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镜心自磨砺出,绝望中的大光明——王阳明龙场悟道

一个从京城任兵部主事贬为偏远地方的小小驿丞,诤而杖责,忠而被贬,情何以堪?王阳明每每念及此事,总是郁闷不已。

如果贬官尚不算人生最糟糕之事,那么生活环境之艰苦和生活物资之极度匮乏,则是此时王阳明面临的最大、最直接的窘境。贬谪黔中龙场,所带来的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上的艰苦使王阳明进入了人生低谷,现实的魔爪再一次伸向王阳明。

他开始怀疑自己,怀疑前贤,甚至怀疑天道的存在。无奈与绝望之中,他在“玩易窝”里看到一个石墎,形状颇像一口棺材,他对着石棺自言自语道:“我现在只是在等待生命的结束罢了!”是的,王阳明是在等待,在静静地等待。

他躺进石墎,闭上眼睛,以等待死神的降临,以等待下一次生命的开始。

开始,王阳明独卧石墎,体验生死,静坐之间,思绪繁复,杂念颇多:或思父母养育之恩、或念夫妻之情、或叹朋友之信,心中羁绊难以释怀。

的确,自己尚未报国为民,尚未尽孝知悌,尚未与妻举案齐眉,尚未与友把酒言道,岂能撒手人寰?岂能坐以待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一在王阳明内心里过滤着,他一一思忖着。现实、梦想、人生、圣贤盘旋于王阳明内心上空,久久叩问着这贬谪之臣。

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之后,王阳明早已对功名利禄看轻看淡,一切荣华富贵、荣辱得失在他看来都是过眼云烟,都能超脱,唯独生与死这一执念仍未能看透。显然,对生的向往和对死的畏怖是人与生俱来的,如何才能将这生死之念克除?

王阳明默默思忖着。突然间,他想起少年时在私塾立志做圣人的理想,于是他从内心发问,向天而言:“圣人处此,更有何道?”诚然,人总是在逆境时才往往会叩问苍天——应当怎样看待人生?这时的王阳明也不例外。

其实,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不管是喜悦还是悲伤,我们都不应该去叩问苍天,而是拷问自己,处于此境,该为社会做点什么?该为民族做点什么?该为人生做点什么?是虚度年华而悔恨还是默默无闻而羞耻?

思考是痛苦的,但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不难发现,阳明在“玩易窝”中读《易》时经历了三个困惑,这三个困惑也是王阳明在“玩易窝”中思索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未得”。在这阶段,王阳明仰观俯察,静坐凝思,天地四方无所不察,微末虚无无所不思,凡事都在思考之中,凡事皆有所染,可是茫然无所得,像一缕青烟一样无所依附。此阶段明显属于“静悟”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得之”。王阳明对《易》有所悟时,犹如洪水决堤不可阻挡,瞭然通透,如水草出淤泥,精华顿现,唯有身在其中,才晓其中奥妙。此阶段属于“觉悟”阶段。

第三个阶段就是“玩之”。觉悟之后,王阳明怡然自得、欣然若喜、油然春生,因所得而能产生无限的乐趣,这样就可以触类旁通,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王阳明自认为已经到了“玩之”的阶段。

他从玩《易》中领悟了《易经》中天人合一、对立统一、否极泰来的易理精髓,领会到精粗一致,内外合一,视险若夷,而不知其夷之为阨的真理,体悟古之圣人处此,而能忘却执念、忘却生死,甘为奴、忘拘幽,而不知老之将至。此阶段乃是“彻悟”阶段。

通过对《易经》反复领会,从静悟到觉悟,从觉悟到彻悟,王阳明认识到,人与天地万物本是一体,此为“大我”。这个“大我”犹如万物生生不息,此消彼长,永恒存在于现实世界,不念过去不念将来。

显然,人有三重生命,即生物生命(肉体生命)、社会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而死亡只不过是生物生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存在,如果执着于生死就是执着于躯体,执着于生物生命,这是以生物躯体之“小我”遮蔽了人心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之“大我”——精神生命。

于是,王阳明通过对易理的琢磨与研习,将生死之念这个“小我”放下,去追求人心与天地合一之“大我”。

破解了荣辱得失,放下了功名利禄,忘却了生死之念等世间种种烦恼之后,王阳明的内心开始变得平静而专一,变得无比坦然。

他不分日夜端居默坐,以求静一,一切顺其自然,无欲无为,“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久而久之,王阳明渐渐进入了一种纯粹的“大我”之境。

在一天半夜里,他忽然觉得心中升起一片光明,眼前一片灿烂,仿佛一道佛光环绕头顶,又仿佛盘腿静坐于莲台之上,又仿佛与圣人促膝交谈,但其内心一片明静,一片澄明。

此时,王阳明感到自己被笼罩在光明之中,并与光明融为一体,他不禁大声欢呼,一下子从床上跳下来,惊醒了一旁的仆人。原来,他突然体悟到格物致知之旨,体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此时的王阳明心如明镜,他意识到:圣人的处世之道,从自己内心本性就可以找寻,而不必向外去寻求,心即是理,心外无物

人只要从内心寻求本真的自我,即使身处蛮夷,亦如故乡,即使语言不同,但语意相通,心心相通。有了那颗心,就有那个理。人的精神生命就是为这颗心努力着、探求着、仰望着、坚持着。

王阳明悟“道”所悟到的就是圣贤之道,就在于依凭良知做事。他认为良知就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那个本体,它是心与理、人道与天命的贯通,是人心中的天道,是心之昭灵明觉,它是指导我们做人做事的道德准则。

圣贤之道存在于每个人的本性之中,只要自我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只有当我们努力把一切名利、得失、生死执念都放下的时候,才能突破“小我”的遮蔽,恢复心之本来面目,实现“大我”。

要实现“大我”,并不需向外寻求,而只需向内端正自己的内心,克除自己的私欲,恢复良知本心,这样就能够恰当地领悟到事物的道理并作出正确的、善的行为。

正如古之圣人们之所以在面对危难和困境时能平静从容、视险若夷,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按照良知本心去做事,胸怀坦荡荡,所以无需害怕。

显然,王阳明所悟的“格物致知”之旨,可以分作三个层次来解读。

一是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世间的一切道理和万事万物都存在于我之心中,心包万物,心摄万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心,心可以位天地、育万物、化万民。这与主张心理为二的朱熹划清了界限。

二是去欲求理,体认良知。人要穷究世间万理,认识事物,就应该抛却外部世界一切杂念,排除干扰,向内寻求,到心中去体认,使得心中本有的良知释放出来。这与朱熹维护封建伦理、固化知识分道扬镳。

三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人人心中皆有一个圣人,人皆可以为圣贤,既无须求理于外物,亦无须求理于圣贤。只要心中有个圣人存在,你就是一个圣人,你心中是什么,你就是什么。摆脱一切桎梏,回归本真状态,胸中洒然,不假外求。

对内在之“心”的作用的发挥和对主观精神的强调,给王阳明带来了克服外在困境的勇气和力量。

从此,王阳明的心灵得到了安顿,不管是在京城还是在龙场,也不管是庙堂还是江湖,只要有“心”,就有“理”,“心”与“理”永远为一。

只要有心,一样都是忠君,一样都是报国,一样都是为民。心中装着什么,你就会为这着想。心中装着人民,你自然就会为人民谋福祉。

不难看出,王阳明在承继陆九渊心学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和发展,提出“心即理”、”心外无物“,并确立了“心”的本体地位,这为他后来创立“知行合一”、“致良知”扬帆起航,它犹如一盏明灯在茫茫的黔中大地的黑夜指引王阳明前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遇见王阳明,和圣人坐而论道;读《传习录》,如沐春风,如饮佳酿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心不动,万物静!
品读王阳明:人生导师是良知
“吾心自有光明月”——研习王阳明心学的体会(一)
《悟道:向王阳明学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二)作者:赵晓军
王阳明:看谁都不顺眼,是你修行不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