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一、颂词讲解

前面,我们学习了《千字文》的第一部分,讲到了天文地理、气象物候、人类社会的出现和中国最早的政治制度。接下来的第二部分就要落实到人,《三字经》中说:“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因为天地人是三才,人顶天立地,是世间最重要的。把人做好就是我们这一生的头等大事。

《千字文》的第二部分就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也就是修身的工夫。指出人要孝亲,珍惜父母给予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做人要“知过必改”,讲信用,保持纯真本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另外还对忠、孝和人的言谈举止、交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首先,我们一起来朗读颂词:

盖此身发 (gài    shēn  fà), 四大五常 (sì       cháng)

恭惟鞠养 (gōng wéi jū  yǎng), 岂敢毁伤 (qǐ  gǎn  huǐ shāng)

女慕贞洁 (nǚ    zhēn  jié), 男效才良 (nán xiào cái liáng)

知过必改 (zhī  guò    gǎi), 得能莫忘 (dé  néng    wàng)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我们先分别了解一下颂词中的几个重要词语。

盖:在文言文中是一个无实义的字。

身发:在这里是指代我们的肉身。

四大:指地、水、火、风。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四大”是佛教术语,指地、水、火、风四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佛教认为,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组成的:骨头等坚硬的是地大、呼吸等流动的是风大、血液等湿润的是水大、体温等温热的是火大。正因为我们的身体只是一个由地、水、火、风等元素构成的假合体,所以人的身体是虚假不实、无常脆危的。

“常”是恒常、不变的意思,这里指准则。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我们言语行为的准绳。

这句颂词告诉了我们,人的生命体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物质的“四大”,一部分是精神的“五常”。其意思就是: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由地、水、风、火四大物质构成;而一个人的生命,又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伦理关系之中,因此,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标准。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恭”是恭敬、谦逊;“惟”是惟谨、顺服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恭惟(也作恭维),是一个贬义词,有曲意奉承、讨好对方的意思,这与古汉语截然不同。

“鞠”和“养”的意思一样,都是抚育、长养的意思。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这句话出自孔子的《孝经》,意思就是:我们的身体恭蒙父母生养、精心抚育而成,哪里还敢让它有一丝一毫的毁坏损伤呀!

《孝经》开篇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强调我们要重视和爱惜自己的身体。正因为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假合而成,就难免会有病痛、衰减。《弟子规》中说“身有伤,贻亲忧,”就是说我们的身体若受到毁坏、损伤,父母一定会忧愁痛苦。反之,如果我们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就是在对父母行孝。所以,为人子女,欲行孝,应先从爱护自己的身体开始。

孔子有一位学生,叫高柴。他的父母过世时,他过于悲痛,哭干了眼泪,甚至哭出血来。孔子对他说,你怀念父母是对的,但是不知保重身体就是不明智了。因为你自己还有家庭子女要照顾,有社会责任要承担,如果你哭坏了身体,父母地下有知,也不会心安啊。所以,高柴虽然孝顺,但在孔子看来,伤心到伤害自己的身体,也是不对的。

父母除了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外,也很注重我们品德的培养。《弟子规》说:“德有伤,贻亲羞”。我们每个人,都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伦理关系之中,因此,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标准。如果对此有所逾越,那就是一个德行有所亏损的人。父母不仅会为此而伤心,更会因此而羞愧,甚至觉得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所以,我们应该建立良好的德行,这样就能让父母觉得荣耀。如果我们用自己的德行奉献社会,用自己的德行让父母感到荣光,这是养了父母的心灵,更是养了父母的志气,这就是一种大孝显亲的表现。

完整地说,这句颂词就是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体恭蒙父母生养、精心抚育而成,只有谨慎小心地爱护它,而不能轻易地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颂词的意思是说:女子要思慕那些持身严谨、为人称道的贞妇洁女,男子要效仿有德有才的贤人志士。

人的性别虽有不同,但所具有的“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之德却是相同的。这是人格,也就是做人的资格,离开了五常也就不成其人了。但男女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异,那就是女慕贞洁,男效才良。对女子之德的要求是贞洁,就是说:女子要羡慕、爱慕的是贞与洁。

字的本义是正,是最古老的占卜用语。上古时代在卜卦时,问事之正不正,就曰“问贞”。后世假借为端方、正直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意志、操守坚定不移。

是干净、没有污染的意思。女慕贞洁是说女子应该追求的是保持自己内心方正的品性和外在洁净的品行。

 唐朝纪王的女儿叫楚媛,封做了东光县主。楚媛从小就很孝顺父母。在她八岁的时候,纪王生病了,她心里忧愁得连饭也吃不下去。楚媛的父亲骗她说自己的病好了,但楚媛仔细看着父亲的脸上还带着病色,心里依然忧愁。长大后,她嫁给裴仲将做妻子。她服侍婆婆像服侍自己母亲一样细心,对待丈夫好像宾客一样尊敬,对待婶婶很和睦,看待晚辈和下人们也很慈爱。这时候的王亲国戚家里都非常奢侈,他们见东县主(楚媛)很俭朴,就对她说:“一个人生在世上,只要适意就好了,你一个人独自这样勤俭辛苦地做什么?” 楚媛回答他们说:“我从小就喜欢讲礼法,现在我照着做,不违背礼法,那我的志愿达到了,岂不是适意么?妇人家有了恭谨谦逊的行为,就可以成好的德行;有了骄奢放纵的行为,就可以败坏她的名誉。况且富贵和恩宠,都是偶尔、意外地得来的东西,得来很容易,失去也很容易。哪里能依靠它去欺凌别人呢?”

故事中的楚媛就是一个“贞洁”的典范。她有合乎礼法的思想和行为,对上对下、对内对外都以一颗方正的心和洁净的行来对待。思想行为能守正,就是有贞。这里所说的“贞洁”并非只是指老公不在了,不再改嫁就是守贞了,这样的说法是唐宋以后,对妇德女道的一种歪曲。

除了女子要做到“贞”、“洁”以外,同样,对男子的要求也有两条——才与良。

指有能力、有才智。把这样有才的人便称为“才子”。是指有德,一个人有良心、有德行才叫良。男子就应效法德才兼备的贤人。

司马光曾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与才就如同一只鸟的双翼,缺少哪一只都无法畅游于天宇。司马光把人分成四种:德才兼备者叫“圣人”、无德无才者叫“愚人”,德胜才者叫“君子”,才胜德者叫“小人”。

在这四种人中,有德有才者是人们的楷模,也是国家的栋梁,他会受到人们的敬爱,并会受到统治者的信任而得以重任。而这四种人中危害最大的就是“有才无德者”,他们是祸患之端,小则破坏邻里,大则贻害四方。这种人纵使才高八斗,但也恰似污染的土壤里开不出鲜艳的花朵。

所以,古人把德才兼备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但如果二者实在不可兼得的话,那我们也宁愿做个有德无才之人。因为良好的德行能让我们无碍地行走于大地。有德行的人,总在为自己修德、修福,这不仅可以使自己一生平安,还可以福荫子孙。所以,有什么比具有德行更珍贵的呢?

这两句颂词就是告诉我们:女子要求贞和洁,自尊自重莫自轻;男子应效贤人行,德才兼备方有名。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意思是说: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自己有能力做的事,一定不要放弃。

知过必改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就是告诉我们:孔子所担忧的就是人们不能改正自己的毛病和缺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不可能不犯错、不摔跤,而每一次出错或摔跤的经历都会在人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我们不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那只会越陷越深,最终走向失败的深渊。相反,如果在出现错误后,能立刻醒悟并改正,这样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对于一个上进的人而言,这些教训会催他自新、教他成长。《礼记》中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这是告诉我们人与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懂礼仪、知惭愧,更能在知耻之后而勇猛改过迁善。

古大德也说:认识自己的过错并勇于改正的人也是一位智者,其弃恶从善便是一种莫大的功德。

以前在佛教遭劫难时,炉霍地区有个名叫巴塔的人带头摧毁寺庙,诽谤因果,亲手杀了许多人。当时人们咒骂他为“残暴魔王”,对他恨入骨髓。几年后,佛教重兴之时,他翻然猛醒,愧悔自己昔日造下的弥天大罪,立即改恶向善,尽力弥补过失。没想到他造善业的能力也同样大得惊人,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修建寺庙……以致于扭转乾坤,一刹那便从地狱升到了天堂一般,前后判若两人。人们对他的行为赞不绝口,纷纷恭称他为法王

这就是一个弃恶从善、知过必改的例子。当人有一颗知耻悔过的心时,其行为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知过必改让他从一个罪恶之人翻然变成一个贤善之人。由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观念:“肯认错改过,就是圣贤;不认错改过,就是犯罪之人”。所以,是贤者、是愚人,是圣者、是恶人,都在一念之间。

得能莫忘

对于这个颂词的解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解释中,“能”指本事、才干,在这里指适合自己做并且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得能莫忘”的第一种解释就是: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就一定不要放弃。

第二种解释:

有学者认为,这里的“得”是“德”的通假字,意思就是“美德和才能不要轻易抛弃”。

如此,这里的得能莫忘就有两重含义:一是从他人之处有所得、有所能,也就是别人教会我们的东西,我们不能忘,这也是知恩必报的意思。二是我们自己于修心、修身上有所得、有所能,莫忘。也就是说:别人所给予我们的德能不能忘记,自己的德能也不能忘记。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爱惜身体即是孝亲,也认识到了应该把“仁义礼智信”作为我们为人处事、言语行为的准绳,把思慕效仿“贞洁和才良”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面对错误要有改正的勇气,面对他人的恩德不能忘怀,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也一定不要轻言放弃。

二、思考与练习

1请准确地朗读颂词: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2、请解释“四大”、“五常”。并说一说为什么照顾好自己就是在对父母行孝?

3司马光把人分成了哪四类?划分的标准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把“德才兼备”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4、“知过必改”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利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头学——全译《千字文》及随感(2)修身齐家
内心强大的人是什么样的
千字文讲记:第十讲: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千字文》—盖此身发— 原文、译文及释义
四大五常
千字文21-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