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英语新课程新教材“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感想
小学英语新课程新教材“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感想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062 更新时间:2010-7-6 16:35:42
“课堂语篇”之追寻录
路桥金清小学  梁丽燕
第一次接触语篇不知是曾几何时,因为对于“语篇”二字的概念认识很模糊, 有点像一个“新名词”在眼前跳动,又有点像是我们平时都在做的,离自己很近。正是在接到这次听课任务之后,才认真对“语篇”进行深刻的反思:语篇到底是什么?不禁耻笑于自己的无知、后知。抱着对答案的追寻踏上这次听课之旅。
由于才疏学浅、文字缺乏,下面我就对感触较深的两节课表达一下反思:
课堂一
第一节课是来自富阳市永兴小学王凡老师的课—《Hobbies and Dreams》。在赵老师的带领下我有幸成为这节课的观察员之一,跟课堂有了更亲密接触。课堂上王凡老师从爱好着手谈论学生情况。What’s your hobby? –I like reading books. / listening to music / playing computer... 等,为下面课堂导入及操练作好铺垫。
课堂中王凡老师进行的文化渗透是本节课的亮点之处,如“Edison is an inventor.”老师继续追问:“What did he invent?” ---light. The Wright Brothers invented ---plane。但美中不足的是当老师在进行inventor的拓展时,学生由于没有作充分的准备只说出了一两个发明家,未能给美画上圆满的句号。
课堂上学生流利的回答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学生能通过爱好联系各自的理想,在单个句子掌握的前提下进行整体表达,如:Jack likes making things. Because he wants to be an inventor. 最后王凡老师用自己学生时代的一则日记呈现给学生,通过“想成为教师――成为教师”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努力的重要,要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教学come true.只是最后当王凡老师给学生呈现听音整体语篇时,让我个人感觉有一种意犹未尽的味道。假如王凡老师在“Dream”这个原本充满幻想与憧憬的话题上展开拓展的话,课堂是否会更得以升华。如(引导学生表达):I want to be an inventor. I can invent a lot of toys for children to play. And then I have much money…等等。 如果在一个话题上让学生得以展开想象,并结合生活尽情表达自己所想,我想这也是我们所说的语篇吧。因为语篇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拥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能自然的运用语言表达所思所想。
课后的调查更加证实了我的想法。当我们问及两个学生(分别是A B 档):你们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收获了几个新单词。既然如此,那么在课堂上加以拓展更是可行的。
课堂二
本课是来自湖州市吴兴区东风小学的林丽老师的课堂。――A photo of  Kangkang’s family. 根据PEP四上Unit 6 Meet my family选择的校外教材。
林丽老师在这节课上非常注重语音教学语音渗透,这也是我们很多老师平时在做但又非常缺乏的一块空间。比如有时考虑到时间不足,教学进度等关系,不得不舍弃语音教学的时间以完成教学目标。但这一节课,林丽老师既兼顾了语音教学,也落实了课堂内容,两者兼顾。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Is the man in yellow your father?”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就引用了身上的穿着谈论起来。I’m wearing a blue T-shirt. I’m in blue. 导入及时恰当。学生自然也会用“I’m in blue T-shirt” 句型表达,为后面的疑问句学习打下了很了的基础。当学习到用疑问句 “Is the man in blue your father?” 询问人物时,林丽老师非常有心,准备很充分,她收集了学生平时的任课老师,运用这种“不熟悉的信息差”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信息可用,展开师生间的对话,也为句型的操练与巩固做好。
但整节课下来,给我们的感觉是总围绕着家庭成员这个话题在转,活动形式不够新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越到后面越感觉到听觉和视觉上的疲惫,因为每个家庭里面无非就是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组成,而且现在一般又多是独生子女比较多,一张家庭照片出来谁是谁只要一对号入座就一目了然了,基本上不用问学生心里就能猜个大概。但作为教师我们又不得不“逼迫”学生反复操练来迎合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目的。反观学生,他们也基本上实在没什么话可说了除了问那是谁谁谁,最后每个学生带来的影集也只能勉强充当着被谈论的对象,作用不大。
我在思考:如何调动学生在这个课堂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使课堂不那么单调?甚至可以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了可说?是否可以让一个学生同时用好几个同学儿时的几张照片放一块,然后再让其他学生通过观察将照片和人物对号入座。(从以往对学生的了解来看,学生往往对同班同学或自己老师的照片特别感兴趣,更何况是小时候的照片。)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就可以被调动起来,因为这就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观察有乐趣的事物。同样,在猜测家人的同时,也要同时用多个大人的照片让同学猜,而且在这些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对人物外貌进行描述,如:My father is tall. He is a doctor. He has…再让其他人进行进一步猜测,这样不但可以丰富课堂语言,还可以使学生发挥他们的个人能力。
“语篇”反思
这一路我带着任务时刻关注语篇教学, 每一次小小的领悟与收获都是一次成长和提高。虽然我对语篇的理解还比较肤浅, 但至少我敢非常肯定的说”语篇教学并非等同于平时所说的阅读教学”。 记得好多次听课过程中听过这样的话: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要有语篇意识。” 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要让学生学会说完整的句子, 完整的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 也就是 “完整的输入和完整的输出” 的一个过程。 于是在课堂上, 我们特别注重给学生提供完整的语言支架, 为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完整的输出,这就是一开始我为什么觉得它又像离自己很近的原因。 除此之外, 语篇离不开旧知的滚动。 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就出口成 “篇”, 这需要我们一次次的复习,一次次的巩固。那么语篇恰好是一个很好的滚动平台, 我们可以把平时相关的旧知识融合到一节课的内容上来, 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如学习: Do you like …? 老师可以结合之前学习过的动物类,食物类和颜色类等为学生提供一个语篇的平台。
面对着“语篇教学”这一新的挑战,我知道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体验  收获  启示
——有感于省教研活动课堂观察体会
温州市墨池小学  洪艳
北京时间:2010年6月23日 上午11点,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杭州富阳,坐上回温的大巴车。一路上,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这两天省“教学疑难问题”研讨会的场面。此次研训活动的创新就是组织了一批骨干教师做课堂观察,并现场作课堂评价。而我和张璐老师作为鹿城区高访班学员,非常有幸地得到实践导师省英语教研员郑文老师给予的机会,也加入了观察员的队伍。这两天,在课堂上与英语课的零距离接触,在课后与孩子们的面对面访谈,在发言席上与参会老师的坦诚交流,让我觉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一次培训活动如此留恋,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在培训中获得如此多的锻炼和思考。
课堂观察前,备足功课,做到心中有数
按照我的学习惯例,每次参加培训活动前,我都会从各种渠道先了解相关主题的学习内容,并带着问题或思考去学习,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变得更加有效。这次,在去杭州的前一周,我们就接到了郑文老师布置的关于做课堂观察的任务。于是,我便开始翻书查阅、上网搜索关于课堂观察的知识,比如从哪些角度做课堂观察、在做的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做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理论意义。毕竟在这么高级别的课堂上,而且是给这么优秀的老师的课做课堂观察,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难免心里也有点紧张。但是,我相信,只要备足功课,还是可以沉着应战的。也正因如此,当我作为观察员代表在台上发言时,我的阐述得到了台下老师的共鸣。
课堂观察中,关注学生,转变听课理念
其实,对于课堂观察,我也曾在几次区里和学校里的教研活动中粗浅地接触过,观察点无非就是教师的语言、行为、学生的活动等等,但这次我们这组2位老师分配到的任务,却让我觉得很新鲜。第一块是“课后测评”,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目标检测学生知识点的落实;第二块是“师生访谈”,主要是与学生进行以下几个问题的交流:1、你喜欢上课老师吗?为什么?她给你的总体感觉是什么?2、这节课你觉得难吗?或者哪些环节你觉得比较困难?3、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以往,我们的课堂更多的关注点是课堂上师生的教学活动,但很少有人会在乎,当孩子们上完一节课后,他们学到了什么知识,又获得了什么样的情感体验。但这张课堂观察表,却与众不同,它关注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因为有时候有些表面上看似很热闹的,课堂氛围很好的课,并不一定就表明学生学得好,所以这样的观察表就能很好地检测出我们的教学效果。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孩子们有收获,才是我们老师的成功。我想,这也是郑文老师在指导全省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时的良苦用心吧!
当然,尽管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在课后与学生展开检测或交流,但整节课的观察还是少不了的。因此,我和同组老师分别锁定了2名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并分别从他们的发言状况、上课的情感态度等方面做了一个大概的记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提问,才能更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习效果的比例关系。在我们做完观察工作后,小组成员进行总结交流时,大家也不约而同地感受到,这样的观察体验,促使我们改变了原来的听课理念,把视线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身上,从而提高听课和看课的效果。
课堂观察后,反思自我,提升课堂教学
下课了,我们的观察工作也开始了。说实话,面对被我们采访的学生时,我心里也很紧张,种种预设的困难一下子拥进脑袋里:学生会不会拒绝我的采访呢?要以怎样的交流方式,学生才不紧张?用什么样的语言,学生才能明白我的问题呢?所幸,孩子们和我很配合,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能尽自己的所能与我进行交谈,而且氛围还挺轻松,有一位学生还向我要了QQ号码,以后要和我在网上聊英语学习。这也反映出,富阳永兴小学的学生都具备与陌生人交流的胆量与能力。两天的观察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不仅是在观察其他老师的课,其实更多的是在观察中对照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因为,在学生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成功的自己,也发现了不足的自己。在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时,所有孩子都能知道老师所教语言知识的含义,但当我们引导他们运用语言的时候,大部分孩子就出现了语法、语音、结构上的错误。这其实也是我自己平时教学工作的写照:过分注重学生的单词、句型和课文的背诵与读写,但却忽略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第二部分的访谈更有意思,在问到“喜欢上课老师吗?”,孩子们都说喜欢,原因就是这两位老师幽默、风趣、亲切,短发很可爱,老师的连衣裙很漂亮。看来,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关注自己的形象,衣着打扮、行为举止、教学艺术都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因为先喜欢你的人,再喜欢你的课。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教学难度方面的,我们所观察的两节课,学生总体反映都不是很难,当然中等偏下的孩子还是觉得某些教学环节高于他们的实际水平,这其实也是教学必须体现分层的需要,只是要求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该鼓励不同层次的孩子,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第三个问题关于学习收获的交流中,几个孩子的回答让我们非常欣慰。他们都感觉收获挺大,在老师的引领下,不仅学到了一些新单词、新句型,而且还使他们了解了同学的家人,学会了如何用英语表达四季,体验到在四季的快乐。孩子们幸福的童言,折射出两位上课老师对英语教学真正含义的深刻理解,不说别的,光从他们这样的话语,我们就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这两节课是成功的。老师们在传授新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中得到了美好情感的体验,培养他们与人分享,与人交流的能力,这就是我们英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所在。而我也在与学生道谢与再见后,不断地反问自己:我是位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吗?我能做到每节课都让学生有所收获吗……
两节课,两次观察记录,两次交流访谈,两次总结发言,此次富阳之行,带给我的是锻炼,留给我的是启发。课堂观察,让我们的教学视野变得更远,让我们的教学艺术更趋完美。
赴富阳参加省小学英语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
————对语篇教学的点滴感悟
天台石梁小学  娄胜男
在临近学期末的时候,我非常幸运地参加了2010年浙江省小学英语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之“语篇教学”活动,这次活动与我以往参加的任何一次课堂观摩不同,这是是一次具备一定高度和深度的活动。
这次活动我欣赏了四堂颇有收获的课,听了来自全省各地小学英语专家对于语篇的诠释,灌输的内容很多,有雾里看花之感,听得云里雾里的,对于“语篇”概念的理解是很模糊的。后来听了人教社吴欣博士的专题报告后,她精彩细致的讲解,举出例子幷加以分析,我隐约看到了雾里那朵花,对于语篇的理解比之前更规范更到位了。
听完四堂课后,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课堂情境的巨大魔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利用图片,多媒体及自身的肢体语言来创设一个个生动的情境。比如,林丽老师,她利用自己的照片,自己学生的照片和上课学生的照片来创造了真实的语境,这样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把知识点落实到了实处。另外是我映像较深的许瑾老师,她所执教的“Spring”的教学内容原本提供的只有几个简单的句子:“It’s spring!/The grass is green./Let’s fly kites.”为了让这三句话更具有整体性,适用性,许瑾老师将教学内容重组成了一篇关于春天小诗歌,诗歌的内容有涉及春天的景色,春天的活动,为学生的表达创设了一定的语境。语篇教学就要求我们设计具体的语境,来教学单词和句型,主张把单词融入句子中教学,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对“grass, flower, tree, bird”这些单词的呈现,许瑾老师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把这些单词变成了“The grass is green. The flowers are beautiful. The trees are green. The bird is coming.”这些生动而富有意义的句子呈现。而且正是这些句子的逐一呈现,使得spring这个单词在学生的心中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完整。最终唤出学生的感叹“Wow! What a nice spring!” 在另一个教学涉及环节中,教师让学生一说说: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 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个充满春天气息的公园图片,让学生能在一定的情境中说:I can… in spring.让学生真正有话可说。在呈现“plant trees”这个词组时,教师并不是简单让学生说这个词组,而是请学生给一片没有花草树木的荒漠中种上花草树木。随着学生们踊跃地说出“Let’s plant trees/flowers/grass!”这些句子的时候,荒漠逐渐变成了绿洲。这样子学生们就真正体验到了这句话的使用语境和意义。
听课后,我得出结论,语篇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运用语言,更为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输入来激活有意义的语言输出。
这是一次难得可贵的机会,我的感悟或许较粗浅,但是有那么多优秀的老师和聪明灵动的孩子们让我触动着,他们舞动着我用心学习,潜心教学,迎接自己在教学成长过程中的下一个春天。
小学英语新课程新教材“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感想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062 更新时间:2010-7-6 16:35:42
“课堂语篇”之追寻录
路桥金清小学  梁丽燕
第一次接触语篇不知是曾几何时,因为对于“语篇”二字的概念认识很模糊, 有点像一个“新名词”在眼前跳动,又有点像是我们平时都在做的,离自己很近。正是在接到这次听课任务之后,才认真对“语篇”进行深刻的反思:语篇到底是什么?不禁耻笑于自己的无知、后知。抱着对答案的追寻踏上这次听课之旅。
由于才疏学浅、文字缺乏,下面我就对感触较深的两节课表达一下反思:
课堂一
第一节课是来自富阳市永兴小学王凡老师的课—《Hobbies and Dreams》。在赵老师的带领下我有幸成为这节课的观察员之一,跟课堂有了更亲密接触。课堂上王凡老师从爱好着手谈论学生情况。What’s your hobby? –I like reading books. / listening to music / playing computer... 等,为下面课堂导入及操练作好铺垫。
课堂中王凡老师进行的文化渗透是本节课的亮点之处,如“Edison is an inventor.”老师继续追问:“What did he invent?” ---light. The Wright Brothers invented ---plane。但美中不足的是当老师在进行inventor的拓展时,学生由于没有作充分的准备只说出了一两个发明家,未能给美画上圆满的句号。
课堂上学生流利的回答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学生能通过爱好联系各自的理想,在单个句子掌握的前提下进行整体表达,如:Jack likes making things. Because he wants to be an inventor. 最后王凡老师用自己学生时代的一则日记呈现给学生,通过“想成为教师――成为教师”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努力的重要,要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教学come true.只是最后当王凡老师给学生呈现听音整体语篇时,让我个人感觉有一种意犹未尽的味道。假如王凡老师在“Dream”这个原本充满幻想与憧憬的话题上展开拓展的话,课堂是否会更得以升华。如(引导学生表达):I want to be an inventor. I can invent a lot of toys for children to play. And then I have much money…等等。 如果在一个话题上让学生得以展开想象,并结合生活尽情表达自己所想,我想这也是我们所说的语篇吧。因为语篇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拥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能自然的运用语言表达所思所想。
课后的调查更加证实了我的想法。当我们问及两个学生(分别是A B 档):你们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收获了几个新单词。既然如此,那么在课堂上加以拓展更是可行的。
课堂二
本课是来自湖州市吴兴区东风小学的林丽老师的课堂。――A photo of  Kangkang’s family. 根据PEP四上Unit 6 Meet my family选择的校外教材。
林丽老师在这节课上非常注重语音教学语音渗透,这也是我们很多老师平时在做但又非常缺乏的一块空间。比如有时考虑到时间不足,教学进度等关系,不得不舍弃语音教学的时间以完成教学目标。但这一节课,林丽老师既兼顾了语音教学,也落实了课堂内容,两者兼顾。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Is the man in yellow your father?”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就引用了身上的穿着谈论起来。I’m wearing a blue T-shirt. I’m in blue. 导入及时恰当。学生自然也会用“I’m in blue T-shirt” 句型表达,为后面的疑问句学习打下了很了的基础。当学习到用疑问句 “Is the man in blue your father?” 询问人物时,林丽老师非常有心,准备很充分,她收集了学生平时的任课老师,运用这种“不熟悉的信息差”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信息可用,展开师生间的对话,也为句型的操练与巩固做好。
但整节课下来,给我们的感觉是总围绕着家庭成员这个话题在转,活动形式不够新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越到后面越感觉到听觉和视觉上的疲惫,因为每个家庭里面无非就是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组成,而且现在一般又多是独生子女比较多,一张家庭照片出来谁是谁只要一对号入座就一目了然了,基本上不用问学生心里就能猜个大概。但作为教师我们又不得不“逼迫”学生反复操练来迎合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目的。反观学生,他们也基本上实在没什么话可说了除了问那是谁谁谁,最后每个学生带来的影集也只能勉强充当着被谈论的对象,作用不大。
我在思考:如何调动学生在这个课堂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使课堂不那么单调?甚至可以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了可说?是否可以让一个学生同时用好几个同学儿时的几张照片放一块,然后再让其他学生通过观察将照片和人物对号入座。(从以往对学生的了解来看,学生往往对同班同学或自己老师的照片特别感兴趣,更何况是小时候的照片。)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就可以被调动起来,因为这就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观察有乐趣的事物。同样,在猜测家人的同时,也要同时用多个大人的照片让同学猜,而且在这些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对人物外貌进行描述,如:My father is tall. He is a doctor. He has…再让其他人进行进一步猜测,这样不但可以丰富课堂语言,还可以使学生发挥他们的个人能力。
“语篇”反思
这一路我带着任务时刻关注语篇教学, 每一次小小的领悟与收获都是一次成长和提高。虽然我对语篇的理解还比较肤浅, 但至少我敢非常肯定的说”语篇教学并非等同于平时所说的阅读教学”。 记得好多次听课过程中听过这样的话: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要有语篇意识。” 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要让学生学会说完整的句子, 完整的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 也就是 “完整的输入和完整的输出” 的一个过程。 于是在课堂上, 我们特别注重给学生提供完整的语言支架, 为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完整的输出,这就是一开始我为什么觉得它又像离自己很近的原因。 除此之外, 语篇离不开旧知的滚动。 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就出口成 “篇”, 这需要我们一次次的复习,一次次的巩固。那么语篇恰好是一个很好的滚动平台, 我们可以把平时相关的旧知识融合到一节课的内容上来, 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如学习: Do you like …? 老师可以结合之前学习过的动物类,食物类和颜色类等为学生提供一个语篇的平台。
面对着“语篇教学”这一新的挑战,我知道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体验  收获  启示
——有感于省教研活动课堂观察体会
温州市墨池小学  洪艳
北京时间:2010年6月23日 上午11点,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杭州富阳,坐上回温的大巴车。一路上,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这两天省“教学疑难问题”研讨会的场面。此次研训活动的创新就是组织了一批骨干教师做课堂观察,并现场作课堂评价。而我和张璐老师作为鹿城区高访班学员,非常有幸地得到实践导师省英语教研员郑文老师给予的机会,也加入了观察员的队伍。这两天,在课堂上与英语课的零距离接触,在课后与孩子们的面对面访谈,在发言席上与参会老师的坦诚交流,让我觉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一次培训活动如此留恋,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在培训中获得如此多的锻炼和思考。
课堂观察前,备足功课,做到心中有数
按照我的学习惯例,每次参加培训活动前,我都会从各种渠道先了解相关主题的学习内容,并带着问题或思考去学习,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变得更加有效。这次,在去杭州的前一周,我们就接到了郑文老师布置的关于做课堂观察的任务。于是,我便开始翻书查阅、上网搜索关于课堂观察的知识,比如从哪些角度做课堂观察、在做的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做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理论意义。毕竟在这么高级别的课堂上,而且是给这么优秀的老师的课做课堂观察,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难免心里也有点紧张。但是,我相信,只要备足功课,还是可以沉着应战的。也正因如此,当我作为观察员代表在台上发言时,我的阐述得到了台下老师的共鸣。
课堂观察中,关注学生,转变听课理念
其实,对于课堂观察,我也曾在几次区里和学校里的教研活动中粗浅地接触过,观察点无非就是教师的语言、行为、学生的活动等等,但这次我们这组2位老师分配到的任务,却让我觉得很新鲜。第一块是“课后测评”,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目标检测学生知识点的落实;第二块是“师生访谈”,主要是与学生进行以下几个问题的交流:1、你喜欢上课老师吗?为什么?她给你的总体感觉是什么?2、这节课你觉得难吗?或者哪些环节你觉得比较困难?3、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以往,我们的课堂更多的关注点是课堂上师生的教学活动,但很少有人会在乎,当孩子们上完一节课后,他们学到了什么知识,又获得了什么样的情感体验。但这张课堂观察表,却与众不同,它关注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因为有时候有些表面上看似很热闹的,课堂氛围很好的课,并不一定就表明学生学得好,所以这样的观察表就能很好地检测出我们的教学效果。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孩子们有收获,才是我们老师的成功。我想,这也是郑文老师在指导全省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时的良苦用心吧!
当然,尽管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在课后与学生展开检测或交流,但整节课的观察还是少不了的。因此,我和同组老师分别锁定了2名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并分别从他们的发言状况、上课的情感态度等方面做了一个大概的记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提问,才能更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习效果的比例关系。在我们做完观察工作后,小组成员进行总结交流时,大家也不约而同地感受到,这样的观察体验,促使我们改变了原来的听课理念,把视线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身上,从而提高听课和看课的效果。
课堂观察后,反思自我,提升课堂教学
下课了,我们的观察工作也开始了。说实话,面对被我们采访的学生时,我心里也很紧张,种种预设的困难一下子拥进脑袋里:学生会不会拒绝我的采访呢?要以怎样的交流方式,学生才不紧张?用什么样的语言,学生才能明白我的问题呢?所幸,孩子们和我很配合,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能尽自己的所能与我进行交谈,而且氛围还挺轻松,有一位学生还向我要了QQ号码,以后要和我在网上聊英语学习。这也反映出,富阳永兴小学的学生都具备与陌生人交流的胆量与能力。两天的观察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不仅是在观察其他老师的课,其实更多的是在观察中对照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因为,在学生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成功的自己,也发现了不足的自己。在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时,所有孩子都能知道老师所教语言知识的含义,但当我们引导他们运用语言的时候,大部分孩子就出现了语法、语音、结构上的错误。这其实也是我自己平时教学工作的写照:过分注重学生的单词、句型和课文的背诵与读写,但却忽略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第二部分的访谈更有意思,在问到“喜欢上课老师吗?”,孩子们都说喜欢,原因就是这两位老师幽默、风趣、亲切,短发很可爱,老师的连衣裙很漂亮。看来,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关注自己的形象,衣着打扮、行为举止、教学艺术都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因为先喜欢你的人,再喜欢你的课。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教学难度方面的,我们所观察的两节课,学生总体反映都不是很难,当然中等偏下的孩子还是觉得某些教学环节高于他们的实际水平,这其实也是教学必须体现分层的需要,只是要求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该鼓励不同层次的孩子,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第三个问题关于学习收获的交流中,几个孩子的回答让我们非常欣慰。他们都感觉收获挺大,在老师的引领下,不仅学到了一些新单词、新句型,而且还使他们了解了同学的家人,学会了如何用英语表达四季,体验到在四季的快乐。孩子们幸福的童言,折射出两位上课老师对英语教学真正含义的深刻理解,不说别的,光从他们这样的话语,我们就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这两节课是成功的。老师们在传授新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中得到了美好情感的体验,培养他们与人分享,与人交流的能力,这就是我们英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所在。而我也在与学生道谢与再见后,不断地反问自己:我是位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吗?我能做到每节课都让学生有所收获吗……
两节课,两次观察记录,两次交流访谈,两次总结发言,此次富阳之行,带给我的是锻炼,留给我的是启发。课堂观察,让我们的教学视野变得更远,让我们的教学艺术更趋完美。
赴富阳参加省小学英语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
————对语篇教学的点滴感悟
天台石梁小学  娄胜男
在临近学期末的时候,我非常幸运地参加了2010年浙江省小学英语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之“语篇教学”活动,这次活动与我以往参加的任何一次课堂观摩不同,这是是一次具备一定高度和深度的活动。
这次活动我欣赏了四堂颇有收获的课,听了来自全省各地小学英语专家对于语篇的诠释,灌输的内容很多,有雾里看花之感,听得云里雾里的,对于“语篇”概念的理解是很模糊的。后来听了人教社吴欣博士的专题报告后,她精彩细致的讲解,举出例子幷加以分析,我隐约看到了雾里那朵花,对于语篇的理解比之前更规范更到位了。
听完四堂课后,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课堂情境的巨大魔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利用图片,多媒体及自身的肢体语言来创设一个个生动的情境。比如,林丽老师,她利用自己的照片,自己学生的照片和上课学生的照片来创造了真实的语境,这样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把知识点落实到了实处。另外是我映像较深的许瑾老师,她所执教的“Spring”的教学内容原本提供的只有几个简单的句子:“It’s spring!/The grass is green./Let’s fly kites.”为了让这三句话更具有整体性,适用性,许瑾老师将教学内容重组成了一篇关于春天小诗歌,诗歌的内容有涉及春天的景色,春天的活动,为学生的表达创设了一定的语境。语篇教学就要求我们设计具体的语境,来教学单词和句型,主张把单词融入句子中教学,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对“grass, flower, tree, bird”这些单词的呈现,许瑾老师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把这些单词变成了“The grass is green. The flowers are beautiful. The trees are green. The bird is coming.”这些生动而富有意义的句子呈现。而且正是这些句子的逐一呈现,使得spring这个单词在学生的心中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完整。最终唤出学生的感叹“Wow! What a nice spring!” 在另一个教学涉及环节中,教师让学生一说说: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 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个充满春天气息的公园图片,让学生能在一定的情境中说:I can… in spring.让学生真正有话可说。在呈现“plant trees”这个词组时,教师并不是简单让学生说这个词组,而是请学生给一片没有花草树木的荒漠中种上花草树木。随着学生们踊跃地说出“Let’s plant trees/flowers/grass!”这些句子的时候,荒漠逐渐变成了绿洲。这样子学生们就真正体验到了这句话的使用语境和意义。
听课后,我得出结论,语篇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运用语言,更为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输入来激活有意义的语言输出。
这是一次难得可贵的机会,我的感悟或许较粗浅,但是有那么多优秀的老师和聪明灵动的孩子们让我触动着,他们舞动着我用心学习,潜心教学,迎接自己在教学成长过程中的下一个春天。
小学英语新课程新教材“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感想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062 更新时间:2010-7-6 16:35:42
“课堂语篇”之追寻录
路桥金清小学  梁丽燕
第一次接触语篇不知是曾几何时,因为对于“语篇”二字的概念认识很模糊, 有点像一个“新名词”在眼前跳动,又有点像是我们平时都在做的,离自己很近。正是在接到这次听课任务之后,才认真对“语篇”进行深刻的反思:语篇到底是什么?不禁耻笑于自己的无知、后知。抱着对答案的追寻踏上这次听课之旅。
由于才疏学浅、文字缺乏,下面我就对感触较深的两节课表达一下反思:
课堂一
第一节课是来自富阳市永兴小学王凡老师的课—《Hobbies and Dreams》。在赵老师的带领下我有幸成为这节课的观察员之一,跟课堂有了更亲密接触。课堂上王凡老师从爱好着手谈论学生情况。What’s your hobby? –I like reading books. / listening to music / playing computer... 等,为下面课堂导入及操练作好铺垫。
课堂中王凡老师进行的文化渗透是本节课的亮点之处,如“Edison is an inventor.”老师继续追问:“What did he invent?” ---light. The Wright Brothers invented ---plane。但美中不足的是当老师在进行inventor的拓展时,学生由于没有作充分的准备只说出了一两个发明家,未能给美画上圆满的句号。
课堂上学生流利的回答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学生能通过爱好联系各自的理想,在单个句子掌握的前提下进行整体表达,如:Jack likes making things. Because he wants to be an inventor. 最后王凡老师用自己学生时代的一则日记呈现给学生,通过“想成为教师――成为教师”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努力的重要,要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教学come true.只是最后当王凡老师给学生呈现听音整体语篇时,让我个人感觉有一种意犹未尽的味道。假如王凡老师在“Dream”这个原本充满幻想与憧憬的话题上展开拓展的话,课堂是否会更得以升华。如(引导学生表达):I want to be an inventor. I can invent a lot of toys for children to play. And then I have much money…等等。 如果在一个话题上让学生得以展开想象,并结合生活尽情表达自己所想,我想这也是我们所说的语篇吧。因为语篇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拥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能自然的运用语言表达所思所想。
课后的调查更加证实了我的想法。当我们问及两个学生(分别是A B 档):你们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收获了几个新单词。既然如此,那么在课堂上加以拓展更是可行的。
课堂二
本课是来自湖州市吴兴区东风小学的林丽老师的课堂。――A photo of  Kangkang’s family. 根据PEP四上Unit 6 Meet my family选择的校外教材。
林丽老师在这节课上非常注重语音教学语音渗透,这也是我们很多老师平时在做但又非常缺乏的一块空间。比如有时考虑到时间不足,教学进度等关系,不得不舍弃语音教学的时间以完成教学目标。但这一节课,林丽老师既兼顾了语音教学,也落实了课堂内容,两者兼顾。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Is the man in yellow your father?”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就引用了身上的穿着谈论起来。I’m wearing a blue T-shirt. I’m in blue. 导入及时恰当。学生自然也会用“I’m in blue T-shirt” 句型表达,为后面的疑问句学习打下了很了的基础。当学习到用疑问句 “Is the man in blue your father?” 询问人物时,林丽老师非常有心,准备很充分,她收集了学生平时的任课老师,运用这种“不熟悉的信息差”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信息可用,展开师生间的对话,也为句型的操练与巩固做好。
但整节课下来,给我们的感觉是总围绕着家庭成员这个话题在转,活动形式不够新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越到后面越感觉到听觉和视觉上的疲惫,因为每个家庭里面无非就是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组成,而且现在一般又多是独生子女比较多,一张家庭照片出来谁是谁只要一对号入座就一目了然了,基本上不用问学生心里就能猜个大概。但作为教师我们又不得不“逼迫”学生反复操练来迎合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目的。反观学生,他们也基本上实在没什么话可说了除了问那是谁谁谁,最后每个学生带来的影集也只能勉强充当着被谈论的对象,作用不大。
我在思考:如何调动学生在这个课堂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使课堂不那么单调?甚至可以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了可说?是否可以让一个学生同时用好几个同学儿时的几张照片放一块,然后再让其他学生通过观察将照片和人物对号入座。(从以往对学生的了解来看,学生往往对同班同学或自己老师的照片特别感兴趣,更何况是小时候的照片。)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就可以被调动起来,因为这就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观察有乐趣的事物。同样,在猜测家人的同时,也要同时用多个大人的照片让同学猜,而且在这些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对人物外貌进行描述,如:My father is tall. He is a doctor. He has…再让其他人进行进一步猜测,这样不但可以丰富课堂语言,还可以使学生发挥他们的个人能力。
“语篇”反思
这一路我带着任务时刻关注语篇教学, 每一次小小的领悟与收获都是一次成长和提高。虽然我对语篇的理解还比较肤浅, 但至少我敢非常肯定的说”语篇教学并非等同于平时所说的阅读教学”。 记得好多次听课过程中听过这样的话: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要有语篇意识。” 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要让学生学会说完整的句子, 完整的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 也就是 “完整的输入和完整的输出” 的一个过程。 于是在课堂上, 我们特别注重给学生提供完整的语言支架, 为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完整的输出,这就是一开始我为什么觉得它又像离自己很近的原因。 除此之外, 语篇离不开旧知的滚动。 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就出口成 “篇”, 这需要我们一次次的复习,一次次的巩固。那么语篇恰好是一个很好的滚动平台, 我们可以把平时相关的旧知识融合到一节课的内容上来, 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如学习: Do you like …? 老师可以结合之前学习过的动物类,食物类和颜色类等为学生提供一个语篇的平台。
面对着“语篇教学”这一新的挑战,我知道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体验  收获  启示
——有感于省教研活动课堂观察体会
温州市墨池小学  洪艳
北京时间:2010年6月23日 上午11点,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杭州富阳,坐上回温的大巴车。一路上,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这两天省“教学疑难问题”研讨会的场面。此次研训活动的创新就是组织了一批骨干教师做课堂观察,并现场作课堂评价。而我和张璐老师作为鹿城区高访班学员,非常有幸地得到实践导师省英语教研员郑文老师给予的机会,也加入了观察员的队伍。这两天,在课堂上与英语课的零距离接触,在课后与孩子们的面对面访谈,在发言席上与参会老师的坦诚交流,让我觉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一次培训活动如此留恋,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在培训中获得如此多的锻炼和思考。
课堂观察前,备足功课,做到心中有数
按照我的学习惯例,每次参加培训活动前,我都会从各种渠道先了解相关主题的学习内容,并带着问题或思考去学习,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变得更加有效。这次,在去杭州的前一周,我们就接到了郑文老师布置的关于做课堂观察的任务。于是,我便开始翻书查阅、上网搜索关于课堂观察的知识,比如从哪些角度做课堂观察、在做的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做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理论意义。毕竟在这么高级别的课堂上,而且是给这么优秀的老师的课做课堂观察,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难免心里也有点紧张。但是,我相信,只要备足功课,还是可以沉着应战的。也正因如此,当我作为观察员代表在台上发言时,我的阐述得到了台下老师的共鸣。
课堂观察中,关注学生,转变听课理念
其实,对于课堂观察,我也曾在几次区里和学校里的教研活动中粗浅地接触过,观察点无非就是教师的语言、行为、学生的活动等等,但这次我们这组2位老师分配到的任务,却让我觉得很新鲜。第一块是“课后测评”,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目标检测学生知识点的落实;第二块是“师生访谈”,主要是与学生进行以下几个问题的交流:1、你喜欢上课老师吗?为什么?她给你的总体感觉是什么?2、这节课你觉得难吗?或者哪些环节你觉得比较困难?3、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以往,我们的课堂更多的关注点是课堂上师生的教学活动,但很少有人会在乎,当孩子们上完一节课后,他们学到了什么知识,又获得了什么样的情感体验。但这张课堂观察表,却与众不同,它关注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因为有时候有些表面上看似很热闹的,课堂氛围很好的课,并不一定就表明学生学得好,所以这样的观察表就能很好地检测出我们的教学效果。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孩子们有收获,才是我们老师的成功。我想,这也是郑文老师在指导全省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时的良苦用心吧!
当然,尽管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在课后与学生展开检测或交流,但整节课的观察还是少不了的。因此,我和同组老师分别锁定了2名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并分别从他们的发言状况、上课的情感态度等方面做了一个大概的记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提问,才能更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习效果的比例关系。在我们做完观察工作后,小组成员进行总结交流时,大家也不约而同地感受到,这样的观察体验,促使我们改变了原来的听课理念,把视线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身上,从而提高听课和看课的效果。
课堂观察后,反思自我,提升课堂教学
下课了,我们的观察工作也开始了。说实话,面对被我们采访的学生时,我心里也很紧张,种种预设的困难一下子拥进脑袋里:学生会不会拒绝我的采访呢?要以怎样的交流方式,学生才不紧张?用什么样的语言,学生才能明白我的问题呢?所幸,孩子们和我很配合,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能尽自己的所能与我进行交谈,而且氛围还挺轻松,有一位学生还向我要了QQ号码,以后要和我在网上聊英语学习。这也反映出,富阳永兴小学的学生都具备与陌生人交流的胆量与能力。两天的观察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不仅是在观察其他老师的课,其实更多的是在观察中对照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因为,在学生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成功的自己,也发现了不足的自己。在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时,所有孩子都能知道老师所教语言知识的含义,但当我们引导他们运用语言的时候,大部分孩子就出现了语法、语音、结构上的错误。这其实也是我自己平时教学工作的写照:过分注重学生的单词、句型和课文的背诵与读写,但却忽略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第二部分的访谈更有意思,在问到“喜欢上课老师吗?”,孩子们都说喜欢,原因就是这两位老师幽默、风趣、亲切,短发很可爱,老师的连衣裙很漂亮。看来,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关注自己的形象,衣着打扮、行为举止、教学艺术都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因为先喜欢你的人,再喜欢你的课。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教学难度方面的,我们所观察的两节课,学生总体反映都不是很难,当然中等偏下的孩子还是觉得某些教学环节高于他们的实际水平,这其实也是教学必须体现分层的需要,只是要求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该鼓励不同层次的孩子,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第三个问题关于学习收获的交流中,几个孩子的回答让我们非常欣慰。他们都感觉收获挺大,在老师的引领下,不仅学到了一些新单词、新句型,而且还使他们了解了同学的家人,学会了如何用英语表达四季,体验到在四季的快乐。孩子们幸福的童言,折射出两位上课老师对英语教学真正含义的深刻理解,不说别的,光从他们这样的话语,我们就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这两节课是成功的。老师们在传授新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中得到了美好情感的体验,培养他们与人分享,与人交流的能力,这就是我们英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所在。而我也在与学生道谢与再见后,不断地反问自己:我是位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吗?我能做到每节课都让学生有所收获吗……
两节课,两次观察记录,两次交流访谈,两次总结发言,此次富阳之行,带给我的是锻炼,留给我的是启发。课堂观察,让我们的教学视野变得更远,让我们的教学艺术更趋完美。
赴富阳参加省小学英语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
————对语篇教学的点滴感悟
天台石梁小学  娄胜男
在临近学期末的时候,我非常幸运地参加了2010年浙江省小学英语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之“语篇教学”活动,这次活动与我以往参加的任何一次课堂观摩不同,这是是一次具备一定高度和深度的活动。
这次活动我欣赏了四堂颇有收获的课,听了来自全省各地小学英语专家对于语篇的诠释,灌输的内容很多,有雾里看花之感,听得云里雾里的,对于“语篇”概念的理解是很模糊的。后来听了人教社吴欣博士的专题报告后,她精彩细致的讲解,举出例子幷加以分析,我隐约看到了雾里那朵花,对于语篇的理解比之前更规范更到位了。
听完四堂课后,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课堂情境的巨大魔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利用图片,多媒体及自身的肢体语言来创设一个个生动的情境。比如,林丽老师,她利用自己的照片,自己学生的照片和上课学生的照片来创造了真实的语境,这样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把知识点落实到了实处。另外是我映像较深的许瑾老师,她所执教的“Spring”的教学内容原本提供的只有几个简单的句子:“It’s spring!/The grass is green./Let’s fly kites.”为了让这三句话更具有整体性,适用性,许瑾老师将教学内容重组成了一篇关于春天小诗歌,诗歌的内容有涉及春天的景色,春天的活动,为学生的表达创设了一定的语境。语篇教学就要求我们设计具体的语境,来教学单词和句型,主张把单词融入句子中教学,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对“grass, flower, tree, bird”这些单词的呈现,许瑾老师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把这些单词变成了“The grass is green. The flowers are beautiful. The trees are green. The bird is coming.”这些生动而富有意义的句子呈现。而且正是这些句子的逐一呈现,使得spring这个单词在学生的心中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完整。最终唤出学生的感叹“Wow! What a nice spring!” 在另一个教学涉及环节中,教师让学生一说说: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 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个充满春天气息的公园图片,让学生能在一定的情境中说:I can… in spring.让学生真正有话可说。在呈现“plant trees”这个词组时,教师并不是简单让学生说这个词组,而是请学生给一片没有花草树木的荒漠中种上花草树木。随着学生们踊跃地说出“Let’s plant trees/flowers/grass!”这些句子的时候,荒漠逐渐变成了绿洲。这样子学生们就真正体验到了这句话的使用语境和意义。
听课后,我得出结论,语篇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运用语言,更为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输入来激活有意义的语言输出。
这是一次难得可贵的机会,我的感悟或许较粗浅,但是有那么多优秀的老师和聪明灵动的孩子们让我触动着,他们舞动着我用心学习,潜心教学,迎接自己在教学成长过程中的下一个春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教好小学英语
浅谈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的转化
小学英语课改心得体会
英语培训总结(12篇)
观新秀课展 促反思成长
如何上好小学英语阅读课--金草儿的blog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