握知识。

五、教学提问技能

()教学提问的作用;好的教学提问可以检查已学知识,进行教学反馈、集中学生注意,激发求知欲望、发挥教师作用,调控教学进程、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感、锻炼口语表达,提高学生能力。

 ()教学提问的原则:好的教学提问要激发学生兴趣、要启发学生思维、要难易适度、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提问的内容,如果过于浅显,则学生无需动脑,如果过于深奥,则学生无从动脑;如果不疼不痒,则学生无意动脑。”所以,教学提问宜取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来问,这就要求做到难易适度。这“适度”的标准是学生要经过认真思考才能正确回答。教师提问的难度要与学生的现有水平、经过思考可以达到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不用跳,摘得到”,说明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无需思考就能回答,这样学生没有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提问就成了形式。“拼命跳,摘不到”,说明问题过难,层次过高,超越学生智力范围太远,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不要一味地出难题,使学生摘不到果子。这样,最终会使学生放弃摘果子,使学生丧失信心,降低学习兴趣。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不能完全超越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即不能让他们不假思索、毫不费力地回答,又不能使他们冥思苦想而无结果。教师的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要让学生可望、可及,让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跳一跳,摘得到”。

(三)教学提问应用须知

1、忌只重形式

有些提问教师只是注重有问有答的形式而不注重提问的价值和作用,表面上看有问有答、热闹非凡,但所提问题没有多大价值,不能引发学生的深人思考。这种提问对学生是无聊的折磨,是无端的摧残,是无知的作难,不仅耗费了时间,毫无教学效果,而且也使学生的心灵和人格受到不应有的扭曲。这种提问除了浪费时间、误人子弟而外,毫无意义。

2、忌频率失当

课堂教学提问忌提问的频率失当。频率失当有两种表现。一是提问的频率过高。与这种错误认识结伴而行的只能是“狂轰滥炸”式的课堂提问。教师不断抛出问题,学生一直处于思考状态,大脑高度紧张,容易造成学生的认知疲劳和心理厌倦。二是提问的频率过低。整堂课没有一次提问或只有一两次的提问,多是教师的讲解。频率过低,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易形成思维惰性。

3、忌只问不结

教学中常存在教师注重提问不注意总结的情况。教师对教学提问总结重要性缺乏必要的充分的认识,对学生答问采取放任的态度,答问不正确的不给予订正,不完整的不给予补充,零散的意见不给予综合,肤浅的认识不给予深化。虽然课堂上有问有答,热闹非凡,但散乱的意见形不成统一的认识,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明确的、完整的认识;更有甚者,有些错误因教师没有给予订正而让学生“自以为是”地印入了脑海之中。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另外课堂教学提问忌过分控制学生、忌随意提问、忌重复提问。

六、教学指导技能

()教学指导的作用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学习的好坏、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水平、指导方式方法等。教学指导不仅要向学生“传道授业”,还要帮助学生“解疑释惑”。教学指导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为此,教师要为学生指明方向、点拨重点、牵线搭桥、铺路设阶、归纳总结。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指导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学指导中,教师通过精彩讲解、实践演示、创设情境、卖弄关子、设置矛盾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寻根究底、欲罢不能的学习状态。

3、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教学指导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学指导绝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去寻找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比较、归纳、综合,自己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思维的高度介入。教师通过拨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解决。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思维方式在思考中获得,思维品质在思考中提升。

()教学指导的原则:

好的教学指导要启发学生思维、要因势利导、要循循善诱、要过程互动。

教学指导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逻辑结构,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进行。循循善诱,不仅是教学顺序上的要求,也是教学态度上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有教育的耐心。

(三)教学指导应用须知

好的教学指导忌盲目指导、忌越俎代庖、忌缺乏耐心、忌简单机械。

教学指导是一种需要教师多方设法、灵活处理的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如果教师只会用单调的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就会缺乏指导的针对性,难达指导的有效性。时间长了,还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掌握多种教学指导的方式方法,根据情况灵活指导、巧妙指导。

七、教学对话技能

 ()教学对话的作用:好的教学对话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实现师生智识共享、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对话的原则

好的教学对话要与学生平等交往、对学生真诚以待、师生要相互尊重、交流合作。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结成“学习共同体”,形成“学习型组织”。对话是联结师生双方的纽带。教师在对话中教学,学生在对话中学习。在师生共同的合作对话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学业提高,达至师生双方的成长。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

八、教学板书技能

()教学板书的作用:好的教学板书可以辅助教学,提高效率、激发兴趣,启发思考、强化记忆,减轻负担。

课堂讲解所传递的信息转瞬即逝,仅凭听觉记忆进行学习难度非常大。有了板书,学生不仅听讲而且眼看。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能记忆住的信息,85%来自视觉,10%来自听觉,5%来自嗅觉和触觉。好的板书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目了然,能够形成整体性印象,便于记忆。条理化的、揭示内在关系的板书可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的记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教学板书的原则:好的教学板书其内容要简洁概括、其形式要美观大方、其结构要系统条理、其布局要协调合理。

(三)教学板书应用须知:好的教学板书忌烦琐冗长、忌无个性、忌讲写脱节、忌乱写乱画、忌只讲不写、忌随写随擦。

九、教学结课技能

 ()教学结课的作用

1、总结巩固

研究表明:下课前的几分钟学生的注意力经过了发散期之后进入反弹期。教师应抓住注意力的反弹期进行总结概括,使学生及时回顾所学内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课堂及时回忆要比6小时以后回忆的效率高出4倍。教学结课可以将课堂内容简明、扼要、有条理地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理清纷乱的思绪,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激发学习

好的结课,会使教学更有深度,更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可以给学生以启发引导,让他们的思维进入积极状态,主动地求索知识的真谛。

3、承上启下

叶圣陶说:“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的完了。”同样,结课是课堂教学结束的地方,但结课最忌的也是真的完了。教学结课是课堂教学一个段落的结束,但不是教学的结束,不是学习的结束。教学结课应该既对该堂课有一个完美的结束,同时又对后面的课有个交待或对后续的学习有个指导。好的教学结课注意使上下课时之间上下勾连、前延后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结课的原则:好的结课要水到渠成,自然妥帖、要结构完整,首尾照应、语言精练,紧扣中心、要内外沟通,立意开拓。

结课时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本身,要注意把课内外沟通.把学生引导到更广阔的生活世界、知识世界里去学习。教师要立意在结课时指导学生进行开拓,通过结课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拓宽知识面、增强各种能力,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与活动的空间。

(三)教学结课应用须知

1、忌虎头蛇尾

有的教师非常重视课堂教学的开端,精心设计导入却不在乎结课。上课是上到哪儿算哪儿,临近结束,看到时间不多了,就紧急刹车,马上结课,草率收尾,既没有梳理总结,也没有回顾练习,更不会留有余地,让人回味。结果,因为结课仓促致使整堂课显得虎头蛇尾。

2、忌画蛇添足

与“虎头蛇尾”相反,有的结课是狗尾续貂、画蛇添足。有的由于课堂教学节奏过快,留给结课的时间过多,结课就信口开河、胡拉乱扯,使结课的精彩性黯然失色。有的在结课时小题大做,甚至故弄玄虚。他们或者喋喋不休地讲个不停,或者无话找话。也有的教师为了结课而结课,本来没有必要再多讲了,却非要再讲上一会儿。这些结课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产生不良效果。因此,结课要“画龙点睛”,而不要“画蛇添足”。

3、忌淡而无味

好的一堂课结束时,能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课后引起咀嚼回味,展开丰富的联想。平淡无奇的结课,达不到启发思维、回味无穷的境界,反而很容易使学生在平淡中淡忘所学的内容。结课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强心剂而不能成为催眠剂。

另外,好的结课不能前后矛盾、不能忌延时拖堂。

十、课堂组织技能

探究活动组织,是指演示或示范表演。如语文和外语的示范朗读理化的演示实验等,还包括教具和电化教育手段的运用。理科教师的演示实验和文科教师的示范朗读应该说是一种“身教”。教师在演示中的规范化操作,就是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技能技巧的过程;教师在实验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用,就是对学生形成科学态度的一种熏陶。文科教师的示范朗读,既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又为学生做出了仿效的榜样。演,可以给学生以深刻的感性认识,增强课堂教学直观性,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演,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变“死课”为“活课”。’演得好坏有时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成败,而对某些科目(如理化等)的某些课时来说,有时还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

合肥市三十八中学  袁方正

2008-4-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程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教师教学技能大全(共七项)
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手册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2)
《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知识点
9月开学初教学视导反馈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